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四章-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 元代读书人无奈的自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 八娼九儒十丐
• 文化大革命:地富反坏右封资修臭老九 • 西方:教仆
•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 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
施。
• 4. 教师的专业地位
• 主要通过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来体现。 • 软性标准:道德要求、个性要求 • 硬性标准:学历、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等 • 教师职业的学术性要求和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要求,保证了教师队
伍的专业性。
• (四)教师的社会作用 • 1. 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对
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育学基 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 广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 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教育者)都可称为教师。 • 狭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 说》) • 教师是学校里的专职教师。
•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师• 1. 教师的政治地位
• 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 影响力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 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 素质的使命。”
• 形成统一的专业组织是提高教师专业认同和争取专业权利的重要手 段:
章节提要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劳动特点 教师素质 师生关系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劳动特点
•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 (一)教师的概念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
专业地位 • 4. 教师的社会作用:对文化、对个人、对社会 • 5.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第二节 教师素质
•你觉得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 一、教师的一般素质 • 二、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 三、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的一般素质
• 补充:教师的知识结构(辛涛,北京师范大学): •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 实践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
• 近代:出现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教师职业趋向专门化、专业化
•你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怎么样?
对教师社会地位和作用的隐喻
• (三)教师的社会地位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夸美纽斯 • 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
的设计者——培根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 荀子:“天、地、君、亲 、师”,“国将兴,必贵师而
•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 言传不如身教。 • 学生没学会你要教的,却学
会了你没教的。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
• 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
• 为什么有示范性? • 1.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教育结果的一
致性决定的(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 • 2. 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里过程特点决定的。 • 3.由儿童的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 文化知识:是指特定学科以外的知识。
• 教师的一般素质: • 文化素质 • 教育素质 • 职业道德素质
(一)文化素质
• 1. 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 实的知识和技能 横:语文、数学
• 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健康、 法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
• 全美教育协会(NEA)、美国教师联盟(AFT)、英国全国教师联盟 (NUT)、日本教职员组合(JTU)
• 2. 教师的经济地位
• 指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其劳动报酬的差异状态及其经济生 活状态。
• 从历史上看,除少数鸿儒大师外,普通教师的经济地位一直比较低 下;
• “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
第四章 教 师
汇报人姓名
•教师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教师职业?
学习这一章前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 我对 “教师”这个职业有多少清晰的认识? • 假如我将成为一名教师: • ——我目前所具备的素质能不能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呢? • ——我能否让学生、学校和家长满意呢? • ——我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呢?
• (二)创造性 • 1.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要灵活,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
择 • ——带着镣铐跳舞 • 2.使知识具有新鲜感、时代感 • 3.变化的教育对象、复杂的教育现场 • ——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你可以去预测,但你永远不能去预
定。 •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 (三)示范性
• 你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在现代社会,教师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紧密联系,教 师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 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 3. 教师的法律地位
• 指法律赋予教师职业的权利、责任,主要指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 有的权利。
• ①教育的权利 • ②专业发展的权利 • ③参与管理权 • 以法律手段确立、保障教师的权利,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措
• 3.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含义: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 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 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具体表现:
• (1)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偶发事件,影响教育学生的正 常进行,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处理,使影响降低到最小 程度。
责任心
• 理解培养人才的重要,体验教育成功的喜悦,坚定献身教 育事业的信念
• 2. 热爱学生
• 案例:
• 早读课的铃声响了,小明手里拿着大饼油条,上气不接下气跑回教 室,被班主任撞见。还没等小明坐好,老师就示意他将油条大饼送 到讲台上。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师非常生气地将油条大饼扔到纸 篓里。
• 在另一学校也发生上课后学生小星拿着早点进教室的事情。然而, 何老师发现后迎上前去,掏出干净的手帕纸包上,轻轻的说:“委 屈一下,下课后给你送来。”下课后,何老师把早点交给了学生, 并对他说:“肚子抗议了吧?以后早起十分钟就行了。”
• 纵: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 • 要求:全面扎实,求深求精
• [杯水理论] •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长流水” • “给学生一杯水是不够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找水的本领”
• 2. 必须具备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很多小学办学规模小,教师需适应兼任美术、音乐、体育、
• 4)听课和评课的能力: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教学进行合理 的评价和分析,并能够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吸取优点克 服缺点。
• 5)农村小学教师还应具备组织复试教学的能力。
• (3)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班主任、少先队 工作)
• 1)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 •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 3)管理班集体,组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活动的能力; • 4)培养先进典型、转化后进生的能力; • 5)协调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 6)对自身工作总结和提高的能力。
• 奴隶社会:官师合一
• ——西周时期,官学中设有专门教育官“师氏”;战国韩非子主张 “以吏为师”。西方古希腊时期出现的“智者派”是最早的教师。
• 封建社会:出现专门的教师
• ——汉代以后,中央及地方官学中有“博士”、“祭酒”、“助 教”、“直讲”、“典学”等专职教师;春秋战国后,私学兴起。 西方中世纪僧院学校、教会学校中以僧侣、神父、牧师为师。
• 班主任没有硬拖他进去,也没有去批评他,而是亲切地对 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小黑板 拿进教室吗?”这位同学看了看老师,就接过小黑板提进 了教室。老师马上对大家说:“刚才有两位同学发生矛盾, 但是有位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帮助老师拿 小黑板进来,我相信他一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不 迟。”那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老师讲课。
• (四)长期性 • 时间长 • (教育培养人的周期很长)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管仲 • 后效性 • (教育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 • 长效性 • (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
小结
• 1. 教师的概念 • 2.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 3. 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
案例:
• 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 一文中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吃 惊地说:“老师你错了,‘高粱’的‘粱’底下是‘米’。” 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 • 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会怎样处理呢?
• (2)教学实践能力 • 1)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研究与掌握: • 能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能
恰当地安排学期、单元、课时的计划。
• 2)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加工,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教案、教学流程、教学方法)
• 3)科学布置和指导作业的能力,科学组织成绩考核与考 试的能力。
• (2)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接受障碍时,教师 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 恢复顺利接受教育的状态。
• (3)学生个体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分析原因,给予教 育引导。
• (4)学生群体出现明显变化时,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给 予教育引导。
案例: • 课间,两位学生发生了冲突,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让他们 进教室,一位学生很快进了教室,另一位学生因吃了亏, 小脸憋得通红,久久不愿进教室。
劳动等课程的实际需求;
• 多才多艺的教师能更好地寓教于乐,增进师生之间的交往; • 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能
够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
(二)教育素质 • 1. 教育理论知识
• 主要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以及班级管 理的知识等。旨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 育教学的规律,减少教育活动的盲目性。
• 这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说: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以 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 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 是粮食,所以是“米”。接着,老师强调:“对,同学们 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 ‘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 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 吗?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呀!”
• 教育机智的来源: • 首先,产生于教师平时对教育问题的不断的艰苦的反思; • 其次,来源于对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观察和了解; • 第三,有赖于教育经验的积累。
• 4. 教育研究能力(略)
• 教材研究、小学儿童身心特征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等 • 观察法
(三)职业道德素质
• 1.爱岗敬业 • 热爱、忠诚教育事业
• 2. 教育实践能力 • (1)语言表达能力 • (2)教学实践能力 • (3)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 (1)语言表达能力 • ① 书面表达能力: • 用于:板书、作业评语、操行评定等。 • 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优美,意思表达清晰明了。
• ②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 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 准确、易懂、清晰流畅; • 文明且具有教育性; • 富有情感,具有感染力与幽默性; • 语调把握得当,语速适中等。
人类文化)。
• 2. 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对个人)。 • 3. 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对社
会)。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 (一)复杂性 • (二)创造性 • (三)示范性 • (四)长期性
• (一) 复杂性 • 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 2.教育任务的复杂性 • 3.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