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测试卷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6分)
芒种为五月季。
“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因野里开始(mí) ______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ng)______神(yí)______。
此时草厚螳螂生,螳螂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
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mí)弥漫心(kuàng)旷神(yí)怡
(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螂有关的成语。
(1分)
示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螳臂当车(螳臂挡车)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 B )(2分)
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
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猫》的作者是郑振铎,中国现代作家、学者,文史作家,福建长乐人,笔名西谛。
B.《动物笑谈》的作者是法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德拉·劳伦兹,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狼》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世称聊斋先生。
D.《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鲁迅说它是“用传奇手法,而以志怪”,它是继唐代传奇小说之后,中国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
【解析】康德拉·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4.依照例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写出你的奇思妙语。
(3分)例:蛤蟆的理想:天鹅肉不想吃了,只希望自己不被人类扒皮就万幸了。
仿写:示例:熊猫的担心:如果我的家庭人丁兴旺,我们还会享受今天这样优
厚的待遇吗?
5.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本段文字节选自吴承恩(人名)创作的《西游记》(作品)。
(2分)
(2)“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罗刹女(铁扇公主)__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6.近日,七年级(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8分)
活动一:宣传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2分)
示例:①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②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活动二:阅读
(2)在“了解动物,关爱生命”的读书活动中,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
材料一:目前全球共有17 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许多物种甚至在发现前就已经消失。
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 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
材料二:目前,世界上仍有37%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于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的威胁之中。
象牙、犀牛角、熊胆、虎皮骨、藏羚羊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
全世界每年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仅次于军火、毒品的走私交易数额。
示例:①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的乱捕滥杀,致使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②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活动三:反思
(3)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3分)
据媒体报道,家住新乡辉县市的大学生小闫,最近摊上了大事儿:他和朋友将自家门口鸟窝里的鸟掏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被公安机关抓获。
按小闫的说法,直到森林公安抓了自己,他才知道那些白色胎毛还没褪净的小鸟,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
今年8月,小闫和朋友因犯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被判刑。
①身边很多野生动物也受法律保护。
②无意识原来已违法,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野生动物保护普法要常态化。
④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避免悲剧重演。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4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
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解析】A项中第一个“故”是“原来”的意思,第二个“故”是“故意”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前”是“上前”的意思,第二个“前”是“以前”的意思;D 项中第一个“去”是“距离”的意思,第二个“去”是“离开”的意思;B项中两个“意”都是“神情”的意思。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9.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解析】乙文没有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
10.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4分)
示例: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
(二)(18分)
小区的喜鹊
刘成章
①我在京城紧靠朝阳公园的这个小区住了下来。
这儿一幢幢高楼如山耸立,楼下如宽阔峡谷般的院子绿树成荫,要是站在我住的二十层楼看下去,那数不清的绿树就像一条河,从小区的楼隙流出去,又流过别的小区的群楼间,树冠的浪起起伏伏,蜿蜒奔涌,溅我满目诗意。
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下楼去散步的时候,居然听见了喜鹊的叫声。
②我抬起头来,举目四处寻觅,终于循声看见喜鹊了——那黑白二色的美丽天使,有两只,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
是的,它们是黑白二色的绝配。
我想,它们的黑,来自夜的深沉,它们的白,来自昼的精髓——美得仪态万方!
③以后我就常常看见它们了。
它们一定是一对恩爱夫妻,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形影不离。
④喜鹊不像鹰。
鹰有些冷峻、孤傲,总是远离滚滚红尘,贴着蓝天飞翔;而喜鹊,好像是上苍专为人类设置下的世俗朋友,总是撵着人类的气息,安居在人类的聚居区里。
⑤我发现,小区一棵高高的柳树上,树的枝叶间,有它们筑下的一个朴素的窠。
那是用干树枝筑就的,用现代眼光来看,是很有些艺术品位的。
⑥有一些日子,不论旭日东升的早晨,还是彩霞欲敛的傍晚,抑或是细雨霏霏的正午,喜鹊总是围着这窠忙碌着,就像淳朴的乡人,就像那些人中的丈夫和妻子,一天到晚总在家的周围忙活不停。
那些日子,它们想必是在繁衍和喂养着它们的雏儿。
我没能看到它们的雏儿是怎么出窠、怎么飞上天空的。
我只是突然发现,这院子的另一些树上,树的枝叶间,也有了一团黑疙瘩。
我立即明白,是它们的儿女另立门户了。
⑦渐渐地,这大院里便有了好几对喜鹊夫妻。
每一对夫妻都是那么好看那么年轻,分不清哪对年长哪对刚刚度过蜜月。
它们身上呈现出一种独领风骚的简约美。
它们就像一幅水墨丹青,黑的是墨,白的是未曾落墨的宣纸本色,如出自齐白石之手。
大道至简,它们就存在于古朴的哲理中,自然淳朴,亲切随和。
它们整日活跃在绿树上下,大门内外,即便飞得很远很远,即便渺若针尖,也让人一眼就看到一个个黑白交加的灵魂的颤动。
⑧它们总是在人们目所能及的地方,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
它们有时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有时从树上飞下来,贴着地面飞上一截,然后就落下来觅食,草籽、花瓣、虫子,或者是孩子们口里掉下的一星两星的饼干屑。
它们有时唱瘾勃发,嗓门实在够大,尾巴一翘一翘,唱得好不得意好不张扬,管叫全小区每个人的耳朵都装满它们动听的音波。
它们时刻相伴而行,有时候偶然看见一只独行,但是用不了几秒钟,另一只马上就飞来了。
它们夫妻俩好像永远被一根无形的绳子拴在一起。
这样的夫妻之爱,我们人类恐怕只能甘拜下风,自叹弗如。
⑨喜鹊们的欢叫大多在气温舒适的时候,要是在天气燠热的大晌午,喜鹊们便闭了嘴,息了声,沉默着,或翘一下尾巴,或低头叼一口爪下的什么,静静地钻在树林里面。
但它们毕竟是生性好动的鸟类,只要暑气稍稍消去一些,它们就又会从林间一前一后翅膀一夹一夹地飞了出来,一块随便落在什么地方,又一声接一声地叫开了。
这样的时候,它们往往深情地一唱一和,但唱着和着,却又在不经意间,
忽然转换为另一种调式——出声很短,都只有一个音:喳,喳,喳,喳。
⑩它们这样的唱和,像人们的夫妻间唠着一些事情:关于柴米油盐、孩子上学,或是小长假要不要出去旅行……虽不炽热却绝不寡味,恩爱自在里头。
⑪有一天,我正在二十层楼的居室接待远客,猛回眸,一只喜鹊居然落在我露台的短墙上了。
我们的眼睛都像电灯一亮。
我说:“不知咱们今天有什么喜呢?”
⑫朋友颔首微笑。
⑬通常,喜鹊总是在树林中穿梭飞翔,其高限只是三四层楼高。
今天,它是怎么了?它是凭借了什么样的魔力,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升高轨迹,居然飞上了二十层楼之高,如威武的鹰隼立于崖顶?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不得而知!
⑭我问朋友:“你说说,这喜鹊为什么要飞上来?这露台一没有草籽,二没有虫子,三没有水,它为什么要飞了上来?”
⑮朋友略加思考,说道:“它想看一看广阔的北京市景。
”
⑯朋友的回答竟和我的内心不谋而合!这些喜鹊,或许有它们不可小觑(qù)的精神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1.阅读全文,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把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
(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
12.文章写喜鹊,多次用到副词“总”“总是”,结合下面的语句,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而喜鹊,好像是上苍专为人类设置下的世俗朋友,总是撵着人类的气息,安居在人类的聚居区里。
喜鹊总是围着这窠忙碌着,就像淳朴的乡人,就像那些人中的丈夫和妻子,一天到晚总在家的周围忙活不停。
“总”“总是”这些词语多次使用,强调了喜鹊如人间夫妻一样自然、淳朴,世俗、家常、忙碌,恩爱、和谐的生活状态。
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喜鹊飞上二十层楼高做了铺垫。
13.文章第④段写“喜鹊不像鹰”,第⑬段却写喜鹊“如威武的鹰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4分)
第④段写“喜鹊不像鹰”,是为了突出喜鹊的世俗、平凡;第⑬段写“喜鹊如威武的鹰隼”突出了喜鹊飞上二十层楼之高这不同寻常的一面,以及这一行为带给我内心的震撼。
第一处为第二处做了铺垫。
14.看到飞上二十层楼之高的喜鹊,文章连用五个问句写了“我”此时此刻的复杂心理,请揣摩分析并写出。
(4分)
对于喜鹊竟然能飞上二十层楼高这一行为非常惊讶,为喜鹊竟然也有鹰一般的威武而震撼,还对于喜鹊飞上二十层楼高这一行为背后的目的(原因、动机)及飞翔经历表达了深层的追问和思索。
15.文章最后两段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喜鹊也渴望拥有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境界,作者和朋友对喜鹊超越常态的这一追求流露了赞美(欣赏)之情(或者刮目相看、表达敬意)。
(三)(13分)
黄蜂筑巢
周涛
①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
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
却又不会大批的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②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
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③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
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
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④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⑤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的鲜明美丽。
⑥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
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⑦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
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⑧小家伙!
⑨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⑩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
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马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⑪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嘤嘤,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
知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
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
“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
”我说。
⑫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
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⑬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作了我每天的乐趣。
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⑭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⑮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
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
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⑯明日立冬。
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啊,小家伙!
16.文中两次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17.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的鲜明美丽。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的优雅,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表达了作者对黄蜂的怜惜之情。
18.“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分)
内容上: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黄蜂对生命的留恋。
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生命多么美好,我们应珍惜生命。
结构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首尾呼应。
19.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分)
略。
(可以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坦然平静对待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角度作答。
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50分)
2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世界因各种各样的动物的存在而生机勃勃,妙趣横生,人类因动物相伴而多一份感悟,少一份冷漠。
在生活中,你曾对某一种动物产生过感情吗?你曾为某种动物而强烈地震撼过吗?你曾从动物的某种行为中得到启迪吗?……
请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让森林更加茂密苍翠是大树的心声,让小溪更加清澈见底是鱼儿的心声,让生命如糖一样甜蜜是蜂儿的心声……
“心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请联系大自然中的可爱动物,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自选文体,自拟文题,不少于500字。
文末学习倡导书:学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即使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准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一曝十寒,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也无法达到学习的顶峰。
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
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