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思思
【摘要】人本主义的本质是人文性,而语文也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人本主义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学习学习应促进人格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本文将通过介绍人本主义理论及其基本主张、人本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探讨人本主义理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良好的方式。
【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
【年(卷),期】2018(000)003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人本主义;语文教学;潜能;个性
【作者】王思思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一、人本主义理论简介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又称情感教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崛起,立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做“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
为、认知等从属方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与整个人相关,而不只是
交给学习者已有经验与事实。
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1)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构建了一种非指
导性的教学模式,包括五个阶段:①确定帮助情景;②探索问题;③形成见识;④计划和抉择;⑤整合。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罗杰斯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他提出
非指导性学习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
同样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倍加提防。
(4)师生关系的品质。
罗杰斯认为,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包括:真诚、接受、理解。
三、人文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对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老师不仅要具备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巧妙灵活的教学技巧,还需拥有强大而
又完善的人格构成。
然而,在当代,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再只是“知识型、技能型”的人,而应是一个“完整的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是单单传授“书本知识”或“技能训练”就行了,而应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2.变灌输课堂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
目前,我国的语文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主宰着知识的权威,是教学主体,具有很大的预设性特征。
而长期在这种课堂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将受到扼杀,思维能力和创造意
识都受到制约,无自身发挥的空间。
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趋向于“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关注学生的想法,学会与学生对话,启发学生,鼓励思维的多元发散。
3.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的选文几乎所有都渗透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因此,在教授语言、结构知识的同时,可以挖掘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主义教育因素,不仅要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点,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美、人文美进行人文教育。
4.在写作中贯彻“人文主义”。
写作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更广泛的表达与交流。
应试背景下的写作,学生的作文常常流于套路,“假大空”现象严重。
因此,要给孩子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让他们觉得有话可写。
其次,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写作的逻辑起点,找回真诚,书写真实。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自己,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5.借助多种形式来武装语文课堂。
(1)推荐书单,增大学生阅读量
教师不要只教教材上的文章,要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列书单。
从众多文学作品中,选出适宜学生年龄段阅读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书为伴的习惯,让他们从大量的书中获取人文精神的精髓,健康成长。
(2)研究性学习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与教师确定主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再展示研究成果,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他们的阅读与认知水平。
同时,提高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增长知识。
6.高考愈发关注发挥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今年广东语文的高考作文题首次有了读者对象,让学生有一定的读者意识。
而列出的一系列的关键词,可供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和熟悉度选择,并且有机联系起来,写一篇作文。
让学生有话可说,力求个性化表达。
这是高考作文界一个好的趋势。
而对于高考总体来说,新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强调发挥学生个体自身的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取消文理分科、实行走班制等。
总之,人文主义渗透于语文教育中,不容为工具性所取替。
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习者成为一个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具有自由特性的人,对只重视“双基”的传统提出了挑战,符合“立德树人”的目标。
然而,在将人文主义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同时,还应避免只注重学习与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与爱好,忽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昱.对语文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真实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1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金明.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5]林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辽宁师范大学,2003
[6]杨乐.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