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范文(精选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范文(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1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
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
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
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
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
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
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游行的队伍的到来。
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游行,游行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
所以游行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
二伯正谈着,游行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游行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
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
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
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望着缓缓离去的游行队伍,我想:元宵的庆祝活动,不正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吗?看到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乡,我爱你!”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2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
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
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
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
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
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
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
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
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
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
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
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
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
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
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
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3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
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临海。
戚继光又截获了倭寇的信息,决定将计就计,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罢节的百姓躲了起来、众将士在临海县城设下埋伏,倭寇进犯时整个城市红灯笼高挂一派过节气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军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败倭寇。
倭寇向白水洋流窜,恰被潜伏在白水洋上峰岭的`戚家军再次予以重击。
这就是著名的上峰岭战役。
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将元宵节改为正月十四过了。
这个传说是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去上峰春游参观戚继光纪念祠堂时,当地的百姓讲给我听的。
传说归传说,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
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习俗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说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
元宵节,一般的地方习俗都是吃元宵。
可是在我家乡,我们元宵节吃的是糟羹。
那也是我们独特的习俗。
糟羹分咸羹和甜羹两种,咸羹我们方言又名“菜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豆面,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没有吃了,这么一说,口水就出来。
哎呀呀……
当然,元宵节观灯、舞狮子、踩高跷也是习俗,还是很热闹的。
我小时候有一个爸爸自制的高跷,每年元宵节都会拿出来玩的,可惜呀,后来被我们弄坏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
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4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到处都张灯结彩,而在我的家乡——湖南衡阳,也不例外,过元宵节时要比大城市里过得还热闹多了。
元宵节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着自己一年都会勤奋。
起床后,穿衣服也是有讲究的,得穿的一身红,代表着红红火火。
衣服穿好后,事情就轻松了:老人们在家中包元宵;大人们要大扫除;小孩子们就是到家外面去闹元宵了。
先说说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数量自然也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每人包十二个,十二个是由两个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顺。
元宵的馅儿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几个元宵里包糖,谁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里包硬币,谁吃到就会走财运;有的往元宵里包苹果碎儿,谁吃到就会平平安安。
虽然这样包并不一定会实现这些祝愿,但是这一种种包法却透露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大人们大扫除是为了把家中所遗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统统赶走,辞旧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闹元宵了。
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他们都穿着红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红的海洋,美丽极了。
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元宵节:有的在舞龙灯,希望自己能飞黄腾达;有的在踩高跷,希望自己步步高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
小贩们支起小摊,一边跟街上的人们庆祝,一边卖元宵和各种元宵节的纪念品。
大家都尽情地玩着,欢快地笑着。
这一天晚上还必须得吃元宵呢!是多么快乐、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家乡的元宵节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有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这是在大城市里感受不到的。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5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德江县,每当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时,那里就热闹非凡。
人们舞龙灯、炸龙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爸爸告诉我:“舞龙是土家人喜爱的传统文化,每年元宵节都用舞龙表达上年丰收的喜悦,并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去年寒假,我回家乡过年,终于亲眼目睹了这热闹非凡的景象。
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急急忙忙赶到了县城里,那里早已人山人海。
我们在人群中焦急地等待着。
大约九点多钟,从远处传来了喧天的锣鼓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开始了!开始了!”爸爸把我扛到了肩膀上,来了,终于来了!
只见几十条五颜六色的龙向我们这边齐头并进,那阵势可真壮观呀!不大一会儿,龙离我越来越近,舞龙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穿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
他们训练有素,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群龙贺岁,一会儿神龙摆尾,一会儿龙腾虎跃……锣鼓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
最有趣的是一条草龙,它全身都是用松树的叶子编成的,在群龙中显得与众不同,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舞着它,在鞭炮的烟雾中,好似腾云驾雾。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最独特的炸龙灯开始了。
只见舞龙灯的全变成了清一色的帅小伙,他们都光着膀子,脸色通红。
他们才一出现,围观的游人就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和礼花向龙身上扔去,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和耀眼的光芒。
我也小心翼翼地扔了几串鞭炮,急忙躲到一旁,生怕被炸到。
不大一会儿,一条龙就只剩下了骨架。
舞龙的小伙子们却眉头都不皱一下,可真勇敢啊!人们尽情地欢呼着,直到龙全被炸完为止,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6
提起元宵节,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就把他杀死了。
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
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
神
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
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
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
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
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节了。
这就是传说,不是真的,真的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印度人信佛,他们成佛的人,把他们烧成骨灰,扒一扒,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
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
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
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
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节。
唐朝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他们有宝马香车,灯楼高50米,有50000盏灯,灯楼里有20个房间,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
宋朝是过五天,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
明朝是过十天,从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闹花灯,耍龙,狮,放烟花,踩高跷,扭秧歌……对了,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
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
女生上别人家偷,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滚,我的头都滚晕了。
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7
今天,就是我最喜欢的、过完年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我喜欢元宵节,其实有一个“简单粗暴”的理由——我爱吃元宵。
我吃元宵也并不一定吃些比较贵的水果味,最合我口味的就是普通的黑芝麻馅。
吃元宵时,咬一个小口,再吸一吸流出的馅儿,就可以把剩下的一口吞掉。
一个下去,回味无穷,还想再吃一个、两个、三个……
吃过元宵,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们孩子最喜欢的环节——赏烟花和放鞭炮。
我们一群小孩儿早就吃饱了,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让着要去玩儿。
大人们不耐烦了,就下楼去了。
没人有一两根小烟花,高高举起,争先恐后地让叔叔帮忙点着。
一会儿,大家手中的烟花都绽开了,听到的只有烟花一个劲儿地在“哧哧”作响。
又一会儿,手中的烟花燃完了。
婶婶去买了,我们没事干,就去欣赏天上的烟花,只见它“嗖嗖”飞上天,一下子就炸成了一朵花。
各种颜色的花开了出来:粉绿色、红黄色、紫黄色、红绿色、粉蓝色……许许多多的花盛开在深蓝色的天穹里,旁边的小星星做点缀,那是一幅怎样高超的画技也描绘不出的画卷!
婶婶回来了,发给每人一盒炮。
我的是手榴弹——一拉那个小环,它就冒白烟,再扔出去就妥了。
起初,我还有些不敢,但看到别人扔的不亦乐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斗着胆子扔了一个,也没那么可怕。
不怕之后,就一个接一个地放,非常好玩儿。
放中型烟花时,二叔把我们抱起来,转着圈在烟花上“飞”,胆大的他还敢直接跨过去。
最后,我们点燃了冲天炮。
它在天空中发出彩色的小火星,还有巨大的响声。
今天的鞭炮声震得我耳朵都疼了好久,烟花更是令天上的星星都逊色了好几分。
这时,一盏孔明灯飞过,我也不管它灵不灵了,抓紧低头许了个愿:希望我每年的元宵节都这么快乐,一年中的365天更是要加倍快乐!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8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这里的每一个节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有多热闹吧!
傍晚七点多,我就拉着妈妈去星月广场看花灯。
到了星月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八个用塑料花装饰的大字:“幸福、和谐、富民、安康。
”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有卖孔明灯、红牛角灯……的小摊,我便停在一个小摊的前面,让妈妈买了一个孔明灯。
然后我和妈妈就开始看花灯。
啊!广场上到处亮堂堂,远远望去,
点点灯光在黑暗的衬托下与天空中的星星融为一体。
正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呀!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这里的周围挂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望着这些数不胜数的花灯,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星星。
看,这个花灯上画着嫦娥与后羿;看,那个花灯上画着一棵很高的槐树;哎,那边还有一连串不同造型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猫……等等。
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
让我犹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相机闪个不停。
看完花灯,我和妈妈坐在一个楼梯休息,看见有许多人在放孔明灯,我便让妈妈和我一起放孔明灯。
妈妈把孔明灯从袋子里取出来,把铁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灯撑起来,妈妈马上把孔明灯下面的那一小块蜡点着了,我把孔明灯轻轻地往上一推,它就飞起来了。
我的孔明灯越飞越高,天上的孔明灯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终盯着属于我自己的那个孔明灯……
放完孔明灯之后,我就和妈妈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花灯可真漂亮,真希望家乡一年有好几个象这样的元宵节,这样我就可以多看几眼那美丽的花灯了,还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灯。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9
春节过后便是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的说法不一。
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内红外白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从此元宵节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
在中国元宵跟汤圆是两回事。
元宵跟汤圆在古代统称“汤圆”。
后来时移事迁,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之为“汤圆”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
我山东籍书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妈妈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来了。
妈妈拿出从老家捎来的糯米粉,倒在簸箕里,接上一碗凉水,取出从超市买来的冻馅,就着手做元宵了!妈妈先将几个蘸过水的黑芝
麻馅儿放到簸箕里,飞快的晃动簸箕,馅儿上就裹上了一层糯米粉。
接着,妈妈又熟练地将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馅儿过一下凉水,再次发到簸箕里滚动。
如此四五次,一个玲珑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几次失败后也做好了几个元宵。
做好之后放到通风处晾晒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滚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馅儿,溜进冒着袅袅轻烟的沸水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凉后,元宵上桌啦。
白净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
舀起一个,迫不及待的送到嘴里。
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来。
糯而不黏的皮儿,香儿不腻的馅儿,咽了下去,嘴里依然留着芝麻的喷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圆月一样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家乡的元宵节700字作文10
元宵节第一件事就是吃元宵,元宵是糯米皮、八宝馅,皮是白白的软软的似棉花糖,咬上一小口,由芝麻、花生和成的馅从皮里自然而然地流出的,那馅是甜甜的,有花生、芝麻的香味,吃一个,还想吃下一个,我一连吃了七八个,也不解馋。
这时广播里传出动听的歌声:“卖汤圆,卖汤圆……”哦,原来元宵节是甜甜的。
此时,街上响起了锣鼓,那声音惊天动地,舞狮开场了。
我钻进拥挤的人群,只见场子中央的狮子摇头摆尾,翻腾跳跃,舞狮人一会儿手持铁枪、一会儿手持钢刀、一会儿又拿出方天画戟,来逗狮子。
狮子一会儿退,一会儿又向前跳跃,一会儿翻跟头,不停地与武器较量。
人们不满足一只狮子表演,不停地呼唤“再来一只”,在人们的呼喊声中,很快又出来了两只狮子。
舞狮人跃上了搭好的铁架,向下面的狮子摇晃着彩球引逗狮子上架。
瞧,那只绿狮子,前腿扒在铁架上,后腿猛然蹬地,身子一拧,后腿便搭到了上面,紧接着又是一个翻身,狮头朝上正好顶住彩球,舞狮人一个大力甩球将球抛到地上,只见那狮子腾空一跃,猛扎下去,一下就逮住了彩球,人群一片欢呼。
街道上的人群随着舞狮的惊险动
作大呼小叫,而在鸿祥大卖场门口也是人头攒动,原来是在猜灯谜。
小学生们搬来了成语词典,大人们唠叨着谜面。
“给一个提示呗!”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接着人们便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
猜中的人兴高采烈,没猜中的人依然乐此不疲继续猜着,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哦,原来元宵节是快乐的。
夜幕降临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到焰花燃放点的附近,只见一颗颗飞弹划过夜空,绽放开来。
焰火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火树银花、有的如满天繁星,颜色由蓝变红,由紫变青、变绿,又突然变青白色。
我最喜欢的是红色的一帘幽梦,似瀑布倾斜而下,又像垂柳迎风飘摆。
焰火把夜空装扮的美丽而绚烂。
哦,原来元宵节是美丽的。
元宵节是甜甜的、是快乐的、是美丽的。
我爱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