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与内容: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鸣为《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激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良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实绩的一部分。
(四)、文学革命的标志和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内容: 1、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2、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3、1918年4曰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4、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5、1918年冬天,陈独秀、李大钊又创办了《每周评论》,北京大学的傅斯年、罗家仑等创办了《新潮》月刊。
6、批判“黑幕
派”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7、与旧文学势力的较量:①批判林纾致蔡元培的公开信。
②1922年与“学衡派”论争。
③1925年与“甲寅派”论争。
(五)、文学革命的重大实效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3。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1
(六)、总结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家的共同倾向。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屏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文写作,广泛吸收外国多样的文学样式,手法,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加适于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相连结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与形式。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文学社团的蜂起(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1、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所受的影响2、大规模的文学翻译介绍西方的文学理论,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中,可以说西方的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和相关的哲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
3、文学先驱者的理论思潮选择: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的现实主义的影响最大,后来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浪漫主义也有较大的影响,但没有
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代主义也做过实验。
4、第一代作家所受的影响。
(二)、文学社团1、文学研究会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发起人: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刊物: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
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他们批判旧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主张“为人生而艺术”。
共同点: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创造社时间:1921年6月 2
地点: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都是留日学生。
刊物: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刊物。
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创作: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大主要形式。
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有些属于现代派或非理性主义、泛神论的作家、哲学家的作品。
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1925年的“五卅运动”是分界。
3、新月社
4、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
5、浅草社、沉钟社
6、
湖畔诗社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1、在文学革命的酝酿、发动、和发展的过程中,先驱者始终在探讨如何建设新型的文学,核心是文学的现代化。
2、最初的理论思考集中在为文学革命(包括白话文运动)寻找根据,证明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3、胡适:“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筑起了胡适的文学思想(同时也是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的基本构架。
4、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1919年周作人还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一)三个阶段1917、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初期“五四”——1926年“三。
一八”惨案活跃期 3
“三。
一八”惨案——1927年“四一二”政变沉寂期(二)主要创作特点1、理性精神的显现。
“重新估定价值”的理性批判精神与由于“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引起的理性探索精神,是贯穿于第一个十年的几乎所有的作品中的。
2、感伤情调的流行。
文学上的感伤情调,跟新一代知识者自身的脆弱性及传统文人柔弱心理的习染也有关。
但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却主要反映着中国知识者艰难地追求新生的精神历程。
3、个性化的追求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第二讲鲁迅(一)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
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1918年——1922年 15篇 1923年
8月编为《呐喊》 1924年——1925年 11篇 1926年8月出版《彷徨》(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1、题材: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表现知识分子”的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视角:关注“精神的病苦”。
3、情节模式(1)“看/被看” ●
看客“看”被看者,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
在“好奇”的看客背后“看”(鉴赏)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激愤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
举例《祝福》。
●群众“看”先驱者,进一步演化为“吃/被吃”的模式。
这里被质疑、批判的对象 4
是双重的:既是那些“吃人”的民众,更是被吃的启蒙者以至启蒙本身。
这类小说人物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渗透着较多的鲁迅的生命体验。
举例《药》。
(2)“离去——归来——再离去” 举例《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在酒楼上》里“我”有一段自白,“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是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怎样的关系了。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它既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人在“飞向远方、
高空”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于之相联系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安宁”、“剧变”与“稳定”、“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在背后,隐藏着鲁迅的绝望与苍凉。
鲁迅小说结构上的“顶点”:内蕴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和他的生命体验。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举例《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2、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二说不尽的阿Q (一)、《阿Q正传》的写作原因——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二)、初期人们的理解20年代的启蒙主义思潮、三四十年代民族救亡思潮,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主题。
阿Q也就自然成为“反省国民性的弱点”的一面镜子。
人们关注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
阿Q永远是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自尊自贵、容易忘却、向更弱者泄恨转嫁屈辱、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在幻觉中变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
“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三)、50——70年代末阶级分析:把阿Q视为“落后农民”(农民)的典型,关注的重心是阿Q是未庄的第一个“造反者”,阿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也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5
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尽管关注的重心没有变化,但却给予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强调的是阿Q造反的负面,辛亥革命的教训也被认为是忽略农民的精神改造。
(四)、近年来对“阿Q精神(性格)”作了人类学内涵的探讨:阿Q 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的生存困境,而他为摆脱绝望的生存困境做出的“精神胜利”的选择,却使人坠入了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困境永远不能摆脱。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1、“闲话风”的散文: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每个人(作者与读者)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话者,彼此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
2、《朝花夕拾》中回忆童年的散文,更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原始)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
这里展现的是一个“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忆与成年的思考。
举例《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朝花夕拾》中也有批判与嘲弄,这是鲁迅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关怀的一面。
3、显示了余裕、从容的风姿。
4、“闲话”也称“漫笔”,表明了一种笔墨趣味,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指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
“闲话”还体现了一种追求“原生味”的语言
趣味。
《野草》 1、“独语”体散文。
野草是鲁迅“孤独的个体”的“绝望”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并由此升华出的“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
举例:《过客》、《这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复仇》等 2、鲁迅的主观心态:紧张、焦灼。
作业第三讲小说(一) 6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的移动已然开始。
2、“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
3、西洋小说的引入,对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的推动力是明显的。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一)、问题小说——是出现在“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
主要作者: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1919年初《新潮》杂志成立,并开始刊登“问题小说“。
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斯人独憔悴》等开“问题小说”之风气。
“问题小说”发生的原因:①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②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
“问题小说”的作者并不都是纯粹的写实派。
1、冰心——《超人》主题与特色冰心的气质:个性淑婉、冰莹剔透。
文字清新、细腻,是女性作家中的“婉约派”这与她优裕的出身、父母之爱的温馨有关。
2、王统照——更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沉思》、《湖畔儿语》(二)、人生派写实小说1、叶圣陶——初期:写问题
小说,之后专心刻写学校知识分子和市镇小市民的精神历程方面。
小说集《隔膜》、《火灾》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小说塑造了一个自私、疑惧、投机、卑琐、苟安,具有多侧面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的典型。
茅盾称之为“灰色生活”,“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
叶圣陶于暴露色彩中内蕴着讽刺喜剧手法。
叶圣陶的讽刺辛辣而平静,暗暗发出冷光。
他融合了同情,朴素纪实,运用事实的对照进行“不动声色”的讽刺。
2、乡土小说作家群——指20年代中期的侨寓他乡的作家,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代表作家与作品:王鲁彦(《柚子》1926)、彭家煌(《怂恿》1927),这两部影响最大。
7
台静农(《地之子》1927)、许钦文(《故乡》1926)、蹇先艾(《朝雾》1927)、许杰(《惨雾》1926)作品分析: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乡土小说从20年代中期便形成一股持久的创作热潮,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的天地,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的转向社会,转向民众(主要是农民)身上,从而使得新文学和社会土壤的连接更紧密。
乡土小说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用巨大,大部分乡土作家从关心个人的感伤情绪、个人的回忆,到关注社会和民众,从浪漫理想转向对现实的探索;并纠正旧小说遗留的简括式叙述方式,
加强实地描写,加强场面、人物的细节描写,小说的重心由情绪、情节的展示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
许多现实主义作家从早期的主观抒情,越到后来就越归向客观写实,甚至讽刺,让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叙述小说形成原因:作者多是创造社成员,创造社成员留日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1921——1926年键正风靡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发展,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就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代表作家及作品:郭沫若、郁达夫等。
《沉沦》、《迟桂花》等。
具体分析:(一)、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小说被称为抒情小说,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是其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明显的“自叙体”性质。
郁达夫小说中每每有一个自我形象,有时也以第三人称出现。
有的“自我”即作者,有的并非全是作者本人;但不论哪种情况,都有自叙体的特色。
因此,这个“自我”也就有着大体一致的特征:(1)生活际遇不好,有正义感、同情心,或有一定的反抗精神;(2)都有程度不同的软弱性,易于伤感,性情忧郁寡欢;(3)能进行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有更生精神。
由于作品往往是通过“我”的率真
坦荡的叙述来表现对生活的态度,因此带有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第二,浓重的抒情必通过人物心灵独白和反复咏叹以及对风物景观写意式的抒写,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第三,情节结构的散文化特色。
不追求复杂离奇的故事情节,注意写人、写情、写一己的体验,结构自由,顺情势而下,不讲求严整。
第四,语言优美流畅,笔法细腻而富有情致,剖析心理,抒写真情,奇妙生动,很有感染力。
8
(二)、《沉沦》的主人公写于1921年的《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
作者在小说中以直率大胆的笔墨讨论了性爱这个在中国文学中历来谈虎色变的课题,从而以“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为当时的文坛所注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自我”形象的基本特色。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国留日学生,精神上患有“忧郁症”,少言寡欢,孤寂感伤。
处在民族歧视的异国他乡,一个弱国子民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
他渴求理解、温暖和同情,以及“从同情而来的爱情”;但他却没有能力也无由实现这种爱。
于是,在一种青春欲望的蛊惑下,他便用病态和变态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走向沉沦。
然而,他又感到自我恐惧和自我厌恶,形成了另一种自卑自贼的变态心理,陷入企图从欲海中超拔而又不能的痛苦与自责之中。
这样,在“贪恶的苦闷与向善的焦躁”的双重夹击下,自戕与自责又构成了他心理上更深刻的矛盾和苦闷。
最后,在不可解脱的
矛盾心理的描写,抨击了封建旧道德的虚伪,对黑暗腐败的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害呢!”贫弱的祖国、黑暗腐败的社会对他的忧郁症要负主要责任;而他本身脆弱、伤感、妥协无争、自戕自害的弱点也是不足取的。
第四讲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需要用高昂热情的浪漫主义来表现,而诗人郭沫若正是“偏于主观的人”,艺术想象力胜于观察力。
郭沫若诗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洪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2、这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
3、这个新生的巨人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话,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4、这个新时代的巨人目光不局限于中国一隅,而是面对整个世界与人类。
5、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
不加掩饰地赤裸裸地袒露自己,这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9
哲学基础: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
郭沫若是从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那里吸取泛神论思想的;他曾经将其内容概括为:“泛神便是无神。
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就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从这样的哲学思想出发,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书写对象,于是,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岳海洋,风云雷雨,草木飞禽等统统奔入笔底,构成了囊括宇宙万物的极其壮阔的形象体系,而居于中心位置的是:包容一切的地球,汹涌浩瀚的海洋,光芒万丈的太阳,甚至诗中的比喻、联想也离不开地球、海洋、太阳的形象。
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了“女神” 雄奇的艺术风格。
诗歌形式:和《女神》所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雄奇风格相适应,《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郭沫若一方面强调“形式方面我主张的绝端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又认为“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这儿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1923年《星空》:构成其形象体系的依然是地球、大海、星辰与太阳,但却完全变化了色彩:由“五四”高潮期的乐观、昂扬,跌入退潮期的苦闷、彷徨。
技巧却趋于圆熟:结构更严紧,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也更深沉。
1925年《瓶》:爱情题材,想象奇特。
《第十六首,春莺曲》1923年《前茅》(1928年出版)、1928年《恢复》:标志着郭沫
若诗风的转变。
因为过分强调诗歌与政治的联系,郭沫若放弃了最适合自己个性、气质、才能的革命浪漫主义,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第一个十年郭沫若写出著名的剧本《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荧》),在历史人物的“骸骨”里吹进了“五四”时代精神,“借着古人来说自己的话”。
第三个十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写出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郭沫若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郭沫若根据他对战国历史的研究,认为“战国时代,整个是一个悲剧时代”,里面有悲剧精神。
郭沫若就力求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悲剧精神,并注入剧作家在他所生活的现实(抗日战争大后方)中所感受到的时代悲剧精神与时代所提出的反抗国民党法西斯专政的民主要求。
因此,在郭沫若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屈原、如姬、高渐离、聂政等,都是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人格美,他们是民族的精英,集中体现了民族的道德美;他们自觉意识到“以仁义思想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要求,自觉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民族的独立、进步,国家的统一,反对投降、分裂与倒退而斗争;但他们都不能避免“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悲剧,因此,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具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
10
在充分表现剧作家所把握的历史悲剧精神的同时,剧作家展开
了他的大胆想象,对具体的历史事实运用极为灵活,这正是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强调时代性、现实针对性与政治尖锐性,是表现这一时期历史剧的共性,而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则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
郭沫若的剧作体现了诗与戏剧的和谐统一。
思考练习:浅析《女神》的艺术个性。
第五讲新诗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晚清诗界革命:梁启超设计的“诗界革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起初,“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后来,“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但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2、胡适在纲领性的《论新诗》中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后来,概括为“作诗如作文”。
“作诗如作文”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这实际上就是对发展得过分成熟、人们业已习惯、但已脱离了现代中国人的思维、语言的中国传统诗歌语言与形式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叛,从而为新的诗歌语言形式的创造开辟道路。
3、胡适还提出“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
“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前者突出了写作者主体的性情与间接,后者强调了与“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