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笔记題研
提高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O朱小艳泾川县第三小学
I关键词】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做法【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章编号】1004—0463(2020)02—0139—01【文献标识码]A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

”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

刚刚迈入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于他们的活泼,爱讲话的习惯,老师需要耐心对待。

有时上课期间,有的同学边玩文具边小声交谈,看见老师时一脸茫然,眼神游离于课堂之外,当老师点名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还会在底下窃窃私语,说些与上课无关的话。

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热身,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1.萝卜蹲。

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红萝卜,一组代表白萝卜,一组代表黄萝卜。

老师喊口令:“红萝卜蹲,黄萝卜蹲,白萝卜不蹲。

”喊到哪一组蹲,哪一组就要快速蹲下。

喊到另一组时,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

未按口令做动作的孩子算失败。

2.抓耳抓鼻。

小朋友在老师面前站成一排,老师喊口令,小朋友来做动作。

当喊“1、2”时,孩子两手在胸前按口令节拍击掌两次;老师喊“3”时,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鼻子,右手与左臂交叉用食指与拇指抓住左耳。

接着,教师再喊“1、2”,孩子依然按节拍击掌两次,而当老师再喊“3”时,孩子换成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右耳。

3.弹钢琴。

孩子先排队站好,从1到7进行报数,每人记住自己的号码,并明确该号码在音乐中所代表的音符。

比如,1是哆,3是咪。

孩子围坐在老师面前,游戏开始,老师用简谱唱简单的调子。

唱到哪个音,报相应数的孩子就快速站起,第二个音响时再立即坐回,这样,如果听到自己的音时不立即站起或者误站起的孩子都记失败一次。

老师可先用“12345671”、“17654321”试音,使孩子有所准备,所唱简谱由易到难,逐渐加快。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六七岁的孩子喜欢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童话故事。

为此,每次上新课,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情境,再加上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

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o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

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

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

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

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最新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得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四、课内拓展,游戏互动,发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

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锻炼了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本丈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干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094)编辑:郭裕嘉
139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