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
【摘要】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

[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
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截止至2015年4月26日,一共经历了49次调整,见附表1。

(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 年-1998 年3 月)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初期,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央行重要的筹资工具,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而不是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

1984年存款准备金分为三档:企业存款为20%,城镇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

而且,当时商业银行准备金还分为两个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账户和备付金账户。

但是因为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严重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以减少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中央确立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所以当时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改革最多是放开价格。

到了1988年,由于价格放开,商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1988年7月份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

3%,创了历史最高纪录,通货膨胀十分严重。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为了配合紧缩的货币政策,1987年至1988年9月,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同时各商业银行还需再缴存5%的备付金。

但是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十分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下央行对于经济的间接调控,因此从1993年开始,央行对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改革,使之逐渐向货币政策工具方向转变,而且更加尊重市场的力量而不再是仅由行政决定。

(二)下调阶段(1998 年3 月-2003 年9 月)
1997年夏天,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

而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当时中国没有入世,经济各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并不是很高,一些出口企业和主要依靠东南市场的企业受到重创。

当时香港刚回归,国家为了维护香港繁荣稳定而砸入了大量的外汇以维持港币市值,所以国家损失了大量的资金.国内也有很多企业的产品积压,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金融行业也持续低迷。

为了解决当时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央行通过制度改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配合当时积极的财政政策。

央行于1998年3月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再次改革,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账户和备付金账户两个账户合而为一,统称存款准备金账户。

同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13%降低至8%,1999年又进一步降至6%,并且恢复了准备金存款原有的支付、清算功能。

这次的制度改革是存款难备金制度一次质的飞跃,说明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靠拢。

之后的5年(1998-2003)里,存款准备金率都维持在6%的稳定水平。

(三)平稳上升阶段(2003 年9 月—2008 年9 月)
2003年9月21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但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暂时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变。

2004年3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即由7%提高到7。

5%.但同时为了支持农业发展,减少农业贷款发放成、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38家银行实行8%的差别准备金率。

此次改革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有了监管的功能,因此之后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由过去的低频率大幅度调整变为高频率小幅度调整。

并且,因为实行差别准备金率的政策,可以对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控,调控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中国经济在2006年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轻度通货膨胀.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投资过热(主要是房地产)导致工业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和部分工业品出口价格上涨。

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外资流入,使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人民币进行对冲操作。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政府在年中及时采取了适度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主要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紧缩房地产信贷、小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

不过由于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人们普遍担心2007年价格
总水平还会大幅上涨。

央行为了降低市场流动性以对抗通货膨胀,从2007年1月起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仅是2007年一年就10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

然而2008年的物价水平物价依然保持上涨水平,因此央行逐渐加大货币政策调整力度,存款准备金率一度上涨到17。

5%。

尽管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但其对物价水平上涨和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四)小幅回调阶段(2008 年9 月-2010 年1 月)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了拐点,为我们国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

2008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也产生了衰退现象.大量中小企业由于没有短期资金拆借,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倒闭,导致失业率很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的拉动,靠内需拉动则是“软肋".受经济危机影响,股市、楼市低迷,居民财产性收入普遍缩水,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可预期收入难以持续增长,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面临这重重困难。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央行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2008年9月到2008年12月,央行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了15。

5%的水平。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及投资增速的政策导向,对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到了有利的影响。

另外,从2006年开始,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有了1%—2%的差别,体现了国家对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扶持和对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支持。

(五)不断上调阶段(2010 年1 月—2011 年11 月)
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刚刚过去,而政府在经济疲软时投入的4万亿救市资金极大地增加了货币的供给量,对后期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货币供给远远超过经济体的实际货币需求,造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为此,央行开始转变政策调整方向,从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连续上调准备金率12次,货币政策转为紧缩。

(六)小幅下调阶段(2011 年12 月至今)
受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实体中货币供应量出现问题,GDP 增长速度出现连续下降,而且通货膨胀率依然居高不下。

在此背景下,我国从2011年12月5日起开始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说明了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变为适度宽松,有助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

2014年4月22日,央行宣布从2014年4月25日起,央行宣布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调整后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6%和14%的准备金率,其中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考核达标的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5%和13%的准备金率.
2014年06月9日,央行再次宣布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下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2014年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目的在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者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等领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体现了央行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下,稳
定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原则。

2015年2月4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除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央行从去年11月份以来两次下调了基准利率,试图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

2015年4月19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

最新的降准措施意味着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降至18。

5%。

央行表示,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二、近年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乘数,以此来调节派生存款总额,进而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冻结流动性,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有相反的效果。

根据传统理论,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效果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工具种类。

[5]
(一)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制约
由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操作技术局限以及再贴现市场的客观约束,中央银行只能依赖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大政策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却有一些特有的局限性,首先是操作工具,即政府债券的结构不完善,其次是债券市场结构的不完善,这将大大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所以我国只有选择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宏观经济。

(二)上调: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
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连续上调准备金率12次,货币政策转为紧缩,是因为我国物价涨势凶猛,普通老百姓叫苦不迭,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这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和谐,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工作的中心。

引起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量,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3]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银行超额准备较多,又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缩小货币乘数,减少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有效操作工具.
(三)下调: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5年4月20日的这次大力度降准的动因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黯淡,经济下行幅度逼近政府底线引起决策层一定程度的恐慌,总理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从“保定力”让位于“保增长";二是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箭在弦上,如果没有央行流动性配套支持措施,利率债和货币市场利率预计存在失控风险。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外贸低位运行,美元预期走强,使得过去长期充当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方式的外汇占款明显减少,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偏低。

由此造成的流动性缺口,仅靠日常公开市场操作难以有效弥补,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面偏紧,影响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当前不仅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下
降,而且银行存款增长也出现明显放缓,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需要及时降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周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上升,中国需为面对更大的经济困境做好准备.需要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促改革的基本盘。

(四)防范金融风险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要求创建目的之一都是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因而是我国当前较为有效的可选工具。

(五)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便于调控,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其选择的标准是: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等。

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创新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货币供应量有较强的可测性,并且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紧密,从1996 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因此存款准备金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仍然是有效的。

三、政策建议
1.继续坚持准备金政策成为我国常用的调控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央行能够冻结更多准备金存款。

通过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引导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其持有的超额储备,最终通过乘数效应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将货币供给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虽然商业银行会通过降低超储率来部分抵消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要发挥的紧缩作用,但即使如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仍然对贷款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该政策有效.
2.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配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
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2009 年之前均保持着较高的超储率,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效果往往会被商业银行降低超储率行为部分抵消,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更大的政策意义在于冻结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增多的准备存款。

例如2011 年后准备金政策的紧缩效果更强,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在冻结新增的基础货币之余还能够对货币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产生明显影响,推动市场利率的稳步上涨。

货币当局应该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以引导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合理变动;此外,近几年多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已经为央行实施差别准备金政策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在政策预期的共同作用下,差别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将更为精准。

同时应针对性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定向央票、逆回购及窗口指导,或灵活地运用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些数量型货币工具。

3.强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宣告效应,提高政策透明度
从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越来越借助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导功能。

因此,应当适时地通过新闻发布会、政策报告、官员表态、统计月报等告示活动,及时、充分和准确地传达政策意图,提高金融机构和社会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水平和反应水平。

4.准备金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以10日平均存款余额为提取基础
我国准备金制度的计算方法是对所有存款根据期末余额按统一比率计算,西方国家对准备金的计算一般根据平均余额计算,而我国是按期末(月或旬)余额计算,不尽合理。

消除按时点计提的方法.可杜绝各商业银行在每旬末将存款余额人为压低.使缴存的准备金失实的现象发生.而按10日平均余额计提的准备金大体能与每天的存款余额联系起来.计算结果真实.保证准备金的提取对整个计算期存款余额的控制。

同时.央行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对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也相对准确,从而增强央行的调控力度.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5.按存款的期限确定存款准备金率
西方国家一般是根据存款流动性和金融机构自身的状况实行差别准备金率。

即不同的存款类型。

不同规模的存款机构,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

如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高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而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高于定期和储蓄存款。

而我国对存款的期限结构和流动性不加以区别.统一缴纳相同比率的准备金率.这不利于鼓励商业银行根据存款的性质与期限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匹配.现阶段可以加大对短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按存款期限实行差别准备金率。

按存款的期限确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活期存款1年以下的存款实行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其派生能力;对定期存款或1年以上的存款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使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

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对当前的投资和信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明显。

导致我国当前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鉴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的整体变化,央行必须灵活运用政策组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为了控制流动性,可以选择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同时升值、加息这一政策组合。

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对于稳定物价、扩大对外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积极意义。

人民币对外升值,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成本、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顺差,减轻我国被动增发人民币以维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基础货币投放,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加息也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同时可以化解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风险。

最近几年,银行表外资产交易大幅增加、存款减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利率太低,如果这种低利率继续维持下去,容易导致银行信贷明显萎缩,引发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方亮。

从银行视角浅析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价。

中国证券期货.2013(05)
2.任康钰。

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观察。

武汉金融.2012(5)
3.陆岷峰;高攀。

我国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阶段性视角的分析。

财经科学。

2011(04)
4.陈彦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变动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

金融经济。

2009(8)
5.张迎春。

近年我国频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
附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