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丫鬟群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的丫鬟群像
作者简介:陈英(1978一),女,河南民权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近代文学研究.
摘要:《红楼梦》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如实描写"的典型,其中最为典型之一的是对贾府中众多的丫鬟群
体的描写,她们的形象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各有不同,以鸳鸯,晴雯,司棋,袭人等为代表的一群女奴形象尤为感人至深,令人读之难
忘.
关键词:红楼梦丫鬟形象
《红楼梦》是一部凝聚着清代作者曹雪芹(1715—1763)
一
生心血和情愫的文学巨着,这部文学作品被誉为跨越三千
年的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曹雪芹以其高超的艺术才
能所创作出来的《红楼梦》,把我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了现实
主义创作的最高峰,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最
为光辉,最为宝贵的一件艺术珍品.
鲁迅先生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
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
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坏人完
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
人物".这是对《红楼梦》人物创作特点最为中肯的评
价.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确实首先表现在人物创作上.曾
经有人作过统计,说《红楼梦》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四百多
个,最近又有人说是七百多个."总之在长篇小说中,这是人
物写得最多的一部作品".当然评价一部作品艺术成就的高
低并不在其人物多少的问题,而在其人物是否有典型性.《红
楼梦》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如实描写" 的典型.他们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可以称得上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
在《红楼梦》众多的艺术形象中,曹雪芹对女性人物
的描写刻画,尤为深刻,如金陵十二钗,尤三姐等女性人物
的描写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曹雪芹不仅对封建统治社会
里的小姐们描写如此生动,他对在封建统治社会最底层的女奴们的描写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以鸳鸯,晴雯,司棋,
袭人等为代表的一群女奴形象尤为感人至深,令人读之难忘.其中,鸳鸯,晴雯,司棋的形象是对封建社会末期官僚
地主家庭中被奴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奴反抗性格的典一
72一
型概括:而袭人的形象则代表了封建社会末期官僚地主家庭中的一批屈服于封建统治,不去对抗封建统治者,反而
赞赏奴隶生活的奴隶.但由于她们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所遇到的社会联系不同,所以她们又各具自己的个性, 各有其特色.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环,在贾府女奴中是地位最高的.
不但一般奴仆"见是她来,便站立待她过去";就是贾府的
爷儿奶奶,有时也还陪笑脸求她.《红楼梦》第四十回"史
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更显示了鸳鸯在贾
府中的地位,暗示了她可代贾母"行令"的特权.正是鸳鸯
在贾府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她"素日心高智大",一旦受
辱不仅敢于反抗并能注意斗争策略.第四十六回关于"鸳
鸯抗婚"的描写,最具体,最精确地展示了鸳鸯的反抗性
格.贾府里老而好色的大老爷贾赦看上了年青貌美的鸳鸯,欲讨为妾,逼邢夫人去说合.邢夫人先巧嘴哄骗,进而
威吓:
难道你还不愿意不成?若果然不愿意,可真是个傻丫头
了.放着主子奶奶不做,倒愿意做丫头!三年两年,不过配上个小子,还是奴才.……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了机会,后悔就迟了!
在邢夫人面前,鸳鸯以沉默表示对抗.她强压胸中满腔
怒火,一言不发.这里曹雪芹以简炼而又富于内涵的笔墨, 有力地刻划出了鸳鸯沉着,冷静,自有主见的性格.当她在
园子里遇上平儿,袭人时,便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地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纵到了至急为难,我
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至此,一个纯洁,高傲,无半点媚骨,不为封建势力淫威所屈的勇敢少女形象,
已已/z/,w,牛幂,朋毫≯≮
如浮雕般立在读者面前.当她那"贩六国骆驼"的嫂子受邢夫人之命,"兴兴头头来找鸳鸯,指望一说必妥"时,不料想——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她嫂子脸上使劲啐了一口,指
着骂道:"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一家
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
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自己是舅
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去!"
这是多么辛辣的嘲弄,多么大胆的揭露,多么悲愤地探诉
啊!鸳鸯久居贾府,目睹赵姨娘,周姨娘等饱受欺凌,屈辱,深知做小老婆的辛酸,苦痛,岂敢自己往这火坑里跳?她痛恨主子的荒淫无耻,也更痛恨"亲人"居然助纣为虐,不顾自己死活.贾赦的一再威逼,使鸳鸯清醒意识到难逃毒手.于是,她趁王夫人,薛姨妈,风姐儿,宝钗等都在贾母跟前"凑趣儿"的当
口,大庭广众之下,众日睽瞪之中,拉着她嫂子,到贾母跟前, 一
面哭,一面说,把贾赦逼婚的前前后后一古脑儿抖落了出来,并当众表示: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横竖
不嫁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我也不能从命……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姑子去!要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支吾,这不是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里长疔!
这一番声泪俱下的哭诉,竟是如此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这个外表平素极柔顺的女孩子再也按捺不住她那满腔愤怒, 终于火山般爆发了.她当众抽出剪刀,打开头发就铰.至此,鸳鸯的性格得到了清晰的表现,形象也更加完整了:做为封建贵族家庭中的女奴,鄙视封建主子的"赏识"不羡"少奶奶"的
显耀地位,不仅勇于自卫,敢于反抗,而且还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沉着坚定,颇具谋略,懂得如何利用最有利的时机和手段进行反抗.
在贾母离不开她的时候,鸳鸯暂逃脱了贾赦的魔爪,取
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奴隶的命运毕竟不是依靠统治者之
间的矛盾就能解除;而建筑在别人自私心理上避难所更不
可靠".当贾母逝世后,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鸳鸯面前,
失去贾母保护的她,终将如贾赦曾扬言的他看中的人逃不
脱自己手心.因而,鸳鸯以死相抗争,而且也只能如此.曹
雪芹为鸳鸯所安排的悲剧命运,是符合鸳鸯性格发展逻辑的.
与鸳鸯反抗相映成辉的另一个不朽的典型是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抬人
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挂念.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在薄命司看到
的这首"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判词",以晴雯的反抗性格和悲惨的一生做了很确切的概括.
晴雯的身世很令人同情.她自幼父母双亡,连自己
的姓名,家乡何处都不知道.十岁时被贾府管家赖大花
十两银子买下孝敬贾母的.由此可见,晴雯是奴隶的奴
隶.苦难的童年,卑微的社会地位,从小就造就了她强
烈的自尊心和富于反抗的性格.她是大观园反抗性女
奴形象中一个最为野性不驯的女奴形象,"在她身上比
较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地位卑微的妇女们的优秀
品质".
晴雯与鸳鸯相比,她的性格不像鸳鸯那样柔顺,处事也没
有鸳鸯那样深沉.她敢说敢为,尖锐泼辣,像一朵带刺的玫瑰, 更像一块"爆炭",令人望而生畏.小丫头坠儿不争气偷了平
儿的一只金镯子被她知道,她对坠儿又打又骂又用簪子戳,还立即假传宝玉之命将坠儿撵走.她平时在小丫头面前常大耍威风,"立起睛眼骂人".她时时事事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谁要无视她做人权利,不把她当人看,她便立即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就连贾府的"宠儿"宝玉她也敢当面顶撞.如第三十一
回中写她因一时失手跌折扇子受到宝玉批评时,马上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
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身为奴才,却公
然敢给主子下不了台,这在贾府众多女奴中,怕也只有晴雯有如此胆量.
她"风流灵巧",却自珍自重,洁身自爱,鄙视袭人之流与
贾宝玉"鬼鬼崇崇干的那些事".虽"身为下贱",却自持清
高,倔强倨傲,没有丝毫媚骨和奴才气."难道谁又比高贵些?"这是晴雯人生观的核心,表现她那朴素的平等,自由观念.
正是晴雯这种正直,坦率,不善巧伪,敢恨敢爱,无视封建
礼教的性格,不仅使她得罪于袭人,王善保家的等之流,更为王夫人等封建主子所深恶痛绝.无耻的诽谤和残酷的迫害接踵而至.抄检大观园一幕,进一步表现了她那倔强的反抗性格.王熙风带领王善保家的等一干人"先到怡红院中,直扑丫头们的房门去","挨次都一搜过",当搜到晴雯的箱子
时——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当啷"一声,将箱子掀开,
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到:"姑娘,你别生气,我们
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
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她的脸说到:"你
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晴雯的反抗性格在这儿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一片
杀气腾腾的恐怖气氛中毫不惧色;在贾府管家婆王熙风面前竟敢把箱子掀个底朝天,并对走狗王善保家的面对面的一
顿连讥带刺的唇枪吞剑,不由使人拍手称快,不能不佩
服晴雯的胆量,更为晴雯的命运担心.曹雪芹以充满同情
和悲愤的笔触,对晴雯的反抗精神做了传神的,令人信服
的描绘.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奴形象呼之欲出.在封建主子
一
73—
王夫人的直接迫害下,晴雯被逐,终于悲惨地死去.尽管如
此,她那年轻,美丽,聪明,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与反抗
性的光辉形象,却在历代读者中留下永难磨灭的美好的回忆.
迎春房里的小丫头司棋争取昏姻自主的斗争则从又一个
侧面反映了女奴们的反抗.司棋公然蔑视封建礼法,大胆地追求自由的爱情生活.司棋和他的表兄潘友安瞒着父母及贾府主子暗中倾心相爱.他们不仅互通书信,互赠信物,还里外买通看门的老婆子,在园中幽会并"海誓山盟".这必然为封建
势力所不容.曹雪芹借司棋与潘友安的恋爱悲剧,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情"与"理"的斗争.抄
检大观园时,司潘爱情关系败露.但司棋自信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尽管王熙风挟枪带棒,冷嘲热讽,司棋却"并无畏惧惭
愧之意".曹雪芹对司棋着墨不多,而且是粗线条,但我们仍
然可以从这粗线条的勾勒中看到一个在封建礼教压抑下,不甘心葬送爱情,努力争取自主婚姻并大胆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勇敢冲击的具体可感的崭新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表现的主题是多层的,在众多的丫鬟群体中,袭
人所代表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上面三位那样与封建统
治阶级的强烈的反抗,袭人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封建奴
隶道德,袭人所表现得是完全屈服于封建统治者.她出身
丫头,性格温和,尽心对待宝玉,想熬到小老婆就可以了,
这样的期望成为她人生的落脚点,仅这样微薄的期望,最
后也没能实现,闪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揪心的痛,含泪
的讽刺,温和的怒骂,让人柔肠寸断,是痛心的,虽然宝黛
的婚姻悲剧是与她有瓜葛的,但社会的腐朽,落后封闭,如
桎梏死水,不能把一切都附加到她一个女奴的力不从心的
令人恸哭和为之揪心的女子身上,说不定我们也在不经意
中已经在我们的"红楼梦"里,埋下了"袭人"式的种子呢
袭人是贾宝玉房里的"丫头王",是宝玉生活的"大总
管",更是个实质性的"宝玉屋里人",处于主不主奴不奴
妻不妻妾不妾的地位,与宝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对宝玉
温柔细心,殷勤服侍,是一个心机深重的花袭人,成为主子
特别赏识的奴才在贾府的复杂环境里,她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保护她因私情而取得的特殊关系——宝玉的半公开的小妾地位,一生为之维护和努力,这似乎是袭人的"最高理想",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理想奋斗.作者曾经这样介绍她:
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
宝玉之婢不中任使,奉知袭人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
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
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癖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所以袭人要在这复杂的黑暗统治里生存,并能更好的生——
74——
Ⅳ,军第,剐~,2'acZ,'gAbLlly,)T6~Iy,ZJl/(.,.~1176#1/
存,就应掌握宝玉的心,她屡次企图用感情和劝说来降服宝玉,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一节,作者叙述袭人如何借赎身之论,对宝玉"用骗词以挥其情,以压其气",然后进
行规劝.第二十一回"贯袭人妍慎笼宝玉",写袭人看见史湘云给宝玉梳辫子,不免"有动了真气",回房后,就对宝玉说: "你从今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不必支使我,我仍旧服侍老太太去."两个人呕了一天一夜的气,第二天还是宝玉主动认错,并发誓赌咒"改正",才算结束了这次冲突. 袭人光知道掌握一个宝玉还是不够的,在宝玉挨打时,对王
夫人说起宝玉周围的情况,并进言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时,王
夫人感动的满眼含泪,称袭人为"我的儿",将袭人的月银破
格开到同赵姨娘,周姨娘同等的水平,袭人特殊身份被确认
了;在这里,不少人指责袭人是诬告,是卖身投靠.其实,袭人
除了隐瞒了自己与宝玉的私情外,所讲的都是事实,并非无
中生有地陷害别人.她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封建奴隶道德,是那种做了奴隶而求赞赏奴隶生活的奴隶.而这个被看
做是宝钗"影子"的有心机的女奴形象,到最后也是悲惨的,
展示了作者把这样一个"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的全部人生
历程是含泪的控诉和鞭判,把矛头直指当时那个吃人的家法
制度.
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次在我国文学史上描绘出如此
众多的丫环形象,并成功地塑造了这样一组组富于多种性格
的丫鬟的光辉形象.作者以大量的篇幅和浓重的笔墨描写她
们所受的压迫,勇敢的抗争和无助的屈服;同情她们的不幸
遭遇,歌颂她们的反抗精神.这是前代文学所不能企及的.正
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
写法都打破了".所以,尽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不是其中
的任何一个丫鬟,但这样一批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女奴成为文
学作品中相当重要的角色,这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是
非凡的.曹雪芹把这样一组组的丫鬟形象写得如此绚丽夺
目,光彩照人,正是作者初步民主思想的体现.而丫鬟们在反
抗斗争中找不到出路,也正是曹雪芹民主思想还没有冲出封
建主义正统思想铁门栏的反映.诚然这也正是作者思想局限
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t-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刘梦溪.曹雪芹(《中国历代着名文学家评传>第五卷)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刘梦溪曹雪芹(《中国历代着名文学家评传>第五卷).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蒋和森.鸳鸯之死(《中国古典戏剧欣赏>).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
5,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