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 1、起步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平低。 原因: 1)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 等原因,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2)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济和教育水 平落后等原因,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落后与世界水平。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
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
Leabharlann Baidu
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知识窗
863计划的领域与主题
(一)生物技术领域
(二)航天技术领域
(三)信息技术领域
(四)激光技术领域(三个主题)
(五)自动化技术领域
(六)能源技术领域
(七)新材料领域
(八)海洋技术领域
钱学森:(1911~ )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 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 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 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 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 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 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 职务。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 导弹之父”。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 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 于世界和平 4.促进19了64年其1他0月领6域日(,如我航国天第技一颗术原)的子发弹试展爆成功
自力更生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
1)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依靠政府力量领导和 开展科研工作。
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
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
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
2)党和政府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华人的知识分 子相结合的办法,迅速建立一支科技队伍。
3)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 划》确定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 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
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
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⑵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2、标志: ⑴核技术: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 国家之一。 ⑵空间技术: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 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市场。 ⑶运载火箭: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⑷信息技术: ⑸生物工程:推动国际性基因组研究,建立自己的基因组 大规模测序的全套技术及科研队伍。 3、意义: 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 有重要的意义。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
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2001年,袁隆 平获得第一届国家 最高科技奖。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 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 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 的最高荣誉。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
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
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 “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 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 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 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 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4、主要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1)表现: 国防科学技术领域: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医学: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 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 ⑴文革使科技受挫 ⑵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出了提出“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⑶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及实施 2、提出:1988·9 邓小平 3、认识: ⑴反映当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技在当 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⑵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 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 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 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邓稼先(1924-1986)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 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 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
会员免费下载 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
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
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
“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 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 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 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