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
由于山西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和山西煤炭工业雄厚的基础,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山西煤炭工业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煤炭工业的工作部署,今后几年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树立“三个理念”,推进“三个发展”,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三个跨越提升”。
一是树立“现代大煤炭产业”的理念,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由单一的煤炭生产向煤基多联产、延伸转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转变;二是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发展,实现由高危行业向“本质安全型”的行业转变;三是树立构建和谐山西,煤炭为重的理念,推进和谐发展,实现传统矿区向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新矿区转变。
三个跨越提升是:产业水平跨越提升,到2010年,全省矿井数量控制在1000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年,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生产;产能形成3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4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0个1000万吨级以上的地方煤炭企业集团。
全省年总产量6亿吨左右。
安全保障能力跨越提升,用3-5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重组整合后的矿井,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到煤矿人员、装备、环境和管理等要素优化配置,职工素质明显提高,人员行为规范,装备系统先进,生产环境可靠,日常管理精细,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并杜绝重特大事故。
可持续发展能力跨越提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使全省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原煤洗选加工率、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煤层气(瓦斯)抽采和利用量显著提高。
(二)山西煤炭工业有着光辉的发展前景
根据有关预测,世界石油仅可使用50年。
中国是一个贫油富煤的国家,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到60%以上,而且近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加上煤炭企业是一个资源性企业,随着我国原有老的煤炭生产基地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如:东北、山东、河南经过近百年的开采,所剩资源有限。
新疆自治区煤炭资源预测最多,但由于煤炭商品是大宗物资交易,其地处大西北,运输不便、运输费用过高,大规模开采的条件尚不具备。
目前国家对煤炭开发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内蒙、陕西,但只有山西煤炭的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地处全国中部地区,便于煤炭运输。
因而,优先开发山西煤炭资源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
按目前山西年生产煤炭能力,山西煤炭还可供开采100多年。
今后五年,山西煤矿采煤机械化要实现百分之百。
逐步形成以煤为主,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煤气化、煤变油多业并举的煤炭工业完整体系。
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要稳定控制在0.5人以下。
矿井回采率要达到80%左右。
同时,要加大矿区环境治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不断提高矿工生活福利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矿区、新山
西。
目前,全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95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40万人,地方国有煤矿18万人。
乡镇煤矿37万人。
1949~2008年的59年间,山西共生产煤炭约100亿吨,净外调销售近70亿吨。
无论是在支撑国家经济建设,还是为本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山西煤炭工业还会充分发挥煤炭大省不可替代的优势。
山西煤炭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山西煤炭工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后,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对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山西省煤炭资源概况
一、资源状况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
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
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
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
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
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
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
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
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
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
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
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
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
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
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
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
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
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
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
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
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
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
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
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
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
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
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
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
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
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
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
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
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
燃烧时间长,火力旺。
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
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
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
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
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
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
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
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
主要用作配煤炼焦。
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
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
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
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
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
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
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
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
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
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锐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
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生产的“高效安全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今日通过中国煤炭学会组织的鉴定。
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成套技术与装备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综采技术的有力补充,该设备能够实现边角煤、煤柱及不规则块段的安全高效开采。
其研究成功,对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促进煤炭产业升级,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在鉴定会上如此评价。
一项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有60%适合长壁开采,有40%适合短壁开采。
10年前,太原分院随煤科总院转制成企业,他们敏锐地看到了全国短壁采煤机械的市场机遇。
2008年底,该企业厂房整体搬迁至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环境、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提高。
2009年,该院在国内首家完成了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装备研制工作。
目前,已有两台分别在神东、陕煤矿区投入使用,工作面月均产量达到4.4万吨,同时创造了日掘进进尺70米的国内最高纪录。
目前,该院累计生产各种短壁设备260余台(套),实现销售收入约11
亿元,为煤炭企业共节约采购成本约10亿元。
“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装备的研发成功,对山西乃至全国煤炭安全、高效、集约化开采都将有着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整合更为企业带来了新机遇。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院长张彦禄对记者说
1、主要研究内容
高效短壁开采的的巷道布置与工艺;短壁巷道支护与快速掘进技术;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安全保障技术;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设备选型与研制;短壁开采煤柱稳定性与采场覆岩移动规律分析;短壁开采地表沉陷预计与控制;不规则边角煤的高效短壁开采工业性试验;村庄下采煤的短壁开采工业性试验;经济社会效益与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2、技术路线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确定采用理论研究、树枝计算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现场工程实践与观测的综合研究方法。
3、性能指标
该项技术开发的掘进机采用纵、横切割头互换的两种切割方式。
这两种采煤方法,解决长壁开采的残采煤柱、不规则边角煤及“三下”压煤的回收,可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矿井的运行经济效益。
创新点:
1、首次开发以高效掘进机为主的短壁机械化国产成套设备;
2、开发适合“三下”采煤和不规则块段采煤的灵活有效的采煤法,包括开采工艺、锚杆支护技术、通风与防火技术、防水技术及顶底板控制技术;
3、应用采动覆岩关键层理论进行煤柱合理设计和岩层移动控制,避免出现“二次沉陷”灾害;
4、首次对我国短壁机械化成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其它矿区的推广积累丰富宝贵的经验。
应用情况:
潞安矿区现生产的5个煤矿就压煤近2.0亿t,其中五阳矿有36个村庄压煤0.29亿t,占全矿储量的23.4%。
通过在五阳矿的实际应用,五阳煤矿仅五一采区短壁开采的年产量达到21.81万t/a,目前五阳矿优质瘦煤原煤销售价为340元/t,则可增加年产值7415.4万元;此外该区总采出煤量为56.1万t,共增加产值19074万元。
通过村下压煤进行短壁开采,不仅避免了村庄搬迁、减少了采动影响,对生态环境有利;且在确保村庄不损害地前提下合理的采出呆滞的村庄下的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同时还采出村庄下的优质呆滞瘦煤,改良煤质的搭配,对煤炭深加工销售非常有利。
因此,开发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以充分发挥短壁机械化开采的优势,是当前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下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根据不同矿区的煤层赋存特点,采用国产成套设备,实现短壁开采机械化开采,达到短壁开采高产、高效、高回收率和安全的目标,也是我国各矿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项技术的开发成功,对整个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山西省各大中小煤矿、乃至国内外的井工开采的煤矿均具有广阔的推广应
为提高煤炭工业效益和资源回收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山西将对占全省煤炭总产量50%以上的地方煤矿进行煤矿开采方式改革,实施资源整合、小煤矿联合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先进的壁式开采方式替代多年来的传统的、
落后的采煤方法。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山西已要求到2005年底,全省所有具备采煤方式改革条件的矿井全部进行这项改革,实现正规布置、壁式开采,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淘汰年产量在9万吨以下的生产矿井,资源回收率分煤层达到75%至85%。
1998年以来,山西煤炭工业经过控制总量、关井压产、安全整治,取缔和关闭了非法、布置不合理和不符合安全基本条件的小煤矿6692个,压减和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1亿多吨。
到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有证煤矿3828座,但乡镇煤矿仍占大多数,达3395座,可平均单井产量仅有5万吨/年左右,质量和效益粗放低下,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大多数矿井仍沿用非正规的采煤方法。
由于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仅有20%左右,全省小煤矿年产煤2亿吨左右,每年动用资源10亿吨左右,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特别是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基础十分薄弱,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小煤矿。
随着煤炭需求增长,产量增加,如不改革采煤方法,提高小煤矿资源回收率,资源浪费状况将进一步加剧,山西煤炭资源将加速枯竭,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
据了解,山西推进煤矿开采方式改革,将坚持这样几项原则和措施:对新建和改扩建矿井,必须采用正规采煤方法,否则将不予审批;对拒不进行改革和改革不彻底的小矿井,在2005年底前关闭;坚持技术进步和提高机械化水平,坚持集中生产和高产高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山西副省长靳善忠说,煤炭产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省产业素质的总体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总体质量。
提高煤矿井型规模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实现地方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整体提高,是山西煤炭工业以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