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唐]柳宗元
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

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

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

”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

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

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

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

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

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

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

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

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

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

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

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

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

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

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

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

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

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

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

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遽命夺.去其业夺:改变。

B.人罹.凶害罹:遭受。

C.渐于讼息.息:停止。

D.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处:与……相处。

解析D项,处:安排,处置。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个自称神巫的人给年少的柳惟深看相,认为他会早死,并且享不了高官厚禄,解决的办法就是出家为僧。

B.柳惟深代理永丰县令时,采用严刑峻法打击奸恶横暴势力,并且出台宽和政策救助无依无靠的人,从而百姓富裕,教化得以推行。

C.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惟深带着全家逃到终南山藏匿,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D.柳惟深善于识人,当群臣都认为宰相为朝廷举荐的攘寇之人很得当时,只有他认为不合适,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料。

解析C项,受到严刑拷打的不是柳惟深。

答案 C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来把他们交付给贼寇。

(2)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彰显给后人来看。

4.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柳惟深的“应机能断”?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父辈们想强令他改变放弃他的学业,听从神巫的话。

柳公认为不能这样,并且说:“人生死的道理,圣人都很少去讲,士大夫也不去谈论,神巫为什么反而能全部说出呢?”②柳公采用严厉的刑律来威慑奸恶横暴的人,消除百姓的痛苦。

【参考译文】
柳公字惟深,他的祖先是河东人。

柳公应对重要事件能做出清晰准确的决断,遇到与气节相关的事情一定有所建树。

他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神巫的人来告诉他说:“根据相法你应该将会早亡并且微贱,如果有幸成为佛教徒,就可以延迟死亡的时间,官位仕途不是你的事情。

”柳公的父辈们一向厚加爱抚他,更是相信他的特别,就想强令他改变放弃他的学业,听从神巫的话。

柳公认为不能这样,并且说:“人生死的道理,圣人都很少去讲,士大夫也不去谈论,神巫为什么反而能全部说出来呢?况且让我听从了神巫的话而活下来,放弃圣人的教化而学习不同的技艺,不如快速死去更好。


开元中期,汝州举荐学子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起共计有一百多个人,柳公是这些人中的第一名。

江南西道观察使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他到府衙。

因为信州百姓遭受残害,城邑损坏耗费残破凋敝,于是让柳公代理永丰县令。

柳公于是采用严厉的刑律来威慑奸恶横暴的人,分布容和之气(就是采取宽和的政策)来施加恩惠给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驱除外物的害处,消除百姓的痛苦,官吏没有卖弄权势得利失利的祸患,政策没有违反法令杂乱无章的弊病,统辖所属的百姓听诉讼断案件,渐渐打官司就停息了。

农夫重新回到田地里耕种,商人可以正常地在集市上交易。

人口众多了之后就使他们富裕起来,廉耻之心于是就产生了;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就对他们加以教化,学校于是就建立起来了。

泾州的士兵发动叛乱,柳公因为变乱发生得太仓促突然,于是就带着全家逃到终南山藏匿。

贼寇寻找柳公藏匿的地方,想拿宰相的印来诱降他。

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变换自己的姓名来哄骗贼寇,并且放弃家人让他们被贼寇捉去。

贼寇于是捉住他的爱子,严刑拷打审讯查问,折断了他儿子的右胳膊,然而柳公这些不顾。

(柳公)就步行进入荒无人烟的山谷,拨开厚密的丛草寻找路径,翻越秦岭,经过褒骆到行宫朝见皇帝。

皇帝赞赏他忠诚有气节,时时召见他。

柳公磕头流泪,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

贼寇平定后,记录功劳,赐给他轻车都尉的官职,封他为宜城县开国伯,授予他尚书兵部侍郎的职位。

这一年,盗贼占据淮浒,朝廷正商议讨伐,宰相因为大理寺评事李元平有名声,认为他的才能能够铲除盗贼,就任命李元平担任汝州知州。

遥闻风声趋从利益的那些大臣们都说举荐的是贤才,只有柳公情绪激昂地在朝廷中说:“这些人说个没完没了,是炫耀美玉而卖出石头。

华而不实,时代不同但他们的德行相同,李元平前往将会被俘获,还铲除什么贼寇呢?”当时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

没多久,盗贼偷袭汝州,俘获了李元平后归去,所有的人没有不嗟叹佩服柳公的。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柳公)在昌化里去世。

柳公不断改担重任,丰厚的俸禄全都散布给宗亲,没有一块土地用来安置自己的子孙,没有一间房子用来聚集他的族人。

有这样品行之
一的人,尚且应该表彰褒奖,更何况这样的品行很完备,怎么可以不记录: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彰显给后人来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刘虞,字伯安。

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

公事去.官。

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

朝廷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疏俭率下。

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注】,皆叛还本国。

前中山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愿为乱,凉州贼起,朝廷不能禁。


洛阳人妻生子两头,此汉祚衰尽,天下有两主之征也。

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众以起兵,庶几
..可定大业。

”举因.然之。

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

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

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

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

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

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

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

又设赏购举、纯。

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

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灵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

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两亿有余,以给足之。

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

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

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有删改) 【注】牢禀逋悬:军粮拖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初举.孝廉举:推荐。

B.公事去.官去:免除(或削除、离开)。

C.庶几
..可定大业庶几:希望。

D.虞劝.督农植劝:鼓励。

解析C项,庶几:或许,差不多,几乎,大概。

答案 C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民夷感其.德化其.
皆出于此乎 B.⎩⎪⎨⎪⎧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举因.然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而.虞务存宽政吾恂恂而.
起 解析 A 项,代词,他的/语气副词,也许、大概;B 项,均为指示代词,这;C 项,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副词,就着;D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答案 B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朝廷因为刘虞的威信一向显著,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幽州牧。

(关键点:“以”、“素”、语句通顺)
(2)张纯被他的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张纯的)头送到刘虞处。

(关键点:被动、省略、“诣”)
8.刘虞战胜张纯、张举的直接措施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宽待从者;赏购首领。

9.联系全文,概括刘虞“德化”之政感召的对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边民及少数民族百姓;青、徐流民;豪俊之人。

【参考译文】
刘虞,字伯安。

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逐渐升任为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这些部族,都按时朝贡,不敢骚扰边境,受到百姓歌颂。

(后来刘虞)因公事免除官职。

中平初年,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

朝廷任刘虞为甘陵相,安抚
灾荒后的百姓,刘虞用粗糙俭朴的生活做下属的榜样。

后来车骑将军张温讨伐贼寇边章等人,征调幽州乌桓三千骑兵,因军粮拖欠,都逃回本国。

前中山相张纯私下对前太山太守张举说:“如今乌桓已经背叛,都想作乱,凉州贼人起事,朝廷不能禁止。

又有洛阳人的妻子生下有两个头的孩子,这是汉朝气数衰败殆尽,天下有两主的征兆啊。

你如果和我一起率领乌桓的部众来起兵,或许可以成就大事业。

”张举于是认为他讲得对。

中平四年,张纯等人就和乌桓首领共同结盟,攻打蓟地,焚烧城郭,掳掠百姓。

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

向各州郡传送文书,说张举要取代汉朝,让天子退位,命公卿来迎接。

张纯又派乌桓峭王等人步骑兵五万,进入青州、冀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官吏百姓。

朝廷因为刘虞的威信一向显著,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幽州牧。

刘虞到了蓟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

派人向峭王等人转达朝延的宽宏恩德,为他们开辟光明正道。

又悬赏捉拿张举、张纯。

张举、张纯逃出塞外,其余的人都投降或四散。

张纯被他的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张纯的)头送给刘虞。

灵帝派使者去就地任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等到董卓执政,派遣使者授刘虞为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过去因为幽州地处偏远,耗费钱财很多,每年常要割取青州、冀州的赋税两亿多,来给它供应补足。

当时道路不通,运送不到,而刘虞实行宽大政策。

刘虞鼓励农业生产,与上谷富裕的胡人开放贸易,与渔阳富饶的盐铁进行流通,民众欢喜,粮食丰收。

青州、徐州的士绅百姓躲避黄巾之难跑到刘虞这里来的有一百多万人,他都收留慰问,为他们安排生计,流民都忘了自己是流民了。

刘虞虽然位居上公,但天性节俭,穿着破衣草鞋,饭食没有两个肉菜,远处和近处过于奢侈的有钱有势的人,没有不改变操守归附他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景仁墓志铭
[宋]苏轼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

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

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

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

公独引大体,略细故。

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

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

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

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

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公独奋曰:“天下
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

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

”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

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

”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

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

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疏三上,不报。

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

”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

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

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

客至,辄置酒尽欢。

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

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

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

(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恬.于进取恬:淡泊。

B.章累上,不报.报:上报。

C.落.翰林学士落:免除。

D.或劝公称疾杜.门杜:关闭。

解析B项,报:答复。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B.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

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

C.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

D.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
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

解析C项,范镇并未“获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获罪。

答案 C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慢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2)范公向皇上上表谢恩,其中写道:“虽然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忘了忧国的情怀?”
13.范镇在文中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性情宽容,只看人大节,从不计较小事。

例如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

②见解不俗,有远识。

例如指出青苗法不合理。

③正直,敢于直谏。

例如,多次上书,
忧国、直言。

【参考译文】
公姓范氏,名叫镇,字景仁。

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

薛奎做益州知州,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

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中礼部试的第一名,刚开始做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

宰相庞籍说他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

唯独范公只看人大节,从不计较小事。

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批评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才能。

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

范公说:“如今天地阴阳不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嚣张,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责任。

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

”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人。

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不知怎么办才好。

唯独范公激昂地说:“天下还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立即上书说:“太祖舍弃自己儿子而立太宗为皇帝,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

希望陛下选择宗族中贤德的人,给他们异于常人的礼仪待遇,让他们学习政事,以此来稳定人心。

”奏章多次呈上,没有回音,于是范公就闭门请罪。

执政大臣对范公说:“自从皇上身体不好,大臣们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如今有人先进行挑拨,再做这件事就很难了。

”范公又写信给执政大臣说:“做事应当看它对与不对,不应当看它好做还是难做。

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慢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你们说今天此事难于以前,怎么知道以后再做不比今天更难呢?”范公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胡须头发都因此变白了。

王安石执政后,改过去的常平法为青苗法。

范公上疏说:“常平法,始于汉朝最强盛的时候,根据谷物价格的贵贱来收购和出售,用来方便百姓,常平法不能改变。

而青苗法实行于唐代衰败动乱的年代,不足以作为效法的榜样。

”三次上书,都没有得到答复。

(范公)立即上书对皇上说:“我所提出的建议都不能实行,我也没有脸面继续在朝廷任职,请求陛下让我退休。

”五次上书,最后指出王安石凭自己的喜怒而进行赏罚的行为,说:“陛下有接纳劝谏的胸怀,大臣却进献拒绝纳谏的计策;陛下有热爱人民的本性,大臣却制定残害人民的政策。

”王安石大怒,亲自书写同意范公退休的诏书,并对范公极力诋毁。

免去了范公翰林学士的职位,以原来的官阶退休。

范公向皇上上表谢恩,其中写道:“虽然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忘了忧国的情怀?”
范公退休居家后,专以读书赋诗自娱自乐。

有客人来到,就安排酒席尽欢而散。

有人劝范公假称有病关门谢客,范公说:“人的死生祸福,都是天命。

我能把上天怎么样?”我正被问罪,降职为御史台狱,朝廷查找范公和我往来的信件文字非常紧急。

在这种情况下,范公仍旧不断地上书救助我。

(范公于)元祐三年十二月去世,终年八十一岁。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

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

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

”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

既至圹①,将窆②而柩不肯进。

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

移时③,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举州茂才④,四迁荆州刺史。

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⑤。

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

曰:“昔与子俱曳长裾,游息帝学。

吾蒙国恩,致位牧伯⑥,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 【注】①圹:墓穴。

②窆:下葬。

③移时:过了一会儿。

④茂才:秀才。

⑤街卒:掌管街道治安、扫除等事的差役。

⑥牧伯:州郡长官。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共克.期日克:约定,确定。

B.巨卿信.士信:相信。

C.咸.为挥涕咸:全部,都。

D.式见而识.之识:辨认出。

解析B项,信:有信用的、讲信义的。

答案 B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子怀道隐身
A.尽欢而.别B.屣履而.呼曰
C.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D.号哭而.来
解析例句“而子怀道隐身”中的“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意为“可是”“但是”“却”。

C项,“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中的“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以解释为“可是”“但是”“却”。

A项,“尽欢而别”中的“而”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意
为“才”“然后”。

B项,“屣履而呼曰”和D项,“号哭而来”中的“而”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以不译,或解释为“着”。

答案 C
1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张劭将这事详细地告知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到来。

(“具”在现代汉语中有“具体”之意,这里译为“详细”;“以”后省略了范式和张劭之约;“馔”意为“饭食”)
(2)张劭的母亲望着那车马说:“这一定是范式了。

”(“其”代指张勋;“之”代指范式的马车)
17.通读全文,概述范式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遵守承诺,诚实守信;②对友情的重视;③珍视友情,不分贵贱。

(通读全文,文中叙述了三件中心事件来表现范式的性格特点:第一件事是践行两年相见的约定,体现了范式遵守承诺,诚实守信;第二件事是为朋友送葬,体现了范式对友情的重视;第三件事身为刺史,不忘旧友孔嵩,表现了范式珍视友情,不分贵贱)
【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

年轻时远离家乡赴太学从师求学,成为太学生员,与汝南的张劭结为朋友。

张劭字元伯。

两个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回来,到时候将会去你家拜望令尊令堂大人,看看你的孩子。

”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

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将到,张劭将这件事详细地告知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到来。

母亲说:“已经分别了两年,又是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敢如此确信不疑呢?”他回答说:“范式是个忠诚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背。

”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就替你准备酒席吧。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来了,上堂拜见张劭的父母,一起饮酒,极尽欢乐之后才告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