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技能培养大纲(非计算机专业)

合集下载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 —

一 老 师应 以培养 学 生计算 思 维能力 为核 心 ,根据 专业 性 质 的不 同 ,编 写不 同方 案 的教 材 ,分 门别类讲 授 ,避 免死 板的 “ 一锅 出”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频繁的今天,必须 。 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适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
国情 ,大 学招 生 区域 的扩 大,教 师在 编写 教程 的过 程 中需 要考 虑 学生 的入 学基础 层 次 ,可 以根 据知 识基 础编 制 网络 综合 基础 教程 ,学生可 以根据 自身学 习的知识 量进 行 自主

有 效 交流 ,为教 学 的顺利进 行提 供有 力保 障 。 4 多媒体软件的教学应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具有模 . 2 拟 性 、互 动性 、针对 性 、重 复性 和高 效性 等特 点 。按 “ 精
281 一
计 算机 光盘软 件 与应用
2 1 第 1 期 0 2年 7
C m u e DS fw r n p l c to s o p t rC o ta ea dA p ia in
计 算机 光盘 软件 与应 用
2l年第 1 02 7期
C m u e DS f w r n p l c t o s o p t rC o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a dA p ia in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 《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 的教 学研 究
胡 靖 ( 汉 纺 织 大 学数 学 与计 算 机 学 院 ,武 汉 武 407 ) 304
计算机教 学与教育信息化
学 工厂 ”最核心 的环 节 。项 目质 量 、项 目 化 水平 和项 目 优 实施严谨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 51 项 目类 型 。在 教学 中项 目主 要有两 类 :专 门岗位 . 项 目和 专 业项 目。专业 岗位 项 目对应 的是 岗位 课程 ,它 的 特 点 与 岗位 典型工 作任 务对 应 ;专业 项 目对应 的综合 岗位 课 程 ,它 的特 点 与专 业面 向 的岗位 群典 型工 作任 务对 应 。 软 件 技术 专业用 “ 天天超 市 管理信 息 系统 ” 为专 业项 目, 作 覆 盖 程序 员 、高 级程 序 员、测试 员、实 施员 等 岗位 ,专业 项 目综合 性 、开 放性 比较 强 。项 目的数 量 以 岗位 的典 型 工 作任 务和 教学 时 间来确 定 。 5 项 目来源 。 教 学工 厂 ” 目主 要来 自“ _ 2 “ 项 I 企联 T校 盟 ”企 业或 教师 为企 业 开发 的项 目。 由于项 目复杂程 度 、 技术 含 量等 因 素决定 不 是所有 的 项 目都适合 教 学 。经过 筛 选后 的项 目,也不可 能直 接应 用 于教 学 中。教 学 团队根 据 教 学 目标 、学 生 的认 知 、未 来可 能应 用 的新技 术 、职业 资 格 技 术等要 求 对项 目进 行二 次开 发与 改造 。项 目优 化后 , 校企合作共 同开发 “ 以动为主、以静为辅 ,动静结合”的 立体化教学资源 。 静”是指出版特色教材,主要收集项 目 “ 开发过程中的案例、技巧,经验 ,使之从技术角度形成系 统知 识体 系 ; 动 ”是 指 电子活 页资料 、学 习课件 、视 频 、 “ 拓 展 资料 、 案例库 、技 巧库 等 ,这 些资源 通 过专业 开 发 的 “ 电子 自学 系统 ” 网站 统 一管理 ,方便 学生 使用 , 能上 网 就能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 中,以活页材料为主,以特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111025)本大纲经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课程说明课程类别: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学时学分: 42学时,2.5学分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大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四大领域(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并重点讲授三个方面的应用技能,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检索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和数据库Access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IE浏览器、搜索引擎和中国期刊网的使用方法;理解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能初步处理多媒体素材;掌握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及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和其它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先导课程。

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础(8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应用和分类。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中掌握基础技能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技巧以及常见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自如地操作计算机、处理常见软件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各种实用工具和资源,解决计算机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与功能1.2中央处理器(CPU):结构和原理1.3存储设备:硬盘、内存和U盘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1.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扫描仪的基本使用方法1.5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的基本使用方法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2.1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3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创建、删除、复制、粘贴和重命名2.4常用快捷键的使用方法2.5系统设置和管理:屏幕分辨率、网络设置、用户管理等3.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1 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3.2网络应用程序: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网络技巧3.3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CorelDRAW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3.4多媒体播放器: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播放和管理4.计算机问题解决与优化4.1计算机故障排除: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4.2病毒防护: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进行定期扫描和病毒清除4.3计算机性能优化:磁盘清理、优化启动速度和内存清理4.4数据备份和恢复:重要文件的备份和紧急情况下的数据恢复方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资料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资料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为通识教育中的计算机类。

本课程涉及计算机各领域的主要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

本课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强化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弱化了办公处理软件,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理解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学习者应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的数制转换等;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了解常用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并能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系统软件;了解常用的应用软件,并要求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办公软件;了解网络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局域网的互联技术;了解Internet和Intranet的相关知识,了解HTML语言,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常用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了解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相关概念,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先修课程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入门知识,对计算机知识零起点的学生,要求同时选修《办公软件应用》。

本课程计划:30+28+18学时,2学分。

授课30、实验28、上机自主练习18。

选用教材:龚沛曾、杨志强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教育部教指委推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手段:根据所面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4)掌握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应用。

(6)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

(2)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3)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

(4)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数制与编码,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管理、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办公软件(1)Word 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操作。

(2)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包括表格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表制作等操作。

(3)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包括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效果设置、放映等操作。

4、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2)网络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本课程还将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原理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1.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1.3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2.计算机硬件系统2.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2处理器和存储器2.3输入输出设备2.4主板和总线3.计算机操作系统3.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3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4.常用应用软件4.1办公类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4.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4.3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计算机编程基础5.1编程语言的分类和选择5.2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5.3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2.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作业布置:通过布置练习和小组项目等任务,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公共课)2016【精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公共课)2016【精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51023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面向对象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总学时48(理论: 24 实验: 24 )学分3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数据库技术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微机操作和实用技能;能够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7、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8、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四、课程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概念、发展、特点、分类、应用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和存储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内数据表示方法和常用的数制转换;了解二进制的运算法则。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4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概述2.2 Windows 7基本操作2.3 Windows 7文件管理与磁盘维护2.4 Windows 7系统配置2.5 Windows 7 实用应用软件教学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掌握Windows 7和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系统配置。

了解Windows 7 实用应用软件。

教学重点:Windows 7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系统配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要下,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并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信息文明为手段、生态文明为目标的高速发展的世纪,是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的世纪。

在信息化的社会时代里,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已成为本科各专业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其他学科研究的支撑,对学生专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大学实施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和主要途径,计算机公共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大学计算机基础》又是计算机公共教学中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本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培养为中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了解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应用的主要方面,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来辅助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意识,使学生了解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计算机的能力,并扩展到其专业应用领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学生还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进行文件的管理,以及系统的设置,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主要操作(能通过Word来完成对文字的处理,能通过Excel来完成对电子表格的处理,能通过Powerpoint来实现演示文稿的处理),以及各种常用软件的使用,并具备对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001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通识教育类修习类别:必修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32、上机学时24)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第一和第二学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首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构成、信息数字化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重点讲授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实际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信息编码与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的数制转换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能自己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重点掌握Windows 7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Internet基本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考级提供帮助。

三、基本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3)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特征、应用领域。

掌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型计算机组装知识。

难点:数制及编码。

第2章 Windows 7教学内容:(1)概述 (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3) 文件与存储管理 (4) 进程与软件管理 (5) 设备管理与个性化设置 (6) 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个性化设置和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办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能力;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3.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5. 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三.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3. 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熟练掌握数制间的转换运算4. 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2. 信息与信息技术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各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单位;数值和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标识;编码: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和区别,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及各数制之间的转换运算难点:编码第2章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概念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3.了解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常用外设的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类》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类》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Course Teaching Program学时数:48其中:实验学时:24学分数:3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文、经、管、外、法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文、经、管、外、法学等大文科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文科类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用法,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及其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任务管理和注册表的操作;了解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类型、功能以及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复杂文档的排版等一些高级功能;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Excel 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了解有关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一种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方法;了解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以及简单的查询操作;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掌握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的基本方法,掌握个人计算机使用的安全防护,个人上网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同时,了解目前常用的一些工具软件的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周学时3,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内容分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图文排版、基于Excel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基于PowerPoint的多媒体作品创作、ACCESS数据库的创建和查询五个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技能培养大纲(非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要求
在当今的信息化中,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网络和多媒体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windows 操作系统及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

为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本课程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技能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许多领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及数据的表现方法;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网络的基本知识;熟练地使用Word、Excel 和PowerPoint 及进行文字编辑处理、数据管理分析和演示文稿制作。

通过本课程教学和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Windows 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程序的操作技能。

三、技能培养方法和途径
本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所以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之比不少于1:1。

理论学习采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讲授教师对讲授内容要边演示边讲授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实践教学要针对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典型实例,布置上机实验指导。

上机实践课程中指导并考核学生的实验完成的情况。

在实践中鼓励同学使用在教材中没有编入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多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学钻研能力、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和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Windows 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程序的操作技能。

四、技能培养内容及课时分配
技能培养内容的说明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上机实践为辅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数制的转换、数值的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模块二:Windows操作系统
以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indows程序管理;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管理;Windows控制面板;Windows多媒体附件的应用等。

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的正确设置和操作方法。

模块三:文字处理软件Word
以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

在上机操作时针对练习内容给出参照样张以保证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包括: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Word文档的排版;表格的制作、编辑和数据的处理;图形、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Word文档的页面排版和打印等。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排版技巧,灵活应用图形、艺术字修饰文本的操作方法。

模块四: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以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在上机操作时针对练习内容给出参照样张以保证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包括:Excel工作表的建立;Excel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Excel工作表的图表化;Excel数据的处理;Excel 页面设置和打印等。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Excel处理数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模块五:演示文稿
以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包括: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格式化和修饰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效果、切换方式的超级链接;放映和打印演示文稿。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操作方法和技巧。

模块六: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组成以讲授、演示和参观计算机机房设置为主;Intenet 及应用以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包括:网络的设置;创建拨号连接;使用IE浏览器浏览WWW信息;电子邮件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IE浏览器进行浏览信息和收集信息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五、技能考核方法
本课程学生技能培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
的40%,包括每次实验课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第二部分,期末综合考核成绩占60%。

技能培养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总成绩≥90分为优秀,80≤总成绩<90为良好,70≤总成绩<80为中等,60≤总成绩<70为及格,总成绩<60为不及格。

六、配套的设施设备
机房实验、实训设备(联想启天6100电脑)、OFFICE2000套装软件、中英文打字训练软件
七、必要说明
本大纲适合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
八、执笔人、审定人
孙淑媛、贾秀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