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国学》作文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国学》作文6篇
有关国学的作文
学习是无止境的。
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有收获,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虚心地向他人请教,绝不能不懂装懂。
在我小时候,我就学习国学知识,由于我胆子很小,不懂的地方都不敢去问老师,凭着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到了比赛那天,什么也对不上号,最后才得了三十多分。
在有了那一次经历以后,我的胆子也大了许多,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去问老师,经历的多了也不害怕了,只要把老师当成是自己一样的同龄人,这样就不会产生胆怯的心理了。
在老师眼里,只要你肯去问,老师就会很高兴,但如果你不去问,不懂装懂,那老师对你的印象就会不好。
总而言之,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虚心,请教别人不能算是耻辱,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这种好习惯,向孔子学习!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又有一次国学知识的比赛。
这一次,我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不懂的地方都虚心请教老师,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但是,在比赛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点紧张。
比赛结束了,我的成绩还是蛮不错的。
这下,我终于知道了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处,这次功劳不单单是我,老师也有很大的功劳!现在,我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眼看又要比赛了,我也不再有什么恐惧感了,因为我一直在想:没关系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认真去做,能够获得成功!事情果然不出我所料,成绩比上一次更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相信我一定能做的更好!
从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一直学到现在。
我觉得这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知识,这些功劳动应该归功于孔子,我们都应该向孔子学习。
孔子是多么伟大呀!他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孔子留下的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的里畅游吧!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1500字
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对弈古诗词,品读诗文里的美丽中国。
让选手通过轮流背诵古诗词中常见的某个字词来进行接龙,既考查了选手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又能够通过关键词来传递中华文化。
《经典诵读》是我们学生必背的,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两天我看了一个节目《国学小名士》,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经典诵读》我们必须牢记的国学文化,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
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
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可是我们呢?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学无术,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非常惭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
古代文人,穿越时空,为国学小名士出题。
这些身着古装的孩子,分别扮演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他们为国学小名士现场表演出题,让节目增添了更多童真童趣。
真人秀外景短片,体现选手“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解。
在初赛结束时,大赛组委会专门拍摄了60强选手的外景短片,在拍摄中通过对参赛选手设置障碍,考察参赛选手在实践中的想法和做法,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的设置,在于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传承中国传统美德。
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
以后我要多看书,读报纸,来丰富我的知。
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应未雨绸缪——提醒我无论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魅力的法宝。
经典诵读中所含的国学文化须牢记。
《经典诵读》中有许多优美的诗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在《国学小名士》上有评委说:“松,在古人笔下是一个备受赞扬的一种植物,出了他的本意外还有——高直,坚强,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征在他身上。
另外还暗含着坚持不懈,认真对待事物的精神。
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个节目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希望让我们这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发扬到全世界,让世界关注中国文化,因为她就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读了这一套书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它让我知道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的心灵。
“仁”里面的《美金的价值》、“义”里面的《大义桥》、“智”里面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从中体会到“信”让人受益非浅,那一句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古今中外诚信使人们走向文明。
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他都想办法办到。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大将,曾几次打败汉军。
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只好化装到山东一朱姓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帮他向刘邦说情。
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
季布有个朋友叫曹丘生,专爱拍马屁,听说季布当了官便来巴结。
季布见曹丘生来就虎起了脸,骂了他几句。
谁知无论季布态度多严厉,曹丘生照旧陪着笑还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听后很高兴就待他为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名生就越来越大。
这就是一诺千金。
诚信是不分国界的,在美国一个庄园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庄园主的儿子看见了十分喜爱,他想试试斧子快不快,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下树被砍断了。
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进了小屋,但后来因为‘诚信’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信”,我们必须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的所说“我们要以诚代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
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关于国学的议论文
几天前在《读通鉴论》里读到这篇文章时,废卷叹息了良久,关於儒者之担当,是我一直想说的,而王夫之才大气粗的表达了出来。
初读之酣畅淋漓,继之则“有心者所重悲也”。
文夏文脉一系,之所以至今依然,靠的是先儒们“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
”“一隅耳,而可以存天下之废绪;端居耳,而可以消百战之凶危;贱士耳,而可以折嗜杀横行之异类。
……是故儒者之统,孤行而无待者也;天下自无统,而儒者有统。
”我们真应该为先儒们建庙立祠,以春秋大礼来祭奠他们。
而时至今日,一切均在重构,旧学推倒了,西学引得不三不四,我们的路在哪里?是向东还是向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1920xx年废除科举之后,我们探索了整百年。
百年弹指,我们却依然需要重构。
百年之后,回头看先人走过的路,我有一个感觉,只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才是重树我华夏文风的正确选择,而这个过程,我们依然需要披荆斩棘,因为百年的断层,我们的文脉多少变得一穷二白。
所以当我读到王夫之这篇文章时真是感动,一感动我就要满饮一大白。
我也一直主张学者理应有自己的文化操守与文化担承,箪食瓢饮,曲肱而枕,却志在乐道,如开李唐文脉的文中子一般,则善莫大焉。
此亦可看作是我的文化宣言。
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於天下,而互为兴替。
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
魏、晋以降,玄学兴而天下无道,五胡入而天下无君,上无教,下无学,是二统者皆将斩於天下。
乃永嘉之乱,能守先王之训典者,皆全身以去,西依张氏於河西;若其随琅邪而东迁者,则固多得之於玄虚之徒,灭裂君子之教者也。
河西之儒,虽文行相辅,为天下后世所宗主者亦鲜;而矩剃不失,传习不发,自以为道崇,而不随其国以荣落。
故张天锡降於苻秦,而人士未有随张氏而东求荣於羌、氏者。
吕光叛,河西割为数国,秃发、沮渠、乞伏,蠢动喙息之酋长耳,杀人、生人、荣人、辱人唯其意,而无有敢施残害於诸儒者。
且尊之也,非草窃一
隅之夷能尊道也,儒者自立其纲维而莫能乱也。
至於沮渠氏灭,河西无孤立之势,拓拔焘礼聘殷勤,而诸儒始东。
我与国学作文500字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精细的打磨,就不会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玉器。
人如果不学习,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个故事讲:有两块具有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座寺庙里来打造佛像。
后来,人们发现第一块石头质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块。
可是,在打造过程中,那块石头觉得十分疼痛。
它对雕刻师说:“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来!”雕刻是因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来。
雕刻师对第二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吗?”石头说:“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过程中,石头没有叫一声疼。
它被雕刻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像。
佛像开光后寺院来膜拜的人很多,于是和尚们将第一块石头打碎把他当做铺路石铺在门口供人们践踏。
人就像石头一样,必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为受万人膜拜的“佛像”否则,不经过磨练就只能成为在普通不过的铺路石了。
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奋学习,积极进步,树立好自己的学习目标;长大后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有帮助的人。
国学浸润了我的生活作文800字
从幼儿园起,我就接触了我国古人的一些作品,我在背诵着领略到它们给予我的生活的乐趣。
虽然不能够领会其中的意思。
学前我就在妈妈的领读下,跟读唐诗宋词。
李白的《静夜思》,至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有时晚上我醒来,望着窗外的皎洁月光,在问妈妈:“李白是不是写错了,咱们看窗外才有月光,我们的窗前哪有月光呢?”妈妈笑了:“咱们
这房子和李白住的房子不一样。
你看,我们现在的窗户,为了防雨倾斜进来,都在窗户上加了防雨罩。
这样一来,不仅雨进不来了,而且月光也被挡在了窗外。
李白那个年代就不一样了。
首先那时的房子,没有我们现在盖深长,其次窗户也没有现在这样设计,他们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电气化照明设备。
为了能借助自然光,他们的床经常是靠窗的。
”我似懂非懂的,反正妈妈给我说了一大堆理由。
管它呢?那时我的乐趣就是我背会了,大伙都是给我大拇指,夸我聪明。
妈妈亲亲我,爸爸抱抱我,爷爷是乐的笑,奶奶是孙子棒棒不停地说。
入学了,我们学校也是不停地给我们上些古人的课。
《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主要是让我们背诵。
不过我们背着着朗朗上口的文字,觉得古人真不简单。
人之初,性本善。
背着背着,我感觉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问问老师,老师还很赞同。
这六个字,就是说人出生时,本性是好的,是一个好人。
老师夸我善动脑筋,让我得意洋洋。
这更让我对于古人的这些文字感兴趣,于是我更加努力的背诵。
现在我已经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和《增广贤文》等等。
我们从一年级就有好多古人的诗,这些诗我非常感兴趣。
背起来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样。
那李白的《静夜思》恰巧我和妈妈学过,老师还没有读课题。
我就说我会背诵,还能说说意思。
我的那些小同学甚是惊讶。
老师也是脸上挂着惊喜,让我站起来背诵。
我站起后,一口气背了下来,老师又让我说了说意思。
在我背诵期间,老师一直笑眯眯地,还不住的点点头。
我知道老师对我肯定很是满意,有内心佩服我呢?果然背完后,老师让同学们给了我热烈地掌声。
自此以后,我学习古人的诗文更是兴趣大增,也从他们的诗文中获得不少智慧。
我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跟着古人的智慧前行,让我们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