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报告
第一部分:中国陶艺欣赏
中国的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和发展先于瓷艺。

大约从唐朝开始,瓷器制作开始逐渐取代陶器制作,此后的陶器艺术开始走向下坡路。

然而无论如何,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

对中国古代陶器的欣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对中国的陶艺有了较深的了解。

中国陶艺有着悠久并非常丰富的发展历史,8000-9000年以前,绚丽多姿的彩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更是达到辉煌并出现第一次质的飞跃——釉的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瓷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隋唐五代的南青北白以及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想更是绚烂夺目。

第二次飞跃是由繁音汇奏、扑朔迷离的唐宋五大名窑创造的,它们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瓷”。

元明时代,景德镇一枝独秀,青花如同清墨再染备受吹捧。

明清时代清幽古镇宜兴(“陶都”),“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紫砂。

第三次飞跃来自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

一路走来,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不断前进的。

中国陶瓷艺术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

是一门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与时代、政治、经济风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

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最早出现的陶瓷是彩陶,原始彩陶的出现是由于原始村落、剩余食品的出现和饮食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得益于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对泥土和火的熟练认知。

原始彩陶的胚体都是由慢轮修整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原始彩陶的代表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它们各具特色。

仰韶文化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表示人物或动物纹,并且其制作风格逐渐从写实发展为抽象;马家窑文化主要是以平行、弧曲、交叉、同心圆、漩涡的线条变化体现,风格流畅繁而有序,对物体的刻画简单却形象;大汶口文化描绘精细构图严谨,有着很强烈的
色彩对比。

提到中国陶艺不得不说的是宋代四大名窑。

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帝王凭借官窑无偿占有优质的制瓷艺术品,起自唐代的越州贡窑,中经五代吴越时“设官盗窑”再到宋时官窑制度基本确立。

宋代官窑瓷器大量生产仿古铜、玉的器物,造型古朴雅致,大多在于平淡含蓄,一色纯净,追求釉色的清醇、静谧和柔润。

这是由于两宋大兴文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但武备松弛,统治阶级和文人逃避现实而产生的带有田园、花间熏陶的艺术情趣,强调平淡自然之美,其思想领域的基础程朱理学提倡追求平易质朴的风尚和禅宗深奥神秘的哲理,在艺术上,爱好沧古之律的文人趣味影响。

分开来看,汝窑青瓷的特色是色泽美,哥窑的特色是纹理美,官窑的特色是
肽釉的对比美,钧窑的特色是瓷器的色彩美。

两宋时期,南青北白局面被打破,官窑瓷器大
多烧制青瓷,这是由于浅青色符合宋代平易而
隽永,淡薄而含蓄的审美,我想更多的可能是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影响更为重要,宋徽宗的整
体风格更倾向于此。

汝窑的瓷器胎质细洁,胎
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釉色青中带绿,冷暖适中,蕴涵水汽,器物造型仿古朴素,不求纹样装饰。

哥窑以纹片著称。

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

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

哥窑的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釉面周身冰裂,变化万千,俗称“开片”,别具古朴天然之趣。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

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

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

官窑主要仿古青铜礼仪雅器,以洗练疏朗旋纹为饰。

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著称,胎色灰白,底刷酱釉,“蚯蚓走泥纹”式,二次烧成,以天青色为底色,玫瑰紫、海棠红交织混融,有“夕阳紫翠忽成蓝”的形容,自然天成,变幻无穷,素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传说。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

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为被人们称为“瓷都”的景德镇,不仅制瓷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造出的瓷器驰名世界,享誉九洲。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景德镇位于昌河之南,原名昌南镇,后在北宋景德年间由于瓷器质量上乘,皇帝以年号赐于镇名,故改称景德镇。

景德镇的陶瓷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

她开创了以釉下彩绘为主的装饰技法,造型集历代之大成,技法繁多。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二千余年,“新平治陶,始于汉世”。

就在这个时候起,景德镇地区就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

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景德镇制瓷技术也有所提高,产品运销各地。

正是由于历朝历代积累的丰富的制瓷基础,特殊的地势使其免遭战乱荼毒,“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以及高岭土的发现和顺从元人的喜好,昌河通过鄱阳湖直通长江的顺畅的交通环境,使得元朝逐渐形成了景德镇的一枝独秀。

青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
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
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
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青花
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
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
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
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经过了原始青花、青中泛黄的宋代青花后,景德镇吸取各家之长后成功烧制出清新、雅致的青花。

元青花以其胎骨厚重、形制巨大、器形雄浑清秀挺拔,厚釉色白,闪青较重,光润透亮,青料浓艳青翠,幽雅悦目,纹饰繁密有序,题材丰富优美而吸引着古今世人。

元代青花的图案主题纹饰主要是
人物故事、动植物和云水纹,中部填以主题,上下篷纹瓣,器角垂云纹,纹饰繁密,层次一般达5~7层,多者有10层,龙小头,细身,三爪或四爪,且与云水结合,画海水浪花多似兽头,菊花花心一层,竹子叶尖向下,画山石一般不分阴阳面,不留白。

第二部分:陶艺制作心得
这学期我们一共上了了六节陶艺制作课,首先是泥塑课,其次是两节拉坯课,接着是两节课,最后一节是上釉课。

初进陶艺室时我兴奋又期待,准备大展身手,做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样就像老师说的我也算有了自己的传家宝。

可真正动手做起来才发现自己有多笨,别说精美绝伦了,做出来的东西简直不能见人,无颜面对中国祖先啊。

不过通过六节课的学习,我好歹对陶艺制作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也初步了解了陶艺制作的流程,并且对陶艺更感兴趣了。

第一节课是用手塑高岭土。

说白了就是捏泥巴,可又不是简单的捏泥巴,分为直接徒手捏泥及盘条两种。

虽然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捏泥巴玩,手艺还不错,可那手绝活到了这里却行不通了。

无论是徒手捏泥还是盘条要求都非常高,稍微不注意就会对作品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们所使用的是所谓的高岭土,那些泥土都是经过处理的,土质相当软,很容易就能够捏制成型。

但是就是因为土质很软,所以制作的过程中容易使得作品发生塌陷,因此一直强调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是作品的厚度保持在0.5-1公分左右,使作品能够再晾干之前保持原状。

而且作品不能够是实心的,要用一定的工具将作品内部的泥掏空还要留出气孔,否则会在烧制的过程中因空气受热膨胀却不能有效地排出来而炸裂,轻则会损害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重则伤及烧窑老师的生命。

盘条,是指将泥巴揉搓成直径大致相当的泥条,然后在泥板上盘制出想要的造型。

说实话用手揉泥条虽然小时候玩过,但要做出自己想要的形状还真不是已件容易的事。

本来想做一个心形的笔筒,但由于盘条太有难度,对泥条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最后只得做成了一个烟灰缸,伤碎了心啊。

第二、三节课都是拉坯课。

拉坯的技巧讲究由外及里,自下而上,逆向发力。

这是老师上课示范时讲的十二字箴言,掌握好这些就能够制作出漂亮的拉坯作
品。

俗话说眼高手低,看着老师示范的时候明明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就制作出一个小巧的碗,可是等到自己真正能够操作机器的时候就发现真的很不容易。

老师说,你们不要想着要拉出什么作品,等你们拉出来它像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当时还挺不以为然,觉得老师对我们太没有信心啦,可真做起来不得不承认老师说的在理。

老师说第一节课不要求我们拉出作品来,主要找找手感,可我花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有找着手感,不得不说自己没有天赋啊。

揉好泥后要把泥用力砸在拉坯机上,然后用手通过拉坯机的转动把泥扶正,可我把握不好用力,扶了半天也没能把泥扶正,最后好不容易把泥扶正了,做作品时又一味地求大和薄毁了一个又一个作品,浪费了大量的泥和时间,两节课一共才做出了四个作品,而且还看不出长得什么样子,悲剧啊。

拉坯真的是个力气活,从最开始的揉泥、砸泥到后来的拉坯,都需要很大的力气,不然做出来的作品不好。

拉坯也是一个手艺活,需要一定的技术,当然也需要熟能生巧。

刚开始拉的时候连泥都扶不正,后来慢慢竟然也拉得像个样子了。

不过跟坐在我对面的那个女孩子比起来我的作品可就真寒碜啦,人家是美术生,做出来的作品又大又漂亮,而且效率还很高,我不得不自愧不如啊。

第四、五节课是修坯课。

上课之前就听老师说这节课要对作品进行大动而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夭折的,心里不禁有点惴惴然。

从架子上取出自己拉坯做的产品,个个厚得跟啥似的,都需要做大大的修整。

桌子上的工具很齐全,不过还是担心自己在打薄时会把作品弄破,那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所以特别珍惜这硕果仅存的几件作品。

不过,想到修坯可以把自己那丑陋无比的作品重新修出形状来,心里还是满怀期待的。

按照作品由差到好的顺序进行修坯,也就是刮、修、掏。

可能因为太小心翼翼了,修得太轻太慢,两节课也没能把四件作品修完,可是如果抱回去也没工具修,只得留着下节课接着修了。

修坯真的很考验我的耐心和细心,而这两样都是我极度缺乏的,在这次修坯课上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没想到最后很意外的,粗心如我竟然没有损害一个作品。

看着自己把一个个作品修的有模有样心里还是很欣慰的,用老师的话说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

”确实是的,自己亲手塑造出来的陶器,它不仅是件作品了,在你的精心雕琢下是件艺术品。

你的每一刀在音乐的陪伴下有节律地修饰着这件艺术品,一边观赏她,一边完美她,这一切尽在无言中。

最后一堂课也是重头戏。

上釉是最关键的部分,成败在此一举。

上釉前要先将作品的底部削平,并且一定要保持在一厘米以内。

为此我可又是煞费苦心,拿工具刀削了好久。

修好了底还不能上釉,还要在作品上补水,为的是使釉料能够均匀稳定的附着在作品的表面。

而上釉分为两种,而且两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一种是直接将整个陶器上釉,由于上釉要有一定的技术,所以我们只要将整个作品用毛笔补完水后让学长学姐代劳上釉了。

还有一种途径是釉下彩。

就是先用描笔蘸上彩色涂料(都是特殊的釉彩化学涂料),在作品上画上图画,这个作图过程要求只能画线条和点,不允许大片涂抹作品。

最后,我们要把上好釉的作品拿回来进行刮底。

老师强调要把底部有可能接触到桌面的地方的釉都给彻底地刮干净,一星点都不能留,这可又为难我了。

由于上节课我还有作品没修好,这节课用了一部分时间修坯,结果后来上釉的时间明显不够,最后忙得手忙脚乱,甚至一不小心在粉红色的心形作品上蹭上了别的颜色,可以说是忙的一塌糊涂。

看着釉料桶前面成型的作品觉得经过1300℃的高温还能展现出如此完美的色彩真是太神奇了。

虽然最后还有一件作品没来得及上釉,但完成的作品都安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时间就这么飞逝了,陶艺课就在这么不经意间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学习陶艺制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欣喜、沮丧、期待、失望等,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弦。

陶艺课就这么结束了,但是我对陶艺的喜爱并没有到此为止,我以后还会继续追寻陶艺的脚步。

经历了这几周的制作课,我想这一辈也不会忘记陶艺作品的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制作陶艺我想我会很快的熟悉制作过程的,真心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制作陶艺作品。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