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低与思维混乱、智力低下是双胞胎。”由此可见,读书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较强、好奇心大的时期,喜欢看一些情节曲折离奇的武侠小说,情节缠绵悱恻的言情小说。这些书耗废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课堂学习效益并不大,如不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势必影响课内阅读,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激发他们想阅读,指导他们能阅读,养成习惯常阅读,达到课内外相结合,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认识到,阅读兴趣是学生博览群书,扩展知识,开拓视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种内驱力。阅读兴趣对促进学生思考引起注意,增强记忆,唤起情感,发展智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1、课前5分钟小活动。利用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时间,让学生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实话实说,学生可就某一主题讲故事,若讲得不够完整,老师再加以补充。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对于那些能讲故事的同学,其他同学也是非常羡慕和佩服的。在表现欲的驱使下,很多同学会迫不及待地想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书,以期下次给同学们讲故事的是自己。这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引经据典,结合
自身体验,大胆地说长道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适时穿插。课堂上,教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经典的优秀作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就想知道这么优美的词句、这么经典的著作究竟源于何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想将此书一睹为快。在讲述《孙权劝学》一课时,文中的吕蒙由不读书到读书并学有所成,激发了我班同学的思索,有的说这是不可能的,他怎么会从目不识丁变得让人刮目相待呢?有的说他努力读书、坚持不懈、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当然会学有所成了……在学生的议论声中,我说我班也有像吕蒙一样的人,屡劝不学,在我的话语当中有几个同学低下了头,我告诉他们,一个人过去如何并不重要,只要自己有目标、有理想,像丑小鸭那样不懈的努力,一定也会受到别人的亲睐的。学生对文中的鲁肃不是很了解,我就顺势把这个问题推到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想了解更多的三国人物,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就去阅读这本书。这节课不但对不愿学习的同学是一种启发,更激发了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3、摘抄周记。徐特立曾说:“不动笔不读书。”好笔头胜过好记性。这个观念一定要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对于在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精彩片断分门别类的摘抄下来,每星期至少一篇,积累的多了,就成了系统的资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名人单元,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后,我就让学生摘抄一篇记录名人故事的文章,在周记中我看到了匡衡、诸葛亮、周恩来、居里夫人、袁隆平等等,学生所摘录的故事都
非常具有代表性。这样做不仅增加了科学文化知识、拓宽了视野,还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发展前人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写作素养。
4、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往往认识的比较浮浅,难以领会到作者的优美意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真正领略文章的优美之所在,尤其是古诗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内涵,领略如诗如画的意境的美。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其中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联想到情境的凄凉,真正体验出诗歌的意境,这样就能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读“好”书
鼓励学生多读书,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有可能凭个人喜恶去读书,结果导致读书走弯路或误入歧途。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课外有选择地去阅读。
1、阅读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
正确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有利于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及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书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阅读一些描写英雄人物事迹等比较形象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也可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富有哲理性的文章,甚至经典作家的名著名篇,使学生阅读层次逐步深入。我推荐学生读《名人传》、《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文化苦旅》、《平凡的世界》等书籍,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2、阅读文学修养方面的书籍
光靠语文课程提高文学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大量课外文学作品来补充。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内容有目的地去选择。还要引导学生不要一味追求作品的情节,把读书只当作消遣、娱乐,应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情感体验、语言艺术、表达技巧等。我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读《鲁宾孙漂流记》、《昆虫记》、《童年》等名著,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3、阅读综合学科书籍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课程标准、教材等无法随时将日新月异的新知识补充进去,更无法将所有学科包罗万象地统揽无余,学生也就无法从教科书中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和各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和文章,以弥补教材之不足。正如培根所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学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各科知识触类旁通、相互渗透。对某项内容产生的兴趣爱好到了着迷程度的个别学生,可引导他向更深领域攀登。
三、指导学生会读书
科学的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此,要加强指导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的阅读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性方法指导,教会学会
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比如:卡片摘录法、评读领悟法、编写提纲法、批示注解法、目录索引法等。
我们的学生,都处在好学、好问、无休止探索的年龄期,对于作品中的每一个情景、每一种描写都会引起很多新的问题,甚至对于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因此,常采用评读领悟法,引导学生用铅笔在字里行间、空白处,圈出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句、段,还可以在空白处写上你的“回答”。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海的女儿》时,由于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特别是许多女孩子,对故事中的情节会产生许多惊奇和幻想,因此她们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对小人鱼的情感体验也因人而异。指导她们组织起来,让她们自己评读。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文章的感情,再以自己的理解,琢磨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去“示范”,以驳倒对方,说服他们。在这样反复的体验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对朗读的技巧都是一种升华,更激发了他们去主动学习。在指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由于写到保尔的事件太多,我就让学生采取编写提纲法,在阅读时在阅读笔记上,记下文中主要人物不同阶段,不同的事件,并把自己觉得最感动的地方标画出来,语句摘录下来,这样学生很快知道了这本书的内容并认识了保尔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英雄形象。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应给学生时间,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去阅读,让他们去思考,提供他们表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