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90年代文学状况专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冲击波”:
• 9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 • 1996年涌现出一大批贴近底层生活、直面社会矛 盾、积极思考改革、表现困境中的突围的现实主 义小说,在文坛上掀起一股现实主义冲击波。 • 这些作品尖锐而真实地揭示以改革中的经济问题 为核心的社会矛盾,注重当下的生存境况和摆脱 困境的奋斗,贯注着浓重的忧患意识。 • 其代表作家作品刘醒龙《分享艰难》、何申《年 前年后》、谈歌《大厂》张继《黄坡秋景》等。
2、知识分子文化(又称高雅文化、纯文学)
• 依靠其艺术审美魅力生存。“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林白《过程-赠人》赏析 •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 雨\四月里遍地蔷薇 五月 我们对面坐着 \犹如梦 中\就这样六月到了 \六月里青草盛开 处处芬芳\七 月,悲喜交加 \麦浪翻滚连同草地 直到天涯 八 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八月里我是瓶中的 水 你是青天的云\九月和十月 是两只眼睛\装满了 大海 你在海上 我在海下 十一月尚未到来 透过 它的窗口 \我望见了十二月 \十二月大雪弥漫 • 写于1996年9月24日选自《作家》199有,这一点似乎 毋庸讳言” (本雅明语)
• 文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公案:卡夫卡的遗嘱问题最能揭示卡夫卡生存 的关键问题。卡夫卡死前将遗作交给了朋友布罗德,让布罗德将之销 毁。布罗德违背了这一遗嘱,而将卡夫卡的作品整理出版了。 • 按照一般理解,布罗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世人知道他与圣人的好朋 友的关系。但朋友的首要道德就是诚信,他却辜负了朋友的信任,进 而炫耀这一亲密关系,世人应该指责他。 • 本雅明分析:卡夫卡之所以把遗作托付给布罗德,并立下这样的遗嘱, 恰恰知道布罗德不会履行其遗嘱,且卡夫卡认为这对他本人及其朋友 都不会有坏处。 • 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行为艺术。本雅明指出,任何人都逃不脱这一世 俗的动机,这是人的真实性。当然也有人推测,卡夫卡的动机是真实 的,也是世俗的——这种行为把责任推给了布罗德。 • 卡夫卡的这种精神状况,让我们想起了耶稣,当我们把他看成尊贵的 神的时候,他其实是一个失败的人;当我们把他看成失败的人的时候, 他又是一个尊贵的神。
• 如何评价通俗文学? • 文学有商品的性格,作家写作品究竟是出于商业动机,还 是艺术要求?如果两者都有,孰轻孰重?我们可以用以上 两个问题检验作品。 • 对作家作品分类——通俗作家,严肃作家,流行作家,但 这种分类是不可靠的。当年《红楼梦》是言情小说,老一 辈写的文学史,有言情小说这一栏第一本就是《红楼梦》。 所以当代人的评价是不可靠的。 • 事实上,各种文化形态是互相渗透、交叉的。主流文化中 即使是抗日战争题材,也有推理、侦探、言情、武打等通 俗文化的因素,斗智斗勇的“看点”。 • 正如龙应台所说,在作品中用文学的方式去处理历史题材, 是自己所选择的一种风格, “我对所有宏大叙述抱有最 深刻的怀疑。我看一个伟人,他是伟大,但同时也需要妈 妈给他换尿布长大的,也有脆弱和虚伪。所有伟大严肃的 东西,国家集体之类,都有后面柔软的一面。以庄严的状 态谈严肃议题,如果没有柔软作为核心,是不真实的。”
不同文化立场公开呈现
• 文化的分流造成知识分子群体的进一步分化,这种分化形 成了不断的文化论争,文化论争显示了作家不同的文化立 场。其中最为重要的、规模最大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1993年——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 • 最早提出“人文精神”这一话题的是上海的一些学者。 《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发表王晓明、张宏等五人的对 话录《旷野上的废墟——人文精神的危机》是引起讨论的 第一篇文章。这些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从对社会和文学中的 一些现象的批判中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争论的。讨论的核 心主要是围绕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问题展开。 什么是人文精神,如何看待消费性文化现象以及90年代的 文化现实等,是其中的主要话题。
• “二张”现象:指90年代中期张承志与张玮坚守人 文精神写作的文化立场。人文精神的话题在1995 年对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玮《柏慧》《家族》 的争论、评价中得以展现。二位作家也以激烈的 态度对当时思想价值迷失和道德滑坡现象给予尖 锐的批评,他们的作品和言论一体,表现了一部 分作家对历史和时代的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精 神文化的坚定信仰。有论者称他们是高举理想主 义大旗的作家,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些都表 现了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倾向。
• 赏析:这很像一首情诗,有一种抒情的声 音,有一种透明而美好的声音,它展现了 一种漫长的精神追求过程 。 • “大雪弥漫”的意象: • ——绝望的意象; • ——更可以说是经过了无数的躁动后终于 归一的恬静,是去除了世俗杂念后有的一 种天堂般的美丽与纯洁。它是真正的爱和 情。
3、大众文化(又称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第一讲
90年代的文学状况专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90年代的文学环境 90年代的文学现象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第一章 90年代的文学环境
• 一、市场经济全面展开并获得体制上的合法化: • 市场经济在各个行业全面展开,文学体制随之改革,导致 作家在作协文联等国家机构中的工资、在纯文学刊物和出 版社所得的稿费与社会其它阶层相比已不再象过去那样丰 厚优越。心态随之失落,精英意识转为边缘。 • 文坛现象:1、作家“下海”从商 ;2、作家参与丰厚报 酬的“亚文学”写作;3、作品在面世之前的每一个环节 都需要操作、运作、经营,这都是传统文学作家难以想象 的。 • 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作家生存方式(作家、文学刊物、出 版社不再依靠国家资助而进入市场)而且也出现了作品自 身与出版运作、广告宣传相配合而构成的畅销、热点等现 象。
• ——这些现象说明,文学作品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作家的 个人行为,而成为了从写作到出版再到流通等各个环节都 受到市场选择和干预的“集体”行为。 “多米诺骨牌” 效用。 • 二、现代化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实 践和展开: • 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作家们意识到现代化也会带来种种 负面效应:在给人们带来舒适、快感、富裕的同时,伴有 环境的恶化、空气的立体式污染、身体的“三高”、肥胖 等对人类生存严重威胁的负面因素 • ——与80年代以前知识界所想象的现代化意味着,告别历 史暴政、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想象完全不同 •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
•
•
王鼎钧《关山夺路》事例:国共内战期间,我只身逃回山东,"夜间,仍然走 在铁轨上,黑暗中突然听到哗喇一声子弹上膛,同时有人大喝一声: '站住! 举起手来!'我站好,双手举高,说明自己的身分,对方命令: '你拍着巴掌走 过来。'真好笑,我打游击的时候听到故事,敌人教他拍巴掌表示手中没有武 器,他左手打自己的耳光,右手握紧手枪……" 回到鼓掌上,如掌声是宣传,那么在双掌合击之外,以一掌打脸,打大腿; 打在别人的手掌上或身体其他部位上,均无不可。新作品出笼,明星绯闻、 韵事随即上娱乐版,已是老招式;听说新招式是自行拍下富于刺激性的照片, 加上文字,托人送狗仔队。然后当事人在时机适时出面澄清、否认。 由此感慨:纷纭人生中,但凡和巴掌一般,有两只,即两方面的,如敌我, 如名人与粉丝,如作家与读者,如执法者与犯人,如漆如胶的爱,水火不容 的恨,亲情,友情,都难以截然作非黑即白的判断,作干净利落的切割,总 有模糊地带,总有互相渗透之处,总有难以言说的隐衷。而历史,出于保卫 书写者及指导者、统治者利益,有时甚至仅仅为了言说的方便,对人和事作 明确的分类,贴上是非分明、正邪清晰的标签。我们还是不要轻信为好。
• 80年代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以想象性的西方作为参照 系的,即西方在物质与文化上都优于中国 • “地球村”的到来,人们对欧美各国的了解越发真实而深 入。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形式成为中国的现实:口号是共存 共荣,互利互赢,实则是限制、控制与防备。 • 文化的冲突也是不可调和的,对事业、爱情、亲情、生活 的态度永远存有差异。《北京人在纽约》 • “真实”的“西方”与想象的“西方”之间的差异给予人 们巨大的震惊。将来何去何从,社会如何完善,作家们无 所适从,怀疑、忧郁、痛苦的情绪,或转而游戏人生,或 转而对人性的深挖。 • 四、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公开呈现
• 市场经济体制使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相对疏离成为 可能,文学作品即使受到政治的干预也可通过其 它流通渠道传播;中国的消费文化也基本发展成 型,大众文化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需求;对“现 代化”、“发展”、“历史批判”、“文学精神” 等的认识趋于分化,出现了多元化、个人化的理 解和判断。 • 出现了三种典型的文化形态: • 1、主流文化(又称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 正统文化)依靠“五个一工程奖”、政府支持: 传达主旋律声音——“反腐败”、“新农村”、共 产党的艰难与光辉的历史 • 如“现实主义冲击波”
王鼎钧的创作观:
• “我是基督徒,但是在文学的欣赏和创作方面,佛教对我 的影响较多。我从佛教知道人间是非是有层次的,有绝对 的是非,党同伐异,誓不两立;有相对的是非,公说公有 理,婆说婆有理,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还有一个层 次,没有是非,超越是非。老祖父看两小孙子争糖果,心 中只有怜爱,只有关心,谁是谁非并不重要。”王鼎钧说, “佛法教人观照世界,居高临下,冤亲平等,原告也好, 被告也好,赢家也好,输家也好,都是因果循环生死流转 的众生,需要救赎。作家也像佛一样,他不能改变因果, 但是可以安排救赎,救赎不为单方面设计,是为双方而设, 为十方而设,同体大悲,他同情每一个人。萧伯纳说,他 和莎士比亚都是没有灵魂的人,依我的理解,他是表示没 有立场,超越是非。……”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噢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 一同把那希望去追/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让光阴见证让 岁月/体会我们是否无怨无悔/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 的山噢/那时的水/那时祖国一定很美/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 会/那时的春噢/那时的秋/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 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噢来不及回味/多彩的梦满载理想/ 一同向着未来放飞/我们把蓝图再一次描绘/让时代检阅让 时光评说/我们是否问心无愧/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 的天噢/那时的地/那时祖国一定更美/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 会/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那时成就令人欣慰/ • 那时的你噢/那时的我/那时我们再相会/跨世纪的新一辈/那 时我们再相会
• 90年代之后,现代化真正在大都市实现了。知识界意识到: 什么是现代化?浦东国际机场:气势宏大,格局辉煌,可 旅客背着大包小包走在漫长的通道上,找不着厕所,没有 香港机场接站的小火车——水泥的现代化,金属的现代化, 玻璃的现代化,现代化而非人性化。 • 何谓现代化?—— “好东西要弄坏,里面的衣服穿在外, 唱歌跳舞都比从前快,一身的白肉拿到太阳底下晒,打起 架来无所谓胜败。满世界去找爱,活着就图个自自在在。” • ——现代化发展本身具有的矛盾使作家开始对自身的价值、 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对“现代化”犹豫困惑、 批判和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 • 三、“全球化”的发展,“真实”的“西方”与想象的 “西方”之间的差异,使人们对现代化的亲和性想象无情 破灭
文学以“商品”面世之后,有“文学已死” 之说
• 王鼎钧说:“文学不会死,某种艺术形式一经成立永远不 死。汉赋唐诗何尝死?早期白话文学运动称它们为死文学, 事实证明是‘革命文宣’。文学不死,只是某种体裁风格 退出‘主流’,风水轮流转,活鱼仍在江海。文学不死? 如果作家‘死’了呢?李贺如果多活十年,他的诗集会厚 一些,楚王如果没有放逐屈原而是判了死刑,当然也就没 有离骚天问。‘变质’也是一种死亡,有些人坐在那里不 停地写,他并非替文学续命,而是为文学减寿。头戴作家 的冠冕,不以写作为天职,而以搁笔为荣耀,这是‘心 死’。倘若作家都‘死’了,文学怎么活?以我浅见,没 有作家以前就有文学,没有作家以后仍然有文学,作家虽 死,文学不死。套用文天祥的句子,天地有文学,杂然赋 流形,上则为李杜,下则为‘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