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翻译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听蜀僧浚弹琴
作者: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

”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
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

见《列子·汤问篇》。

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二:
蜀僧濬怀抱着一张绿绮琴,从西面的峨眉峰上下山来。

感谢他挥手为我弹奏一曲,像听到万山滚动松涛澎湃。

我的心灵就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钟声响天外。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上暮色,高空中又布满了重重雾霭。

译文2:
有一位四川的僧人,抱着绿绮琴走下峨嵋山岭。

扬手为我弹奏一曲,似千山万壑的松涛滚滚奔腾。

像流水洗涤过的心灵分外清新,馀音伴着钟声久久在霜林中回震。

忘情地倾听不觉青山已经入暮,眼前是重重叠叠的秋云。

评点:
本诗写的是诗人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的情景,琴声优美,引人入胜。

题目中的蜀僧濬是四川的僧人,名濬。

首联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是说弹琴的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

此联笔墨不多,却把这位琴师写得气派十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十分倾慕琴师。

同时,诗人生长在四川,对故乡四川自然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此联点明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是诗人的老乡,一方面表明诗人因此而对这位琴师很有好感,另一方面也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颔联写弹琴,诗人用“如听万壑松”来表现琴声激越的气势,凸显琴声的不同凡响,使人真切地体会到琴声的铿锵有力。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让人听罢心旷神怡,意犹未尽。

“客心洗流水”一句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

诗人通过含蓄自然的抒写,既表现了琴声如流水般顺畅优美,又暗示出自己和琴师已经像知己一样,对音乐有着共同的感悟和体会。

“余响入霜钟”写琴声渐渐飘向
远方,最后和日暮时分的钟声产生共鸣,暗示天色已晚。

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环顾四周,发现青山不知何时开始已被一层暮色笼罩,灰暗的秋云密布满天。

不曾想时间真是飞逝啊!此联不仅写出琴师技艺的高超,让听琴人忘记了时间,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旷达悠远、韵味无穷的意境。

在整首诗中,诗人只用“万壑松”来形容琴声的铿锵有力,除此之外,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来描摹琴声。

他将大量的笔墨落于“听者听琴的感受”以及“听者与琴师感情的交流”上。

诗人落笔一气呵成。

全诗行云流水,通畅明朗。

律诗讲究音律、对仗,形式严格,但诗人的这首五律却是清新、明快、自然,好像没费一点力气。

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远胜过雕琢,更能打动人心。

评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

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

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

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
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

“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列子·汤问》里有“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

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馀音。

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

“馀响入霜钟”也是如此。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时间过得真快啊!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

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

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

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

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⑴天末:天的尽头。

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

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

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⑹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过:过错,过失。

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⑺冤魂:指屈原。

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

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⑻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译文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赏析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

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

代人着想,“怀”之深也。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

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

”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

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

“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

”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

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
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

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

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读杜诗说》)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