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存在的误区及策略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存在的误区及策略的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存在的误区及策略的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当前,小学毕业班作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毕业班教师煞费苦心,准毕业生们疲于应对,作文成绩总难以提高。
面对小考、中考、高考的改革中对作文教学的日渐重视,对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途径的探索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想这是每个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真正想了解的东西,我愿意以自己长期从事毕业班作文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以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已经走进了作文教学的误区。
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的付出,很可能做的是无效作文教学,用的是无用功。
学生们在作文课堂上无助的眼神和无力举起的笔,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挣扎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
1、无主动性。
小学毕业班上下学期,语文教材安排了十四个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这些项目是:缩写、看图作文、一封信、漫画类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写一个人、自由作文、读后感……、20年后、童年趣事、我发现了……、调查报告、假如我会克隆、难忘的人与事,仅此而己,很多严谨的毕业班语文教师严格按照这十四次作文任务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固步自封。
我们都看得出,这十四项作文训练内容空泛,虽具有大众性,但缺乏鲜明的个性,缺少能力提升的层次性。
可以说,被动地学作文,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极有可能陷入作文教学的泥沼和围城。
2、无目的性。
也有毕业班语文教师看出六年级作文教材的局限性。
他们高举旗帜,冲出作文围城,却面对茫茫荒野,不知何去何从。
是呀,不训练那指定教材,训练什么?是另选作文教材,还是自编教材,这是很让人举棋不定的,是很折磨人的。
确实很多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意性地指导学生训练。
今天训练“写人”,明天就改成“叙事”,这周“写信”,下周“写景”,随意而为,学生弄得晕头转向。
3、无趣味性。
其实,从学生角度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写作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兴趣。
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趣味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会高涨的。
而他们笔下的作文也一定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缺乏灵动的生命力的。
当作文的教与学没有了趣味这个润滑剂,它的动力会越来越小。
缺少了内在动力的作文教学是注定涌不起美丽的浪花。
4、无力性。
或者称为无支撑力。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非作文因素。
比如字词掌握、写字、标点、卷面等等。
很多教师重视了对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作文方法运用能力、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而对那些非作文因素往往无能为力。
没有了这些支撑点,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架构在沙盘之上,很容易坍塌,作文成绩自然就很难得以提升了。
5、无效性。
或者它是微效性,肤浅性,不深入性。
很多老师好不容易选好一个作文训练题目,进行了精心批阅,针对性指导,精心比谰,认真评讲,却也仅止于此,一次作文训练宣告结束。
我想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进行训练,这显然是不够的,效果是不够好的,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
要知道,作文训练的资源开发远不止于此,有些被浪费了。
这也是个误区。
需要我们走出来。
二、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的八个策略:
1、知识性。
一个小学准毕业生,是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好作文的。
虽然说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从幼儿园、一年级至五年的学习循序渐进地来增长见识的,当然还有六年级的每一篇课文的学习。
虽然,也不是说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知识性的提升完全无能为力,我就尝试了以写两种读写方法:(1)每天三读。
选一些美文,让学生早起大声朗读一段美文。
傍晚十分钟轻读一篇佳作。
晚上入睡前就着床头灯看一会儿精美的文字。
这样不但增长了文字积累,而且培养了语感。
(2)每周一记。
每周来让学生看十篇好文章,不局限于小学生作文选,儿童文学、世界名著、中国作品、卡通画作均可涉猎。
只看作文选容易偏食,那些经过家长与编辑老师层层修改的作文早已失去了小学生的灵气,不值得大读特读,应
该让学生从自己兴趣的书籍出发,扩大到相近的方面,乃至更广,“五谷杂粮”都是作文的维生素呀。
然后让学生作五篇读书笔记,可以是读后感式的,也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方式的,还可是编内容提要式的,下周一上交,教师应浏览一遍,尽量评高分,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做这件事。
我的学生多年来坚持做这一点,并为一这方式取名作“采蜜本”。
这一方式得到家长支持,一个家长在儿子笔记本上书写:“密蜂采蜜,我采佳句”,以勉励孩子,试试几周,相信孩子的知识悟性会得到提高,而作文需要知识来丰富。
2、素材性。
作文是需要材料来建构的,材料从哪里来,上面说的阅读是一个途径吧,阅读积累到的相似的素材能构成我们的写作选用素材。
但是真正的大素材库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
这样,假日呀,周末啊,去外地旅游,甚至每日上学前、放学后,到家前屋后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深入生活的做法。
我们会发现,走到大自然中,会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可贵的生活馈赠。
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值得我们去辨识,去观察,去回忆。
做生活的有心人,自然会记下许多素材于脑于心,在写作文之时材料就会信手拈来,文思就会喷涌而出。
写作教学的素材性,还可以表现在作文指导中所讲的故事,所做的游戏。
二者都提供了写作素材。
尤其是写作游戏,作为课堂上刚刚发生的生活,让学生记忆犹新,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笔下有神了。
3、趣味性。
这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儿。
不仅对小学毕业班学生重要,对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作文来说也都重要。
小学生对待作文的畏惧心里,源于作文教学的单调古板,不会变通,趣味索然。
对症下药,当然是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作文起来。
为了增强小学毕业班作文课的趣味性,很重要的做法是:1、注意语言的幽默性。
2、讲写作事故。
3、做写作游戏。
在我的作文指导课前,总有一个写作故事揭题激趣的环节,针对每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我总会选择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关的精彩故事,通过生动讲述,引人入胜,揭晓写作任务。
学生听故事之时聚精会神,深深被吸引,趣味性上来了。
课堂进行之中,在学生稍感困顿之时,安排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
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妙趣横生,这是非常有趣的。
这些写作游戏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与重点训练项目相连,既可以作为课堂上调节精神之用,也可以写入作文作为重要素材。
譬如,学生在《千足虫》游戏中,扮成蜈蚣前进,既培养了动身能力,协作精神,也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参与写作。
4、示范性。
小学生写作文,从模仿开始,是一个正确的途径。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决定了他们是善于模仿的,是长于模仿的。
所以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念范文,确实对学生具有示范性,这对包括六年级在内的小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
有的人认为这对毕业班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不对,毕业班学生同样需要追随者(范文作者),并且渴望超越他(她),范文对他们来说更有挑战性。
有老师不敢在自己班上念范文,据说一念完范文,班上学生所写的这次习作,十有八九是要雷同的。
这很大的原因要归咎到教师没有进行作文引导,学生无力可借,无法可依,只好跟了范文去模仿去写,甚至去抄袭,这不是学生的错,多半过失要算在教师头上。
一个好的毕业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不但要有专门的写法指导,更要让范文成为载体,向学生传递素材,融入写法。
这样,范文才成为真正的示范性作文。
对待范文,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1)去作文选中选一篇恰当的。
(2)自己写一篇下水文。
(3)让优秀学生写一篇下水文。
(4)从作文选中选用的一篇教师进行修改后加以运用。
相信,用其中最适合的一种方法诞生的范文,一定极具示范性,学生的习作源于范文,高于范文,这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从模仿能力到发挥个性特长相结合。
在我的作文班上,一篇同样的范文能够带动学生写出各不相同的佳作。
5、方法性。
很多语文专家希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要讲过多的作文方法,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不要讲“比喻”“夸张”一类的术语给学生听。
我知道他们强调的是“教无定法”,“作文也无定法”。
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与运用那种不必知道叫什么法的方法。
这就显得遮遮掩掩了。
我认为,既然还是有必要将方法授予学生,就不必“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学生知道方法名称又如何,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全
部不更好吗?不必担心方法概念的深奥难懂。
我的做法是将比较深奥的术语、方法,用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说给学生听,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
举例来说,在作文手法授予方面,凭这样观点,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小学作文教材中涉及的六个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反问、设问、排比。
还多讲了40种手法,它们是:拟物、借代、引用、层递、插入语、反复、对偶、示现、呼告、离析、抑扬、摹绘、移就、舛互、互文、象征、错综、倒装、回文、拈连、复说、婉言、双关、共用、顶真、通感、衬托、仿拟、类叠、对比、插注、转类、撇语、缺略、列锦、简缩、移时、感叹、对举、警策。
事实上,学生们在我通俗的传授当中知道了手法的概念,在我例举的有趣例句中明白了该手法的特点,在妙趣横生的仿造例句比赛中品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在课堂发言、口语交际与作文训练中享受着运用的乐趣。
手中有法,心里不慌,学生们更加轻松地驾驭方法,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是方法让他们信心十足。
当然,我也让他们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方法,如果有,那只能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得最恰当的方法。
”
6、互动性。
如果认为作文就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过分强调独立作文,学生会觉得非常寂寞,这是很糟糕的。
不要让学生觉得,对于他们的作文,家长无能为力,老师高高在上,同学退避三舍。
大家都爱莫能助。
为什么不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呢?为什么不让他们互向伸出热情的手呢?让安静的写作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互动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作文法。
互动会带来新鲜感,会带来乐趣,带来竞争意识,产生好强心理,产生写好作文的推动力。
这互动性,既可以体现在现场作文后,让学生相互传阅,互相评改,自评自改,看谁的文章受欢迎,谁的人气指数高(即被评论的次数最多)。
也可以将这种互动蔓延到课堂之外。
让学生借阅同学们的作文继续互评,继续建“楼”(每一条评论可以说是建一层楼房),也可以让邻居、家长参与评论中来。
你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阅读了多少篇作文——而且是产生在他们同学当中的作文,不是作文选中被编辑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那种所谓的优秀作文——收获该有多大呀,等他们拿回自己的作文,看到了
别人的美言,看到了别人的逆耳忠言,对自己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其实应该说“文章不厌百回评”,评是改的前提,纳百家之言后,哪怕只改一次,也是最大地利用了这一次作文训练的资源啊。
7、周期性。
在我的作文训练,中每周是都要进行一次作文指导,进行一次作文讲评的。
一周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是有周次性的,也有周期性。
一般说来,我将相近的作文训练项目集中在几周之中,完成训练之后定期测评,再转入下一个专题训练,这样便于学生比对,便于学生掌握专项作文知识与技能,从长远来看,这个周期就更明显了。
辟如我教三年、四年级时,会提倡初学作文,可以奔驰,学生作文写得很具体是受我表扬的,因此他们越写越长,进步很大。
其实进入五年级,可以考虑在某一段时间内,规定学生作文不能超过两页,不能超过600字,这样在一个限字的框架内,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只有比质量了。
这样就进入一个更加重视作文质量的时期,所谓从量变到质变了。
升上六年级上学期,又可以放宽篇幅,字数不限,于是学生就进入一个追求写得又有字数又有质量的周期。
“长——短——长”,从量变到质变,这样周而复始,是很容易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梯级提升的。
在六年级,也可以分小周期进行这样的训练。
此外,还有从课堂作文到课外作文再到课堂作文的周期训练,可以有不限时作文到限时作文再到快速作文的周期训练。
我们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每周最重视的一项作业就是作文,当进入不限时作文周期时,我会特意选周一指导作文,这样,他们会绞尽脑汁用一周时间精心经营出一篇美文。
待进入限时作文周期,特有的考场氛围和竞争性,又逼迫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一篇现场作文完成好。
周而复始,学生作文会更上一层楼。
8、创新性。
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是对老师、同学提出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的课题。
对教师而言,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按部就班,过于呆板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够的,每一周的作文训练也不能老调重谈,冷饭生炒。
就我而言,很重视一周一个创意,一周一个点子,一周一套方案。
这个创新的点子可能是
我从用一周时间,从办公走路,到吃饭睡觉冥思苦想出来的,也可能靠某个灵感的闪电击中大脑所致。
无论如何,从这种创新点子的产生到完善成一个作文指导教案,都是我很享受的一个过程。
毫不夸张的说,一周的构思,半个小时的编写,两节课的指导,是我一贯创新作文的原则。
体现在批改作文上,创新也是让批改大量作文本永远保持新鲜活力的源泉。
有时,我从第一本到第五十六本的批改,有时将作文分优中差三类进行批改,有时随机抽取作文本进行批改,饶有趣味。
作文评讲课上,大抵每个老师都有欣赏佳作这个环节吧,也可以创新啊。
除了从头念到尾的赏评,也可以先选取一段美文作导语吸引学生再念全文,还可以先念一半作文再问学生情节可能怎么发展然后念下去对照,其乐无穷。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创新之处,可能是一个手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能是一处细节的精妙描写,可能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绝佳过渡,也可能是一个匠心独运的开头、结尾,哪怕是一个能点亮我们读者眼睛的题目,都要予以表扬。
这样,学生在作文中,立意会创新,选构会创新,构思会创新,表达会创新……创新无止境,可以说,创新让学生的作文永远向前。
综上,我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与“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我对小学作文尤其是毕业班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纯粹是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仅是一家之言。
但是,这些做法是我长期坚持的,也是被我的无数学生证明是有效的。
但愿这些还嫌粗糙,未加以严格理性提炼的私家经验能够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一些启发与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还有,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过证明的有实效的作文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再博取众长,为己所用,就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了,因为最适用的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