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角——读写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角——读写共生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读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有许多学生对阅读写作充满抗拒和畏惧,但是到了中高段,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却愈发重要,而学生的读写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
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关联,采用融合共生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打开语文教学新视角。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共生
“读写共生”是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主张实现的主要机制。
读写共生≠读写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
阅读和写作不只是先读后写,输入和输出这么简单,而是彼此滋养的过程,读写是互融共生的,以读可以促写,以写当然也可以促读。
要重现读写的“共生”,即读写同时发生、延展、成长,唤出一种超越文本的崭新思想,最终实现生命的丰盈和充实。
近年来,在“双减”大背景下,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升变得愈发重要,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一、以读导写:让阅读课堂更灵动
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是重难点,要想实现以读导写,教师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及时发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点,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读写活动,使这个“点”顺利达成。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读导写,激发天赋才情、提升迁移能力、发散思维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1.因读生情:激发天赋才情
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探索,选择关键要点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激起探索的兴奋点。
在学生因为阅读而生起“情愫”时,那么他们的天赋和才情将会得到无限放大。
通过文本内容,开展想象,在审美提升中不断感悟,在课前预习中寻找画面,洞开想象之门,做好阅读铺垫;课堂学习品画面,创设想象之路,体会读写纽带;课后写作理画面,打开想象之窗,进行拓展感悟。
2.文以为获:提升迁移能力
要想有效实施以读导写,需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
建立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渗透写作方法,利用阅读语言文字来收获写作方式,关键点大多为“仿、补、续、改、扩”等。
3.读思结合:发散思维意识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通过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得到提升,提取信息普遍依赖与文本中
的语言文字,而整合信息则需要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就小学阶段来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维能有效地展开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
在仿写的基础上,续
写为发散思维提供了有效的渠道,通过悟情节、悟情感、悟写法进行续写。
二、以写促读:让语文阅读更深入
写作是提升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双减”背景下,课外的习作时间不断压缩,更多的是注重课堂阅读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化零为整,学生在课堂中抓住自己领
悟到的一个或几个点,用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攻克阅读难点,助推阅读教学,让语文
阅读更深入。
1.化零为整:补充文本阅读
为了更好地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那么教师需要灌输写的观念,刚开始可以不用一整篇
的写作来促进,集合学生不同学情,从简单的词句开始,即培养阅读笔记习惯例如摘抄、批
注等,从而更好地促进阅读理解能力。
在不断地“零”碎中,通过课堂阅读进行交流分享,
不断归纳整合,提升阅读能力。
2.求同存异:个性融入共性
教师可以将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作品等进行评价,杜绝读写分离,机械练写,而是不
断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通过写作、分享、评价,找出文段亮点,总结共性问题,正所
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优秀个性化内容,实现个性化到规范
化的过渡。
3.由静化动:攻克阅读难点
单独的阅读在整体上会显得枯燥,充满机械化,难以打开学生思路。
“读”和“写”之
间有一项重要的联系,那就是由静化动,将文本或已有的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通过“写”来巩固,让整个阅读课堂“动”起来,让阅读更深入。
三、读写共生: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读写共生”,就是“读”与“写”之间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在平衡中共同进步。
在
读写结合的课堂上,两者是相互支撑的,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课堂中运用读写共生,可以很
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班助学生完善阅读方法。
1.读写对比:提高比较能力
“读”和“写”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读的过程中
融入了写的因子,有助与阅读思维的缜密和深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借助读的经验和感悟,有助于写作失效的达成。
在读写融合对比中,抓住文本内容和自己已掌握的内容进行对比,
把已有的技能和文本新接触的技能进行对比,相互融合贯通,提高比较能力,在比较中,提
取更完整的阅读能力。
2.读写契合:培养提取能力
语文课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开放性很强,在读写教学过程中,面对灵活多变的
阅读课堂,教师要把读写的契合点进行整合,将学生关注的点集中起来,避免宽泛,培养提
取重点信息的能力。
这时,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思维导图充分挖掘“读”与“写”的契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
3.读写融合:发展创造能力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开始融入“写”,但不能为写而写,假如没有“读”做铺垫,学生
似乎也能写出来,但这样的“写”与“读”是不连贯的,这样的“写”孤军奋战的。
为了推
进阅读,真正实现读写融合,课堂中“写”的环节必须是在“读”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时间
保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课堂及时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写”随时进行“合理
引导”,减少“歪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调整思路,注重读写共生,这种模式贴合现阶段小
学生思维活跃。
然而阅读与写作共生的教学模式并不容易,需要在不断实践和运用中,逐步
改变和完善教学方式,在相对应的侧重中,朝着读写共生的方向靠近,最终让“阅读”之花
不断绽放,“写作”之树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J].2021.
[2]李海港.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2021.
[3]宋生芹.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2021.
[4]廖鑫.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双赢教学策略探究[J].2021.
[5]王思蕴.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