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口结构职业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 (1)城市生活的拥挤和人口的广泛流动造成流行疾病的蔓 延: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里来 ,人口密度很大,一旦发生急性传染病,蔓延速度极快 ,2003年,SARS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爆发就是一个 典型案例。
• (2)生产方式的一致性造成职业性疾病的普遍存在:在机 器大生产的条件下,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服从于机器, 机器给人造成的片面发展,乃至畸形,往往会影响同一 职业人群。而白领阶层远离体力活动,所形成的身心问 题也是“通病”。
二、体质概述
• (一)体质的概念 •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简
要地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 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 稳定的特征。体质既反映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水平, 也反映着人体的身体运动的水平。
体质和健康的区别
• “体质”的概念,和“健康”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体 质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而健康具有短期和易变的特征, 同样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基本体质状况可能千差万别;同 样体质状况的人,在短期内可能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健康 方面的不同表现。同时,体质还包括了对人的生活能力、 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评价。
内容安排
• 绪论
• 社会体育概述
• 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 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 地位、功能
• 社会体育参与
•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 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内 容、方法
• 社会体育活动分类指导
• 社会体育管理
• 社会体育机构
绪论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兴起的大众体育热潮,
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一、生产方式
•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生产方式概念在不同场合还 用以指:
• ①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 • ②生产力的利用形式; •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 • ④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
及生产规模的大小; • ⑤生产关系。
二、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影响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健康公民2000年 积极人生 90年代-迎接新的地平线
德国 意大利 澳大利亚
德国黄金计划 面向2000年体育目标 活跃澳大利亚
日本
国家促进体育基本计划
1990年 1990年 1992年
1992年 1994年 1994年
1999年
第二章 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反作用生产方式 • 社会体育既顺应社会的生产方式,推动生产的发展
(二)健康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条标准: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
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
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 (一)面临的研究课题 • (二)对社会体育学科发展的期望
第一章 社会体育概述
• 第一节 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 社会体育: 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
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 动。
相关概念
体育
竞技体育
大众体育
群众体育 (广义)
何为健康
(1)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2)心理健康:
第一,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 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 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保持适度的 焦虑。 第三,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 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二、生活方式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
• 余暇时间支配缺乏社会指导 • 电视影响生活质量 • 生活节奏加快引起种种困扰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 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健康系莱斯特·布莱斯诺博士对约7 000 名11~75岁的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方式的男女居民进行 了9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证实,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身 体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所有药物的影响。据此,他和他的 合作者研究出一套简明的、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 :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②有规律的早餐;③少吃 多餐(每日可吃4~6餐);④不吸烟;⑤不饮或饮少量低度 酒;⑥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lO%,不高于20%);⑦ 有规律的锻炼(运动负荷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
• (6)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
•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走路轻松有力。
(三)健康的社会性
•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体的,也往往表 现出巨大的社会性,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健康问题的出现 都带有社会性,在一个时期很可能在一个很大范围内流 行同样的一种疾病,在某一个特殊的人群中也很 可能罹患同样的疾病。
• 此外,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身体。布莱斯诺博士指出,它适用于各种 年龄的人,特别适用于身体功能处于下降阶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 7种习惯去生活,那么将会使你终身受益。一般来说,年龄超过55 岁的人如果能按上述的6~7种习惯去生活,将比仅仅遵循3种或更 少的习惯生活的人长寿7~l0年。
第三节 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又契合社会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积极推 动社会进步。
第一节 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 一、生产方式
•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的体系。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
•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
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
何为健康
• (3)社会适应良好: • 指个体的社会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
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 (4)道德健康: •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 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 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的幸福作贡献。
• 社会体育意识 • 社会体育方法 • 社会体育手段 • 社会体育场地 • 社会体育器材 • 社会体育传播 • 社会体育经费
三、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
• 培养劳动力 • 保护劳动力 • 修复劳动力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健身产业的出现
第二节 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一、影响社会体育的生活方式要素
余暇时间、健康概述 • (一)健康的定义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它的章程中给健康作了如下
的定义: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个体在 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和病症。以后,这个组织在关于健康的定义 中又增加了“道德上”的评价,使健康的定义更加全 面,更加具有社会性。
现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 家加强和重视了对大众休育的研究,这是一种人文精 神的回归。这一时期国际大众体育的学术交流也频繁 展开,所举行的多次国际体育运动生物学科报告会, 主题多是讨论或涉及大众体育。
(四)培养体育人才赋予的任务
• 1993年12月,国家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度》,这是在深化体育改革中产生的一项社会体育的基本 制度,填补了社会体育人员管理上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社 会体育工作在制度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体育出现的深刻变化,以及“以
人为本”观念的全面确立,为社会体育学的建立提供
了极其良好的社会条件。
(一)国外大众体育热潮的形成
•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引起了人口构成的老龄
化、劳动构成的知识分子化、膳食构成的高营养化和
科学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综合体。
•
本教材作为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的导论性教材,
将主要围绕“社会体育”这一基本概念,讨论社会体 育的概念、功能、发展进程,以及社会体育与社会的 关系,探讨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社会体育的 参与、社会体育的管理、社会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机 构等专题,而将有关身体锻炼、终身体育等内容留给
了其他专门的教材,这就使对“社会体育”讨论更加 集中、更加明确。
社会体育学科简介
步
社会体育导论
进
社会体育学
科
群众体育学
学
体育理论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性决定了社会体育的 研究既可以做经验的定性研究,也可以做精确的定量 研究。 调查访问法 问卷调查法 实验对比法 文献资料法 数理统计法
(二)体质的指标
• 评价体质强弱的综合指标有如下5个方面: •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
原因
• (5)医药科学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疾病发生的共同性:临床医 学的进步可以攻克一个个疾病难关,一种种药物的发明和 一项项诊断医疗手段的采用可以征服各种曾经认为是绝症 的疾病,如麻风病、肺结核等,这就使人们的寿命普遍延 长,但一些以前未受重视的疾病也会突现出来,如当今的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 2001年8月7日,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二百余所体育院系开设了社会 体育专业,大多成立了社会体育系,许多学校培养了社会 体育的硕士生,少量学校还培养了博士生。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一)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
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暨对社
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
中各种问题的原则方法。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
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教材体系
•
《社会体育导论》是在《群众体育学》、《社
会体育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 开始出现的《群众体育学》和本世纪初改名为《社会 体育学》的几本教材,是社会体育理论、社会体育管 理、身体锻炼基本原理与方法、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
消费结构的社会服务化,以及疾病构成的文明病化,
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发展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众体育因此迅速崛起。
(二)我国群众体育的迅猛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把我国群众体育作为人力资源开 发的一种投资形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质史明和精 神文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但我国开展群众体 育的经济条件还相当薄弱,而开展群众体育的思想认识 正在逐步转变和提高。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模 式和运行机制已经逐步形成,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在新 世纪到来之际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原因
• (3)生活方式的趋同化造成“文明病”的集中发生:一个 国家、一座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居 民的饮食方式、起居方式、医疗方式、文化动方式等是 比较接近的。所以一旦发生“文明病”就会异常激烈地 同时表现出来。
• (4)生活环境的恶化可造成环境疾病的大面积流行:一个 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基本是一样的,因 此当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是难以幸免的.更大程 度上表现出健康问题的社会性。
群众体育 (狭义)
学校体育
军事体育
社会体育
第二节 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 国内 • 创业阶段(1949-1957) • 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 • 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 • 恢复、初步改革发展 阶段(1977-1991) • 改革深化与发展阶段(1992至今)
国外全民健身计划名称
用科学的态度研究国内外的大众体育的经验,并建 立理论,以指导我国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强烈时代需要。
(三)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
由于社会的各种人群对健康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 ,由于社会体育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 运动,一批我们过去的“体育理论”从未涉及到的概 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如体育人口、社区体育、 康复体育、残疾人体育、妇女体育、休闲体育等等, 因此必须对这一领域给予理论支持才能推动社会体育 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