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先行者与引领者——张晓林教授学术研究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先行者与引领者——张晓
林教授学术研究概述
宋惠兰
【摘要】通过资料研究的方法,结合国家科学图书馆管理与发展实例,对张晓林教授的颠覆数字图书馆视野、数字图书馆管理思想、服务理念,以及嵌入式个性化知识
服务、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等创新思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期刊名称】《高校图书馆工作》
【年(卷),期】2013(033)003
【总页数】6页(P3-8)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
【作者】宋惠兰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三十年来,张晓林教授一直致力于图书情报现代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他独立或合作出版并公开发表的论著达两百余篇(部)[1]。
范并思教授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在国内图书馆界,
张晓林教授的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2]。
同时,他还担任《中国图书馆学报》等
6家核心期刊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并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或教学奖3项。
张晓林教授也是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大量研究表明,张教授与他领导下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既是我国图书情报界“以人为本,瞄准需求,创新服务”[3]的优秀践行者,更是“颠覆数字图书馆”[4]、“建
设国际一流知识服务体系”[5]的引领者。
张教授的“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6]”、“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7]、“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
‘主流化’转折点”[8]、“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9]等重要学术研究,无不展示出他放眼世界、高屋建瓴的胸襟与气度。
1 解读数字环境下的“破坏与颠覆”,实施战略创新
张晓林教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去美国留学,分别获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10]。
由于他的理科专业背景,加之对人文科学的浓厚兴趣,因而他有着超乎常人的优势。
他对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领域诸多问题的考虑都有全新的视角,这种视角完全不同于长期从事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的人。
加之他还较长时间从事信息检索教学工作,担任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不仅理论研究相对较多,且与实践联系也很紧密。
尤其他在国外图情专业学习了数年,使之将国内与国外情形结合起来研究有很大帮助。
因此,对于现代数字图书馆,张教授有另一种诠释。
他认为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把数字图书馆看成文献的数字化,而应看成是一个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载体。
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建立于分布的资源集成机制上,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合作伙伴的资源等,而且能在这些资源的框架体系之中,为用户提供信息加工,说明其发展和创造[11]。
在《数字图书馆理论、方法与技术》一书中,张晓林教授在“前言”里有一段精彩的表白:“当把这本文集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我感到一丝欣慰,但更多地感到不安……所谓不安,是现在作为文献信息服务的组织者、实践者,面临迅速发展变化的用户需求和信息环境,深感挑战的严峻和迫切: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科研、教育、医疗、政务等高信息密集度、高知识依赖度和高协同工作度领域的主流信息资源;我们正面临数字科研、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数字文化等的汇聚;数字环境下,尤其是多重空间聚合的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要和信息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检索、获取和阅读文献(数字或者印本)……数字图书馆技术及其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为图书馆服务的,而是为使用者服务的;不是解决现有图书馆的当前问题,而是解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我的不安,在于我个人、我们的领域,也3许对新的挑战还远没有做好准备。
”[12]
追溯张晓林教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要从2001年开始。
那时,从美国学成归国后的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作,历任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和主任等职务。
主要从事文献情报服务、数字图书馆技术、元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13]。
之后,他陆续发表了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系列论文。
如《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挑战》[14]、《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15]、《建立有机融合数字科研空间的数字图书馆机制》[16]、《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17]、《管理元数据的原理与应用》[18]、《开放元数据机制:理念与原则》[19]、《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开放描述机制》[20]、《让数字图书馆驱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21]、《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责任、权利、战略、行动》[22]、《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23]等,这些论著,就数字图书馆的体系框架、核心技术、标准规范、建设管理、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理论联系实际、技
术融合服务、当前贯通未来,反映了张教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和探究,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一文中,张晓林教授在引入破坏性技术概念后,描述了可能颠覆当前数字元图书馆模式的技术、需求与机制,包括数字学术出版、科学数据、语义化出版等新技术,弱信息需求下模糊探索、战略性阅读下计算分析和研究性合作式学习下动态信息交互等新需求,以及图书馆同质化、业务外包与众包、价值证明压力等运营机制新挑战,建议采取驾驭“破坏与颠覆”的态度、观念,并预测了可能的战略发展方向[2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服务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图书馆已经逐步成为建设、组织和提供文献资源的主要机制[25]。
为了应对
未来的变化,张教授指出:“我们不但要关注已经应用到数字图书馆领域内、对现
有能力和机制起着增强作用的技术与方法,还必须高度关注那些可能对我们所熟悉的能力和机制进行破坏和颠覆的重大趋势。
”[26]同时,他还指出:“不应将数
字图书馆仅仅看成是一种技术或者工具、仅仅看成是已有图书馆服务的简单延伸或者补充,而应认识到数字图书馆对信息收集、组织、分析、利用模式的变革意义,它将催生和支持新的信息组织与服务的基础机制,创造和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需要‘跳出图书馆’来发展数字图书馆,也许才能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
”[27]可以说,张晓林教授是中国数字图书馆
研究走向世界的学术领军人物。
从张晓林教授对数字图书馆理论的精辟阐述以及实践探索中,不仅使人们清楚了自有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以及各种形态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起来以后就有的关于“数字图书馆取代传统图书馆、图书馆的未来是数字图书馆”[28]等论调的偏差,也知
晓了那种“图书馆应当减少馆舍甚至不需要图书馆建筑”[29]观点的谬误,因
而更加明白地意识到如何处理传统图书馆形态与数字化图书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
及如何面对现实与虚拟空间,解决在有限的建筑设备、信息资源与人员前提下创新与发展图书馆服务的问题[30]。
2 科学院信息官,创新知识服务的推动者
担任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以来,张晓林教授的领导风格得到业界同仁的一致推崇。
他认为,专业图书馆的服务要不断地研究发生的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31]。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
力推进知识创新工程,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通过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科学技术研究,普及和完善嵌入研究团队与过程的知识服务能力,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他主张“全面改造用户一线文献情报服务模式,建立院所协同、融入研究团队及其研究过程的知识化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多层级的个性化综合知识资源保障体系与平台,建立新型合作交互型知识服务范式,建设虚实结合的协同知识服务机制,建立嵌入与协同的观念和运营机制,形成普惠的科研知识服务能力。
推动从学科馆员到信息专员+情报专员+信息策略师的服务模式转变[32]。
他指出:不同的时势往往要求不同的领导风格。
在当前的“时势”面前,我们更多地需要变革型的领导风格,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推动变革,以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去引领变革,以系统思考和规范操作去运作变革,以正直、真诚和信任去激励人心团结队伍,不辜负时代和群众对领导者的期望。
他认为,变革型领导风格的首要特点是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变革型领导风格的重要特征是具有战略思维,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另一特点是自信、坚定和魄力[33]。
正因为张教授对领导者责任与义务的深刻理解,才造就了他今天敢于担当、勇于坚持、注重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激励人心、发展团队等优秀领导者风格。
张晓林教授说:“我不是图书馆馆长,我应该是科学院的信息官(information officer)。
信息官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原来图书馆做的工作,那么我们继续做。
但有
一部分不是原来图书馆的工作,但只要使用者需要我们做,能解决大家想解决但解
决不了的瓶颈问题的,那我们就去做。
因为满足科学院的需求、满足科学院研究人员的需要是我们图书馆生存的基础。
”[34]
作为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创新知识服务,引领了国内图书馆界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属于专业性、学术性、研究性图书馆,对此,张教授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总是与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个性化应用和特殊化应用相关联。
因为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和需求都比较特殊,读者很少直接到图书馆享受服务,因而,有一段时间,图书馆的阵地服务量急剧下降。
张教授说,那时,他很害怕人家问他读者到馆率这个问题。
现在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对读者的服务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35]。
在张晓林教授的带领下,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了包括“资源到所,服务到人”、“集团采购,联合建设”、“馆际互借、全文传递”、“虚拟参考咨询”以及“E划通”等一系列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36]。
尤其是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创新,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
他们的参考咨询服务,周一到周五的9点至21点,周六周日的9点至12点、14点至17点,每个时段至少有两位学科馆员为所有读者提供适时的咨询服务。
他们称之为“永恒的现场”,随时随地在读者身边[37]。
在开展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创新知识服务过程中,通过对科技创新工作流中新的关键知识瓶颈的分析,张教授认为,当前和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宏知识、科研数据管理和基于知识的交互协同创造能力。
图书馆服务应抓住机遇,建立支持战略性知识需求的新型知识服务范式,建立覆盖综合科技创新资源和覆盖科研过程的新型知识管理模式,建立支持合作创新、群组学习和交互传播的协同知识服务能力[38]。
3 范式演变,打造永恒的服务链,超越文献传递
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文献传递所涉及的内容及其获取方式均已发生变化。
对于这样的变化,张晓林教授主张“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实施“内容提供”服务。
他认为,由于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形态的变化,科研人员对科研信息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数字或纸本)文献了。
如何在使用者需要的时候和时间内,快捷经济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不仅是文献)已经成为(作
为知识提供者的)图书馆员的内在责任。
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的文献传递就局限于
文献,便将用户的需求局限在文献传递系统之内,而应该考虑如何说明使用者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无论这个内容是馆藏出版文献还是网络上的灰色文献,无论这个内容是文献还是非文献的其他类型信息[39]。
所以,他郑重承诺:“读者的需
要有多远,我们的服务就能走多远;读者的想象有多远,我们的服务就能走多远。
”[40]他希望国家科学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打造全面支持科学创作、全
面支持学习的永恒服务链[41]。
他说:当网络和计算机为我们打开了能力的空间后,当读者呼唤新的信息服务能力时,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新的能力去更好地支持科学创造和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概念”的牢笼里[42]。
在这种环境下
打造这种服务链面临着诸多挑战。
张教授形容道,科研人员的需求和他们的能力关系是双螺旋结构。
他们的能力提高了,需求自然也会提高。
最怕的是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更怕这种需求提前被竞争对手满足了。
因此,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当下的最大挑战[43]。
为此,张晓林教授在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了“学科馆员制”,为中科院每个研究所都配备了一名学科馆员,深入研究所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向服务、个性化服务”。
同时,除了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微观服务,“学科馆员制”服务的一端还是宏观战略方面的信息提供以及24小时全文传递[44]。
这便是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永恒的”服务链。
张教授介绍说:“‘永恒的’服务链这种知识服
务创新主要体现在学科馆员制度上。
如果有人再问我,我们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
可以非常骄傲地说是情报研究、学科馆员和以新技术为主的集成服务系统的代表。
”[45]
随着创新知识服务研究的深入发展,张晓林教授的《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面向
未来的模式转变——参加 ILDS2009 会议有感》[46]、《经济危机与
数字危机:影响与出路——国际图联第75届年会热点问题选评》[47]、《重新
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48]、《走向挑战走向新生─—国际图联第74届年会热点学术问题选评》[49]、《数字图书馆协同服务的趋势与战略》[50]、《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责任、权利、战略、行动》[51]等论文相继发表。
在《从文献传递到知识传递:面向未来的模式转变》一文中,张教授指出,文献传递
需求越来越超出传统的馆藏出版物范围时,要可靠和持续地支持全文文献传递或者按需传递,或仅仅依赖(尽管是非常努力)临时措施是远远不够的[52]。
张教授依据美国伊利诺斯大学Joseph Len kart“文献传递‘邂逅’内容发现,
文献传递馆员与专业学科馆员的‘联姻’就成为‘天作之合’”的观点,来支持“内容提供”服务的主张[53]。
他说:要支持这种“内容提供”服务,还需要(更需要)拥有能够对内容请求进行分析和确认、准确发现相关的信息源、对内容进行鉴别和必要的整理的能力等,因此把专业学科馆员与“内容传递”服务有机结合恐怕是必不可少的[54]。
他指出,“文献传递”越来越像参考咨询,其中发现、选择、处理的程度不断加深,传递本身只是最后的环节。
上述扩展意味着服务流程的重组,例如用户接口前移到专业学科馆员(“你需要什么内容”,而不仅是“你
需要哪个期刊上的哪篇文献”),例如文献传递工具的扩展(把DOAJ等以及各类专业知识环境有机纳入)。
有些时候,还需要改造资源采购机制,例如建立付费购买、存储和重复利用非常规渠道出版物的机制;需要改造检索系统例如加强数字化工具书的内容集成检索能力
以提高“内容”发现与摘取效率;需要改造学科馆员参考咨询服务机制,或者是重
新恢复数字时代“参考咨询服务”的内涵、深度和力度。
但也许最重要的是,文献传递服务本身需要变化,把自己的工作和系统与对用户的整体服务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利用专业学科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文献和非文献内容发现、检索和利用系统,支持不断扩展的信息供应需求[55]。
4 超越图书馆:集成、创新,有效支持用户知识活动
2011年,作为IFLA学术与研究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常设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 Section,简称 ARL SC)委员,张晓林教授参加了国际图联在波多黎各圣胡安市召开的第77届大会和年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超越图书馆:集成、创新和信息的普遍获取”。
回国后,张教授撰写了“拓展与超越图书馆——IFLA第77届大会和年会参会报告”[56],与国内图书馆学界分享了未来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问题。
其中以“图书馆2020:思考与探索”为题的一节内容,介绍了包括美国乔治敦大学教务长James
J.O’Donnell、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Derek Law教授、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NgianLekChoh、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副馆长Klaus Ceynowa先生、澳大利亚Mukurta咨询公司的Janine Schmidt、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Lisa Hinchliffe六位代表的报告内容[57],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新图书馆形态,让我们见识了张教授特殊的全球视野和职业理念。
张晓林教授的全球视野可以用“战略创新、范式转变、跨越发展,突破传统模式、颠覆既有路径的创新”来概括,他的职业理念可以归纳为“主动创造未来、竞争发展空间”。
2012年新年伊始,张教授在《研究生通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用开阔的视野投入创新》的新年致辞。
他以一贯鲜明的态度提出:我们不仅要继续夯实传统的数字图书馆技术与业务,不仅要继续深化已经开展的嵌入式个性化知识服务,而且要特
别关注“来自弯道尽头之外”的变量及其冲击,并充分利用它们的颠覆性影响来思考、设计、组织、深化我们的创新研究[58]。
他特别要求关注:科学数据管理;科技信息开放获取;语义化知识发现的实用化;知识服务的深化。
他认为,“知识服务”是解决用户问题的服务,是与使用者紧密协同的服务,是渗透到使用者工作流全过程中的服务[59]。
2012年4月,在同济大学主办的“新技术时代大学图书馆领导与管理创新”国际会议上,张晓林教授做了题为“新型科研范式下的新型科技信息服务”的主题报告。
报告以科研领域为例,分析了海量科学数据、开放的可重用可转用数字信息、原生智能化的可计算信息资源以及大规模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应用体系等的变化,揭示了新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的知识发现),提出了应对以科研过程为中心的科研信息服务的新需求与新挑战的策略[60]。
2012年6月,在苏州举办的“2012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
高级研讨班”上,张晓林教授做了题为《开放获取、开放知识、开放科研:研究图
书馆的衰落与崛起》的报告,报告由三部分组成:开放获取及其压力、开放知识及
其挑战和开放科研及机遇[61]。
他从开放获取面临的压力说起,分析了开放获
取学术资源的发展驱动力量、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趋势、开放获取论文的总体增长、商业与学术协会以及出版商OA出版增加、新型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超级开放出
版期刊的出现、各方积极推进OA、未来OA信息环境的压力等,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开放获取的理念内涵,以及学术界的各个关键参与者对这一理念的推进。
又从“开放知识及其挑战”的主题展开,对开放知识获取面临的挑战、重组学术信息交流基础设施、转变视角——“开放”不仅是为了“获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在
当今的信息环境中,开放知识面临的诸多新挑战。
最后,从开放信息到开放知识、开放创新着手,结合开放科研与数字科研,列举若干实例,再进一步探讨研究图书馆的机遇,他认为,图书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也意味着新的发展契机,
唯有理清思路、面对挑战,图书馆方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62]。
勿需置疑,张晓林教授上述报告中的每一个要点都切中了当下图书馆发展的热点,他所阐述的这些服务理念和观点,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图书馆界学术研究领军人物的超前意识和价值取向。
可以说,张教授自始至终都是走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的先行者。
他在业界的努力、坚持,深刻影响着中国图书馆界一批又一批跋涉者。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重新认识知识过程和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1):6-8.
[2][3][31][35][37][40][41][42][43][44]姜火明,袁江.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A].赖雪梅,姜火明.图苑名家访谈录[C].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27-235
[4][6][23][24][25][26]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4 -12.
[5]张晓林.甘当人梯敢为人先,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知识服务体系[D].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第六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2011-11-16.
[7][56][57]张晓林.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第77届国际图联大会观感[J].图书情报工作,2011(21):5-10.
[8]张晓林、李麟、刘细文,等.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2-47.
[9][32][38]张晓林.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1 -20.
[10][12][13]张晓林.数字图书馆理论、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1-3.
[11][36]王静.张晓林“另类”诠释数字图书馆[N],科学时报,2004-11-26.
[14]张晓林.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3 -8.
[15]张晓林.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wledge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5-10.
[16]张晓林.建立有机融合数字科研空间的数字图书馆机制[D].第三届中美图书馆会议:数字时代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2005.
[17]张晓林,宛玲,徐引篪,等.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技术要求[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14-19.
[18]张晓林,曾蕾,毛军,等.管理元数据的原理与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3(10):4-7.
[19]张晓林.开放元数据机制:理念与原则[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9-14.
[20]张晓林.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开放描述机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6 -9.
[21][28]张晓林,许旭.让数字图书馆驱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读《国际图联数字图书馆宣言》有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73 -76.[22][51]张晓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责任、权利、战略、行动
[EB/OL].CALIS 2011 年数字资源培训
会.http://ir.las.ac.cn/handle/12502/3774,2011 -5 -17.[2012 -06 -10].
[28][29][30]柯平.数字化和全球化环境下的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