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piān xiān)踌躇(chóu chú)峥嵘(zhēngróng)B.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quǎn)C. 倜傥(tì tǎng)踯躅(zhí zhú)缱绻(qiǎn juǎn)D. 峥嵘(zhēng róng)徜徉(cháng yá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不得不取消。

C. 这种新药的疗效,经过临床试验证明是显著的。

D.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A. 难道你不知道吗?B. 你不知道吗?C. 你应该知道。

D. 你不知道?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好学。

D. 他的成绩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我们为什么学习?C. 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

D. 学习为了什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D. 他的成绩好到令人难以置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生活。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分数:1.50)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论语》解析:《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斐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2.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 )(分数:1.50)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因素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解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意思是:不能与夏生秋死的昆虫谈论冬天的冰雪。

庄子用它作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3.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是( )(分数:1.50)A.为子孙忧B.维护鲁国的利益C.夺取鲁国的大权√D.施行王道解析: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是扩充自己的实力,伺机夺取鲁国的政权。

孔子严厉谴责了季氏的侵略行为和弟子的失职,从而反映出孔子反对贪欲,反对兼并,认为人臣应恪尽职守,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等政治主张。

4.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偏爱的人是(分数:1.50)A.共叔段√B.郑庄公C.颍考叔D.公子吕解析:庄公寤生,姜氏恶之,爱共叔段,后来姜氏又帮助共叔段夺权,从而挑起了兄弟之间君位的争夺。

而颍考叔和公子吕都是郑庄公的臣子。

5.在《段太尉逸事状》中,“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中的“副元帅”是指( )(分数:1.50)A.郭晞B.郭子仪√C.焦令谌D.朱泚解析:“副元帅”是指汾阳王郭子仪。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肃宗宝应元年进封汾阳王。

肃宗至德二年四月,郭子仪兼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出镇河中。

6.《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分数:1.50)A.勇猛善射的武功B.体恤部下的武德C.终生未封的遭遇√D.治军简易的特点解析:《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才气无双,名声远扬,战功赫赫却不得封侯;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却能官至丞相。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______。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______。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______。

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从军行》4、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______。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5、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6、下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属于侧面烘托的一句是______。

A.头上倭堕髻B.耳中明月珠C.缃绮为下裙D.来归相怨怒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______。

A.红娘B.张生C.老夫人D.崔莺莺8、郭沫若《炉中煤》“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主要采用了______。

A.借代修辞法B.比喻修辞法C.拟人修辞法D.反复修辞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______。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D.《短歌行》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______。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______。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12、《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______。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1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______。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14、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38.00)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分数:3.20)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解析:B项中加点字读音都为lì;A项中盥(guàn)洗,其余为huàm;C项中“雄关险隘”中的“隘”读音为“aì”,其余为“yì”;D项中谄(chǎn)媚,其余都为“(xiàn)。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可能感到生僻的豢养、盥洗、霰弹也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3.20)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伶牙利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解析:B项应为伶牙“俐”齿;c项应为冒天下之大不“韪”;D项应为通“牒”。

本题中容易错误的有如下几项:A项中的“恰如其分”中的“分”是“职责和权利的限度”之意,与其意相同的例词有“本分”和“过分”。

“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为“靠近“之意。

C项中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是书面语,意思为“国家大计”。

这三个词用字都正确,学生容易看错。

3.下列词组中的字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3.20)A.备(准备)尝艰辛名副(符合)其实暴虎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B.噤(不作声)若寒蝉明火执仗(拐杖) 大快朵颐(面颊)C.不瘟(沉闷)不火纵横捭阖(开合) 信而有征(验证)√D.宵衣旰(天亮)食否(歹运)极泰来鳞次栉比(整齐的排列)解析:A项:备(完备)尝艰辛;B项:明火执仗(兵器);D项:宵衣旰(天已晚)食。

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分数:3.20)A.借代、借喻、拟物√B.借代、借喻、拟人C.借喻、借代、拟物D.借喻、借代、拟人解析:①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李将军列传》选自( )(分数:1.50)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的战斗生涯,赞扬了他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

2.《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 )(分数:1.50)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 )(分数:1.50)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斥责共叔段的话。

4.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分数:1.50)A.《短歌行》(其一)B.《燕歌行》C.《氓》√D.《长恨歌》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胸中郁积的怨愤。

5.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分数:1.50)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解析: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著名史论文,论述了国家的兴盛和衰亡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

6.中国诗歌史上,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分数:1.50)A.《春江花月夜》√B.《出塞》C.《离骚》D.《孔雀东南飞》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7.《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分数:1.50)A.朱眦B.白孝德C.焦令谌D.郭晞√解析: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是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晚年致力于整理“六经”等古代文献,对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是( )(分数:1.50)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解析: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重要典籍,亲自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

《乐》今已亡佚,其他“五经”尚存。

这些文献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2.《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 )(分数:1.50)A.匈奴射雕者B.李蔡C.程不识D.王朔√解析:《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王朔。

王朔在文中是一位望云气测吉凶的先生,作者旨在借王朔之口,揭示李广悲惨遭遇的原因。

3.《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分数:1.50)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解析:《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

文章记述了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为争夺君位而钩心斗角,最后以兵戎相见的历史事实,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贵族内部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奸诈的本质。

4.根据孟子的观点,行王道的初始标准为( )(分数:1.50)A.五十者可以衣帛B.不违农时C.鱼鳖不可胜食D.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明确提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故“养生丧死无憾”是施行王道的初始标准。

5.在思想价值上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反映出“士人”精神张扬的先秦著作是( )(分数:1.50)A.《孟子》B.《左传》C.《国语》D.《战国策》√解析:《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或议论论辩时的政治文化和斗争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

其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6.《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分数:1.50)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解析:从历史上看,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若伐颛臾便是违背先王旨意,不合礼制。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 )大类。

(分数:1.50)A.十B.十一C.十二√D.十三解析:《乐府诗集》现存100卷,将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大类,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拟作,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艺术成就突出,对我国文学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2.《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分数:1.50)A.《世说新语》√B.《左传》C.《聊斋志异》D.《国语》解析:《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通过写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揭露了晋代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

3.苏轼在( )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分数:1.50)A.《行路难》(其一)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C.《关山月》D.《前赤壁赋》√解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

4.相传《诗经》的删定者是( )(分数:1.50)A.刘向B.左丘明C.孔子√D.郭茂倩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删定。

5.下列作品属于欧阳修的是( )(分数:1.50)A.《李将军列传》B.《马伶传》C.《段太尉逸事状》D.《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的重要史学观点;《李将军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段太尉逸事状》的作者是柳宗元。

6.下列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分数:1.50)A.王维B.陶渊明√C.孟浩然D.谢灵运解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认为是田园诗派创始人,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分数:1.50)A.柳宗元、王安石B.韩愈、曾巩C.韩愈、柳宗元√D.柳宗元、苏辙解析:“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30.6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分数:3.40)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 ān”;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0”;D血、谑读“xuè”,噱、穴读“x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分数:3.40)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C.20××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分数:3.40)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诗经》中的《氓》属于( )(分数:1.50)A.颂B.大雅C.小雅D.风√解析:《氓》选自《诗经》中的“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篇名取自首句诗的第一个字。

2.屈原在对《国殇》中的战斗进程进行描写时,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分数:1.50)A.象征暗示B.场面描绘√C.对比描写D.侧面烘托解析:《国殇》前一部分主要采用场面描绘的方法,按照战斗进程描写战斗情况,场面逼真、层次井然,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之在于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分数:1.50)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解析:类比论证是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性质、特点相同”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

如以“碧空之在大泽”类比“四海之在天地”,以“梯米之在大仓”类比“中国之在海内”,以“毫末之在于体”类比人与万物的关系。

4.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分数:1.50)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解析:“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5.下列属于对话体驳论文的是( )(分数:1.50)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答司马谏议书》D.《论毅力》解析:《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对话。

6.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是( )(分数:1.50)A.李白√B.白居易C.李商隐D.张若虚解析: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张若虚是初唐诗人。

7.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以刻画细致、寄情深远而享有盛誉的作家是( )(分数:1.50)A.韩愈B.柳宗元√C.陈子昂D.罗隐解析:柳宗元的政论、传记、寓言均有特色,其山水游记继承了历代山水散文的特点并加以改造完善,开创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游记,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41.30)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5.90)A.股肱(gōng) 蜿(wān)蜒宁(nìng)可角(jué)色B.麻痹(bì) 倏(shū)忽应(yìng)届按捺(nà)√C.缫(sāo)丝晕(yùn)车逶(wēi)迤棺椁(guǒ)D.舐(shì)犊惬(qiè)意垂涎(xián) 菜畦(qí)解析:应(yīng)届。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5.90)A.既使针贬时弊纰漏置若罔闻B.必竞唉声叹气忸怩如愿以偿√C.装潢煮豆燃萁赈济流言飞语D.勇跃轻歌曼舞峻工贻笑大方解析:A项“既使”应为“即使”,“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B项“必竞”应为“毕竟”;C项没有错别字;D项“勇跃”应为“踊跃”,“峻工”应为“竣工”。

3.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分数:5.90)A.秦观、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B.孟浩然、范仲淹、秦观、宴几道C.范仲淹、孟浩然、宴几道、秦观√D.孟浩然、范仲淹、宴几道、秦观解析:(1)出自(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

(2)出自(唐)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绘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有答案)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套(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30.00)1.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 )(分数:1.50)A.《尚书》B.《论语》√C.《春秋》D.《左传》解析:“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尚书》和《春秋》属于“五经”。

2.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分数:1.50)A.屈原√B.李白C.杜甫D.王维解析: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是我国诗歌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过渡。

3.《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分数:1.50)A.小雅B.颂C.国风√D.大雅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诗305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是采自十五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其中大多是民歌。

4.以下人物同属儒家学派的是( )(分数:1.50)A.老子和庄子B.孟子和庄子C.孔子和荀子√D.李斯和老子解析:老子和庄子同属道家学派,孔子、孟子、苟子同属儒家学派,李斯属法家学派。

5.《乐府诗集》的编者是( )(分数:1.50)A.郭子仪B.刘禹锡C.郭茂倩√D.苏轼解析:《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为完备的一部书籍,编者是宋人郭茂倩。

6.“易安居士”指的是( )(分数:1.50)A.李清照√B.姜夔C.苏轼D.欧阳修解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7.“小李杜”中的“杜”指的是杜牧,“李”指的是( )(分数:1.50)A.李白B.李商隐√C.李煜D.李贺解析: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8.《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分数:1.50)A.功名难就B.使意自然C.人生无常√D.乐观豁达解析:《前赤壁赋》中的“客”是由对人生的短暂无常而衍生出一种悲观情绪,所以“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人生无常”。

专升本模拟考试题

专升本模拟考试题

《大学语文》专升本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1.先秦散文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有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和气势充沛的是( )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2.下列文章中,提出了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相似观点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谏逐客书》3.《谏逐客书》的总论点是( )A、纳客是正确的B、逐客是错误的C、纳客有利于秦国D、逐客有害于秦国4.《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线索是( )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王无罪岁D、以五十步笑百步5.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所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A、写文章应“辞必己出”B、文章应“有补于世”C、写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D、文章应不怕人家讥笑6.《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称为( )A、风B、小雅C、大雅D、颂7.《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辩解,这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9.《文与可画篑茑谷偃竹记》中所引用的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是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10.《饮酒》(其五)中,最富于哲理意味的直抒胸臆诗句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新奇的诗句(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2、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水经注》是北魏(XXX/XXX)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XXX,字(XXX),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XXX/XXX),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XXX,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

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晋侯饮XXX酒.2.XXX从台上观,见且XXX,大骇.3.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简答题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XXX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XXX。

”四、论述题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XXX,水经2.XXX,眉山3.英国,XXX4.XXX,洗澡5.浪漫,XXX/九三年(等)(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说明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饮:给酒喝。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XXX:正正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谜底:XXX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构成,大巫山挺秀巍峨的气势,相关的汗青记录和神话传说,和三峡两岸艳丽如画的四序风光。

2.试阐发XXX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XXX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作品中,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论语》答案:C解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

A 选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B 选项《史记》是纪传体通史;D 选项《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

2、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李白B 杜甫C 柳宗元D 白居易答案:C解析:“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是“唐宋八大家”。

3、下列诗词名句中,出自苏轼作品的是()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C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A解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B 选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C 选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选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

4、下列作品中,以“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是()A 《骆驼祥子》B 《狂人日记》C 《金锁记》D 《尤利西斯》答案:D解析:“意识流”手法强调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状态,《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

A 选项《骆驼祥子》是现实主义小说;B 选项《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C 选项《金锁记》是张爱玲的小说,但不是以意识流手法创作的。

5、下列文学流派中,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是()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唯美主义答案:D解析:唯美主义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追求形式美和艺术技巧。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情感和想象;象征主义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2)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2)

·5·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十二)第 I 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诗经》表述错误的是( )。

A .《乐府》B .《诗》C .《周诗》D .《诗三百》答案:A2.关于《郑伯克段于鄢》表述错误的是( )。

A .以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为线索来组织材料B .以战争为线索来组织材料C .以郑庄公为中心,与其他人物构成对比映衬关系D .详写兄弟矛盾激化过程,略写战争过程答案:B3.下列作品不属于巴金所作的是( )。

A .《爱情三部曲》B .《激流三部曲》C .《随想录》D .《文明的碎片》答案:D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不包含( )。

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李尔王》D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5.《渔父》在写法上通篇采用( )。

A .借景抒情的方式B .自设问答的形式C .直抒胸臆D .托物言志的方式答案:B6.《长恨歌》中的“三千宠爱在一身”是指( )。

A .三千人都宠爱这一个人B .在三千人中只宠爱一个人C .一个人宠爱三千人D .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答案:D7.《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象征B .比喻C .夸张D .对偶答案:C8.“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句话出自( )。

A .《伤逝》B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5· C .《怀念萧珊》 D .《哈姆雷特》答案:A9.喜爱在作品中描写光的形象,表现对光明热烈向往与追求的诗人是( )。

A .戴望舒B .艾青C .徐志摩D .余光中答案:B10.主人公岳之峰出自小说( )。

A .《围城》B .《春之声》C .《伤逝》D .《青春万岁》答案:B第 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1.《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字和 的表现手法。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所有的磨练换来的都是成长,所有的忍耐都将在日后的某一瞬间全部弥补回来。

命运没有绝对公平,别担心也别急,顺应流年,并不断努力。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提出“惟陈言之务去”创作思想的作家是 ( )A.柳宗元B.白居易C.韩愈D.苏轼2.下列论证,属于运用类比论证法的是 ( )A.用“养其根而俟其实”来阐发为文立言之本B.用“仁义之人,其言蔼和”来强调思想修养重要C.用“有志于古者希”来证实李翊值得褒扬D.用“无诱于势利”来论证做学问的态度3.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来论证为文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修养,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4.“惟陈言之务去”中务去的陈言不包括 ( )A.去伪B.去人之说者C.去杂D.去胜于人5.“满招损,谦得益”语出 ( )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6.《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断语是 (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 )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9.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人是 ( )A.韩愈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10.《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1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12.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 )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B.“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C.“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3.现代史上提倡“学术自由”的文人是 ( )A.蔡元培B.鲁迅C.李大钊D.胡适14.蔡元培认为大学性质的核心是 ( )A.学成任事B.做官发财C.研究高深学问D.争分数多寡15.蔡元培认为“弭谤”的最好方法是 ( )A.官阶大B.趋向异C.自修D. 文凭到手16.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孔乙己》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祥林嫂》17.下列作品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有 ( )A.《呐喊》B.《坟》 C 《朝花夕拾》 D.《野草》1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 )A.《女神》B.《尝试集》C.《死水》D.《红烛》19.影响胡适青年时期思想最深的人是 ( )A.赫胥黎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20.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风格被称之为 ( )A.语丝文体B.语丝风格C.语丝幽默D.语丝闲适相关文章推荐:1.2016成考专升本英语练习题及答案2.2016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3.2016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2016年成考专升本英语预试题及答案5.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6.2016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2016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8.2016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9.2016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备考复习题及答案10.2016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

2012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训练题1、“完璧归赵”的成语出自()A、《廉颇蔺相如列传》B、《论语》C、《狱中杂记》D、《柳敬亭说书》2、下列哪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A、《论气节》B、《科学的春天》C、《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D、《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3、三十年代,()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A、茅以升B、周培源C、竺可桢D、钱学森4、《论气节》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对比法C、归纳法D、演绎法5、下列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一位是()A、张若虚B、孟郊C、白居易D、李煜6、下列人物不属于小说《水浒传》的是()A、林冲B、关羽C、武松D、宋江7、在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A、王维B、李白C、白居易D、韩愈8、唐代擅长写《无题》诗的诗人是()A、李白B、王昌龄C、李商隐D、刘禹锡9、《史记》被认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这话的人是()A、韩愈B、毛泽东C、鲁迅D、方苞10、宋代古诗文运动的领袖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辙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2、最能代表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13、《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属于()A、社论B、史论C、评论D、论文14、下列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位是()A、王安石B、欧阳修C、柳宗元D、张岱15、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A、苏轼B、李白C、杜甫D 、陆游16、《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17、《子夜》的作者是()A、茅盾B、王蒙C、秦牧D、高士其18、下列诗歌属于律诗的是()A、《迢迢牵牛星》B、《春江花月夜》C、《蜀相》D、《送元二使安西》19、下列作品不属于说明文的是()A、《苏州园林》B、《秋夜》C、《菊花》D、《桥的运动》20、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诗人是()A、张继B、陶渊明C、李白D、王维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以后与郁达夫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春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开卷)一. 名词解释1.《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战国史料;纵横家思想2.《谏逐客书》:秦国李斯;人才制度;养士之风;吕不韦;郑国渠事件3.唐宋八大家: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中国古代第二个写作散文的高潮4.契诃夫: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批判现实主义,尤其以短篇小说知名,代表作举例5.李斯:法家代表人物;秦相;谏逐客6.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拜福楼拜为师,成名作《羊脂球》,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短篇小说之王”二. 古文翻译。

将下面这段文字译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如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略三. 简答题1. 阅读分析茅盾先生的《香市》,请简析“香市”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写作上有什么主要特色?“香市”是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主题思想:大革命后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中国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农民的贫困。

写作特色:即小见大;对比反衬;场面描写2. 莫泊桑在著名的短篇小说《米隆老爹》中,在短篇小说写作的艺术上,有哪些重要特色?举小说中实例进行分析一、倒叙手法;二、叙述人称富于变化(一三人称转换);三、肖像描写;四、细节描写;五、个性化的语言3. 谈谈韩愈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主张(略)四. 阅读分析题(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主要在谈论什么问题?2.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哪两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各自起到什么作用?3. 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一)1.这段文字出自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作为一代名将,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2.对比手法,性格、治军方法、各方面对他们俩的评价3.把“不识曰”至“而苦程不识”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略)(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1. 这段曲辞出自哪部戏曲?对这部作品作简要介绍。

2. 这段曲辞主要讲了什么事?景物描写在这段曲词中有何意义?3. 谈谈你对女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二)、1.元代、王实甫、《西厢记》2.相国千金崔莺莺和落魄世家张生的爱情故事,借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3.古典女性对爱情的积极追求,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五. 论述题(选做其中一道,字数不少于600字)1.《宝玉挨打》一节所展示的贾宝玉与其父贾政之间以及贾府内部诸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谈谈你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2.结合所学课文《断魂枪》,谈谈神枪沙子龙的矛盾性格,以及老舍先生在这部小说里,试图表达中国(广义上包括整个东方世界)传统文化“西方化”的浪潮中、在现代社会遭遇的怎样的危机?3. 通读《李将军列传》,联系西汉历史,谈谈你对李广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认识。

4. 结合《宝玉挨打》,谈谈你对《红楼梦》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认识。

(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题(开卷)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金融资本是(A)A.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的资本形态。

B.银行垄断资本。

C.工业垄断资本。

D.一般的资本。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C)。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4.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

A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6.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0.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11.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D)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产生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

C.竞争减弱。

D.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竞争更加剧烈,更加深刻,更带有破坏性。

12.跨国公司是(D)A.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组织 B.国际卡特尔。

C.在流通领域结成的国际垄断同盟。

D.新科技革命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13.资本输出的基础是(B)、A.大量的“过剩资本” B.垄断。

C.许多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并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

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1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1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1.生产关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22.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D)。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2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D)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A)。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2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A)。

A.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28.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B)。

A.资本积聚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C.资本集中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 C )。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3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