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南朝 B、北朝 C、西晋 D、东晋
7、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吸收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B、佛教盛行的产物
C、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D、是雕刻艺术的宝库
8、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_篆_书_、_隶_书_、转到_楷_书_、 草书和行_行_书_也逐渐流行。
9、东晋的顾恺之擅长画人物,他的一生创作很多,流传至 今的有摹本《_女_史_箴_图__》和《__洛_神_赋_图__》。
宗教与哲学
③应如何评价当时的道教?
东晋南朝时期的道教经过改造,与 儒家思想结合,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同 时吸收佛教诫规,模仿佛教组织,发展 势力;但当时道教的炼丹、求仙,对于 医学、化学和健身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 进作用。
宗教与哲学
2、佛教的盛行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社会动 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 社会环境。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 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让他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籍。 统治者也需要佛教,佛教有一整套系统的教义, 可以借助它来控制人们的思想,麻痹人们的斗 志。
10、简要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 些? (1)书法艺术形成,书法家辈出。王羲之是这一时期最杰出
的书法家,楷、行、草等书体无不擅长,被尊为“书圣”,
勰
学著作。
郦 道 元
北魏
杰出的
地理学 《水经注》
家
写出综合性地理 学专著
竹帛书 大篆 金文 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
小隶 篆书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行书
楷书
草书
东汉末年: 书法逐渐成为艺术。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法家王羲之
哪一个同学知道王羲之 的有关故事?
(1)魏晋时期字体的分类: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思考王羲之的字体有何特点? (2)王羲之的字的特点:①端秀清新;②飘若 浮云;③矫若惊龙。
佛教的盛行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巨大发展
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特点: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我
国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 佛教艺术的特点。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 郊,现存53窟,佛像5 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 大佛,高13.7米。佛像 造型雄伟,面部丰满 而柔和,两肩宽厚, 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 品。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宗教与哲学
② 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佛寺广布,僧尼众多;佛寺在政治、经济 上有很大势力。
③佛教的盛行影响有哪些?
①佛教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②出现 反佛的思想。③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 术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高僧在翻译佛经方面 做了一些工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宗教与哲学
反佛与灭佛
①在佛教炽盛的时代,有哪些人起来 反佛、灭佛?
——《神灭论》 回答: (1)从材料1和材料2中判断是哪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并 加以分析。 (2)分析材料1和材料2产生的社会背景。 (3)比较材料1与材料2的异同。
(1)东汉的王充和南朝的范缜。 王充认为:人生靠精气,人死精气消亡,形体腐朽, 不能成鬼。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相互结合的, 肉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没有刀刃,就不会有 锋利,没有肉体就不会有精神。 (2)西汉时期出现“天人感应”论即天是万物的主 宰,可以降福祸于人间的迷信思想,王充反对迷信, 对此进行批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者利 用宗教统治人民,因此大力宣扬佛教。佛教宣扬转生 来世,针对佛教的谬论,范缜发表《神灭论》。 (3)同:都是无神论,承认精神和肉体是相互结合 的。异:材料1,精气灭血脉枯,死不能成鬼。材料2, 无刃无利。
宗教与哲学
②这一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是谁?他们 对道教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东晋人葛洪把儒家学说的社会伦理也作为 道教的指导思想,同时大谈采药炼丹,养生延 年,修道成仙。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宗教。南朝时,陶弘景进一步在道教教义中融 入儒家学说,而且吸收佛教教义,还把封建等 级制度引入道教的神仙世界,建立起道教的神 仙体系。经过陶弘景的改革,民间道教已完全 改变成了正统的道教。
《神灭论》产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2、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 3、统治者大力扶持。
内容: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1、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 2、肉体死了,精神随之消失
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
顾恺之《洛神赋图》全卷
《洛神赋图》第一卷(局部摹本)
2、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其作品的特色是: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 个性。
请同学们说说顾恺之的画为什么达到活泼传神的境界?
三、佛教盛行和《神灭论》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作者是范缜
意义:
1、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传输了无 神论思想。
2、《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宗教与哲学
1、道教的发展变化 ①想一想,和东汉时期相比,道教发
生了什么变化?
道教源于民间,在东汉中后期,逐渐具备宗 教的基本特征,形成独立的宗教.最初,它在下层 民众中影响较大,成为民间结社、甚至农民起 义的精神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生分 化。一些道教理论家对它进行改造,使这一宗 教逐渐为统治思想所接纳。
知识连接
道教:东汉时形成,主要经典是《太平经》, 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 食其力。(主要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佛教: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东汉明帝派人到 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白马寺。
唯物主义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制天命 而用之”,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 长都是自然现象;东汉前期,王充著《论衡》, 认为“人死不为鬼”反对天降灾祸。
其一,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范缜的《神灭论》轰动一时。矛头直指佛 教灵魂不死,即神不灭的说教。
其二,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
宗教与哲学
②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 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 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范缜的《神灭论》是要唤醒民众,动摇统 治阶级的精神堡垒。他是继东汉王充之后 又一位唯物主义大思想家。《神灭论》在 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 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石窟 的宗教内容与艺术形式?
统治者开凿石窟是为了宣传宗教迷信, 但是它们同时也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 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也吸收了外来佛 教的艺术特点,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 我们应当保护它、爱护它。
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 成下面的表格的内容: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化(一)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
著名数
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都
冲 之
南朝
学家、 天文学Biblioteka 家《缀术》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 是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之后 七位数,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
著名农
编成我国现存的第
思 北朝 学家 《齐民要术》 一部完整的农业科
《女史箴 “三绝” 图》、《洛 神赋图》
《神灭论》 古代思想史上的 宝贵遗产
练习训练: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B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A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钟繇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D )
A、王羲之 B、陶渊明 C、钟繇 D、顾恺之
4、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的是(A
)
A、《兰亭序》
B、《孔雀东南飞》
C、
《十五从军征》
D、《洛神赋图》
5、南朝时最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是( C )
A、王充 B、张衡 C、范缜 D、祖冲之
6、产宣传佛教,统治者命人在许多地方辟山削崖,开凿石窟,雕
造佛像开始于( C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人之所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发精气 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 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论衡·论死篇》 材料2:“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 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舍利无刃,舍刃无 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天下第一行书 ── 《兰亭序》(摹本)
同学们知不知道王羲之有何别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的材料,思考下面的问题:王 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 字为后人所崇尚,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 们从中可以得到 什么启示?
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于他有立志专精,勤学苦 练的精神。
从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为何喜欢鹅? 二、传神的绘画 1、东晋画家顾恺之
同学们思考一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 以及其代表作品有什么地位?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圣”王羲之
东晋人,他的字 或端秀亲新,或“飘 若浮云,矫若惊 龙”,被后人称为 “书圣”。代表作 《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321─371年)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想一想?并完
位置
开凿 时期 特点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前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之后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项目 人 物 朝 代
书法
东晋
王羲之
代表作品 《兰 亭 序》
绘 画 顾恺之 雕塑
东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神灭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阐述了无神论思想;认为人的肉体和精神是
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 随着消失。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 佛教盛行
原因: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佛以求摆 脱现实苦难,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表现:寺庙的大量修建,人民的负 担更加沉重。
影响:佛寺广占良田,人民的负 担更加沉重。
南 北 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人物 类别 朝代
著作
历史地位
祖冲之 数学、 南朝
天文学
贾思勰 农学家 北朝
郦道元 地理学 北魏
家
王羲之 书法家 东晋
推算圆周率 领先世界近一千 年
《齐民要术》现存第一部完整 的农业科学著作
《水经注》 综合性地理专著
《兰亭序》 “书圣”
顾恺之 画家 东晋 范缜 思想家 南朝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 洛阳市南的 龙门山。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 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 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