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发现错简重叠碎文之处,一律存其要,删去繁杂。 2)在注释中提出许多独道见解,注释准确、精练。 3)治学严谨,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古今分明。 4)注文古奥,以经解经,带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5)将原九卷,编次为24卷,内容系统,眉目清楚。 6)补充了运气七篇。使中医运气学理论得以保留,并 流传至今。
浙江中医药大学
四、《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医学之外,还论及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中至人事等问题,内容极为丰富。 医学内容来看,《素问》《灵枢》在学术思 想、医学内容上是浑然一体的,但各部分又略有 侧重。
浙江中医药大学
《素问》侧重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 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 养生学说和运气学说等。 《灵枢》侧重论述了经络、俞穴、针灸理论 及其临床应用,刺治禁忌等。
•
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作者
《黄帝内经》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一时之 作。黄帝为托名,作者已佚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三、《内经》的沿革
1、最早提到《黄帝内经》书名的是《七略》。
2、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内经》的是东汉班固的 《汉书·艺文志》。 3、南朝齐梁年间全元起最早注释整理了《素问》。
4、隋·杨上善注释整理,撰《太素》。
《内经》将阴阳说和五行说引用于医学来分 析研究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个《内经》 处处都运用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内经》朴 素的辩证法思想。使医巫从此分开。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二)“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恒动观
1、整体观:
《内经》“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是以人体五脏 功能活动系统外应五时五气的方法,把人与自然统 一起来,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系统,反 映出《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 “经”之涵义: • 《文史通义》:“至于术数诸家,均出圣门 制作……而习是术者奉为依归,则亦不得不 尊以为经言者也。”
浙江中医药大学
素 问:
“问”:是一种写作体例。一问一答的形式 “素”:太素之义。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 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 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 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 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五、《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一)唯物辩证法思想 1、唯物思想(精气说的运用) 古代哲学中的精气说渗透于医学反映于《内 经》。进一步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气有运动的 本领,形和气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天体 演化和宇宙构成及生命起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2、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
浙江中医药大学
5、唐·王冰对《素问》进行了整理、注释。 6、宋·林亿奉召整理《内经》以降医籍以王冰本 为主要底本。
7 、明代翻刻古医书盛行。明 ·顾从德刻印的宋本 《素问》,刻印错误少、精确。 8、1956年人卫影印了顾本《素问》并出版。
9、1963年人卫将学
• 《灵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亡佚不传。 • 现通行本是南宋年间史崧献“校正家藏旧本 《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 • 明·赵府居敬堂刻宋本《灵枢》,错误少,质 量较高。 •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 • 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此影印本铅字横排排 印并出版。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分类合编(《素问》《灵枢》的合刊本)是分类编 写最完整的一部著作,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三十二卷,十二类) 2)注释准确、论点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际。 3)善于用《易经》的思想和观点阐发《内经》理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
4)撰写《类经图翼》,对《内经》部分理论进行 专题展开研究,如经络、运气等。 后附《类经附 翼》,著名的大宝论、真阴论等均出自《附翼•求 正录》。 5)对运气研究非常有特色。运用天文历法解释运 气疑难、重视物候现象、从河图洛书入手研究医 易同源、图文互释互注。
《内经选读》
主讲:郑红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
绪
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内经》简介
《内经》,全称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 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 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 影响最大的医学典籍。被后世医学家尊称为 “医家之宗”。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2、恒动观: 恒动观,也是《内经》理论体系重要学术思想 之一。认为天地日月、自然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生 发展运动变化着的,人体生理病理也是在阴阳二气 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发生发展变化着的,自然事 物都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六、《内经》古今研究概况
(一)古代研究概况 1、梁· 全元起《素问全元起注》 最早注释《内经》的是梁(502-557)•全元 起《黄帝内经》八卷后称《素问训解》。宋朝这 本书还存在以后便散失,现从林亿《新校正》中 还可以见到。
浙江中医药大学
9、清· 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字隐庵,浙江钱塘人(公元 1610 - 1674 ) 出生于医学世家。 这两部书是《内经》的全注本。是他率领 门生数十人历时五载而成。因集体注释而成的, 故谓之“集注”。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是集体注释《内经》的第一家。由于集中了多人 的智慧,故注释质量较高。 2)不拘泥于历代医家的观点,主张以临床实践为标 准阐发医理。 3)对病机解释较详,对许多疑难问题进行了阐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
灵 枢:
原名《针经》《九卷》。是唐代医家王冰据 道家《神枢》《玉枢》所改。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二、《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
•
分歧多多:黄帝说、先秦说(战国、秦汉)、汉 代说(西汉、东汉)、跨代说。 原因种种:内经所列人名(黄帝、歧伯、少俞、 雷公等)皆为托名,真正作者无传;内经与今存 《素问》、《灵枢》关系存在异议;《素问》 《九卷》〈针经〉经传抄整理与今存〈素问〉、 《灵枢》存在差异;内经内容广大学科多种断代 不易。
浙江中医药大学
8、明 · 李中梓《内经知要》 字士材,号念莪,明末江苏华亭人(公元 1588 - 1655 )。一生博览群书,尤对《内经》 深有研究。 《内经知要》是《内经》的节注本。即选 出重要部分分类注释。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 )选出《素问》《灵枢》的部分内容,进行分类 注释。由博返约,要言不烦。 2 )分为道生、阴阳等八类,内容精练,分类简要, 注释简明易懂,故流传甚广。 3 )结合临证,并提出许多独道见解,例如对“少 火”和“壮火”的解释有所发挥。
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成书年代
• 推断依据:(1)、依据古籍并人物:《史记》书成于前 99年(司马迁前145、135?~前90、87?),书中传仓公 (前2世纪)扁鹊,载阳庆传书,未及《内经》可为上限; 《七略》成书于前32年(?)可为下限。(2)依据历史 背景:天文历法、文字、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依托之风、 校书背景。 研究成果:今存《素问》、《灵枢》成书年代为取材先秦, 成编西汉、补亡东汉、增补魏晋南北朝,补遗唐宋。
浙江中医药大学
10、清· 高世栻《素问直解》 字士宗,清初浙江钱塘人,曾随张志聪学 医。认为《集注》义意艰深故重新编注。《素 问直解》是《素问》的全注本。 汲取了前人张景岳等注释《内经》的经验, 以简捷通畅的笔风来注释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 )篇节条目清楚,语言简明流畅、易懂, 确实具有“直解”的特点。 2)说理透彻,联系临床实际。 3)也有个别改动原文之处。
《黄帝内经》全书分为《素问》和 《灵枢》两部分,各九卷,81篇,共计十 八卷,162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书名
• • 黄帝为托名 源于古时托名之风:《淮南子· 修务训》:“世俗 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 黄帝而后能入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书称“黄帝”缘由有三:
第一,显示自已学有根本使人信服。 第二,是当时一种时尚和风气。 第三,受阴阳家和道家影响。
浙江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书名
• “内”之诠解: • 医籍考》:“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 《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储说,以次第 名焉者,不必有深意。” • 吴昆:“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 张介宾:“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平素 所讲问,故谓《素问》。”
浙江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书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
3、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号启玄子。曾任太仆令,平素钻研医 学,积累了很多经验。因感《素问》“世本纰缪, 篇目重迭,前后不伦”历十二年,重予注释《素 问》,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完成了校对 整理。 他是以全注为祖本,首先调整篇次,改编为 二十四卷,将养生类篇目置于卷首,反映了作者 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
浙江中医药大学
5、明▪马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马莳,字仲化,号玄台子。马莳擅长针灸技术, 故对《灵枢》注释较精,如经络的发病、刺灸的穴 位等注释较详。唯对《素问》部分颇有争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将唐以来的24卷本重新编次为原来的九卷本, 分章节予以注证。 2)由于马莳擅长针灸、经络、腧穴理论的研究以 及针灸的临床应用,故对《灵枢》部分注释精 详,切合实际,受到后人称赞。
浙江中医药大学
4、宋· 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医家林亿奉 诏,与掌禹锡、高保衡、孙兆等校正医书。为保 存古医书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就是在唐王冰本 《黄帝内经素问》基础上,加以补订增注而成。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以王冰本为底本,先抄写原文,及王冰注释,之后 将自己的校文写在各段王注之后,并标明“新校正” 字样。使王冰本得以完整保留,贡献非常大。后世 又称《新校正》。 2)因参阅了全元起本,为研究《内经》原貌提供了重 要资料。 3)注释的时间早,条目多,注释的质量较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对许多文字作了必要的形、声、义、训,而不是 望文生意,对《内经》的训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是很突出的特点 2)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如上中下三焦水道分治, 为后世临床治疗水肿病奠定了基础。 3)敢于改动原文,认为原文有误则直接改动(径 改),之后在注释中说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
7、明· 张介宾《类经》 张介宾(公元1562——1639年),字会卿,景岳。 浙江绍兴人。张氏不仅精于医术,且通象数、易理、 天文、气象、星纬、律吕、兵法之学。精研《内经》, 费时三十年著《类经》(共三十二卷)和《景岳全 书》。 《类经》是《素问》《灵枢》合编。且是分类编 写的最完整的一部,对今天编写教材,颇有指导意义。 张氏学识渊博,医学理论水平较高,临床经验丰富。
其缺七卷(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二 十一)、二十二不全,其他各卷尚有部分残缺。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王雪台赴日考察时又发现了 所缺的十六、二十一、二十二共三卷,携带回 国,内部影印。(现缺第五卷)
浙江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分类极其详细,纲目下又分条目。 2)在医理针灸诊断等阐述精细并有发挥。 3)在校对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残文阙字)。 4)注释经文善于将释音、释词、释义、释形 结合起来,对于训诂和反切的研究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浙江中医药大学
6、明· 吴崐《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吴崐,字山甫,别号鹤皋。安徽歙县自幼聪 敏,习儒术医术。精通医学经典及张仲景等名家著 作,后游访天下名医70余,医术大进,著作甚丰。 他以王冰 24 卷为蓝本,对《素问》进行注释。 经验较丰富,故对《素问》生理、病理、脉法等部 分理解较好,注释较详,甚至还纠正了他人注释的 谬误。 又由于文字学水平较高,对字词的注音释义 较准确。
浙江中医药大学
2、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太医侍御(专为帝王和宫 中官员等上层看病的医生) 《太素》是《素问》、《灵枢》合刊本, 是分类编写的。共分十九类,三十卷。本书早 已亡佚,现行本是日本珍藏的仁安三年的抄本。 清•光绪年间杨惺吾从日本影抄回国,经肖延平 于1924年校注刊印。
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