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作文《科海泛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海泛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3)学会整理和归纳信息,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科海泛舟》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手法。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相关科学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如何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3)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课后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科海泛舟》。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参考资料:与课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科海泛舟》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完成生字词学习和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共同解决问题。

5. 实践操作:(1)课后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认为这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关爱自然热爱科学的作文课。

这节作文课是学生使用文字实行表达的训练课,同时也整合思想理顺思维的作文课。

教师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准确传达科技信息的交际水平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感情的表达水平。

《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念的巨大进步。

科学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科学是宏大的,也是可感可及的,关键要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从感性理解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区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开掘积累中的科学的记忆,发挥想象构设一个宏远的科学世界。

教师精心设计激励与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理解科学,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想象、联想和构建。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水平,口语交际水平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水平、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注重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涉及到的科技内容必须准确详实,符合当今的科学理论实践。

2、说明性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严密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内涵等。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今天,老师也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科学,说科学,写科学。

二、投放题目以“科学和我”为话题作文,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1、内容要有科学性。

2、材料真实,表达清楚。

3、题目自拟提示:怎样把科学的内容与“我”的联系起来呢?除了自己的亲历的事情外,关键是开头或者结尾的扣题性的句子的使用。

三、写前指导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科学探索的文章《科海泛舟》。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群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时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在科海中泛舟的趣事。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1.2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科学家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科学探索意识。

第二章:泛舟文章内容2.1 快速阅读1. 文章讲述了哪些科学家在科海中泛舟?2. 他们在科海中遇到了哪些趣事?3. 文章通过这些趣事传达了什么主题?2.2 细读品味1. 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 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3. 文章中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2.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第三章:探索科学奥秘3.1 科学家访谈邀请一位科学家或有科学探究经验的嘉宾进行访谈,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探索未知领域时的经历和感悟,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3.2 学生展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成果,如科学实验、调研报告等。

第四章:科学素养的提升4.1 科普阅读推荐一些科普读物,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2 科学观影推荐一些科普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在课后观看,从视觉上感受科学的魅力。

4.3 科学写作5.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第六章:拓展阅读与讨论6.1 拓展阅读提供与《科海泛舟》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科学故事,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6.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拓展阅读中的收获,讨论文章中的科学原理和探索精神,以及这些文章对他们的启发。

第七章:科学实验与观察7.1 设计实验根据文章中提到的科学实验或现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八年级语文下册《科海泛舟》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科海泛舟》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文章中的某个问题或科技概念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提问,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内化。
3.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
2.答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反思评价,促进成长: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如人工智能、5G通信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文章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本文的背景,包括作者、文章出处以及文章所涉及的科技领域。
2.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感知。
-重难点: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技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科海泛舟学习目标1、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一、学生展示1、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什么时候?这对你后来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关于莲花,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藉断丝连,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等等,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3、我知道的科学小故事:4、我积累的有关科学的名言:二、请你为本堂活动课设计导入语三、课堂提升 1、当今科学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技术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在你的身边都有哪些科学技术的应用?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

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3、你最佩服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四、拓展延伸:延伸阅读最好的科学老师——大自然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在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 我希望青少年们知道我所走过的学问之路,是一条尊重自然的路。

自然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老师,同时也是令人无比敬畏的客观存在。

在福井谦一刚懂事时,就经常蹲在庭院里,瞪大眼睛盯着叫不出名字的杂草出神。

他有时还会把杂草连根拔起,那翠绿的嫩叶会让他仔细地看上半天。

蝴蝶飞舞的季节,小谦一会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进附近的山里去。

山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杰作令小谦一百看不厌,并使他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遐想。

而每一次的新发现,都会让小谦一兴奋好几天,并终生难忘。

福井谦一在上学以前喜爱收集植物标本。

他把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和树叶采回家,摆放整齐,长久地看着。

在旁人看来,他老是对着一堆枯草败叶发呆,似乎有点傻里傻气,但他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1八年级(下)语文活动课教案第三单元科海泛舟翠园初中部初二备课组朱亦海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2.培养崇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阅读一些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2.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3.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对象。

三.教学难点:1.能进行简单的科学小发2.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科学发明和制作。

3.能写浅显的科学小品和科普作文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不大可能有人问科学有什么用了。

约四百年前,科学的作用远未像今天彰显,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近代自然科学以近一步一步向世人显示了这句名言的真理性。

在科学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今天,我们不再对身边的科学表现出惊奇,甚至已经对科学无动于衷,而许多科学发明、科学创造都是从我们身边的科学小事开始的。

我们在儿时准没有听过几个科学家的传奇故事。

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福利定律后,大喊大叫着跑街道,赤身裸体地告诉每一个人他终于发现了:伽利略为了证明落体定律,把一个木球和同样大小地一个铁球从比萨斜塔上仍下,结果时同时着地地,于是反驳了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认为重者先落地理论;牛顿在一个炎热地物价躺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行星运动地规律,结果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下来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顿开饭县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外祖母家度家,有一天他偶然饭县烧水壶被正在沸腾的开水所掀开,结果发明了蒸汽机……未来的科学世界将带给我们多少奇迹?(二)讲述你的故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幼稚的状态,但总有一天,你会混沌初开,发现世界真奇妙。

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父亲给他看罗盘。

他对指南针精确的指向感到惊奇,由此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你地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这对你后来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件述你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三)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doc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doc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4、培养学生积累科学知识以及有关科学家故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简短说明文和科学幻想小说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

2、在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材料,向学生介绍科学小品、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范文,以便学生模仿。

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应该作一些了解,甚至收集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活动过程〗总结对第三单元的学习。

介绍:科学小品以及科技说明文学生分组活动: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讨论、搜集或者探究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述一个故事)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生集中展示:学生写作一篇科学幻想小说。

准备的话题有:1、人类与环境2、宇宙探索3、未来的陆地和海洋4、自然奥秘探索5、人类历史探索。

【参考资料】〖名人名言:科学〗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中毛泽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时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邓小平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

──中江泽民伟大的科学者在实验室里的生活,是对物体和对周围一切的执着地斗争。

──法居里夫人科学不论现在和过去,是对一切事物存在的观察预见,虽然是渐进的,然而它是对即将发生事物的认识。

──意达芬奇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俄巴甫洛夫天才只有和科学相结合,才能结出最大的果实。

《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科海泛舟》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科学探索的文章——《科海泛舟》。

请大家先谈谈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2.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章大意,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并做好笔记。

3.课堂讨论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课文中有哪些科学知识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宇宙探索的部分很有意思,特别是人类登陆月球的故事。

生2:我对课文中的纳米技术很感兴趣,觉得这个技术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

师:很好,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都很浓厚。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4.分析课文(1)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有哪些?(2)作者在探索科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3)课文中的科学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生1: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有宇宙探索、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生2:作者在探索科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

作者是通过不懈努力、寻求合作、创新思维等方式克服困难的。

5.小组合作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讨论一下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生1: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提高学生对科技主题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意识。

1.2 教学内容引入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阅读相关文章,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分析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和负面影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重要性。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具体影响。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科技发展的图片和视频。

提供相关文章和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科技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科技文章,理解相关概念和信息。

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3.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科技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利弊。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小组讨论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给予及时的反馈。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改进和学习方法的调整。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或科技企业,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

邀请科技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应用。

5.2 拓展学习学生进行科技主题的研究项目,深入探究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或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科技发展相关的文章、书籍、研究报告等。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科海泛舟》,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科海泛舟》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

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理解科学知识。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分享自己的观点。

应用与实践: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验操作,将课文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总结与反思: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2 教学活动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关的任务和项目。

展示与评价: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和语文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科海泛舟》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科海泛舟》的阅读与理解。

2. 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了解。

3. 科学实验方法的探讨。

4. 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科海泛舟》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科学家事迹分享:学生分组查找有关科学家的事迹,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实验方法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思考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单元测试:通过对课文内容和科学知识点的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科海泛舟》及相关资料。

2. 科学家事迹的资料。

3. 科学实验方法的介绍。

4. 批判性思维训练资料。

六、教学时间本章教学内容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科学精神。

2. 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2. 邀请科学家或科研人员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了解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八年级语文下册《科海泛舟》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下册《科海泛舟》优秀教学案例
4.注重过程与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本案例注重教授科学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如科普写作、科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
5.全面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学案例强调课后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3.运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展示科学原理,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4.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科学问题或现象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将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如: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与评价: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意识、思维品质等;
4.课后作业及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习科普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本教学案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八年级语文下册《科海泛舟》优秀教学案例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索的舟楫——提问与假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提问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形成合理假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提问与假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提问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形成假设。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形成合理假设。

作业:1. 课后思考:如何将提问与假设运用到实际的科学探究中?第二章:探索之路——科学方法与实验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等科学探究方法。

2.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科学探究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作业:1. 课后实验: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章:智慧的灯塔——思维导图与信息整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信息整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的科学知识。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和信息整理。

作业:1. 课后练习: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四章:同行者——团队合作与交流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分享成果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交流分享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

3. 学生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实的态度,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2 培养学生在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四教法设计口语活动、合作探讨五学法指导调研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六教具使用常规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板书设计九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 广泛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相关图片等资料2 若有条件,可采访所在城市科学家的故事3 四人一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资料带,准备好自评、互评4 教师准备好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以便学生访写5 学生准备五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二)活动过程活动阶段分三个阶段: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访写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第一阶段小组内交流科学家的故事,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组推荐1—2篇,班级交流第二阶段班级内畅谈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或者是第一次在迷上科学如何受挫的故事第三阶段教师提供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等例文,学生范读、听读根据以上所给信息或资料访写一篇探究科学的作文例文外星人入侵地球50XX年的一天,在地球人的一个太空站,两个地球警卫正在值班,突然警报系统响了起来:“发现不明飞行物!发现不明飞行物!……”同时,两个警卫从监控仪上发现了一个小点。

紧接着,通话器发出一阵古怪的声音:“哈哈!我们是天下无敌的比拉星人,我们要占领地球!如果主动投降,你们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

否则,就摧毁地球!”二人立刻向地球防卫军司令部发出信号。

地球防卫系统全面启动,同时向全球发出警报:“发现外星不明飞行物,并声称要霸占地球。

我们决不投降!全球人民行动起来,保卫家园,各系统做好应战准备。

”两天后,几百万个比拉星人架着古怪飞碟及太空船悄然降临。

他们首先派出一个隐形机器人,闯进太空站,杀死了两名值班警卫。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

《科海泛舟》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科海泛舟》一文;(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3)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学会如何提炼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科海泛舟》一文;(2)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3)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科学术语的理解;(2)文章深层次内涵的把握;(3)运用创新思维,对文章进行拓展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科海泛舟》的作者及其背景;(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中涉及的科学技术;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4. 练习巩固:(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2)学生进行课文翻译,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理解《科海泛舟》一文,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 收集文章中涉及的科学技术的相关资料,加深对科学的理解;3. 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科学的短文;4. 思考文章的深层次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掌握程度;2. 学生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4. 学生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理解,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科海泛舟教案(优秀6篇)

科海泛舟教案(优秀6篇)

科海泛舟教案(优秀6篇)科海泛舟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师准备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2.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例文,以便学生模仿,或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作一些查阅和了解,甚至搜集、掌握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三、活动指导本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了四项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兴趣、特长以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让学生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开展活动。

1.关于“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第一次与科学结缘,从而重新唤醒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畅谈。

只有在自由畅谈中,才能相互启发,让沉睡的记忆重新激活。

教材中提到:“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事实上,儿童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在上学路上,或是在玩耍之中,或因花开花落,或因鸟鸣虫唱……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思路,让学生谈得有趣,谈出心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保留在他记忆中的不是“第一次如何迷上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着迷第一次如何受到挫折,如何被折断了对科学入迷的感情幼芽。

对于这种经历不妨也允许、鼓励学生谈一谈,或许在反思中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迪。

2.关于“思考自然的启示”。

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中任选一项。

教材呈现了两则小故事,都说明了科学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小品,而第二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童话。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科海立舟》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不断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学问和科学技术的剧烈爱好。

2、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3、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化全面的相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4、培育学生积累科学学问以及有关科学家故事的实力,培育学生写作简短说明文和科学幻想小说的实力。

【活动打算】K老师打算D1、老师可以打算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解并描述、或供应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爱好。

2、在活动之前,老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材料,向学生介绍科学小品、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供应一些范文,以便学生仿照。

3、老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应当作一些了解,甚至收集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K活动过程D总结对第三单元的学习。

介绍:科学小品以及科技说明文学生分组活动: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探讨、搜集或者探究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2、讲解并描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解并描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验。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解并描述一个故事)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生集中展示:学生写作一篇科学幻想小说。

打算的话题有:1、人类与环境2、宇宙探究3>将来的陆地和海洋4、自然奇妙探究5、人类历史探究。

【参考资料】K名人名言:科学U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德·马克思“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探讨自然科--- 中·毛泽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时时候,中国都必需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中·邓小平“当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个民族假如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科海泛舟》word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科海泛舟》word教学设计

八(下)综三:科海泛舟写作指导【入题导语】童年的眼中装满了好奇,于是打开了探求知识的窗户,发现这个世界真奇妙;童年的思维无拘无束,于是打破了万花筒拆了闹钟,总想发现其中的奥妙。

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南针的指向感到惊奇,爱迪生小时候竟然学孵小鸡,这些都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聪颖活泼的你是什么时候迷上科学的呢?是因为一个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这对你后来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以“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为题,讲述自己与科学的不解情缘。

【写作引路】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迷上科学的经历。

它应该是指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感到好奇,进而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而进行的探究过程。

这探究过程也许有人指点,也许只是自己在胡搞瞎闹;也许取得了成功,也许遭到了失败……但这次经历,一定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一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某种启示,一定对我们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审清题意。

“第一次”限定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这在文中必须交代清楚。

“迷”明确了我们所写之事的内容,这也是我们选材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时,一定要围绕“迷”字行文。

为什么会着“迷”——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怎样入“迷”地探究——详细地描述这次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没有解开这个“迷”——交代事情的结果;这次探究活动是否让你“迷”上了科学——写出这次经历对你产生的影响。

在作文时,应紧扣“迷”构思全文,突出重点,彰显个性。

【佳作展示】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筅张莹20XX年10月24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日子,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

一颗小小的卫星能准确地飞到三十八万公里之遥的月亮身边,没有高超的科学技术是实现不了的。

在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由衷地自豪的同时,我的心绪也随着“嫦娥一号”飞回到了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有趣经历。

那是四年级的一堂科学课。

在学习了串联电路后,老师将我们带进了实验室,让我们亲身体验电路的神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
课题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递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难点
学习作者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写
法。

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选题:
本次综合性学习涉及四项内容,分别为“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思考自然的启示”、“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科学技术两面观”。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自由结合成四个活动小组分别进行,并自选组长。

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2、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阶段:
在组长的组织和协调下,各小组展开活动。

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成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二、分组活动:
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讨论、搜集或者探究
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
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述一个故事)
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三、交流展示
1、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⑴第一组:“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①激情导入:小组主持人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②自由畅谈:Ⅰ小组代表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Ⅱ小组代表谈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如何受到挫折的。

⑵第二小组:“思考自然的启示。


①展示:投影小组代表编写的科学小品或科学童话。

②点评:教师结合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的特点,学会写作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

⑶第三小组:“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


①交流:小组代表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学生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确定选题,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各小组展开活动,也要与本组其他成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学生交流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②演示:小组代表演示并讲解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

③老师点评。

⑷第四小组:“科学技术两面观。


①辩论:小组代表围绕某一科学技术话题(如核能)进行辩论。

②点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科学,培养学生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2、各组活动结束后,将每组及每位同学的书面资料收集起来,各组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四、名言鉴赏。

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

——袁隆平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五、学生写作一篇科学幻想小说。

准备的话题有:
1、人类与环境
2、宇宙探索
3、未来的陆地和海洋
4、自然奥秘探索
5、人类历史探索。

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分小组展示成果。

小组辩论。

读一读相关名人名言并积累。

学生思考后习作。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展示成果。

课外作业完成习作。

教学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