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原地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摘要】:本文结合我省的实际地理情况,分析了目前我省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其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就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如何进行高原地区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原地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喀什特地势地貌高原省份,由于地理因素,我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交通限制。而当今,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及我省得天独厚的优美风景和气候,给我省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我省的城市建设规划也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衡量一个城市规划建设是否先进合理,从宏观角度上来分析主要是看它的自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施的结果。从微观角度主要是看它的绿化系统营造和建筑节能措施是否高效。以上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共同作用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1.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规划设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发展进程一样,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充分研究城市地理、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美学等相关因素的条件下,

对城市空间形体的一种塑造。其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具有舒适形式,功能方便,颇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形态;要营造出平等、自由、合理的社会环境;为振兴和发展经济,提倡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当然,也必须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工业时代是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城镇的建立与发展侵占着大量的自然空间,现在人类社会逐步向信息、知识时代过渡,城镇的规划建设应是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共生、互融,应该明确提出“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城区内部,应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人城市,以提高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在大力推进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的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对生态城市的测度即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卫生五个方面构建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并以此对具体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推动我省生态示范市建设。合理系统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测度研究将会更进一步展开,测度方法也将会更加科学。

2.高原城市的城市设计要素

2.1 高原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即在城市范围内,由建筑物、广场、道路、水体、绿化、标志物等共同围合、界定而成的空间。高原城市建设的基底不同于平原城市,它的可建设用地一般比较分散,这就决定了高原城市在用地方面的布局。对于复杂的地形,要

遵循优先布置主要功能项目的原则。在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与用地发展时,要注意各个地段的建设条件,也不能忽视这些地段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等。高原城市的结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带型、组团型、树枝型、串联式等型式。由于高原城市的地形比较特殊(平原城市是二维用地,而高原山地城市是三维用地),在自身生态构成方面,高原城市比平原城市更有优越性。

2.2 高原城市道路交通。道路是高原山地城市的骨架,它是高原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形象和形态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运输条件,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道路展现了城市建设与地形结合的特征,其走向、布局、尺度都体现了它适应客观环境。因城市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城市的路网多为自由式路网。这种自由式的路网,结合地形,将道路弯曲成为无规则的几何图形。它的优点是能够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保护自然山体。

2.3 高原城市景观设计。高原城市景观构成因素: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都是创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如:水体、地形、气候及各种植物等。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特征及其美学价值。②人工因素。人工因素是人们根据主观意愿进行改造、加工景观的因素,其最大的特点是人为创造、人为建设,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当它成为积极因素时,会使城市景观十分和谐、完美。反之则会使城市的规划出现杂乱无章。它包括建筑、构筑物等。③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一般会从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会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使城市环境与城

市生活变得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法律及技术等因素,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3. 高原城市设计的新认识

3.1 适应高原城市地形的城市设计的理念。(1)亲水。自古以来,许多山地城市是沿水发展的。亲水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水的形态,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于高原城市而言,水是其景观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高原山地城市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形成城市景观的“山水一体”格局。(2)择高。高原城市的空间比平原城市多了一维。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注意空间的多维性。高度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气候、生态环境、植被,还会对影响城市的建设。如建设运输较大、工程较大的公共建筑应布置在高度较低的地方。(3)择坡。坡地对于高原城市来说,是十分常见的。因而,坡地对高原城市的设计影响很大。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坡度、坡向的不同而决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用地选址、建筑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等。(4)留顶。留顶是指山体的顶部需要留出来,用以作为城市的绿化景点。设计需要留顶,是因为山地城市有多种山体分布;加之城市的用地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争取生存空间,城市发展多维空间。设计高原城市时,应该考虑多维设计,使城市空间集约化。

3.2 高原城市设计新思路。(1)道路系统优化。高原城市的道路起伏大、弯道多,使得它的景观错落有致,有着多层次特色。设计高原城市的道路时要运用“人车分离”、“步行优先”的思路,

尽力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综合考虑我省的地形特点,可以从平面和竖向两个方向着手。(2)脊柱构建——规划设计应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城市的布局紧凑,形成这种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这种间隙式发展,是在城市各片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保留各片区间的林地、湿地等,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如此一来,这些绿色屏障能够减噪、降尘、蓄水、净化空气、改善环境。(3)组织填充——控制建筑系统,景观系统。人们常把建筑作为是感知城市空间的标志物。高原建筑的独特形态是城市风貌的特色因子。在控制建筑系统时,应该着手于建筑系统平面和纵向轮廓,应加强城市门户与标志的设计,结合城市环境地形,认真选址,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和精神,使城市面貌得以美化,城市景观得以丰富。因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该尽量提高。还应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空间。

3.3 高原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

3.3.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城市设计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城市设计着力构建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要关注城市个体的人,并要关注社会群体中的人。要认真考虑人的要求,以人的尺度为出发点,注重亲切的感的塑造,使城市外部空间的界定与围合得以增强,外部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得以改善;使人们的活动参与空间形态、设施、环境等多样化,凸显我省城市的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