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诗两首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者为什么将“金柳”比喻成“新娘”? 【提示】 柳枝下垂,随风轻舞,如新娘身着金色的婚纱,娉 多姿,包含着诗人对母校的挚爱。 4.“招摇”一词有何妙处? 【提示】 “招摇”二字,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康桥 态度。作者认为母校的一草一木对他都有感情,也表达了他对母 爱。
5.作者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 【提示】 “彩虹似的梦”美丽而朦胧,“虹”和“梦”,奇 出了潭水的静美。这里的“梦”是对上节中的“梦”加以引申, 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6.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 【提示】 此时的康河,宁静而和谐,诗人不忍搅扰这份美丽 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立刻沉到谷底。别离的沉重感压得人发 响,别离的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
【点评】这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理想花开”善于创 题,“我等一朵花开,等它绽放我努力时的色彩”,引起读者 意深刻,蕴涵丰富的意蕴。
徐志摩的诗文创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 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 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 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 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 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 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 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课外认真
理想花开 河北考生 我等一朵花开,等它绽放我努力时的色彩。 是一章略带忧伤的文字,我在此处读到了莫名的孤寂;是一 我又感动于这份面对生命的淡然。体味着作者的心境、感受着笔 情。心底,水光潋滟,视线跟随笔者而旋转;湖面,波光粼粼, 的流淌而铺张……
从那一刻开始,你教会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课:学会倾听。 者的文字,听春夏秋冬四季掠过,我在香山之上听你说大千世界 我在雅鲁藏布峡谷之巅听你诉说酥油茶与青稞酒的热情好客;我 到你,你隐着纱,那心的纯净,却早已印在了文字之间……于是 钟,对笔尖留下的残墨。
7.《再别康桥》的线索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提示】 全诗以作者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 别的深情。本诗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 了三个最让诗人流连的景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性依 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感情达到了高潮;最后由幻想回到了现 依恋和惆怅。
8.怎样理解《再别康桥》的画面美、意象美和韵律美? 【提示】 (1)画面美。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绚丽的色 很强的词语,如“招摇”“荡漾”“揉碎”等,描绘了一幅幅富 寻梦图。 (2)意象美。诗人告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物,选用“金柳” 水”“云彩”等意象,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给人带来了视觉 受。 (3)韵律美。全诗七节,四行一节,十分整齐;单行和双行错 整齐中又有变化;每节押韵,逐节换韵。此外,“轻轻”“悄悄 复运用,也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人将一首离别诗写得如此有情趣和美感,充分表现出对康 深挚。
坚信着,理想会用努力付诸实现;并向前看,为一个目标而 键盘,敲击着我493日的风景;笔尖,书写着对过去的怀念、也 天。
或惆怅、或追忆、或聆听、或欣赏。文字,变幻莫测的天使 了凡间,太多的憧憬让你并不形单影只。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你 膀,我知道,理想在春日开花,我为之努力并期待。
因为理想,所以追梦;因为追梦,所以生命里日光倾城。 花开,你是否也闻到了扑鼻芬芳?
安徒生用一生,写下了感动了一个小时代的震撼童话;林海 道出了老北京当年的风貌;还有水乡不露真名的隐士巨作,文字 而作为读者的我,则用一生去铭刻。
我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做一个对的起读者的 怕是一章不足三千的文字,也需要笔者付诸一切心血。于是,文 芽,或许是这句话的魔力,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这样豁达 之间、这般沉醉于字里行间的歌颂者。我歌颂山水,是它们的存 涌;我歌颂世间真情,暖阳当空之时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惬意…… 至,我静待花朵绽放的那一刹。
因为这是我的理想,因为写文、勾勒生活是我所追求、心之 努力着,努力充实着自己,在文字汪洋中小小的期盼,某一天, 以拿着自己写下的一本书,去怀念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今天;所以 斗那个梦里也幸福的明天,在生命长河里哪怕短短的一页也好, 年,我也可以骄傲的说:“小时代的梦想,我曾承诺,也曾实践
某一天,我会努力做到和那位笔者所说的一样;某一年,我 的心情去诠释江南的斑驳古墙、用自己的笔触带文字遨游在天连 用自己的故事去写一首小诗,不需太过长,幸福在一瞬间,希望 以在我的泛黄书页中定格、并被我珍藏,永世不忘。
4.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 么神往?
【提示】 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 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辉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 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 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 处的彩虹似的“梦”。
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飞往北京,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 摩一生留有四部诗集,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再别康桥》作于1928年11月,收在《猛虎集》中。
了解背景 在英国留学期间,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诗人留下了深刻 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吧》 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 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 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 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5.最后一节诗中的“悄悄”与首节中的“轻轻”有何关系 有何不同?
【提示】 最后一节中的两个“悄悄”与首节中的“轻轻”照 有不同,“轻轻”强调动作的轻盈,“悄悄”状写不忍打破康桥 界的心情。
6.本诗最后一节与开头一节相比有哪些异同?对表情达意 【提示】 相同: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 的情感。不同:首节“轻轻”,末节“悄悄”;首节“招手”作 彩”,末节“挥袖”不带走“云彩”。作用:末节表达的依依惜 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
走近作者 徐志摩(1897~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出生于浙江 海宁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现代诗人、散文家。1918年 至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 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 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 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其思想核 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因而被称作是“,请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字, 语。 导学号 42454038
(1)招摇( 撞 )( 骗 ) (2)( 五 )( 彩 )斑斓 (3)沉默( 寡 波光( 粼 )( 粼 )
4.阅读《再别康桥》,你觉得抒情主人公对康桥有着怎样的 括。 导学号 42454039
依依惜别的深情。
课内动脑
识记字音
荡漾(yànɡ)
河畔(pàn)
青荇(xìnɡ
浮藻(zǎo)
沉淀(diàn)
长篙(ɡāo)
漫溯(sù)
满载(zài)
笙箫(xiāo)
识记字形
云彩 夕阳 招摇 柔波 甘心 榆阴 水潭 清泉
彩虹 揉碎 星辉 斑斓 放歌 笙箫 沉默 康桥
词语辨识 【悄悄·稍稍】二者都是副词,但表达的意思不同。“悄悄 寂,不声不响,如“做完这件好事后,她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稍微,如“如果稍稍对自己要求不严,就会远离正确的路线”。 【斑斓·绚丽】二者都有灿烂的意思,都是形容词,都可以 事物。不同的是,“斑斓”重在强调多彩,如“五彩斑斓的烟花 重在强调美丽,如“成片的牡丹绚丽绽放”。
【沉默·缄默】二者都形容不说话。不同的是:“沉默”重 无声的状态,可能是没话可说,用处广泛,如“微信公众号注 此保持了高贵的沉默”;“缄默”重在“缄”,涉及闭嘴的动 思考,而且是深入的思考,只用在正式的书面语中,如“胡建 晚饭时不幸酒醉身亡,因官方缄默无言,使当地众说纷纭、莫衷
成语释义 招摇撞骗: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贬 安另辟‘致富路径’,冒充交警招摇撞骗,被判刑一年”。 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形容颜色多 烂,且耀眼。如“山西运城现五彩斑斓的盐湖,景色壮观秀丽” 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己演了太多沉默寡言的角色,喜剧对自己来说是个解脱”。 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 明净。形容波光明净。该成语只能用于有光的场合,如“永定河 粼粼”。
新课标导学
语文
必修① ·人教版
第一单元
2.诗 两 首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
课前预
2
课内动
3
课外认
课前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导学号 42454036 (1)在我的心头荡漾.( yànɡ ) (2)软泥上的青荇.( xìnɡ ) (3)揉碎在浮藻.( zǎo )间 (4)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sù) 2.根据下列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导学号 42454037 (1)云 cǎi( 彩 ) (2)榆 yīn( 阴 ) (3)斑 lán( 斓 ) (4
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 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独有的。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 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 采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 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
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 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 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表 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 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 尴尬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拳拳爱 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 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 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亦无 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 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
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 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 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 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 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 格魅力所在。
课文结构
课文主旨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流动的画面,勾画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 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离别的无可奈何,抒发了对康桥依依
1.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什么作用? 【提示】 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 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烘托出了 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云彩”这一意象有何作用? 【提示】 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缥缈的。作者巧妙地运用 读者带进一个如梦如幻、美丽异常而又迷蒙的境界。
文学常识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成立于1928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 胡适、梁实秋等。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 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 “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起初,他们多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 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1 月刊在上海创刊,由徐志摩、闻一多任编辑。而1931年《新月诗 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
1.从“那河畔的金柳”到“寻梦”这几个诗节描绘了作者 光,满蕴着诗人久别重逢的喜悦,这种喜悦与诗歌惜别的主题是
【提示】 并不矛盾。康桥的生活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人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所以他用快乐的笔调描绘了美好的意象 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相见紧接着的便是离别,喜悦之后的失 凄凉。
2.如何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诗的内涵和作用? 【提示】 这句话,诗人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 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既具有很好的 准确体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3.“寻梦”在诗中有什么深层含意? 【提示】 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寻 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