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繁殖管理与繁殖障碍

合集下载

繁殖障碍

繁殖障碍

雌性繁殖障碍雌性动物繁殖障碍包括在发情、排卵、受精、妊囊、分娩和哺乳等生殖活动的失败,以及在这些生殖活动过程中由于管囊失误所造成的囊殖机能丧失,是降低雌性动物囊殖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雌性动物繁殖障碍的因素:一、先天性繁殖障碍1.两性畸形(Intersox,Hermaph rodite)又称雌雄间性,指在同一头母畜身上同时具有雌雄两性的部分生殖器官或内生殖器官的个体。

两性畸形根据性腺不同可分为两类。

如果某个体的生殖腺一侧为睾丸,另一侧为卵巢,或者两侧均为卵巢和睾丸的混合体即卵睾体,生殖道的特征介于雌雄两性之间,这种现象称为真两性畸形(真半雌雄体或真半阴阳)。

真两性畸形在猪和山羊中比较多见,而牛和马极少发牛。

两性畸形的睾丸通常位于腹股沟皮下或腹腔内,无生精机能。

真半雌雄体是由于性染色体组的结构异常所造成的2 .先天性幼稚病(infantilism)是指雌性动物达到配种年龄时,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者缺乏繁殖机能。

主要由于丘脑下部或脑垂体的内分泌功能不足,或者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腺机能紊乱所引起。

主要症状是母畜达到配种年龄时不发情,有时虽然发情,但却屡配不孕。

临床检查可发现生殖器官的某些部分发育异常,如卵巢过小(牛的卵巢只有黄豆粒大小),子宫角特别细小,子宫颈过细及子宫角有小拇指粗等。

有时阴道和阴门特别细小,以至于无法交配。

3.异性孪生多见子母牛生下的一公一母双胎犊,异性孪生母犊中约有95%无生殖能力。

由于性染色体紊乱,主要表现为不发情,阴门狭小,阴道短小,子宫角犹如细绳,卵巢极小。

乳房极不发达,乳头常无管腔。

4. 种间杂种不育(hybrid infertility,HI)动物的性机能和排卵虽然正常,但是可能由于生物学上的某种缺陷,以致卵子不能受精或者合子不能发育,因此不能受孕。

后代往往无生殖能力。

如马与驴杂交所生的后代骡子,因卵巢中卵原细胞极少,睾丸中精细管堵塞,不能产生精子,所以均无生殖能力。

黄牛和耗牛杂交所生的后代牛,雌性有生殖能力,但雄性无生殖能力或生殖侧力降低;同样,双峰驼与单峰驼杂交所生的后代,仅雌性也有生殖能力。

动物生殖学中的常见繁殖障碍与解决方案

动物生殖学中的常见繁殖障碍与解决方案

动物生殖学中的常见繁殖障碍与解决方案动物繁殖是维持物种生存的重要过程,但常常会遇到各种繁殖障碍。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殖学中常见的繁殖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发情问题发情是动物配种的基础,但有些动物可能存在发情问题,如发情行为异常、发情期间不接受交配等。

这些问题可能源自内分泌紊乱、生理疾病或环境因素等。

解决方案:1. 环境优化: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同时,确保动物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发情周期。

2. 药物干预:根据兽医的建议,在合适的时机给予荷尔蒙类药物,促进发情和提高繁殖成功率。

二、精液质量问题精液质量是影响动物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些动物可能存在精液质量低下的问题,如精子浓度低、活动力差等,这可能导致难以受孕。

解决方案:1. 营养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确保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素,特别是与生殖相关的微量元素,如锌、硒等。

2. 环境调控: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噪声等因素,以减少应激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3. 繁殖管理:选择精液质量优良的雄性进行繁殖,并进行定期的精液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受精问题受精是繁殖的关键步骤,但有时受精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如受精率低、受精卵发育异常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受精卵质量、子宫内环境以及受精过程中的损伤等有关。

解决方案:1. 受精卵评估: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评估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筛选质量较好的受精卵进行移植或人工孵化。

2. 子宫内环境优化:确保子宫内环境适宜,包括维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

3. 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可以帮助解决受精问题,提高繁殖成功率。

四、孕期问题在动物孕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胎儿发育异常、流产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孕期营养状态、母体健康状况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有关。

解决方案:1. 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饲料,保证孕期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注意补充孕期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预防疾病:定期进行兽医检查,确保母体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九章繁殖管理

第九章繁殖管理

第二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要提高动物的繁殖力,首先应在保证正 常的的繁殖力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繁殖 技术和措施,争取达到或接近最大可能的 繁殖潜力。
3.分娩率:是指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 娠母畜数的百分比。反映维持妊娠的质量。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100% 4.产仔率: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 畜数的百分比。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100% 用于多胎动物,单胎动物的分娩率和产仔 率是一样的,所以不用产仔率。

5.产仔(犊)间隔: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 隔天数。产仔间隔短,繁殖率就高。 6.窝产仔数:指每胎产仔的头数(包括死胎 死产)。 7.断奶仔畜成活率:指本年度内断奶成活的 仔畜数占本年度产出仔畜数的百分比。主要 反映仔畜的培育情况。 断奶成活率=成活仔畜数/产出仔畜数 ×100%
第一节 繁殖力概念和指标
一、繁殖力的概念 所谓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也是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力。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 产力,它能直接影响生产水平和高低和发展。 对公畜而言,表现在每次配种能排出一定量而且富有活力 精子的精液,能充分发挥其受精的能力,所以也可称为受 精力。 母畜的繁殖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表现在性成熟的早晚, 繁殖周期的长短(产仔间隔的长短),每次发情排卵的多 少(尤为多胎动物),卵子受精能力的大小及妊娠情况 (胚胎发育,流产等)。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一生或一 段时间内(一年或一个季节内)繁殖后代多少的能力。

(二)家禽繁殖指标:
反映家禽繁殖力的指标有产蛋量、受精率、 孵化率、育雏率等。 1.产蛋量:指家禽一年内平均产蛋枚数。 2.受精率:种蛋孵化后,经过第一次照蛋 确定的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

繁殖学整理

繁殖学整理

动物繁殖学重点整理绪论1、动物繁殖学: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2、动物繁殖学的研究内容:1)繁殖理论:动物繁殖活动有性别分化、性发育、性行为、雄性动物精子发生、射精、雌性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受精、胚胎发育与妊娠、分娩、泌乳等,研究这些生殖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调控机理。

2)繁殖技术:包括控制发情、排轮、受精、胚胎发育、性别发生、妊娠维持、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动技术。

繁殖控制技术包括:发情鉴定、妊娠诊断、性别鉴定、激素测定等技术。

3)繁殖管理:主要从群体角度研究提高动物繁殖效率的理论与技术措施以及技术规范或标准。

4)繁殖障碍及其防治3、动物繁殖学在动物生产中的意义:1)降低繁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2)保护优秀品种,快速扩繁优秀畜种,提高畜种质量3)减少生产资料占有量,保护生态环境4)计划生育5)生物灭鼠第二章生殖激素第一节概述1、名词解释:1)激素:是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2)生殖激素: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胚胎发育、分娩、泌乳等活动有关的激素,又称生殖内激素。

3)生殖外激素:4)次要生殖激素:由于某些激素虽然与生殖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可通过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及代谢机能而间接影响生殖机能的这一类激素。

如: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皮质醇、醛固酮、胰岛素、甲状旁腺。

2、激素的分类:(来有一个没整理,太多了,见书P27-28)1)根据来源和分泌器官及转运机制分成五大类:(1)脑部生殖激素:由脑部各部神经细胞核团如松果体、下丘脑和垂体等分泌,主要调节脑内和脑外生殖激素的分泌活动。

(2)性腺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3)孕体激素:由胎儿和胎盘等孕体组织细胞产生(4)外激素:由外分泌腺体所分泌,主要借组空气传播而作用于靶器官(5)组织激素:所有组织器官均可分泌,对卵泡发育、黄体消退等具有直接作用2)根据化学本质分成三大类:(1)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衍生物和胺类等,垂体分泌的所有生殖激素和脑部分泌的大部分生殖激素都属此类。

第九章繁殖管理与繁殖障碍课件

第九章繁殖管理与繁殖障碍课件
雌性动物的繁殖障碍习惯上称不孕症。
以奶牛为例,理论上育龄母牛应是一年繁 殖一胎。据此推算,凡达到始配年龄的母 牛或产后牛经过60d以上仍不发情,或虽然 发情但经过三个情期配种仍不受孕,均可 视为不孕。
一般而言,对雄性动物,达到配种年龄不 能正常交配,或者精液品质不良,不能使 母畜受孕,均可认为是不育。
若血-睾屏障遭到破坏,如输精管结扎、睾丸组织活检、 生殖道感染、睾丸或输精管的黏膜上皮损伤等,精子 抗原便可激活生殖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抗 精子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不育。
在雌性动物,整个生殖道以及卵巢均可对精子抗 原产生免疫应答,但最重要的部位是子宫颈。子 宫颈起着过滤性的保护作用,老化和活力差的精 子可被子宫颈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或被补体溶解, 产生免疫应答。
据测算,如果母牛产后超过80d而未孕,除 医疗费用外,末孕期每多1d至少损失0.003 头犊牛和3kg奶。种公畜不育有可能造成大 批母畜不育,损失更大。
繁殖障碍严重地降低畜群的繁殖力,从而 影响生产效益。
一、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主要与父、母的遗传缺陷或近亲交配有关, 或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有毒物质、 辐射等有害理化因子的影响,引起染色体 异常。
由于妊娠期是一定的,因此提高母畜产后 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是缩短产仔间隔,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重要措施。
二、各种动物的繁殖力在自然环境 Nhomakorabea件,生殖机能正常的动物采 用常规饲养管理措施所表现出的繁殖水平 称为自然繁殖力或生理繁殖力。
自然繁殖力也可认为是繁殖极限或理想型 繁殖力,即动物在生理和饲养管理均很正 常情况下的最高繁殖力。
例 在育种场,除须重视遗传结构外,还需重视年龄
结构才能获得最优的遗传进展。 在生产场,主要考察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愈合理,

家畜繁殖障碍与繁殖管理

家畜繁殖障碍与繁殖管理
防止脐带感染:脐带感染后,出血脓肿,严重时产生 脓性败血症,而死亡。新生子畜的脐带断端,一般产 后一月左右便自然干燥脱落,但子猪产后24小时即干 燥脱落。为防止脐带感染。首先应避免新生子畜互相 吸吮,其次垫草要干燥清洁。
家畜繁殖障碍 与繁殖管理
课程简介
家畜繁殖障碍是畜牧业生产和兽医学研究的 一个重大课题,本课程综合了兽医产科学、家 畜繁殖学及饲养管理等多学科相关内容,阐述 家畜繁殖障碍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各种有 关因素的作用及最新防治方法。
在掌握好基础兽医学、兽医产科学、家畜繁殖 学、饲养管理和预防兽医学等多学科主干课程 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学习、理解本课程内容。
随着卵泡液的增多,卵泡外膜的胶原纤 维分解,卵泡壁变得柔软,富有弹性。
排卵机制
突出于卵巢表面的卵泡中心形成透明的无血管 区。排卵前卵泡外膜分离,内膜通过裂口而突 出,形成乳头状突起的排卵点。
排卵点膨胀,顶端发生局部贫血,导致卵巢上 皮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释放出水解酶,使下 面的细胞层破裂,许多卵泡液把卵母细胞及其 周围的放射冠细胞冲出,被输卵管伞接受。
由于输卵管纤毛上皮的摆动,将卵母细胞最终 送入输卵管中,完成排卵。
排卵异常
排卵推迟 排卵延长 全没有排卵 很少排卵或是不规则排卵
第四节 受精障碍
受精 卵裂 附植 受精障碍 异常受精
受精
精子穿过放射冠,接近透明带 精子穿过透明带,接近卵黄膜 精子进入卵黄 原核形成及配子配合
异常受精
多精子受精: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精子几乎同时与卵子接近而进 入卵黄形成多倍体胚胎。这可能是由于皮质反应不键全或发生较 晚。常常是由于延迟配种引起。长见于猪。
多雌核受精:由于卵子在成熟分裂中没有将极体排出,受精卵内 含有过多的染色体,发育成多倍体胚胎。一个极体未分离出来→ 三倍体胚胎;二个极体未分离出来→五倍胚胎。

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繁殖障碍生产管理

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繁殖障碍生产管理

营养与饮水管理
提供良好的饮食和水源,以保证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免疫力,降低感染传染性 疾病的风险。
动物福利的保障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有助于预防和控 制传染性疾病。
员工培训与安全措施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他们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
根据兽医的指导,使用药物 进行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扑灭疫点
发现疫情后,迅速处理疫点, 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以降低生产风险和损失。
经济成本的考虑
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繁殖障碍将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成本,包括治疗费用、损失 赔偿和生产延误等。
健康监测与疫苗免疫
1
定期检测
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疫苗接种
根据疾病预防计划疗
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
隔离感染动物
将感染动物隔离以防止疾病 的传播,同时给予相应的治 疗。
药物治疗
3 经济损失
由于繁殖障碍造成的生产延误和产仔率下降,养殖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常见传染性疾病与症状
猪瘟
高烧、精神萎靡、厌食和呕吐 等症状。
家禽流感
呼吸困难、咳嗽和眼部炎症等 症状。
牛传染性鼻炎
打喷嚏、眼部分泌物和呼吸困 难等症状。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控制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有效的隔离、消毒和人员管 理措施,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繁殖障 碍生产管理
在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会导致繁殖障碍,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次演讲 将讨论如何有效管理这些生产障碍,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繁殖障碍繁殖防治技术

繁殖障碍繁殖防治技术
繁殖障碍防治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繁殖障碍的原因(按性质不同可概括为): 1.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 2.营养因素 3.管理因素 4.繁殖技术因素 5.环境气候因素 6.衰老及疾病因素
不孕是指达到配种年龄的母畜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不能繁育
01
空怀是指按家畜繁殖能力所定的繁殖计划未能完成的部分,亦即已列入繁殖计划而未妊娠的母畜


持久黄体
症状:持久黄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病畜的发情周期停止循环,不发情。触诊卵巢有黄体,阴门流出混浊粘稠粘液。
诊断:如果母畜超过了应当发情的时间而不发情,间隔一定的时间(1~14d),经过2次以上的直肠检查,在卵巢的同一部位触摸到同样的黄体,即可诊断为持久黄体。
PGF2α及其合成类似物是疗效确实的黄体溶解剂,对患畜应用之后绝大多数可望于3~5d之内发情,配种并能受孕。
治疗:各种动物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的总原则是抗菌消炎,促进炎性产物的排除和子宫机能的恢复。
诊断 :1.发情分泌物性状的检查; 2.阴道检查 ;3.直肠检查;4.实验室诊断
中医疗法
用药原则为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桃红四物汤加桅子、益母草、升麻、常山、甘草、槟榔等。
子宫积脓---子宫腔中蓄积脓性液体,子宫内膜出现炎症病理变化
1
催产素、促卵泡素、孕马血清及雌激素也可用于治疗持久黄体。
2
治疗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上有卵泡状结构,其直径超过2.5cm,存在的时间在10d以上,同时卵巢上无正常黄体结构的一种病理状态。
卵巢囊肿一般又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
卵巢囊肿
卵泡囊肿壁较薄,呈单个或多个存在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黄体囊肿一般多为单个,存在于一侧卵巢上,壁较厚。
症状:不发情,直肠检查卵巢上有黄体,但顶部质地较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窝产仔数 窝产仔数(litter size):指每胎产仔数(包 窝产仔数 :指每胎产仔数( 括死胎死产)。 括死胎死产)。 产仔窝数:指猪、兔、狗、猫等妊娠期 产仔窝数:指猪、 短的动物在一年内产仔的平均窝数或胎 产仔窝数愈多,年繁殖率愈高。 数。产仔窝数愈多,年繁殖率愈高。
牛 死 胎
10.断奶仔畜成活率 断奶仔畜成活率(survival rate): 断奶仔畜成活率 : (1)概念: )概念: 指本年度内断奶成活的仔畜数占本年度产出仔 畜数的百分比。 畜数的百分比。主要反映母畜的泌乳力和护仔 性及仔畜的培育情况。 性及仔畜的培育情况。 (2)计算: 2)计算: 断奶成活率=成活仔畜数 产出仔畜数× 成活仔畜数/产出仔畜数 断奶成活率 成活仔畜数 产出仔畜数×100%。 。
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数 配种情期数 情期受胎率 妊娠母畜数/配种情期数×100% 妊娠母畜数 配种情期数×
总受胎率: 总受胎率: 1)概念 概念: (1)概念: 指本年度末, 指本年度末,受胎母畜数占本年度内参加配种 的母畜数的百分比。 的母畜数的百分比。主要反映畜群中受胎母畜 头数的比例。 头数的比例。 计算: (2)计算: 总受胎率=受胎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 总受胎率=受胎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
8.产仔(犊)间隔(calving interval): 产仔( 产仔 间隔 : 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隔天数。产仔间隔短, 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隔天数。产仔间隔短, 繁殖率就高。 繁殖率就高。 妊娠期恒定, 妊娠期恒定,提高母畜产后发情率和配种受胎 则可缩短产仔间隔,提高畜群繁殖力。 率,则可缩短产仔间隔,提高畜群繁殖力。
三、动物的繁殖力 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 ◆ 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殖机能正常的动物采用常 规饲养管理措施所表现出的繁殖水平称为自然繁殖力 或生理繁殖力。 或生理繁殖力。
365/(妊娠期 产后配种受胎间隔天数 ×每胎产仔数×100% 妊娠期+产后配种受胎间隔天数 每胎产仔数× 妊娠期 产后配种受胎间隔天数)
品 种 头 胎 (头) 12.14± 12.14±0.29 11.04±0.32 11.04± 7.7 11.89 9.35± 9.35±2.44 4.78 二 胎 (头) 14.88± 14.88±0.11 11.48±0.47 11.48± 8.8 12.93 9.83± 9.83±2.37 6.03 三胎及三胎以上 (头) 15.83± 15.83±0.09 11.93±0.53 11.93± 11.29 13.81 10.40± 10.40±2.28 6.63
3.孵化率: 孵化率: 孵化率 (1)概念: )概念: 可分为受精蛋的孵化率和入孵蛋的孵化率两种。 可分为受精蛋的孵化率和入孵蛋的孵化率两种。指 出雏数占受精蛋数或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出雏数占受精蛋数或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2)计算: )计算: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 受精蛋数× 出雏数/受精蛋数 受精蛋孵化率 出雏数 受精蛋数×100%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 入孵蛋数× 出雏数/入孵蛋数 入孵蛋孵化率 出雏数 入孵蛋数×100% 4.育雏率: 育雏率: 育雏率 (1)概念: )概念: 指在育雏末,成活雏禽数占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 指在育雏末,成活雏禽数占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 (2)计算: )计算: 育雏率=育雏期末雏禽数 入舍雏禽数× 育雏期末雏禽数/入舍雏禽数 育雏率 育雏期末雏禽数 入舍雏禽数×100%
超 强 的 繁 殖 力
理解这个概念, 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把握以 三点: 下三点: ◆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 种畜来说, 来说 是生产力, 是生产力,它能直接影响 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 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 公畜而言 而言, ◆ 对公畜而言,反映性成 熟早晚、性欲强弱、 熟早晚、性欲强弱、交配 能力、精液质量和数量等, 能力、精液质量和数量等, 表现在每次配种能排出一 定量而且富有活力精子的 精液, 精液,能充分发挥其受精 的能力, 的能力,所以也可称为受 精力。 精力。
(二)家禽繁殖力指标 产蛋量、 反映家禽繁殖力的指标有产蛋量 受精率、 反映家禽繁殖力的指标有产蛋量、受精率、 孵化率、育雏等 孵化率、育雏等。 1.产蛋量:指家禽一年内平均产蛋枚数。 产蛋量:指家禽一年内平均产蛋枚数。 产蛋量
2.受精率: 受精率: 受精率 (1)概念: )概念: 种蛋孵化后, 种蛋孵化后,经过第一次照蛋确定的受精 蛋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蛋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2)计算: )计算: 受精率=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 受精蛋数/入孵蛋数 受精率 受精蛋数 入孵蛋数×100%
不返情率(nonrate): 不返情率(non-return rate): (non 指在一定期限内, 指在一定期限内,配种后再未出现发情 的母畜占本期内参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 比。随着配种后时间的延长,不返情率 随着配种后时间的延长, 就越接近于实际受胎率。 就越接近于实际受胎率。
6.分娩率: 6.分娩率: 分娩率 概念: (1)概念: 是指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母畜数的 百分比。反映维持妊娠的质量。 百分比。反映维持妊娠的质量。 (2)计算 计算: (2)计算: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100%
牛的繁殖力
繁殖力评定指标 初情期(月) 配种适龄(月) 头胎产犊月龄 第一情期受胎率 配种指数 总受胎率 发情周期为18~24d的母牛比率 (%) 产后50d内出现第一次发情的母 牛比率(%) 分娩至产后第一次配种间隔d数 牛群平均产犊间隔(月) 年繁殖率(%) 国内水平 一般 12 18 28 40~60 2.5~1.7 75~85 80 75 80~90 15~14 80~85 良好 8 16 26 60 1.7 90~95 90 85 50~70 13 90 美国威斯康辛州水平 一般 14 17 27 50 2 85 70 70 85 13 85~90 良好 12 14~16 23~25 62 1.65 94 90 80 45~70 12 95
5.受胎率 5.受胎率(conception rate,CR) : 受胎率 概念: (1)概念: 指本年度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 百分率, 百分率,反映母畜的繁殖机能和配种质 量,为淘汰母畜及评定某项繁殖技术提 供依据。 供依据。 在受胎率统计中又分为总受胎率、 在受胎率统计中又分为总受胎率、情期 受胎率、第一期情受胎率和不返情率。 受胎率、第一期情受胎率和不返情率。 计算: (2)计算:
7.产仔率: 7.产仔率: 产仔率 概念: (1)概念: 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分比。 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分比。 计算: (2)计算: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100% 用于多胎动物 多胎动物, ◆用于多胎动物,单胎动物的分娩率和产仔率 是一样的,所以不用产仔率。 是一样的,所以不用产仔率。
自然繁殖率( ): 自然繁殖率(%):
◆自然繁殖力可认为是繁殖极限或理想型繁殖力,即动 自然繁殖力可认为是繁殖极限或理想型繁殖力, 物在生理和饲养管理均很正常情况下的最高繁殖力。 物在生理和饲养管理均很正常情况下的最高繁殖力。 运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所提高的动物繁殖力, 运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所提高的动物繁殖力,称为繁殖 潜能。 潜能。 ◆各种动物都有其自然繁殖力。且各种动物的自然繁殖 各种动物都有其自然繁殖力。 力主要取决于动物每次妊娠的胎儿数、妊娠期长短和 力主要取决于动物每次妊娠的胎儿数、 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等。通常, 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等。通常,妊娠期长 的动物繁殖率较妊娠期短的动物低, 的动物繁殖率较妊娠期短的动物低,单胎动物的繁殖 力较多胎动物低。 力较多胎动物低。
1.牛:我国奶牛的繁殖水平,一般成年母牛的情期 牛 我国奶牛的繁殖水平,
受胎率为40-60%,年总受胎率75-95%,分娩率 ,年总受胎率 受胎率为 , 93-97%,年繁殖率 ,年繁殖率70-90%,母牛产犊间隔为 ,母牛产犊间隔为1314个月,双胎率为 个月, 个月 双胎率为3-4%,母牛繁殖年限在 个泌 ,母牛繁殖年限在4个泌 乳期左右。黄牛受胎率为70%左右,分娩率和犊 乳期左右。黄牛受胎率为 左右, 左右 牛成活率在90%左右,年繁殖率在 左右, 牛成活率在 左右 年繁殖率在35-45%。 。
繁殖管理及繁殖障碍
第一节 繁殖管理 第二节 繁殖障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繁殖管理
一、繁殖力的概念
1.繁殖力 1.繁殖力(fertility): 繁殖力 指动物维持正常繁殖机能、 指动物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 能力, 能力,是评定种用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 标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力。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力。
2.猪:中国猪种一般产仔10-12头,太湖猪 猪 中国猪种一般产仔 头 平均14-17头,年平均产仔窝数 平均 头 年平均产仔窝数1.8-2.2窝, 窝 情期受胎率75-80%,总受胎率 情期受胎率 ,总受胎率85-95%, , 繁殖年限8-10年。 繁殖年限 年
太湖猪
我国主要地方品种猪窝产仔数
4.受配率(conception index) 受配率 (1)概念: )概念: 指本年度内参加配种的母畜占适繁母畜的百分率, 指本年度内参加配种的母畜占适繁母畜的百分率, 反映畜群发情情况和配种管理水平 。 不包括因妊娠、 注:不包括因妊娠、哺乳及各种卵巢疾病等原因 造成空怀的母畜。 造成空怀的母畜。主要反映畜群内适繁母畜发情 配种的情况。 配种的情况。 (2)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 受配率=配种母畜数 适繁母畜数× 配种母畜数/适繁母畜数 受配率 配种母畜数 适繁母畜数×100%
二、表示繁殖力的主要指标 (一)哺乳动物繁殖力指标 雌性动物繁殖力是以繁殖率来表示的 繁殖力是以繁殖率来表示的。 雌性动物繁殖力是以繁殖率来表示的。 1.适繁母畜: 1.适繁母畜: 适繁母畜 达到适配年龄后一直到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畜称 为适繁母畜。 为适繁母畜。 2、繁殖率 在一定时间内(如年度) 在一定时间内(如年度)断奶成活的仔畜数占 全群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与发情、配种、 全群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与发情、配种、受 妊娠、 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的机能以及管理水 平有关。 平有关。 繁殖率=断奶成活仔畜数/适繁母畜数×100%。 繁殖率=断奶成活仔畜数/适繁母畜数×100%。 3.根据母畜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 根据母畜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 3.根据母畜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繁殖率应该是 配率、 包括受配率 受胎率、母畜分娩率、产仔率、 包括受配率、受胎率、母畜分娩率、产仔率、 仔畜成活率等五个内容的综合反映 等五个内容的综合反映。 仔畜成活率等五个内容的综合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