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课件(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你对上述规定的理解。
新课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 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 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 度包括哪些?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具体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地法治保障体
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原则
教学目标和 核心素养
➢ 理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 了解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 ➢ 理解并能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5点原则。
✓ 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
✓ 科学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体利益相结合
②政府应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
A
③社区居委会应遵照国家关于噪音的相关规定,对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进行禁止
④人大应依法规范广场舞行为,加强对公共娱乐活动的执法检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
我国从“法制”到“法治”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课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思法社考治会:国主中中国的义共地法产位治党?国在我家依国建
探究与分享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 视。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 有正当理由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
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 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 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 除右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殊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 ➢ 这些给予特殊优待和保护的法律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④我国已经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
之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①依赖于村委会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
新课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据: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集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 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 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课
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贯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理论
依法执政
有力的法治保障 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 体系
依法行政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 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 体系
法治政府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全社民会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A
习题练习
3.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
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
指导性文件。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 )
相关链接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化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 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 植’,不能照抄照搬。”
小结
法为 治什 国么 ?依
治怎 国样 ?依
法
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新课
•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依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 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 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 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 法治意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 国进程。
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提出:“为 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 义法制,是民主 制度化、法律化, 是这种制度和法 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的 权威,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党的十五 大报告提 出:“依 法治国, 是党领导 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 本方略。”
面部署。
2017年
探究与分享
➢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 治”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 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 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 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新课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依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 同富裕。
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党纪大于国法
②党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③强化依法治国,以法律的力量从严管党治党 ④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国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
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①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C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习题练习
7.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加强,广场舞风靡盛行。但广场舞制造的噪声饱受诟病,扰民现象已经成
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 )
探究与分享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 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 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 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
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 )
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九届全国人 大二次会议 在宪法中增 加规定: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 届四中全 会提出全 面推进依 法治国。
1978年
1997年 1999年
2014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 强调:“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和重要 保障。”把坚持 全面依法治国确 立为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之一,对新 时代深化依法治 国实践做出了全
习题练习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总目标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新课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据: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 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 护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习题练习
1.“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条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说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2.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
②要求村民普遍提高民主法治道德素养
C
③有利于按照城市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新农村 ④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社会 公德
个人 道德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职业 道德
家庭 美德
探究与分享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是自己受到损 害的,有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 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 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 任。”
新课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 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 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 度包括哪些?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具体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力地法治保障体
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原则
教学目标和 核心素养
➢ 理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 了解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 ➢ 理解并能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5点原则。
✓ 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
✓ 科学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国情,从实际体利益相结合
②政府应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
A
③社区居委会应遵照国家关于噪音的相关规定,对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进行禁止
④人大应依法规范广场舞行为,加强对公共娱乐活动的执法检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
我国从“法制”到“法治”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课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思法社考治会:国主中中国的义共地法产位治党?国在我家依国建
探究与分享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歧 视。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 有正当理由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
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 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 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 除右图所列法律外,我国还有哪些针对特殊群体的优待和保护的法律? ➢ 这些给予特殊优待和保护的法律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④我国已经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
之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①依赖于村委会对国家事务的有效管理
新课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据: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集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 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 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课
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贯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理论
依法执政
有力的法治保障 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 体系
依法行政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 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 体系
法治政府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全社民会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A
习题练习
3.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
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
指导性文件。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 )
相关链接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化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 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 植’,不能照抄照搬。”
小结
法为 治什 国么 ?依
治怎 国样 ?依
法
实施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新课
•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依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 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 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 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 法治意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 国进程。
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提出:“为 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 义法制,是民主 制度化、法律化, 是这种制度和法 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的 权威,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党的十五 大报告提 出:“依 法治国, 是党领导 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 本方略。”
面部署。
2017年
探究与分享
➢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 治”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 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 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 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新课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依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 同富裕。
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党纪大于国法
②党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③强化依法治国,以法律的力量从严管党治党 ④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我国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
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①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C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习题练习
7.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加强,广场舞风靡盛行。但广场舞制造的噪声饱受诟病,扰民现象已经成
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 )
探究与分享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 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 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 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
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 )
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九届全国人 大二次会议 在宪法中增 加规定: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 届四中全 会提出全 面推进依 法治国。
1978年
1997年 1999年
2014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 强调:“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和重要 保障。”把坚持 全面依法治国确 立为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之一,对新 时代深化依法治 国实践做出了全
习题练习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总目标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新课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据: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 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 护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习题练习
1.“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条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说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2.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
②要求村民普遍提高民主法治道德素养
C
③有利于按照城市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新农村 ④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高 中政治 统编版 必修三 政治与 法治7.2 全面依 法治国 的总目 标与原 则课件( 共19张 PPT)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社会 公德
个人 道德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职业 道德
家庭 美德
探究与分享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是自己受到损 害的,有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 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 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