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综述
摘要】抗病毒药师病毒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的开发,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也得到了发展。
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的药理、临床、毒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常见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方案以
及抗病毒药物发展做以介绍。
【关键词】抗病毒药核苷类似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发展
1 常用抗病毒药物
1.1利巴韦林
广谱抗病毒药,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
合成酶的竞争抑制剂,使病毒的复制与生长有抑制作用,进入体内对呼吸道合胞
病毒也可具免疫及中和抗体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45%,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长期用药后脑脊液内药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67%,药物可透过胎盘,
也能进入乳汁。
在肝内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
利巴韦林适用于腺病毒性肺炎的早期治疗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
炎与支气管炎、流行性出血热合拉沙热的预防和治疗。
滴眼液可治疗HSV性角膜炎。
利巴韦林与α-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较单用α-干扰素佳。
较常
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
较少见的有疲倦、头痛、失眠、
食欲减退、恶心等。
1.2 阿昔洛韦
本品为脱氧鸟苷的无环类似物,系化学合成的核苷酸累抗病毒药,在组织培
养中队单纯疱疹病毒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进入被感染的细胞后,抑制病
毒DNA的合成。
阿昔洛韦对HSVI型的活性比阿糖腺苷强160倍,比碘苷强10倍,比阿糖胞苷强2倍。
对HSVⅡ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也
有抑制作用。
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差,一般静脉滴注。
药物能广泛分布组织与体液中,包括脑、肾、肺、肝、小肠、肌肉、脾、乳汁、脑脊液、疱疹液中,可通过胎盘。
肝内代谢,半衰期约2.5h。
阿昔洛韦适用于HSV、VZV感染、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不良反应少,常
见轻度头痛,长期口服本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轻度肝损害、偶见急性肾
功能不全、血尿等。
1.3更昔洛韦
又称丙环鸟苷,属鸟嘌呤类抗病毒药,其抗病毒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但作
用更强,尤其对艾滋病患者的CMV有强大抑制作用。
药物在已感染CMV的细胞内,其磷酸化的过程较正常细胞中更快。
本品口服吸收差,空腹吸收后,生物利用度为15%,进食后服药为6%-9%.
静脉地滴注的半衰期2.5-3h,口服则为3.1-5.5h,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
更昔洛韦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患者并发CMV视网膜炎的治疗。
注射剂可用于接
受器官移植以及CMV血清试验阳性的艾滋病患者预防CMV感染。
1.4伐昔洛韦
本品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阿昔洛韦为其抗病毒活性成分,本药水溶性
好,生物利用度为65%,口服吸收后在肝脏迅速水解成阿昔洛韦,半衰期小于
30min,血浆中测不出伐昔洛韦,但阿昔洛韦的血浆浓度很高。
伐昔洛韦适用于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肝炎、病毒性脑炎等。
1.5喷昔洛韦
为无环鸟苷类抗病毒药,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相似,体外对HSVI型和Ⅱ型、VZV及EB病毒均有效,且其三磷酸酯在雪旺细胞中半衰期长,可保持长时间高效抗病毒作用,明显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喷昔洛韦抑制HSV的有效浓度
与阿昔洛韦相似,但耐阿昔洛韦的病毒对喷昔洛韦仍敏感。
本药口服难吸收,外
用几无吸收。
外用于口唇及面部单纯疱疹、水痘、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
1.6泛昔洛韦[1]
为喷昔洛韦的前药,体内转化为喷昔洛韦发挥抗病毒作用。
体外实验证实,
泛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对病毒的作用谱与阿昔洛韦相似,两者对抗HSV及VZV的活
性均好。
泛昔洛韦适用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带状疱疹感染和复发性生殖器单纯疱疹感染
的治疗、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缺陷患者复发粘膜和皮肤单纯疱疹的治疗。
成人常
用口服剂量为150-750mg,每日2-3次,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胀气等。
1.7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
抗RNA病毒药物,体外组织培养对粘病毒,副粘病毒、披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但临床仅对甲型流感有效。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磷酸奥司它韦
为活性药物GS-4071的前体药物。
口服吸收后转变为活性形式。
具有强效特
异性甲、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与神经氨酸酶的疏水部分结合,
改变病毒复制所必需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结构,从而阻止流感病毒复制。
对其
他病毒、细菌、或人类的神经氨酸酶没有或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本品只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成人口服给药每次75mg,每日2次,连用5天。
预防流感推荐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1次,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预防用药的时间为至少7天。
3 干扰素
本品可分为INF-α、INF-β、INF-γ[2],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INF-α和INF-β 的抗病毒作用强于INF-γ,INF-γ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活化巨噬细胞,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4 抗病毒药物的发展
满足临床治疗病毒性感染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发展的动力,随着现代生物技
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学研究深入,有关病毒学病毒性疾
病发病机制、人体抗病毒免疫、新药技术开发手段等相关技术发展,新的抗病毒
药物将会不断被开发。
结语
目前我国抗病毒性药物种类较少,也即抗病毒靶位利用尚不充分,大多药物为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机制相似,如能全面了解病毒感染人体过程,如:粘附、穿透、脱壳、复制、释放等,将确立更多关键环节作为抗病毒靶点进行药物开发;
另一方面,利用人体抗病毒机制所进行的药物开发也大有成效,如各种干扰素、细胞因子。
总之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热潮。
参考文献
[1]李正化主编.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三版.
[2]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