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疏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疏导策略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日益严重,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层面的影响,不良情绪的不断积累使其逐步演化为心理问题。

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广大中学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构建良性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及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本文以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疏导策略,旨在加强社会、学校及家长对该问题的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所需。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引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因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琐事形成不
良情绪,加之面临较重的升学压力,使该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迫切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做好传授知识的工作,
也要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心理
素质,正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但当前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片面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造成许多悲
剧的发生。

因此,中学教师必须要联合多方力量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促使
学生成长为既具备扎实的学识,又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1.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
社会层面
随着大众传媒的纷纷登台,学生与网络建立起不可分割的关系,网络的普及
化使学生进入到错综复杂的虚拟世界之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
便利的条件,也容易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沾染不良风气。

加之中学生
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仍有待提高,面对真真假假的网络信息往往容易受到误导,
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倘若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与矫治,极易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
学校层面
近年来,教育市场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增强竞
争优势,过度追求较高的升学率,从而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习负担。

学生受到
教师及学校的影响,因此对考试分数斤斤计较,无暇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学生
之间的人际关系疏远,其自身不良情绪及压力无处排解,长期在此情绪的影响下
积郁成疾,影响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未建立起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使
各科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感受不到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1.
家庭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多家长都对子女采取“保护式”的教育,在溺爱下
成长的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当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
难时第一想法往往为放弃,当遇到较大挫折时则容易产生心理崩溃等问题,做出
过激行为。

此外,学生处在父母离异、外出打工、条件困难等家庭环境中,缺少
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敏感、懦弱等性格,自我调控能力低下。

1.
学生个人原因
中学时期正处个体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往往处在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
态下,其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但又存在巨大的好奇心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
信息的影响,加之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学生众多心理矛盾的存在也是导致出
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策略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班级环境
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地位。

因此,各科教师应当遵循真诚、尊重、聆听等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增强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喜爱,促使学生乐于与教师进行密切的沟
通与交流。

同时,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教师应
努力营造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有利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如采取打造班级文化墙、创设英语学习角;民主选举班委会成员、集思广益设计班级口号等形式,营
造积极奋发、和谐生动的班级氛围,进而使学生在氛围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增
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学会
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避免陷入消极情绪之中,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挫折与挑战,实
现快乐健康全面成长。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教师是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尽管大多教师在师范院校
接受教育时普遍学习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专业程度不足使其无法保证心理健
康教育的质量。

基于此,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通过开展培训活动
端正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唯分数论”观念,同时增强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
规律的把握,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疏导,真正在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基础上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除了利用思政课
堂对学生开展思想方面的教育外,学校也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保
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序化和高质量。

此外,也可以利用国旗下的演讲、宣传讲座、广播站、创办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缓解
消极情绪的方法等,通过多种渠道的共同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帮助学生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1.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单一化的教育方法即单纯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采取此方法虽然能够使学生学习到较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但反复使用同一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枯燥的感觉,难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因此,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需求,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观意愿,例如谈话法,即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使用灵活的谈话技巧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主题式探究法,即教师确定并提出某一特定主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如利用班会时间,班主任提出“友谊”这一主题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友谊方面遇到的困惑及喜悦,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恰当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问答竞赛、“我有话想说”等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纪录片,丰富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身心理素质。

1.
家校合力促成长
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过
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家庭关爱的缺失使学生无处排
解自己内心的苦闷,经过不断积累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基于此,教师面向学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不定期交流学生的在校
情况及生活情况,改变家长错误观念及教育方法,使其正视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心
理障碍,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家长在学生遭受挫折与困扰时能够
及时予以正向关爱。

此外,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组建
家长群,向家长宣传有关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本常识及正确帮助学生排解不良
情绪的方法。

如此一来,学生在获得多方支持的情况下能够增强自身克服困难的
信念,避免在压抑中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的重视。

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及时
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疏导其心理问题,才能促进其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健
康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淑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对策[J].天津教
育,2021(22):169-170+173.
[2]胡海洋,李志壮.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成因及预警方法的探讨[J].教育界,2021(31):65-66.
[3]邢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2021(25):237.
[4]马瑛瑛.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应策略分析[J].家
长,2020(18):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