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硏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
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
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下面,我想和各位老师一起讨论儿种心理学原理:
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侍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
“为什么不能打开?而且还要'绝对”潘多拉越想越感到奇怪。
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
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被潘多拉打开后一下子全跑到了人间。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与其他类型的逆反心理不同,它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机制。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这种禁止常常会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这就是禁果逆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
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
案例:学生奇装异服。
登门槛效应
所谓“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
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乂称为"层递效
应”。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做了一个实验,用以验证“登门槛效应”。
研究的笫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户向家庭主妇被试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请她们支持
"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
研究的笫二步,两周以后,山原来的两个大学生主试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竖一块不太美观的大告示牌,上写“谨慎驾驶”。
结果表明,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55%以上)都同意竖告示牌,而没有签过名的同样情况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可能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要想实施得恰到好处却不那么容易。
首先,必须考虑这个小要求的合理性,使它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其次,每一要求间隔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给学生有“得寸进尺”的感觉;最后,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要求得以实行。
罗森塔尔效应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
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
这虽然是一则神话,但心理学家却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鉴定。
然后,研究者给了这些学生的教师们一份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儿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儿个人。
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
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或增强学好的愿望、向上的志向、勤奋学习的动力。
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教师要热爱每个与之打交道的学生,特别是差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巴奴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
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
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岀数白份遥测评语。
有两白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 十分灵验。
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其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呢?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没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儿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怎么差, 但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向上的念头。
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觉自己潜在的能量。
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
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
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
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
但在自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
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
出的智力难题。
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德西效应。
它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比如,有些家长利用金钱和物质激励孩子的学习,却发现其效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而且,一旦失去物质激励,孩子将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另外,过度的学习表扬也会产生德西效应。
合理的课堂学习表扬对受表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而过多过量的表扬则可能失去固有效力,易使学生陶醉于表扬之中,并把受表扬当成学习目的,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表里不一,甚至染上虚伪恶习。
学生过分渴求老师的表扬,还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出现“自我保护心理”,只愿听到表扬,抵制他人的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二是不加思考地照经常表扬自己的老师的话办,只要老师喜欢、乐意的,哪怕是犯错误也要去干,而对不易受到老师表扬的事一概不做,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因此要注意控制课堂学习表扬的使用,尽量避免过度的学习表扬产生的德西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轻易表扬一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不作过多表扬,表扬要恰如其分,使受表扬者和全班同学都感到“确实值得表扬”和“应该表扬”。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 锭。
”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马太效应”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消极作用:一是容易使被赏识的学生滋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的不良情绪,从而脱离群众,为其他学生所孤立;二是容易使那些
不被赏识的学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使学生丧失自我发展的最佳心理环境;三是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例如:干部轮值制,设立各种单项奖和进步奖,使鼓励面更宽等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这种逆反心理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所以在教育他们不要早恋时,来软的比来硬的更奏效。
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需要,都愿意主宰自己,不想被别人控制。
一旦其他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选择,并把这种意愿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主权受到威胁,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抗拒,排斥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事物和感情,而更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
青春期孩子们之间的恋悄,我们习惯上称其为“早恋”。
其实这是他们对异性的一种尝试性接触,渴望与异性做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希望从异性那得到共鸣和赏识。
当你问他们:''你们是否以结婚为LI的谈恋爱时?”他们会觉得你的问题可笑之极,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恋爱,只是有好感而已,喜欢在一起,根本与婚姻无关。
正是基于此,早恋通常并不稳定,它往往因为恋人之间环境、心理、情绪等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不了了之。
但是家长们的强力干预,往往巩固和明确了少男少女之间原本朦胧、脆弱的关系。
所以,tl前很多教育专家提出,只要是不涉及性的“早恋”,家长都不必干涉,同时要用正确、全面、健康的性教育对孩子们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