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作者:苏奇飞
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11期
苏奇飞/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兽医站
牛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一种动物疫病。
牛、羊、猪、牦牛及其他家养或野生偶
蹄类动物均可发生。
具有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范围大的发病特点。
幼龄牛羊易感染病死
率较高。
该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 A 类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该病一旦发生,不容易控制和消灭,危害性大,不仅影响患病牛羊
的生长发育和动物性食品安全,还会造成养殖户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目前,口蹄疫病毒分为A、O、C、SAT1(南非1 型)、SAT2(南非2 型)、SAT3(南非3 型)及Asia Ⅰ型(亚洲Ⅰ型)。
我国牛羊口蹄疫检出的以A 型、O 型、Asia Ⅰ型为主,其中以O 型影响较为严重。
各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现象,但引起发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不同。
口蹄疫病毒在发病牛羊的水疱液、水疱皮、淋巴液及患病发热时血液内的含量最高,其他
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含有病毒,并不断向外界环境中排出病毒,患病牛羊退热后,
乳汁、粪便、尿液、眼分泌物、唾液及器官中可检出病毒。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干燥。
高温和直射对病毒有杀灭作用,常用的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均可有效的杀灭口蹄疫病毒。
二、流行特点
牛被称为口蹄疫的发病“指示灯”,绵羊被称为口蹄疫病毒的“储存器”。
牛羊口蹄疫不
仅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还可感染人(成年人预后良好,幼儿发病较为严重)。
患本病的动
物和带毒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为主。
该病传播面积广、传播速度快,
一经发生常常出现流行性,在牧区可出现大流行。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常呈现3年左右流行一
次的规律。
三、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
典型症状是口腔、蹄部出现水疱、糜烂,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溃疡。
绵羊多见于蹄部,山羊多见于口腔。
发病过程中伴有采食、咀嚼障碍,大量流涎,体温升高、跛行等临床表现。
有的病牛乳房可见水疱、烂斑,还可导致乳腺炎。
患病牛羊除可见水疱病变外,皱胃和小肠黏
膜发生出血性炎症,心包膜可见小点状出血,心肌切面可见“虎斑心”,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
斑点或条纹。
幼龄牛羊感染后呈现为恶性口蹄疫病理过程,常因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而死亡,病死率较高;成年牛羊常呈良性经过;妊娠牛羊可发生流产。
四、诊断
根据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与相似病鉴别诊断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1. 鉴别诊断
1)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牛、马、猪、猴、鹿等动物和人都可感染发病。
呈现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
2)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牛、水牛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常呈现暴发,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90%,严重的病例可发生腹泻。
剖检可见消化道黏膜出现
灰白色伪膜、烂斑。
3)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的一种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
常散发,发病牛常有与病羊的接触病史,病死率高。
分为最急性、消化道型、头眼型、温和型,高热稽留,糜烂性
口炎,结膜炎,角膜浑浊、血样尿液,后期出现脑炎与腹泻症状。
剖检头眼型可见气管黏膜有
伪膜;消化道型可见口腔、皱胃、肠道出血、溃疡,肝脏、肾脏肿大,肺脏充血、出血。
4)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型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以发热、消瘦,口腔、鼻腔和胃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变化,有的绵羊发病后
舌发绀,故有蓝舌病之称。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病毒分离与鉴定(组织培养、实验动物和鸡胚)、血清学诊断(补体结合实验、乳鼠中和试验、间接夹心ELISA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技术、PCR 等)。
五、防治措施
1. 日常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畜舍卫生,减少环境中病毒含量。
经常进行消毒,使用敏感性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和彻底消毒。
对引进的牛羊和原有的牛羊进行严格检疫和免疫监测,掌握牛羊体内口蹄疫抗体水平,正确评估免疫状态。
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牛羊口蹄疫的主要措施之一。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牛羊群或当地口蹄疫流行的血清型。
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牛羊群发病时,对受威胁的牛羊进行紧
急接种,均能起到降低发病率、控制传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