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4 故乡作业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故 乡》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故 乡》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故乡》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亲戚.(qì)愕.然(è)毡.帽(zhān)祭祀.(sì)B.应.酬(yīng)伶.俐(líng)秕.谷(bǐ)惘.然(wǎng)C.鄙.夷(bǐ)磕.头(kē)脖颈.(gěng)瑟.索(sè)D.寒噤.(jīn)恣.睢(zì)潺.潺(chán)嗤.笑(chī)2.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找出来并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

绍兴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

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2)病句:3.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起来了。

A.阴暗看昏黄萧条悲凉B.阴沉望苍黄萧索伤心C.阴晦瞟暗淡萧条伤心D.阴晦望苍黄萧索悲凉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5.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 第14课《故乡》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 第14课《故乡》

家徽◎余华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

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

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粗糙,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

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里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

不一会儿,父亲的几个弟兄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

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

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

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出来吧。

”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

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

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

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

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

《故乡在远方》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在远方》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张抗抗《故乡在远方》阅读练习及答案故乡在远方张抗抗(1)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2)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3)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4)我不知道。

(5)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

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潮畔是我的出生地。

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6)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

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

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

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7)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

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当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

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

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已的根性。

(8)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

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9)而外婆早已过世了。

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

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

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

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10)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

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Fra bibliotek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4《故乡》中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4《故乡》中考试题及答案

14 《故乡》中考试题及答案阅读下面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

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供,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不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选出文段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寒噤:因惊讶而感到心寒B.厚障壁:深深的隔阂C.迟疑:有一点点怀疑D.折了本:亏损,赔了本钱2.选出对“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试题:14 故 乡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试题:14 故 乡

第四单元阅读14故乡[见学生用书B本·B10]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沧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__huì__ 禁.__jīn__不住(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__沧__ 改正:__舱__②错别字:__蓬__ 改正:__篷__【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①注意“晦”的读音,不要读成méi。

②“禁”有jìn、jīn两个读音,在“禁不住”一词中读jīn。

意为承受不住,抑制不住、不由得。

(2)①“船舱”中的“舱”从舟,仓声,指船上居人置物的部位。

“沧”则从水,仓声,本义为寒冷,此处应该为“舱”。

②“蓬”指飞蓬,使蓬松,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或浓密的头发。

“篷”指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多指车船上用的)。

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为“篷”。

2.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逐一找出来并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

绍兴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

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_①句中“水乡”应加双引号。

③句中的两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2)语病:__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或者删去“努力构建”,并将它前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__【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病句的修改。

(1)①中的“水乡”表示特定称谓,应该加上双引号;③中顿号分割同类或并列的事,而句中的三个短句并不构成并列关系,也不属同类,应用逗号隔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故乡01 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阴诲.(huì)篷.隙(pénɡ)萧.索(xiāo) 祭祀.(sì)B.装弶.(jànɡ) 惘.然(wǎnɡ) 秕.谷(bǐ) 髀.间(bì)C.伶仃.(dīnɡ) 愕.然(è)嗤.笑(cī) 瑟.索(sè)D.寒噤.(jìn) 深黛.(dài)潺.潺(chán) 恣.睢(zì)(解析:A.“诲”应写作“晦”;B.“弶”应读作“jiàng”;C.“嗤”应读作“chī”。

)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A.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①,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②么?的偶像..B.鲁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③。

①神灵②自己的希望③崇拜的对象(2)都如我的辛苦..②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睢而生活。

①劳碌奔波②辛勤劳苦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3.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找出来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

绍兴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

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①句中“水乡”应加双引号。

③句中的两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2)病句: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

4.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大江健三郎深深喜爱《故乡》的原因。

不过,在持续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深为喜爱的作品却变成了《故乡》。

尤其是结尾处的文字,每当遇见新的译本,我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有时间还会把那段中文原样抄到纸上,然后贴在租住房间的墙壁上。

2020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14 故 乡

2020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14 故 乡

14 故乡◎文章主旨文章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结构图示◎查一查项—項()—蕭()—魯()—邊()—條()—謀()—親()—談◎读一读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讲一讲行书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查一查:萧鲁边条谋亲谈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把“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萧.索()祭祀.()五行.() 伶俐.()潮汛.()愕.然() 鄙夷.()嗤.笑()应酬.() 惘.然()隔.膜()3.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时候即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仓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起来了。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横线汉字的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ì)“风”的笔顺是:撇、横斜钩、撇、捺。

B.阴晦.(huó)“风”的笔顺是:撇、横斜钩、撇、点。

C.篷隙.(xì)“不”的笔顺是:横、撇、竖、点。

D.篷隙.(xì)“不”的笔顺是:横、撇、点、竖。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部编版语文九上14《故乡》练习题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4《故乡》练习题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4《故乡》练习题及解析部编版语文九上14《故乡》练习题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阴诲(huì) 篷隙(pénɡ) 萧索(xiāo)祭祀(sì)B. 装弶(jànɡ)惘然(wǎnɡ)秕谷(bǐ)髀间(bì)C. 伶仃(dīnɡ)愕然(è) 嗤笑(cī)瑟索(sè)D. 寒噤(jì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2.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A.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 小说有矛盾冲突,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C. 小说的故事性强,比其他的文学样式更感人。

D.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_____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

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 ①③④②B. ②①③④C. ②③④①D. ③④②①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B.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C.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14《故乡》作家作品课文全析全解及随堂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14《故乡》作家作品课文全析全解及随堂练习

故乡作家作品课文全析全解及随堂练习含答案故乡鲁迅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创作过程(《(呐“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喊)自序》)。

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

从《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

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

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

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

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

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

往返大约29天。

《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

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后习题(Word版有答案)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后习题(Word版有答案)

14 故乡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jì) 阴晦.(huì) 断茎.(jìng)心绪.(xù)B.闰.土(rùn)寓.所(yú)亲戚.(qi) 祭祀.(sì)C.脚踝.(huái)潮汛.(xùn)嗤.笑(chī)瑟.索(sè)D.作揖.(jí)惘.然(wǎng)恣睢.(suī)隔膜.(m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捏造箫索应酬细脚伶仃B.祟拜寒噤留恋聚族而居C.鄙夷磕睡惶恐一望无际D.愕然神异竹匾纷至沓来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摆抖摇晃)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2)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抓拿捏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藏躲逃)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走跑飞跳)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无缘无故)B.“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惊慌恐惧)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D.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凶暴)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局势动荡,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D.在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选自《呐喊》。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 乡》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故 乡》同步练习附答案

14《故乡》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A.阴诲(huì) 折本(shé) 萧索(xiāo) 祭祀(sì)B.装弶(jànɡ) 惘然(wǎnɡ) 秕谷(bǐ) 髀间(bì)C.伶仃(dīnɡ) 愕然(è) 嗤笑(cī) 瑟索(sè)D.寒噤(jì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解析:A.“诲”应写作“晦”;B.“弶”应读作“jiàng”;C.“嗤”应读作“chī”。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船舱瓦楞蓬隙毡帽B.竹匾伶俐颧骨鄙夷C.皇恐应酬皱纹磕头D.嶂壁苛税世面隔膜(解析:A.“蓬”应写作“篷”;C.“皇”应写作“惶”;D.“嶂”应写作“障”。

)3.下面文段中第②句和第⑦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第四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语言资源保护。

②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已经全社会成为共识。

③没有乡音,何处遣乡愁?④一句句方言,连缀着一份份情感,也联结着太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

⑤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⑥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⑦尽管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1)第②句修改意见: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或“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2)第⑦句修改意见:无论(不论、不管)是出于情感传承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文学大师。

《故乡》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有条不紊地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所忆。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主要是因为已是冬天,触景生情。

C.文中“闰土”的着墨最多,因为“闰土”的命运就是当时广大贫苦劳动人民的命运,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D.文中多用对比的写作方法,使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答案:B解析:分析各个选项,B项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不仅仅是因为冬天这个自然环境因素,文章更侧重的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即作者的心境悲凉。

故选B。

点评:这道题涉及到了文章的线索、景物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以及写法,需要学生对文章整体上深入理解。

2.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交流会上,李教授通过一系列贴切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

B.他填报志愿时,想报北大,又想报复旦,真是见异思迁。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答案: A解析:分析各项的词语。

A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运用的是正确的。

B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运用在这里不合适。

C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运用不正确。

D莘莘学子。

指众多的学生。

运用在这里也不正确。

故选A。

点评:首先是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就是考虑成语感情色彩,然后是考虑语境的意思,这样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否正确。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日,备受关注的“萧山十景”评选活动正式开场。

B.告诉我,哪一个才是我的故乡?我是从故乡走出,还是向故乡回归?C.考生如拿到印刷不完整,套色错位,有破损污染的答题卡,应立即找监考老师更换。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答案★☆★14《故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答案★☆★14《故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答案★☆★14《故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

通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变化。

对此,“我”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参考答案:课文写了故乡景的变化和人的变化。

景的变化:记忆中的故乡,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五彩、神异、明亮、鲜活;现实中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一片衰败、荒凉、死寂。

对此,“我”的心情是悲凉的。

故乡的变化,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旧中国农村残暴践踏的缩影。

故乡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上。

闰土: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捉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

二十几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

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二十几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年轻漂亮、安分守己,端庄文静,“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二十几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

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进行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搬弄是非,诬蔑闰土偷碗碟。

“我”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

二、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学之间讨论。

参考答案:“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由于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

《故乡》(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故乡》(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4课《故乡》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消失的故乡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部编版语文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14 故 乡

部编版语文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14  故  乡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全文依据这个线索,分为几部分?
3.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
这是一个
的故乡,说说你的理由。
小说人物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其中谁是主要人物?
闰土、杨二嫂 、母亲、水生、宏儿和“我”; 闰土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梳理巩固
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的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
代表。
作者对其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塑造其目的: 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
灾害。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小说的情节,弄清 了文章的梗概,分析了闰土的形象和故乡的变 化。这节课我们接着分析杨二嫂和“我”的人 物形象。
杨二嫂的变化
细读课文38-51段,找出描写杨二 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语,看看二十年来,杨二嫂发生了哪些 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

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
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
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国救民,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为中国革命文 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俯横 首眉 甘冷 为对 孺千 子夫 牛指 。,
背景资料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 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 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预学案:第14课《故乡》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预学案:第14课《故乡》

14 故乡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qi) 蓬隙(pénɡ) 毡帽(zhān) 祭祀(sì)B.装弶(jànɡ) 伶俐(líng) 秕谷(bǐ) 髀间(bì)C.伶仃(dīnɡ) 磕头(kē) 皱纹(zhòu) 瑟索(sè)D.寒噤(jīn) 深黛(dài) 潺潺(chán) 姿睢(zì)2.写出与下面各词意义相近的词。

阴暗( ) 萧条( ) 寂静( )悲凉( ) 鄙视( ) 崇敬( )3.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学毕业后他们多年不通消息,彼此间的情感起来。

②鲁滨逊虽然被困荒岛,过着与世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信仰。

③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到处是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景象。

④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的脸上显出了十分的样子。

A.隔绝隔膜悲惨悲哀B.隔膜隔绝悲惨悲哀C.隔膜隔绝悲哀悲惨D.隔绝隔膜悲哀悲惨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

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