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实施计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技术应⽤实施计划⽅案
第⼀节、BIM技术应⽤实施⽅案
⼀、BIM⼯程应⽤概况
(⼀)⼯程概况
本⼯程占地⾯积⼤,装修提升⼯程、室外⼯程⼯程量占⽐⼤。
建议采⽤BIM 技术提升总承包项⽬部的专业协调和管理能⼒,运⽤BIM技术提升装修、园林绿化效果和质量。
(⼆)对总包单位的硬性要求及重点
1、利⽤BIM技术实现施⼯质量,进度及成本管控。
尤其是对现场场地布置,塔吊的吊装,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进⾏精细化BIM设计施⼯指导,确保项⽬顺利实施,是本项⽬BIM应⽤的重点之⼀。
本⼯程BIM系统质量信息属性:⼯程清单属性中加⼊设计值、允许值、实测值。
在施⼯过程中,施⼯队将⾃检、误差测量形成的检测报告直接反馈给质检⼯程师,再由BIM专业组参照BIM模型检验,监理⼯程师最后检验,最后将误差检测结果返回BIM系统,落实到系统构件,将质量可视化控制。
在总体施⼯进度及施⼯场地安排上,基于BIM模型,结合总体施⼯进度计划做4D施⼯模拟动画演⽰。
在对建筑结构模型演⽰时,分别⽤颜⾊区分已完成部分、当前需要完成部分、计划后续完成部分进⾏施⼯进度模拟。
利⽤BIM模型的进度展⽰功能实现项⽬进度的即时调整,同时实现项⽬阶段⼯程量统计的实时更新,保证整个项⽬⼈⼒,物⼒等资源的即时调整实现最优化调配,最终实现项⽬⼯期的控制节约。
基于BIM模型,进⾏重要施⼯难点的施⼯精度和质量控制,例如如何控制⾼层建筑变形,并及时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应⽤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件与BIM
模型进⾏⽐对,控制施⼯误差和结构变形,以确保施⼯质量的控制。
2、BIM模型的信息分析管理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应⽤
基于BIM模型,应⽤基于⼴域⽹的⼯程管理5D协同平台,确保设备材料的BIM信息添加及管理及时有效地传递。
搜集施⼯过程⽂档的信息化管理及BIM产品信息,建⽴本项⽬的BIM产品标准库,为本项⽬的后期运维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也为未来其他项⽬的BIM应⽤奠定基⽯。
在施⼯管理过程中切实落实BIM竣⼯模型的维护更新,收集整理⼯程相关的
信息,将⼯程信息与BIM模型有机的整合⼀起,并制定相关信息的分类规则,以达到应⽤BIM模型实现设施维修定时提醒,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等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各项信息应⽤。
(三)本项⽬的BIM应⽤技术⽅案
(1)以实⽤性和可执⾏性为基本原则,充分考虑BIM技术与项⽬施⼯管理的密切结合,同时注重BIM模型在施⼯过程中的变更更新以及信息添加、信息分析应⽤,以保证BIM竣⼯模型在未来的运营维护管理中发挥作⽤。
(2)建⽴适合本项⽬的BIM标准(包括:《Z-14项⽬精细模型命名规则(与概预算分部分项项⽬编码对应统⼀)》、《Z-14项⽬BIM构件信息添加标准》、《Z-14项⽬BIM设备模型颜⾊标准》等,详见附录)、《Z-14项⽬精细模型命名规则》、与概预算分部分项项⽬编码对应统⼀。
(3)本项⽬的BIM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精装修、园林景观、市政等项⽬的全部相关专业。
总体布置的BIM模型搭建,清晰的表达出整个建筑群整体与各单体建筑的关系,对总体的施⼯组织安排、建筑机械进场、现场材料堆放、施⼯安全管理、建筑群的市政管线布置、景观设置等都能起到更直观地综合协调的作⽤。
1)场地及园林景观模型:
场地模型的构建,园林景观和地⾯铺装的⼯程量清单随之产⽣,利⽤BIM
模型还能进⾏⼟⽅平衡的计算。
场地规划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直观地表达了如路灯等各场地构件的关系。
给植物等场地构件添加各类信息,实现场地的后期维护的信息管理、查询。
2)市政道路及管线综合模型:
建筑红线“⼩市政”与红线外“⼤市政”结合,保证市政管⽹与建筑接⼝准确,对各种设施信息的添加,实现市政管线的运营维护管理。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解决市政管线碰撞问题,道路管线等添加信息,实现后期运营维护。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模型
3)BIM建筑,结构,设备施⼯安装模型:
a 与设计院图纸对接,碰撞检查,设计查错。
b 管线优化设计,在标准和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压缩管线空间,达到节省空间的⽬的。
c. 对建筑结构等各专业中的构件添加信息,实现后期的运营维护。
d. 为管道预留孔洞,考虑维修空间,准确定位孔洞位置,避免后期凿洞产⽣问题。
e. 模拟管道安装的施⼯⼯艺,出管线安装深化图,2D与3D结合,直观表
达各构件之间的关系。
f. 管线精细图纸,结合施⼯要求,达到标准化,实现⼯⼚化预制。
g. ⼯程量统计,实现施⼯现场的备⼯备料以及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h. 维修空间的预留,⽅便检修。
管线安装及⽀架
4)精装修模型:
可直接利⽤BIM模型出装修施⼯图,按照房间出地⾯、顶⾯、墙⾯⾯砖的分格排版图,计算各种材料的⼯程量。
建⽴BIM产品标准库,包含所有家具,设备,建筑材料的⼚家,价格,运营维护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的标准构件库。
可⼯⼚化加⼯制造的预制构件等BIM应⽤模块(如幕墙、电梯、扶梯、设备组、阀门组件等)形成标准库。
利⽤蓝⾊星球的BIM数据库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温感、烟感、门禁系统以及摄像头监控系统与BIM模型的联动,实现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
卫⽣间地砖排版模型及⼯程量统计清单
家具信息参数
5)搭建基于⼴域⽹的BIM模型运营管理应⽤平台
通过⼴域⽹的管理平台实现以下⼏点:
a.准确定位,将该建筑所在地域(包括道路名称)等信息加⼊,准确定位到
该建筑所在位置,及时分析该建筑周边的环境。
b.查询管道信息,可以查询管道的ID和管道尺⼨等信息,可以保证维护过程息的及时查阅检查,从⽽及时解决问题。
c.消防管理和应急处理预演练-消防预演练,准确定位每个消防箱的位置,随时掌握离⽕灾最近的消防设施信息。
模拟⽕灾发⽣时,应急逃⽣的安全区域和安全路线,可以做到及时灭⽕和安全逃⽣。
d.视频监控系统,根据每个摄像头位置,与现场监控视频对接,确定监控围,直接监控该区域。
查询每个摄像头信息(如摄像头使⽤寿命和维护公司,及时更换和维修该摄像头。
e.危险源检测,对周围危险信息随时监测报警,避免安全隐患的发⽣。
f. 门禁系统,统计每天的访客流量及访问时间。
门禁系统监控系统
消防系统危险源检测系统(4)基于BIM模型的各项应⽤
1)BIM验证应⽤于⼆次深化设计审核流程
2)三维模型可视化地展⽰节点设计
3)BIM应⽤于施组设计的验证
4)通过BIM的4D技术对现场的资源进⾏优化管理
5)通过BIM模型提取的料单,指导施⼯现场所需要物料的进场
6)BIM验证设计变更
7)将BIM模型应⽤于项⽬的验收管理
8)基于BIM模型的查看和审阅(通过Navisworks和Ipad移动终端等⼯具)9)基于BIM模型的设备系统调试⽅案和建筑能源监测与分析
10)重点难点的施⼯精度和质量控制
11)⽂档的信息化管理,BIM产品标准库,⼯程资料数据库建⽴
⼆、BIM⼯作组织架构及职责
(⼀)BIM⼯作组织构架
在启动施⼯流程前,我公司将组建BIM协作团队,委派具有丰富深化图纸经验、熟悉BIM技术的专业⼈员任BIM总监,全权负责BIM的实施计划。
⼯作团队分为质量管理组、进度管理组、安全管理组、成本管理组、⼯程管理组(图1),以保证BIM信息的对接、执⾏与维护。
定期参加业主召开的BIM⼯作会议,及时按会议要求推进项⽬的BIM系统运⾏。
⼯程管理组:负责从业主与施⼯单位接收最新版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及时发放给相关的分包单位进⾏设计深化;督促分包及供应商在设计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建⽴各⾃施⼯阶段BIM模型;
技术管理组:进⾏各专业设计深化,对各专业施⼯阶段模型整合,进⾏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并进⾏设计优化;及时收集分包各阶段提供的施⼯阶段BIM模型和数据,按时提交业主与设计单位;负责信息的及时确认与更新。
进度管理组:负责施⼯阶段各个专业在BIM模型上,采⽤Revit、Naviswork 软件按制定的⼯程进度进⾏4D施⼯模拟,对不同时段的模型进度⽤颜⾊进⾏区分,并且每天施⼯负责⼈在进场前要观看BIM的施⼯模拟,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及⼯程的概况,
安全管理组:通过BIM模型的4D模拟,协助制定塔吊管理计划,确定塔吊的回转半径,以确保其同电源线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确定哪些员⼯在哪些时候会使⽤塔吊。
在本项⽬中使⽤的是动臂塔吊;建⽴防坠落保护计划,通过建⽴坠落防护栏杆构件模型后,这些栏杆就被置于了结构BIM模型中。
在执⾏此过程中,操作⼈员通过3D视图能够清楚地识别多个坠落风险,帮助提⾼施⼯过程中的安全管控。
建⽴应急预案计划,基于BIM的应急预案包括五个⼦计划,即施⼯⼈员的⼊⼝/出⼝;建筑设备和运送路线;临时设施和拖车位置;紧急车辆路
线;恶劣天⽓的预防措施。
从BIM模型中⽣成的3D动画和渲染⽤来同⼯⼈沟通应急预案计划⽅案。
质量管理组:通过IPAD进⾏现场数据采集,配合使⽤全景扫描技术,并辅以视频影像对现场质量情况进⾏录⼊,通过前台操作窗⼝将质量信息录⼊⾄BIM 模型中,再由模型的构件集成质量信息,最后再以独⽴标签的形式反馈回前台操作窗⼝,在窗⼝中进⾏质量信息的浏览与管理。
为原有模型增加新的质量信息纬度。
在操作平台进⾏基础、记录、处理等信息的质量管理,最后将质量管理信息汇⼊总库形成竣⼯模型信息。
(⼆)BIM⼯作主要职责
(1)业主单位
业主作为本项⽬的最终决策者,致⼒推动在本项⽬中运⽤BIM技术和管理⼿段,提⾼⼯程管理⽔平和技术⽔准,以期更好地完成项⽬,并为今后的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业主主要职责在于⼈员组织、标准和规则确认。
(2)设计单位
在BIM实施过程的主要职责在于根据本项⽬BIM的应⽤⽬标和要求进⾏设计模型,提交符合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的并且与⼆维设计图纸⼀致的3D模型,并完成设计阶段的相关应⽤。
(3)施⼯单位
参与本⼯程的承包商需按照相关要求开展BIM相关⼯作。
施⼯过程中的BIM
模型由施⼯单位⾃⾏建⽴,并根据现场变更情况进⾏及时更新,直⾄达到竣⼯模型交付的要求。
并完成施⼯阶段的应⽤。
BIM5D技术是建筑业⼀个全⽣命周期的⼯作,通过三维模型数据接⼝集成⼟建、机电等多个专业模型,并以BIM集成模型为载体,将施⼯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艺、质量、安全、图纸、材料、劳动⼒等信息集成到同⼀平台,它的需求来源于每个岗位,回归于各个环节;为保障该⼯作完整性,BIM⼯作的实施必须是项⽬管理⼈员共同参与,并且明确不同岗位的⼯作和职责。
本项⽬BIM团队主要负责:BIM模型的创建、维护,确保设计和深化设计图清楚形象的展现在模型⾥,可以更好的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表现出钢构件组装流程,各种施⼯⼯艺等,更好的优化施⼯⽅案和⼯作计划;进⾏模拟施⼯,进⽽优化⼯程施⼯进度计划。
同时,定期组织对项⽬部管理⼈员的培训⼯作;进⾏质量跟踪与管理:通过⼿机移动端,实现质量安全等问题实时记录,跟踪与改进;成本控制:按楼层、进度、规格型号等维度统计物资量,指导编制物资供应和采购计划等。
三、BIM在本项⽬的应⽤详解
总承包⽅应在深化设计、施⼯⼯艺、⼯程进度、场地管理等⽅⾯充分应⽤BIM技术;并与BIM顾问密切配合,完成和实现BIM模型的各项功能,并积极利⽤BIM技术⼿段指导施⼯管理。
(⼀)施⼯⽣产管理
1、施⼯场地平⾯布置
通过利⽤BIM技术对场地进⾏综合布置,可以将平⾯布置可视化,提⾼施⼯场地利⽤率与施⼯效率,同时避免了布置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
施⼯场地平⾯布置可以使⽤AutoCAD策划、Revit模拟,完成后导⼊BIM5D系统,实现布置优化与施⼯过程控制。
平⾯布置主要由项⽬技术负责⼈进⾏规划,⼯程部通过现场实际进⾏优化,其他部门根据部门⾃⾝特点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规划的2D图纸建模,以3D模型进⾏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最后确定3D模型与2D图纸。
2、4D施⼯进度管控
施⼯在⼯程建设中,为⽅便进度控制与现场管理,还利⽤BIM技术将整个施⼯过程动态化、可视化。
以赋有属性的三维空间模型与时间轴结合,形成集⼯程信息与施⼯进度于⼀体的动态管理体系,从⽽可以直观、快速的了解现场实际施⼯进度、⼈员配备、材料设备应⽤及安全质量控制等情况。
要实现施⼯过程的动态化、可视化,⾸先需要进⾏模型的精确搭建;其次,模型的⽣成过程要与技术管理部的施⼯进度计划相匹配;最后,⽣成的模型要注意接收现场实际情况的反馈,在进度计划调整及现场施⼯改变时要及时进⾏调整。
在搭建过程中,按照相应的建模规则与要求附加相关属性,便于对整体模型的管理。
具体详见下图。
场地布置鸟瞰图
场地布置东侧视⾓
场地布置南侧视⾓
场地布置西侧视⾓
场地布置北侧视⾓
南侧⼊⼝
3、5D施⼯集成管理
(1)系统平台应⽤
针对项⽬⼯期紧、在复杂结构施⼯阶段要求⾼,需要进⾏合理的⼯期规划与施⼯劳动⼒搭配,同时,项⽬还积极响应公司物资管理要求,做到提前规划提料、坚决杜绝浪费,因此需要合理的资⾦、材料、劳动⼒规划。
选择整个施⼯过程或其中任⼀时间段进⾏施⼯模拟。
对于施⼯进度的提前或延迟,软件会以不同颜⾊予以显⽰(颜⾊可调整)。
为项⽬的进度管控提供参考。
BIM5D的施⼯模拟应⽤于项⽬整个建造阶段,真正的做到前期指导施⼯、过程把控施⼯、结果校核施⼯,实现项⽬的精细化管理。
具体详见下图。
基于BIM 5D的施⼯管理平台
通过让项⽬管理⼈员在施⼯之前提前预测项⽬建造过程中每个关键节点的施⼯现场布置、⼤型机械及措施布置⽅案,还可以预测每个⽉、每⼀周所需的资⾦、材料、劳动⼒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并进⾏优化。
同时,BIM5D中,通过流⽔段及区域划分等⽅式将模型划分为可以管理的⼯作⾯,并且将进度计划、分包合同、甲⽅清单、图纸等信息按照客户⼯作⾯进⾏组织及管理,可以清晰的看到各个区域的进度时间、钢筋⼯程量、构件⼯程量、图纸、清单⼯程量、所需的物资量、定额劳动⼒量等,帮助⽣产管理⼈员合理安排⽣产计划,提前规避⼯作⾯冲突。
在实际施⼯过程中,施⼯⾯较⼤、施⼯情况复杂、各区域施⼯进度不同,从⽽造成BIM模型信息更新不及时、管理覆盖不全⾯。
分区进⾏管理,主要⽅便⼯程管理部进⾏局部施⼯情况的分析、讨论与总结。
分区管理的实现需要应⽤⼴联达BIM5D软件系统进⾏制作与上传。
(2)移动端应⽤
移动端互联有利于施⼯操作管理,使⽤⼿持式移动终端设备对⼯⼈、质检⼈员、现场施⼯作业⼈员进⾏现场技术交底,使施⼯⽅案可视化、施⼯难点与关键部位明确,保证施⼯顺利进⾏。
本⼯程通过与⼴联达进⾏合作,创新地将移动端作为BIM5D协作管理中的重要⼀项,通过各系统联接,将⼯程相应情况推送到移动端,同时接受移动端数据
反馈,形成良好循环。
具体详见下图。
BIM 5D 移动端应⽤⽰意
4、现场成品保护
运⽤BIM 技术提前规划料具运输、⼈员⾏⾛路线,在施⼯完成区拐⾓处或空间狭⼩、易发⽣碰撞的位置添加成品保护护⾓,在施⼯区设置保护架等设施,以保证浇筑完成的构件完整、
整洁。
主要应⽤于成品分布密集、成品区域⼈员和机械活动量⼤、成品重要性⾼等情况。
在上述情况下,成品保护由于设置较密集、⼈员和机械活动量⽐较⼤等原因,需要⼯程管理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修改,具体详见下图。
5、现场物资管理
(1)材料加⼯应⽤
1)构件⾃动统计
通过BIM 模型的⾃动构件统计功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各类构件所需要的砼柱脚保护
梁板钢筋成品保护
数量。
具体详见下图。
构建数量⾃动统计
(2)材料物资管理
利⽤BIM技术,可快速准确获取某⼀施⼯阶段所需⼯程数据,进⽽可以精准的制定⼈员配备、材料供给、机械设备等的数量,⼤⼤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从⽽实现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1)与公司物资管理联系:通过BIM技术,实现对物资材料的提前计算,从⽽能按时精确提料,从⽽实现成本和效率的双重管控。
2)导出⼯程量清单,限额领料
通过对现场施⼯进度的控制,依靠BIM信息模型实时准确提取各个施⼯阶段的物资材料计划,施⼯企业在施⼯中的精细化管理⽐较难于实现,根本原因在于⼯程本⾝海量的⼯程数据,⽽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获得⼯程基础数据,为施⼯企业制定精确的⼈、机、材计划提供有效的⽀撑,⼤⼤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强有⼒地技术⽀持。
具体详见下图。
⼯程量清单导出
分阶段统计⼯程量
(⼆)施⼯技术管理
1、图纸会审
按照2D图纸,利⽤Revit、Tekla等系列软件创建项⽬的建筑、结构、机电、
电梯、⼩市政、园林、标识、室精装修、幕墙BIM模型,进⾏动态的可视化展⽰,直观地理解设计⽅案,检查图纸中相互⽭盾处、⽆数据信息、数据错误等⽅⾯的问题,在施⼯前能预先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解决。
2、机电专业优化设计
(1)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是机电安装施⼯中⼀项重要的⼯作,⽽各个专业之间,如结构与⽔暖电等专业之间的碰撞是⼀个传统⼆维设计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在实际施⼯时才发现管线碰撞、施⼯空间不⾜等问题,造成⼤量变更、返⼯,费时费⼒。
因此,本⼯程的碰撞检测为基于BIM的碰撞检查。
为避免在建造过程中出现各专业相互碰撞及多专业相互不协调的现象,在建造之前,利⽤BIM系统的碰撞检测功能提前进⾏碰撞检查,快速找到碰撞点后,由总包⽅将这些碰撞点分类整理后提供给各分包⽅,在业主、监理的监督下,在设计院及总分包的协同下,进⾏管线的综合布置和空间位置的优化调整,以便初步消除由于设计错漏碰缺⽽产⽣的隐患。
可应⽤Autodesk Revit软件进⾏机电管线设计,并通过Navisworks进⾏相关碰撞检查功能,检查出集成后的各专业模型的问题。
设置相应的碰撞检查规则,软件可快速找出符合碰撞条件的点进⾏检查,并⽣成碰撞报告。
每条碰撞信息包括碰撞类型,碰撞深度,可以通过软件查看碰撞的具体三维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案,提⾼机电深化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视点、红线功能可以将碰撞位置进⾏记录并作后续沟通。
除了能发现结构与机电、机电各个专业之间的各类碰撞,还能发现门窗开启、楼梯碰头、保温层空间检查等建筑特有软碰撞。
具体详见下图。
(2)管线综合布置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对管道进⾏碰撞检查。
通过碰撞检查,优化设计后对管线进⾏综合布置,减少在建筑施⼯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的可能性。
如下图。
管线综合布置图
3、空间位置优化
通过各专业模型的整合,找到建筑、结构、机电、精装修等专业在标⾼、平⾯位置、⼏何尺⼨、预留空间⼤⼩等⽅⾯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设计盲点,提⾼各专业间的协同深度,减少现场拆改及浪费。
如下图。
优化前优化后
净空调整及空间位置优化
4、深化设计
本项⽬应⽤BIM技术辅助深化设计,将⼤⼤加强设计对施⼯的控制和指导以及快速完成对设计成果的⼆次校核。
总承包深化设计随⼯程进展绘制⼟建-机电-装修综合图,统筹全专业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综合图纸,并按要求提供BIM
所需的各类信息和原始数据,交业主BIM顾问配合形成深化设计BIM模型。
在此BIM基础上对包括⼟建、机电、幕墙、精装修、园林绿化等在的深化设计统⼀协调,保证深化设计中各专业的技术协调,避免各专业⼯种在施⼯中产⽣⽭盾。
(1)⼟建深化
BIM模型可以进⾏⼟建结构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预留洞⼝、预埋件位置等施⼯图纸深化。
对关键复杂的钢筋节点进⾏放样分析,解决钢筋绑扎、顺序问题,指导现场钢筋绑扎施⼯。
具体详见下图。
(2)机电深化
BIM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CAD叠图⽅式,应⽤软件功能协助完成机电安装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综合布管图、综合布线图的深化。
解决⽔、暖、电、通风与
复杂节点深化设计
预留洞⼝BIM模型
空调系统等各专业间管线、设备的碰撞,优化设计⽅案,为设备及管线预留合理的安装及操作空间,减少占⽤使⽤空间。
具体详见下图。
机电深化
(3)精装修深化
利⽤BIM技术,总承包成⽴深化设计组,协同精装修资深深化设计专家,按业主要求配合精装修分包⼈进⾏深化设计,同时对精装修深化设计图纸进⾏评审。
提早发现并解决原设计中各个细部节点的冲突、⽭盾。
具体详见下图。
5、⽅案编制
在施⼯⽅案编制中,总包项⽬部⼀贯⽴⾜实际情况,进⾏施⼯管控与技术交底。
施⼯⽅案⼀般有⽐较固定的模式,但很多施⼯⽅案都只适⽤于⼀般⼯程。
通过结合BIM系统,依据模型中的⼯程数据库,从模板素材库中选取相关容,使模板与数据库相结合,对施⼯⽅案进⾏探讨。
BIM技术可以极⼤检验⽅案可⾏性,为⽅案编制及交底提供参考,同时能⽅便最优⽅案的选取。
⽐如通过BIM技术渲染出图,⽅便在技术交底时对防⽔节点做法进⾏讲解。
6、技术交底
将BIM技术应⽤于三维技术交底中,⽤三维模型取代CAD图纸,摆脱CAD
时代的识图难的问题。
施⼯⼯艺动画,使施⼯作业⼈员能够形象直观的了解施⼯流程及次序,提⾼施⼯效率,形成技术交底指导书,指导现场施⼯,为现场施⼯⼯作做良好的⽰、引导作⽤。
同时,基于BIM技术的技术交底有利于对施⼯⽅案完善,并及时发现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三)施⼯质量管理
1、激光三维扫描技术
通过BIM模型与现场施⼯实物进⾏⽐对,将BIM模型⽤于项⽬的验收管理,避免施⼯错误、不按图施⼯等产⽣的风险。
(1)应⽤BIM模型与现场施⼯质量进⾏检查
在施⼯期间应⽤BIM模型对现场施⼯质量进⾏检查,进⾏复核和模型⽐对,发现现场施⼯情况与BIM模型不符之处应⽴即向相关施⼯单位发出施⼯整改单,并报知监理及发包⽅。
(2)质量云管理
(3)钢筋放样管理
BIM技术可以把钢筋具体样式表⽰出来,通过技术⼈员进⾏虚拟建造,把复杂的钢筋进⾏分类演⽰,对⼯程量和技术做法都能进⾏控制;在质量和成本上都提⾼了管理。
钢筋属性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