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危害:桩身混凝土离析,容易造成桩基钢筋锈蚀,影响桩基 质量。断桩的处理造成金济损失和工期延误。
课件
7
• 防治措施
• ①控制骨料的粒径和级配,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抽 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坍落度,对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不合
格混凝土严禁灌注;②在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注水,做密封
打压试验;下导管时,每个接头均应加密封圈,漏斗口设置
• 防治措施
• ①认真审核图纸,严格控制路线超高段和缓和曲线段标高; ②加强盖梁、台帽模板横坡控制,在支座垫石混凝土浇筑同 时进行标高复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③加强挡块放样和模 板安装控制,减少误差和变形;④重视支座垫石混凝土养生 工作,避免支座垫石、挡块出现裂纹。
课件
18
• 2 上部构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2.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特征、种类及防治措施 • 混凝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作用和外部荷载
• 形成原因 • ①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容
易出现扩孔;②泥浆稠度不足和泥浆的水头高度不足;③护筒 的深度不足;④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
• 危害:给钻孔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成桩质量。 • 防治措施 • ①加深护筒埋置深度;②增设钻杆导向架,控制钻锥摆动;③
在钻孔过程中和混凝土灌注时,调制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并 控制好泥浆比重和水头来护壁;④当钻孔完成后,应及时进行 混凝土灌注;在不能立即灌注的情况下,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并加大泥浆比重,待灌注前再调整到设计要求。
够的水泥砂浆起主要作用。当减水剂(水剂约1%,粉剂约1.5
%)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率较通常稍提高1-2%许,不仅砼
浇捣塑性明显改善,砼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
匀,砼表面避免出现“相料色差”;④加强振捣工艺控制,防
止过振、漏振,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采用洁净水或饮用水进
行养
生。
面麻面、气泡和裂纹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未打磨、清理和未涂刷脱模剂或脱模过早,脱模时均容易发
• ①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打磨、试拼,对接缝不平整、不
严密部位进行调整、校正;②模板在拆除、搬运不能
随意敲打,堆放应平稳,二次使用应先检查是否变形,
并及时校正;③模板横、竖接缝的螺栓在混凝土浇筑
前应全部拧紧,不可采用“单跳花”或“双跳花”方
法,以免造成螺栓断裂和模板变形;④对墩、柱和台
身混凝土顶部不圆顺或不顺直部位,应先进行修整,
②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规范、设置数量过少或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脱落;③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造 成上层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
• 危害:保护层不足,容易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和钢筋 锈蚀;保护层过厚,影响钢筋受力。
• 防治措施 • ①严格按照结构物骨架钢筋尺寸制作,对钢筋重叠、
密集区适当调整内骨架筋尺寸,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 度;②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要牢固,受扰动或受力部 位应增加设置;③对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应向 下凿除部分混凝土,先调整预留钢筋位置,再绑扎上 层墩柱钢筋。
• 3.1.11浆砌台身施工工艺差 • 形成原因 • ①砂浆拌和不均匀,没座浆、灌缝不实;②丁、顺石
搭配不合理,面石形成通缝。
• 危害:整体强度低,影响结构安全。 • 防治措施 • ①砌筑砂浆必须按照批复的配合比,并采用机械拌和;
铺筑一层砂浆,砌筑一层石块,并要求有专人灌缝捣 实;砌筑一层检查验收一层,合格后再进行下层施工; ②一顺一丁或二顺一丁,丁石嵌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 求,面石上下竖缝应错开,并不小于8cm。
课件
10
• 1.6墩、柱垂直度偏差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刚度、整体性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②
模板安装垂直度控制不严,误差过大;③模板缆风绳 锚固松动或四周拉力不一,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倾斜; ④混凝土施工器具撞击模板,导致模板倾斜。
• 危害:改变了墩、柱受力状况,偏差严重的影响结构 安全。
• 防治措施 • ①模板厚度、刚度应满足结构物混凝土浇筑受力不变
形的要求;②模板安装前,要用经纬仪在底部放样定 位,安装后用垂线校正模板顶面中心点,并检查整个 墩、柱的顺直度;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用经纬 仪或垂线检查模板竖直度,检查缆风绳有无松动现象; 并注意保护,以免受到撞击。
课件
11
• 1.7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 • 形成原因 • ①骨架钢筋尺寸制作不规范,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课件
12
• 1.8墩、柱和台身混凝土接缝错台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安装前没试拼,安装不平整、不严密;②模板 刚度不足、变形后没及时调整;③模板横、竖接缝的 螺栓过少或未拧紧,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错台;④墩、 柱和台身混凝土顶部不圆顺或不顺直,与模板不密贴 而造成错台。
• 危害:容易引起垂直度偏差。
• 防治措施
课件
17
• 3.1.12支座垫石顶标高误差、挡块位置偏差及砼裂纹
• 形成原因
• ①路线超高段和缓和曲线段标高控制不严;②支座垫石平整 度和四角高差不符合设计要求;③挡块位置不准确,挡块模 板安装不牢固,混凝土浇筑时变形;④因支座垫石、挡块一 般位置均较高,养生不及时而出现裂纹。
• 危害:影响梁板安装顶标高控制,支座垫石不平整影响梁板 安装稳定、安全。
课件
19
•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桥梁结构 及构件所发生的裂缝也是形态各异的,但就一 些具体裂缝而言,总有主导原因,一些裂缝, 具有其独特特征。混凝土硬结前,易产生的塑 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可统称为沉缩裂 缝;混凝土硬结后,易产生塑性干缩裂缝(龟 裂)和长期干缩裂缝,可统称为干缩裂缝;还 易产生温度裂缝和化学作用裂缝;在混凝土硬 结前后都可能产生的有应力裂缝和施工处理不 当等因素的裂缝,可统称结构性的裂缝。
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④在有倾斜的软、
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
填片、卵石冲平后再钻进。当已发生孔道偏斜后,可用
检孔器测定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情况,一般可在偏斜
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偏斜严重时应
回填砂粘土至偏斜面,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课件
2
精品资料
危害: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折性能。
课件
1
• 防治措施
•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 中心三点要垂直,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正;②钻
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
用千斤顶及时调整;③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
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2钻孔桩扩孔、塌孔
• 防治措施
•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同一构件混凝土必须采用同一料场
材料和同一配合比;②在模板每次使用前,均应彻底磨光,选
用优质脱模剂涂刷;③恰当控制坍落度,其中控制砂率的过程
还应注意到,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并与砂子的细度
模数有关。砼的匀密过程是以和易性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砼
拌和物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这些性能还在于砼中有足
生粘模,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②一次性下料过多,振捣不充分或 漏振,气体没能充分引排而形成气泡;③脱模过早,经风吹易出现 收缩性裂纹;④墩、台身顶部混凝土因坍落度偏大或振捣骨料下沉、 砂浆上浮,容易造成墩身顶段出现麻面、收缩裂纹等现象。
• 危害:混凝土裂纹导致结构断面减小,并容易引起钢筋锈蚀。 • 防治措施 • ①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表面残留混凝土、涂刷脱模剂;根据施
止水阀(球);③检查钻孔记录,了解孔底有无扩孔现象,
计算封底需要混凝土量,确保首盘混凝土量达到埋管深度,
防止导管进水;④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面
的高程计算导管埋深;过深影响混凝土翻浆甚至堵管,过浅
容易脱空、导管进水而断桩;⑤为灌注桩施工配备的拌和楼、
运输车和相关设备必须满足混凝土连续灌注施工要求。⑥若
为断桩,应在原孔位冲掉重做。
课件
8
1.5 灌注桩钢筋笼位置不准或上浮
• 形成原因 • ①钢筋笼保护层定位筋不足或不规范;②钢筋笼
未与孔口固定;③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底时速度 过快,或混凝土面已过钢筋笼底面一段距离,而 导管埋置较深没及时调整,导致钢筋笼上浮;④ 导管挂住钢筋笼,导致其上浮。
• 危害:减短了桩基钢筋有效长度,影响了桩基抗 折性能。
严重的卡管,无法继续灌注而造成断桩;②导管密封不严, 灌注过程有少量水渗入,导致混凝土离析,渗水量严重的可 能导致断桩;③首盘混凝土方量不足,没能封底,导管进水 而断桩;④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抽拔过快,管底超出混 凝土面而进水,导致断桩;⑤混凝土没有连续灌注,中间间 歇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无法灌注而导致断桩。
作用,以及温差、干缩变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般 桥梁结构,构件中,裂缝宽度小于或等于 0.05mm的那部 分,对使用没多大危害。但大于0.05mm的裂缝,终究会 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施工中仍应尽可能控制裂缝 的数量和宽度。同时,有些裂缝,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发展;有些裂缝,随时间延长而继续扩展,对前者,采 用封闭措施即可,而后者,关系结构安全度,而不可简 单处治。
沉陷裂缝,随混凝土原材料及配比不同,浇注 高度及浇注速度不同而不同,浇注高越大,速 度越快,沉陷越大;塑性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由 塑性变固体性化学反应所引起,水泥用量越大, 水灰比越高,所产生的塑性收缩就越大。
课件
21
• 预防措施
•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加水量,不 要采用过大的单方水泥用量。②掺入减 水剂和适量粉煤灰。以便减少沉降量和 塑性收缩。③在混凝土浇注1~2h后,对 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表面拍打、振密。 箱梁及T梁应浇到翼板根部时停一段时间, 待梁身混凝土泌水沉降完成后,再继续 浇注翼板这层混凝土。
再安装模板;
课件
13
• 1.9墩、柱和台身混凝土表面色差 • 形成原因 • ①同一构件混凝土分两次或多次浇筑,
而各次所用原材料不同;②模板没彻底 除锈、打磨,脱模剂质量差而影响混凝 土外观色泽;③混凝土离析、过振造成 混凝土表面花斑;④采用被污染的水进 行养生。
• 危害:影响桥梁整体美观。
课件
14
课件
5
1.3钻头掉入孔中
• 形成原因
• ①设备过于陈旧,且没及时进行检修。② 施工人员操作不当。③孔底地质复杂,卡 住钻头。
• 危害:影响桩基正常施工进度。 • 防治措施
• ①更换新的钻孔设备并及时进行检修。② 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③改进施工工 艺。
课件
6
1.4钻孔桩混凝土离析、断桩
• 形成原因 • ①混凝土和易性差、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在灌注过程中离析,
课件
20
• 2.1.1沉陷裂缝 • 现象:混凝土浇注后1~3h内,随泌水而沉降
或随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的裂缝。沉陷裂缝顺 梁、板上表面主筋的方向开裂,裂缝最深达钢 筋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在钢筋以上产生不规则 斜裂缝。
• 危害:减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速了 钢筋的锈蚀。
• 原因分析 • 钢筋正上方与其周围发生不同的收缩下沉产生
桥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基础及下部构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钻孔桩倾斜度超标
形成原因
①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 卡孔和护筒中心三点不垂直;②在钻进过程中,钻 机弯曲,接头不正,没有及时调整;③在钻进过程 中,遇到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粒 径大小悬殊的砂砾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导致 钻进方向发生变化。④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 头石。⑤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边。
课件
9
• 防治措施 • ①增加定位筋或选用高标号砂浆做成的限位轮,
增加与孔壁接触面积,防止嵌入孔壁,在孔口 设置锚筋固定定位并防止上浮;②根据检查记 录,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减缓灌注速 度,当混凝土面超过钢筋笼底面一段距离,调 整导管埋深再恢复正常灌注;③当导管挂住钢 筋笼时不可硬拉,防止钢筋笼上浮和导管脱落; 应上下移动导管或人工转动导管方向来摆脱。
工时段气温,合理控制脱模时间,避免发生粘模现象;②加强混凝 土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工艺控制,一次性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快 插慢拔,先边缘后中间,不过振、不漏振,充分引排气体;③合理 控制脱模时间,脱模后应及时覆盖养生,避免出现收缩性裂纹;④ 应加强砼墩、台身顶部坍落度控制和进行二次振捣工艺。
课件
16
课件
7
• 防治措施
• ①控制骨料的粒径和级配,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抽 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坍落度,对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不合
格混凝土严禁灌注;②在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注水,做密封
打压试验;下导管时,每个接头均应加密封圈,漏斗口设置
• 防治措施
• ①认真审核图纸,严格控制路线超高段和缓和曲线段标高; ②加强盖梁、台帽模板横坡控制,在支座垫石混凝土浇筑同 时进行标高复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③加强挡块放样和模 板安装控制,减少误差和变形;④重视支座垫石混凝土养生 工作,避免支座垫石、挡块出现裂纹。
课件
18
• 2 上部构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2.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特征、种类及防治措施 • 混凝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作用和外部荷载
• 形成原因 • ①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容
易出现扩孔;②泥浆稠度不足和泥浆的水头高度不足;③护筒 的深度不足;④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
• 危害:给钻孔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成桩质量。 • 防治措施 • ①加深护筒埋置深度;②增设钻杆导向架,控制钻锥摆动;③
在钻孔过程中和混凝土灌注时,调制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并 控制好泥浆比重和水头来护壁;④当钻孔完成后,应及时进行 混凝土灌注;在不能立即灌注的情况下,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并加大泥浆比重,待灌注前再调整到设计要求。
够的水泥砂浆起主要作用。当减水剂(水剂约1%,粉剂约1.5
%)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率较通常稍提高1-2%许,不仅砼
浇捣塑性明显改善,砼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
匀,砼表面避免出现“相料色差”;④加强振捣工艺控制,防
止过振、漏振,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期,采用洁净水或饮用水进
行养
生。
面麻面、气泡和裂纹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未打磨、清理和未涂刷脱模剂或脱模过早,脱模时均容易发
• ①模板安装前应进行打磨、试拼,对接缝不平整、不
严密部位进行调整、校正;②模板在拆除、搬运不能
随意敲打,堆放应平稳,二次使用应先检查是否变形,
并及时校正;③模板横、竖接缝的螺栓在混凝土浇筑
前应全部拧紧,不可采用“单跳花”或“双跳花”方
法,以免造成螺栓断裂和模板变形;④对墩、柱和台
身混凝土顶部不圆顺或不顺直部位,应先进行修整,
②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规范、设置数量过少或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脱落;③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造 成上层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
• 危害:保护层不足,容易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和钢筋 锈蚀;保护层过厚,影响钢筋受力。
• 防治措施 • ①严格按照结构物骨架钢筋尺寸制作,对钢筋重叠、
密集区适当调整内骨架筋尺寸,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 度;②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要牢固,受扰动或受力部 位应增加设置;③对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应向 下凿除部分混凝土,先调整预留钢筋位置,再绑扎上 层墩柱钢筋。
• 3.1.11浆砌台身施工工艺差 • 形成原因 • ①砂浆拌和不均匀,没座浆、灌缝不实;②丁、顺石
搭配不合理,面石形成通缝。
• 危害:整体强度低,影响结构安全。 • 防治措施 • ①砌筑砂浆必须按照批复的配合比,并采用机械拌和;
铺筑一层砂浆,砌筑一层石块,并要求有专人灌缝捣 实;砌筑一层检查验收一层,合格后再进行下层施工; ②一顺一丁或二顺一丁,丁石嵌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 求,面石上下竖缝应错开,并不小于8cm。
课件
10
• 1.6墩、柱垂直度偏差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刚度、整体性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②
模板安装垂直度控制不严,误差过大;③模板缆风绳 锚固松动或四周拉力不一,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倾斜; ④混凝土施工器具撞击模板,导致模板倾斜。
• 危害:改变了墩、柱受力状况,偏差严重的影响结构 安全。
• 防治措施 • ①模板厚度、刚度应满足结构物混凝土浇筑受力不变
形的要求;②模板安装前,要用经纬仪在底部放样定 位,安装后用垂线校正模板顶面中心点,并检查整个 墩、柱的顺直度;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用经纬 仪或垂线检查模板竖直度,检查缆风绳有无松动现象; 并注意保护,以免受到撞击。
课件
11
• 1.7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 • 形成原因 • ①骨架钢筋尺寸制作不规范,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课件
12
• 1.8墩、柱和台身混凝土接缝错台
• 形成原因
• ①模板安装前没试拼,安装不平整、不严密;②模板 刚度不足、变形后没及时调整;③模板横、竖接缝的 螺栓过少或未拧紧,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错台;④墩、 柱和台身混凝土顶部不圆顺或不顺直,与模板不密贴 而造成错台。
• 危害:容易引起垂直度偏差。
• 防治措施
课件
17
• 3.1.12支座垫石顶标高误差、挡块位置偏差及砼裂纹
• 形成原因
• ①路线超高段和缓和曲线段标高控制不严;②支座垫石平整 度和四角高差不符合设计要求;③挡块位置不准确,挡块模 板安装不牢固,混凝土浇筑时变形;④因支座垫石、挡块一 般位置均较高,养生不及时而出现裂纹。
• 危害:影响梁板安装顶标高控制,支座垫石不平整影响梁板 安装稳定、安全。
课件
19
•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桥梁结构 及构件所发生的裂缝也是形态各异的,但就一 些具体裂缝而言,总有主导原因,一些裂缝, 具有其独特特征。混凝土硬结前,易产生的塑 性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可统称为沉缩裂 缝;混凝土硬结后,易产生塑性干缩裂缝(龟 裂)和长期干缩裂缝,可统称为干缩裂缝;还 易产生温度裂缝和化学作用裂缝;在混凝土硬 结前后都可能产生的有应力裂缝和施工处理不 当等因素的裂缝,可统称结构性的裂缝。
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④在有倾斜的软、
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
填片、卵石冲平后再钻进。当已发生孔道偏斜后,可用
检孔器测定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情况,一般可在偏斜
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偏斜严重时应
回填砂粘土至偏斜面,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课件
2
精品资料
危害: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折性能。
课件
1
• 防治措施
•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 中心三点要垂直,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正;②钻
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
用千斤顶及时调整;③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
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2钻孔桩扩孔、塌孔
• 防治措施
•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同一构件混凝土必须采用同一料场
材料和同一配合比;②在模板每次使用前,均应彻底磨光,选
用优质脱模剂涂刷;③恰当控制坍落度,其中控制砂率的过程
还应注意到,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并与砂子的细度
模数有关。砼的匀密过程是以和易性为前提的,和易性包括砼
拌和物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这些性能还在于砼中有足
生粘模,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②一次性下料过多,振捣不充分或 漏振,气体没能充分引排而形成气泡;③脱模过早,经风吹易出现 收缩性裂纹;④墩、台身顶部混凝土因坍落度偏大或振捣骨料下沉、 砂浆上浮,容易造成墩身顶段出现麻面、收缩裂纹等现象。
• 危害:混凝土裂纹导致结构断面减小,并容易引起钢筋锈蚀。 • 防治措施 • ①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表面残留混凝土、涂刷脱模剂;根据施
止水阀(球);③检查钻孔记录,了解孔底有无扩孔现象,
计算封底需要混凝土量,确保首盘混凝土量达到埋管深度,
防止导管进水;④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面
的高程计算导管埋深;过深影响混凝土翻浆甚至堵管,过浅
容易脱空、导管进水而断桩;⑤为灌注桩施工配备的拌和楼、
运输车和相关设备必须满足混凝土连续灌注施工要求。⑥若
为断桩,应在原孔位冲掉重做。
课件
8
1.5 灌注桩钢筋笼位置不准或上浮
• 形成原因 • ①钢筋笼保护层定位筋不足或不规范;②钢筋笼
未与孔口固定;③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底时速度 过快,或混凝土面已过钢筋笼底面一段距离,而 导管埋置较深没及时调整,导致钢筋笼上浮;④ 导管挂住钢筋笼,导致其上浮。
• 危害:减短了桩基钢筋有效长度,影响了桩基抗 折性能。
严重的卡管,无法继续灌注而造成断桩;②导管密封不严, 灌注过程有少量水渗入,导致混凝土离析,渗水量严重的可 能导致断桩;③首盘混凝土方量不足,没能封底,导管进水 而断桩;④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抽拔过快,管底超出混 凝土面而进水,导致断桩;⑤混凝土没有连续灌注,中间间 歇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无法灌注而导致断桩。
作用,以及温差、干缩变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般 桥梁结构,构件中,裂缝宽度小于或等于 0.05mm的那部 分,对使用没多大危害。但大于0.05mm的裂缝,终究会 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施工中仍应尽可能控制裂缝 的数量和宽度。同时,有些裂缝,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发展;有些裂缝,随时间延长而继续扩展,对前者,采 用封闭措施即可,而后者,关系结构安全度,而不可简 单处治。
沉陷裂缝,随混凝土原材料及配比不同,浇注 高度及浇注速度不同而不同,浇注高越大,速 度越快,沉陷越大;塑性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由 塑性变固体性化学反应所引起,水泥用量越大, 水灰比越高,所产生的塑性收缩就越大。
课件
21
• 预防措施
•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加水量,不 要采用过大的单方水泥用量。②掺入减 水剂和适量粉煤灰。以便减少沉降量和 塑性收缩。③在混凝土浇注1~2h后,对 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表面拍打、振密。 箱梁及T梁应浇到翼板根部时停一段时间, 待梁身混凝土泌水沉降完成后,再继续 浇注翼板这层混凝土。
再安装模板;
课件
13
• 1.9墩、柱和台身混凝土表面色差 • 形成原因 • ①同一构件混凝土分两次或多次浇筑,
而各次所用原材料不同;②模板没彻底 除锈、打磨,脱模剂质量差而影响混凝 土外观色泽;③混凝土离析、过振造成 混凝土表面花斑;④采用被污染的水进 行养生。
• 危害:影响桥梁整体美观。
课件
14
课件
5
1.3钻头掉入孔中
• 形成原因
• ①设备过于陈旧,且没及时进行检修。② 施工人员操作不当。③孔底地质复杂,卡 住钻头。
• 危害:影响桩基正常施工进度。 • 防治措施
• ①更换新的钻孔设备并及时进行检修。② 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③改进施工工 艺。
课件
6
1.4钻孔桩混凝土离析、断桩
• 形成原因 • ①混凝土和易性差、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在灌注过程中离析,
课件
20
• 2.1.1沉陷裂缝 • 现象:混凝土浇注后1~3h内,随泌水而沉降
或随混凝土塑性收缩产生的裂缝。沉陷裂缝顺 梁、板上表面主筋的方向开裂,裂缝最深达钢 筋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在钢筋以上产生不规则 斜裂缝。
• 危害:减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速了 钢筋的锈蚀。
• 原因分析 • 钢筋正上方与其周围发生不同的收缩下沉产生
桥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基础及下部构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钻孔桩倾斜度超标
形成原因
①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 卡孔和护筒中心三点不垂直;②在钻进过程中,钻 机弯曲,接头不正,没有及时调整;③在钻进过程 中,遇到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粒 径大小悬殊的砂砾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导致 钻进方向发生变化。④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 头石。⑤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边。
课件
9
• 防治措施 • ①增加定位筋或选用高标号砂浆做成的限位轮,
增加与孔壁接触面积,防止嵌入孔壁,在孔口 设置锚筋固定定位并防止上浮;②根据检查记 录,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减缓灌注速 度,当混凝土面超过钢筋笼底面一段距离,调 整导管埋深再恢复正常灌注;③当导管挂住钢 筋笼时不可硬拉,防止钢筋笼上浮和导管脱落; 应上下移动导管或人工转动导管方向来摆脱。
工时段气温,合理控制脱模时间,避免发生粘模现象;②加强混凝 土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工艺控制,一次性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快 插慢拔,先边缘后中间,不过振、不漏振,充分引排气体;③合理 控制脱模时间,脱模后应及时覆盖养生,避免出现收缩性裂纹;④ 应加强砼墩、台身顶部坍落度控制和进行二次振捣工艺。
课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