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药理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远程教育
《药理学》







作者:陈秀英
2010年2月
第一章绪论
二、学习重点
1.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物的概念,药物和毒物的关系与区别。

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3.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概念与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4.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与内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规律。

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思考题
1.什么是药物?什么是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
2.新药的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3.新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有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1.答: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

药效学: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动学: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答:包括药效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药动学研究及毒理学研究
3.答:新药的临床研究包括四期临床试验:
Ⅰ期临床试验: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主要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为Ⅱ
期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剂量参考依据。

病例数:20-50例。

Ⅱ期临床试验:在在小规模患者身上进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观察新药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病例数:一般少于100例。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临床试验,在大规模患者身上全面评价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病例数:300例。

Ⅳ期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试验,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三、思考题
1.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
2.简述竞争性拮抗药与非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
3. 述从药物量效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与临床用药有关资料
参考答案:
1.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有: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三致”作用等
2.答: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竞争性拮抗剂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剂结合在受体不同位点上,妨碍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药物。

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右移,斜率降低,最大效应降低。

3. 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效价强度(等效价量)、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等。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三、思考题
1.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有哪些?
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4.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其中被动转运又包括简单扩散、虑过和易化扩散。

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PH和药物理化性质、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等)。

3.酶的诱导:指肝药酶合成加速或降解减慢,药酶诱导是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交叉耐受性、停药敏化、药物相互作用、遗传差异等产生的原因。

乙醇、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利福平等有药酶诱导作用。

酶的抑制:有些药物(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等)抑制肝药酶活性的现象。

酶的抑制可使经肝药酶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变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4.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清除率。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三、思考题
1.简述药效学的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2.反复用药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什么影响?
3.药物相互作用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的机制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机体方面:年龄和性别、机体机能和病理状态、个体差异和遗传种属差异;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

2.产生耐受性,抗药性(病原体和肿瘤)、药物依赖性
3.药动学:阻碍药物吸收(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代谢(加速或减慢)、影响排泄。

药效学:协同作用(相加、增强或增敏)、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三、思考题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及其激动后的效应
2.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及对不同受体的选择性,简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参考答案:
1.
受体激动药(氨甲
酰胆碱)
胆碱受体激动药 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N受体激动药(烟碱)
拟胆碱药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似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药α1 , α2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α1 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2 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β1 , β2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β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β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M1 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胆碱受体阻断药 N1 受体阻断药(六甲双铵)
N2 受体阻断药(筒箭毒碱)
抗胆碱药
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α1 , α2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α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拮β1 , β2 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普萘洛尔
抗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有内在活性,吲哚洛尔)
药β1 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阿替洛尔;
有内在活性,醋丁洛尔)
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利舍平)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三、思考题
1.简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简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1.毛果芸香碱能选择性激动M受体,对眼睛和腺体的作用较明显。

①激动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M受体,使瞳孔括
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产生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青光眼(主要是闭角型青光眼)和虹
膜炎的治疗。

②激动腺体的M胆碱受体,使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2.答:新斯的明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发挥抗胆碱作用,可兴奋M、N胆碱受体,其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
气管平滑肌作用弱,对骨骼肌及胃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强。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可减轻由于手术或其他
原因引起的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的解救。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三、思考题
简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学基础。

参考答案:
答:①缓解内脏平滑肌绞痛;可松弛内脏平滑肌,以胃肠平滑肌绞痛较好,胆和肾绞痛与哌替啶合用,以增
强疗效;②麻醉前给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呼吸道阻塞等,也可用于严重盗汗及流涎;③治疗缓慢型心
律失常: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及锑剂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等;④感染
性休克:大剂量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⑤眼科应用:与缩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扩瞳作用
以检查眼底,调节麻痹用于验光配镜;⑥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阿托品以M受体阻断可缓解中毒M样症状和中
枢症状;轻度中毒可单用,中和重度中毒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三、思考题
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答:肾上腺素兴奋心脏,心排出量增加,收缩血管,以升高血压为主。

异丙肾上腺素兴奋心脏,心排出量增加,扩张血管,脉压增大,血压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兴奋心脏,心排出量不变或减少,强烈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三、思考题
1.简述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2.伴有支气管哮喘的心绞痛患者为什么要用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而不用费选择性β
受体阻断药?
参考答案:
1. 普萘洛尔属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1和β2受体阻断药。

①心血管系统: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减少。

对血管β2受体阻断,加上心脏功能抑制,可反射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加,肝、肾和骨骼肌等血流量均减少。

但长期用药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通过多方面作用发挥降压效果(详见抗高血压药)。

还可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②支气管平滑肌:阻断支气管β2受体,可使之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③代谢: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

④肾素:抑制肾素释放。

此外尚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

临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失眠等,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血小板减少等。

使用不当的严重反应有:①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故哮喘病人禁用。

②心脏抑制和外周血管痉挛,故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等禁用。

③反跳现象。

长期应用时突然停药,可引起病情恶化,如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骤升,心绞痛者再度频繁发作等。

因此,在病情控制后必须逐渐减量停药。

普萘洛尔主要在肝内代谢,个体差异大,所以用药剂量需要个体化。

2.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可阻断支气管β受体,使呼吸道阻力增加,诱发或加剧哮喘,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及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药物无支气管β受体阻断作用,一般不引起上述不良反应。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
三、思考题
1.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量效关系
2.简述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1.剂量从小到大可引起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呼吸抑制作用。

2. 药理作用: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抗癫痫作用;中枢性肌松作用
作用机制:苯二氮卓类特异性的与BZ受体结合,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并通过增强GABA 与GABAA受体结合,从而使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氯离子内流增多,造成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三、思考题
1.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及持续状态如何选药?
2.硫酸镁的药理作用。

参考答案:
1.癫痫大发作可首选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也可选用,无效者儿可选用丙戊酸钠;
小发作可首选乙琥胺,也可选用氯硝安定和丙戊酸钠;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注,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注射或苯巴比妥注射。

2.药理作用:口服有泻下和利胆作用;注射给药有抗惊厥和降压作用。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三、思考题
1.简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2.简述长期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类型及其机制。

3.丙咪嗪的药理作用。

参考答案:
1.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①抗精神病作用: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用药后病人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

无根治作用,需长期用药以维持疗效。

也用于躁狂症及其他精神病伴有兴奋、紧张及妄想者。

②镇吐作用: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呕吐,但对晕动症无效。

③影响体温调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④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合用时宜减量。

⑤影响锥体外系功能,可致锥体外系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阻断α受体,扩血管,降压;阻断M受体,产生阿托品样作用
内分泌系统: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抑制性周期,延迟排卵和闭经;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于巨人症治疗
临床应用:抗精神病,镇吐,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部位的多巴胺受体。

2. 表现类型包括:①帕金森综合征;②静坐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前三种类型的机制是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

后一种类型的机制是因DA受体长期被阻断,受体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DA释放增强所致。

3.中枢神经系统:抑郁症病人连续服药后,出现精神振奋现象;自主神经系统:视物模糊,口干、便秘和尿潴留等;对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可致心律失常。

第十五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三、思考题
1.简述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2.简述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

参考答案:
1.(1)拟多巴胺药:①多巴胺前体药:左旋多巴②左旋多巴增效药:a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b MAO-B抑制药:司来吉兰;c COMT抑制药:托卡朋、恩他卡朋③DA受体激动剂:溴隐亭④促多巴胺释放药:金刚烷胺(2)抗胆碱药:苯海索,苯扎托品
2.⑴左旋多巴口服后,仅1%左右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绝大部分(99%)在外周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多巴胺,而多巴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不能在中枢发挥治疗作用。

⑵卡比多巴是外周脱羧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合用时,使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脱羧作用被抑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增加,在中枢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多巴胺,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发挥治疗作用。

第十七章镇痛药
三、思考题
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吗啡能激动各型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理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兴奋延脑CTZ 及促进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等。

②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③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对胆道平滑肌输尿管也有收缩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哮喘发作。

④其他:降低机体免疫力等。

吗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心源性哮喘。

止泻常选阿片酊等制剂。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三、思考题
1.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作用机制是什么?
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阿司匹林和吗啡镇痛作用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解热、镇痛、抗炎。

机制:抑制COX活性,减少PG的合成。

2.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小剂量)、祛除胆道蛔虫、抗癌等
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综合症等。

3. ①作用部位不同:吗啡镇痛部位主要在中枢,而阿司匹林主要作用在外周。

②作用原理不同:吗啡通过激动阿片受体起镇痛作用,而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

③作用效力不同:吗啡镇痛作用较强,而阿司匹林镇痛作用较弱。

④适应症不同:吗啡主要用于剧痛:急性锐痛、癌性疼痛、心梗引起的疼痛等,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慢性中等程度的疼痛:如感冒发热、肌肉疼、关节疼、神经疼等。

⑤主要不良反应不同:吗啡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耐受性和依赖性,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时胃肠道反应。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三、思考题
1.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参考答案:
1.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
快速型心律失常: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包括:
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奎尼丁等药。

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利多卡因等药。

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如氟卡尼等药。

Ⅱ类β受体阻断药,如普奈洛尔。

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如胺碘酮。

Ⅳ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等。

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三、思考题
1.简述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2)减慢心率;(3)减慢房室传导。

作用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一K+一ATP酶,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强心苷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等及黄视、绿视症等;(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中毒的防治:(1)明确停药指征及时停药;(2)避免各种诱发中毒的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和缺氮等。

中毒的治疗: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应采用钾盐、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出现缓慢型心津失常或传导阻滞者用阿托品,严重中毒者可用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段。

第二十一章抗心绞痛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三、思考题
1.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2.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抗心绞痛作用基础。

参考答案:
1.①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氧耗;②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缺血区血供;③保护缺血心肌
机制:硝酸甘油为NO供体,进入血管平滑肌后与巯基化合物反应产生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含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内游离Ca2+减少,并抑制收缩蛋白导致血管舒张。

2.(1)两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硝酸酯类可通过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心室容积缩小,室壁张力及外周阻力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

普萘洛尔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故可产生协同作用。

(2)两药联合应用又可相互取长补短:硝酸酯类有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的缺点,普萘洛尔有引起心室增大和射血时间延长的不足。

二者联合用药时,普萘洛尔可取消硝酸酯类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而硝酸酯类可缩小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室容积扩大和射血时间延长。

所以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可达到消除各自不良反应并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抗心绞痛的目的
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
三、思考题
1.简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类的代表药物
参考答案:
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机各类的代表药物:
(一)利尿药:氢氯噻嗪;
(二)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四)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利美尼定
2.神经节阻断药:樟磺咪芬
3.NA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五)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米诺地尔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三、思考题
1.常用利尿药的分类、主要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1.按其效能和作用部位分为三类。

(1)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与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如呋塞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

作用机制:抑制Na+-K+-2Cl-共同转系统。

(2)中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始端,如噻嗪类、氯噻酮等。

作用机制:抑制Na+-Cl-共同转系统。

(3)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

作用机制:螺内酯竞争性拮抗醛固酮受体;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阻滞钠离子通道,抑制氯化钠再吸收。

第二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三、思考题
1.试对比肝素与华法林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答:相同点:都具有抗凝作用;都可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不良反应均易出血。

不同点:肝素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机制是激活和强化抗凝血酶Ⅲ,体内、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自发性出血用鱼精蛋白解救。

华法林口服有效;起效慢,但维持时间长;机制是维生素K拮抗剂,只有在体内有效,体外无效;自发性出血用维生素K解救。

第二十五章消化系统药理
三、思考题
1. 试述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参考答案:
1.①抗酸药,代表药为氢氧化铝等;②H2受体阻断药,代表药为雷尼替丁等;③M胆碱受体阻断药,代表药为哌仑西平等;④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代表药为奥美拉唑等;⑤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代表药为丙谷胺等;⑥粘膜保护药,代表药为硫糖铝等;⑦抗幽门螺杆菌药,如抗菌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第二十六章呼吸系统药理(自学)
三、思考题
1.试述平喘药的分类、各类的代表药物及主要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1.常用平喘药分为:(1)支气管扩张药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等,主要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2受体②茶碱类,如氨茶碱,可通过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及抑制磷酸二酯酶③ 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异丙托溴铵,阻断M受体(2)抗炎性平喘药: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代表药为二丙酸倍氯米松等,主要与其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关;②抗白三烯药:扎鲁司特,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齐留通抑制5-脂氧酶(3)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如色甘酸钠,主要作用机制是稳定肥大细胞,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第二十七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三、思考题
1.论述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
1.药理作用:①H1受体阻断作用:能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能大部分对抗组胺所致血管扩张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对抗体组胺的降压作用与心脏作用。

②中枢作用:治疗量H1受体阻断药有镇静与嗜睡作用,作用强度因个体敏感性和药物品种而异。

③抗胆碱作用:多数H1受体阻断药还有抗乙酰胆碱、局部麻醉和奎尼丁样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晕动病、呕吐及失眠。

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现象、消化道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思考题
1.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2.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
1.①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渗出性炎症,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减轻后遗症;②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③抗休克作用,④抗毒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⑤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中性白细胞数目增多,血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量偶致精神失常或惊厥;⑦消化系统: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大剂量易诱发或加剧溃疡病。

⑧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临床用于:①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替代治疗。

②严重感染或炎症:原则上应限于严重惑染伴有明显毒血症者,并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合用。

对于某些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心包炎等,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后遗症发生。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皮炎等。

④休克:适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

⑤血液病;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⑥局部应用:治疗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⑦脑水肿:减轻或预防寄生虫或新生物所致的脑水肿⑧急性脊髓损伤:可减轻神经损害。

不良反应:(一)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3.水钠潴留、血脂升高4.刺激胃酸或胃蛋白酶分泌 5.致畸6.白内障、青光眼等7.诱发精神病或癫痫(二)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突然停药出现恶心、呕吐、肌无力、低血糖、休克等, 2.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停药时患者出现肌痛、肌强直、关节痛、情绪消沉、发热等。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