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责任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 肇事罪……
–民事责任 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
3、法律责任
• 针对监管者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
–行政处分 •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渎职罪……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视频:
1、无尘车间的怪病 (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中毒事件) 2、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
前 期 预防
建设项目管理
可行性论证
初步设计
职业危害预评价
施工
三同时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建设项目业主
政府监管
竣工验收
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p69
立法意图
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 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
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
回答了5个问题
■是什么?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的国家法律
■管什么?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怎么管? 职业危害申报等法定制度
■管多少? 严重职业危害,职业病名单
■谁来管? 各级政府,政府卫生等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及 法律关系
1、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 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
职业病界定的4个要件:
患病主体 过程 因素 法定
二、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法制建设 p67 1、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形成 职业病防治法是预防、控制和
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活动中产生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六章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1996年,14岁的郭晶晶就出现 过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右眼视 力仅为0.2。北京奥运会前夕, 郭晶晶眼疾再次复发,
陈颖一直被耳疾所困扰, 2010年左耳听力已经下降到 几乎听不见手机通话的程度, 陈颖不得不暂时“封枪”专 心治病。
径赛职业病——跟腱末端病
体操职业病——脊椎受伤
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 接触限值 诊断标准 检验方法 放射卫生防护 听力保护规范 ……
2、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 p67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3、职业病防治原理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
案例:
2005年2月孙某与一家水泥厂签了3年劳动合同。 由于作业环境粉尘过大,污染严重,2006年9月孙某 因肺部不适到医院治疗。孙某在职业病防治医院诊 断和医学观察期间,水泥厂 因生产发生重大困难需 要裁减人员,水泥厂在 发给孙某等人经济补偿 金后解除了合同。
请问:问水泥厂能与孙某解除劳动合同吗? p70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作业管理制度
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对粉尘、放射性、急性职业危害的特别规定 如第23条: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 贮存,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警报装置,保证接触放 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 职业史、既往史 ;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诊断争议鉴定
• 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 • 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办法 •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 • 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 • 回避原则
五、职业病防治的监督
• 1、职业病监督主体及其职责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职责:职业病防治;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
的监督检查。
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行政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①进入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②查阅资料,采集样品; ③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职业病危害分类 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目录 作业场所管理 作业管理 ……
事故处理 监督程序 处罚办法 ……
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危害评价 职业卫生监测 ……
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行政控制措施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①责令暂停作业 ②封存材料和设备 ③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法律责任
• 针对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卫生服务机构)
–行政法律责任 • 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 害的作业、责令停止使用、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 建、责令关闭 •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技 术服务资格等等 • 处罚额度最高达到50万元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劢保护条例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施工施工施工施工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政府监管27劳劢过程中的防护不管理p69立法意图立法意图明确劳劢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劳劢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劢者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劢者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仸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仸明确劳劢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明确劳劢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仸制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仸制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仸落实责仸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劳劢者健康监护制度劳劢者健康监护制度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劳劢过程中的防护不管理32案例
立法意图
体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 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
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 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职业病诊断
诊断机构条件
•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的医疗卫生机构
• 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 资格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分析焦点: 1、结合案例,分析目前的职业病诊断
与病人保障存在哪些问题? 2、怎样才能从源头遏制职业病魔 ?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法律依据 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
11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33条
课后请查阅相关资料
国外预防和鉴定职业病的做法
(二)职业病范围及防治的方针
《职业病目录》 p68
①尘肺13种;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职业中毒56种;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职业性眼病3种;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 ⑩其他职业病等十大类115种
1953年 把工业卫生列为卫生工作重点 1954年 《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决议》 1978年 《关于加强工业卫生工作的请示报告》 1984年 《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1987年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主要内容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 落实责任
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 控制措施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 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Fra bibliotek劳动者
权利:
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 务 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批评、检举、控告 参与民主管理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四、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p70
诊断人员
• 执业医师 • 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 三名以上
《诊断证明书》
•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 •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的权利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诊断原则
• 职业史、危害接触史 • 现场危害调查评价 • 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 • 三人以上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用人单位
义务: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 岗时) 危害告知(合同、工作场所、培训教育)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职业病报告义务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禁止使用童工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尘肺病 防治条例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 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 理 放射事故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 ···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职业病分类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 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张湘祥:举重职业病——腰部受损
视频:中国职业病现状调查
一、概述
• (一)职业病的概念 p67 • 广义 狭义 •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是指企业、事业
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 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经济组织
2、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三、职业病预防和防护的法律规定
职业病前期预防 劳动过程中的预防和管理
前 期 预防
立法意图:控制危害产生源头 主要内容
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 法第十三条 p68 条例第十一条:《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 健康监护制度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目录
第一章 总则(1--12条) 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 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 附则(77—79条)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 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 •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保障方面的规定
疑似职业病人获得诊断保障 职业病人待遇保障
• 就医、治疗、康复、工作安排 • 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变更时职业病人的安置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义务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危害控制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 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 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 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 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 场所隔离; (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 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 风设施; (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 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 业。
–民事责任 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
3、法律责任
• 针对监管者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
–行政处分 •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渎职罪……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视频:
1、无尘车间的怪病 (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中毒事件) 2、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
前 期 预防
建设项目管理
可行性论证
初步设计
职业危害预评价
施工
三同时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建设项目业主
政府监管
竣工验收
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p69
立法意图
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 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
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
回答了5个问题
■是什么? 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的国家法律
■管什么?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
■怎么管? 职业危害申报等法定制度
■管多少? 严重职业危害,职业病名单
■谁来管? 各级政府,政府卫生等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
(二)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及 法律关系
1、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 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
职业病界定的4个要件:
患病主体 过程 因素 法定
二、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法制建设 p67 1、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形成 职业病防治法是预防、控制和
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活动中产生的各种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六章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1996年,14岁的郭晶晶就出现 过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右眼视 力仅为0.2。北京奥运会前夕, 郭晶晶眼疾再次复发,
陈颖一直被耳疾所困扰, 2010年左耳听力已经下降到 几乎听不见手机通话的程度, 陈颖不得不暂时“封枪”专 心治病。
径赛职业病——跟腱末端病
体操职业病——脊椎受伤
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 接触限值 诊断标准 检验方法 放射卫生防护 听力保护规范 ……
2、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 p67
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3、职业病防治原理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
案例:
2005年2月孙某与一家水泥厂签了3年劳动合同。 由于作业环境粉尘过大,污染严重,2006年9月孙某 因肺部不适到医院治疗。孙某在职业病防治医院诊 断和医学观察期间,水泥厂 因生产发生重大困难需 要裁减人员,水泥厂在 发给孙某等人经济补偿 金后解除了合同。
请问:问水泥厂能与孙某解除劳动合同吗? p70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作业管理制度
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对粉尘、放射性、急性职业危害的特别规定 如第23条: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 贮存,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警报装置,保证接触放 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 职业史、既往史 ;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诊断争议鉴定
• 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 • 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办法 •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 • 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 • 回避原则
五、职业病防治的监督
• 1、职业病监督主体及其职责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职责:职业病防治;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
的监督检查。
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行政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①进入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②查阅资料,采集样品; ③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职业病危害分类 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目录 作业场所管理 作业管理 ……
事故处理 监督程序 处罚办法 ……
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危害评价 职业卫生监测 ……
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行政控制措施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①责令暂停作业 ②封存材料和设备 ③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法律责任
• 针对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卫生服务机构)
–行政法律责任 • 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 害的作业、责令停止使用、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 建、责令关闭 •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技 术服务资格等等 • 处罚额度最高达到50万元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劢保护条例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施工施工施工施工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政府监管27劳劢过程中的防护不管理p69立法意图立法意图明确劳劢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劳劢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劢者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劢者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仸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仸明确劳劢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明确劳劢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仸制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仸制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仸落实责仸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劳劢者健康监护制度劳劢者健康监护制度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劳劢过程中的防护不管理32案例
立法意图
体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 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
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 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职业病诊断
诊断机构条件
•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的医疗卫生机构
• 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 资格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分析焦点: 1、结合案例,分析目前的职业病诊断
与病人保障存在哪些问题? 2、怎样才能从源头遏制职业病魔 ?
职业卫生监督案例讨论
法律依据 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
11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33条
课后请查阅相关资料
国外预防和鉴定职业病的做法
(二)职业病范围及防治的方针
《职业病目录》 p68
①尘肺13种;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职业中毒56种;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职业性眼病3种;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 ⑩其他职业病等十大类115种
1953年 把工业卫生列为卫生工作重点 1954年 《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决议》 1978年 《关于加强工业卫生工作的请示报告》 1984年 《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1987年 《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主要内容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 落实责任
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 控制措施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 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Fra bibliotek劳动者
权利:
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 务 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批评、检举、控告 参与民主管理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四、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p70
诊断人员
• 执业医师 • 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 三名以上
《诊断证明书》
•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 •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的权利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诊断原则
• 职业史、危害接触史 • 现场危害调查评价 • 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 • 三人以上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用人单位
义务: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 岗时) 危害告知(合同、工作场所、培训教育)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职业病报告义务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禁止使用童工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尘肺病 防治条例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 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 理 放射事故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 ···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职业病分类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 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张湘祥:举重职业病——腰部受损
视频:中国职业病现状调查
一、概述
• (一)职业病的概念 p67 • 广义 狭义 •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是指企业、事业
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 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经济组织
2、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三、职业病预防和防护的法律规定
职业病前期预防 劳动过程中的预防和管理
前 期 预防
立法意图:控制危害产生源头 主要内容
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 法第十三条 p68 条例第十一条:《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 健康监护制度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目录
第一章 总则(1--12条) 第二章 前期预防(13—18条)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条)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条) 第五章 监督检查(55—61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62—76条) 第七章 附则(77—79条)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 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 •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
保障方面的规定
疑似职业病人获得诊断保障 职业病人待遇保障
• 就医、治疗、康复、工作安排 • 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变更时职业病人的安置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义务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危害控制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第十三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 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 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 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 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 场所隔离; (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 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 风设施; (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 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