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鸟:是世界上出现的最大
鸟之一。体长3.6米,体得250 公斤,不会飞行,分布于新西 兰,以植物根、果食为食,性 情温和,有吞咽石头的习性, 用于消化石物。
1000多年前,移居新西兰的 毛利人向恐鸟投掷烧红的石块 猎杀恐鸟,造成恐鸟在16世纪 末期灭绝。
隆鸟:生活
在马达加斯加, 是世界上最重 的鸟,体重达 500公斤。其 样子、习性跟 恐鸟相似,被 土著人狩猎, 于1840年灭 绝
年我国引进500个,现已在大连、烟台等沿岸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 产品几乎全部出口日本,仅大连地区2000年出口量就为300t左右。
海洋水族馆业的发展,引进了数百种观 赏性海洋生物;
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城市已建成了一批水族馆, 这些水族馆引进了海豹、海狮、南极企鹅等大 型观赏性和娱乐性珍稀海洋动物,同时通过与 国外水族馆交换等途径,也引进了多种观赏性 海洋鱼、贝、虾、藻类及哺乳动物。
公元前126年,张骞一行作为汉朝的特使出使西域, 从中亚国家带回了许多经济植物的种子,如葡萄 (Vitis vinifera)、苜蓿(Medicago sativa)、安石榴 (Punica granatum)、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 原产于非洲, 九世纪以前,传入中亚与中国新疆。
azumai),对松突园故进行了很好的生物控制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自 20世纪 80年代初在南京发现以来,采取了 包括封锁、扑灭的防治措施,现在被控制在江 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香港和台湾局 部地区。
松材线虫对我国松树已造成直接损失25亿元, 间接损失250亿元。
危害:
1944年,仅云南省昆明市附近的滇池就有10km2的水面 完全被密集的水葫芦所覆盖。
1999年入冬后凤眼莲大量涌入上海市的黄浦江和苏州河, 连接成片,长达30余公里,不仅淤塞河道,影响通航, 还因水草群夹带着塑料袋、包装纸等飘浮垃圾顺流而下, 严重影响市容景观。
(2)、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
过去平均每年仅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绝迹; 而现在已发展到每天就有一种; 如此下去,将发展到每小时减少一种。
➢据记载:1600年以来记录在书的4226
种哺乳动物中到本世纪初已灭绝36种, 还有12O种处于危机状态。
➢下面列举一些人类使动物灭绝的事例。
猛犸象:生活
于3万年前欧亚与 北美大陆的冰河期, 身高3.5米,体长 5.4米,约在1万年 前的石器时代,由 于人的狩猎而灭绝。
(3)作为有用植物引进
在91种外来植物中,有30%左右是作为有用植物而引进的。 其中作为牧草或饲料引进的有白车轴草、紫苜蓿、白花草木樨、
黑麦草、欧毒麦、黑麦等;
白车轴草
紫苜蓿
黑麦草
作为经济植物引进的:大麻、荞麦、芝麻菜、蓖麻、菊芋等;
菊芋
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有羊蹄、麦蓝菜;
作为蔬菜植物引进的有苋、芫荽、茴香等;
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物种类的影响
一、生物种类减少
在没有人类之前,哺乳动物每8000年灭绝1种,鸟类 2000年灭绝1种;
进入人口迅速增长时期以来,生物灭绝的速度比以前 大大加快:专家估计,我们现在令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动 物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有一些物种灭绝得更快, 大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10000倍。
第八章 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Chapter 8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ctivity and biodiversity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人类活动对生 物多样性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经过: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对生物种类的影响 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1925年,美国成功从菲律宾引进了红腿小唇泥 蜂防治非洲蝼蛄;
1888年美国成功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 治柑桔吹绵蚧;
1891-1892,南非、美国从大洋洲成功引进孟氏隐 唇瓢虫防治柑桔粉蚧。
(2)、引进外来生物防除杂草、清洁田园
18世纪,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引进仙人掌穿孔螟、盾蚧。
澳大利亚从中国引进粪蜣螂(圣甲虫),消除了牛粪。
泥石流
舟曲山洪泥石流致1156人遇难588人失踪
甘肃舟曲泥石流视频
土地沙漠化
动物失去家园
二、生物种类的增加
人类为了满足需要,人类也创造了一些新的生物种 类,从而丰富了地球上的生物;
例如,有意让马和驴杂交,培育出了马骡、驴骡; 让老虎与狮子杂交培育出了虎狮与狮虎;
杂交高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这无疑对人类 和生物都是有益的;
2、外来昆虫及病原动物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原产北美
1979年在我国辽 宁省丹东地区首次发 现,造成严重危害。 后又传播到大连、河 北的秦皇岛、北戴河、 天津、陕西、山东的 烟台、威海和上海等 省市,目前已有入侵 北京地区的潜在危险。
松突园盾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茴香
作为草坪植物引进的有野牛草、多花黑麦草等;
作为绿化树种引进的有洋槐、紫穗槐、火炬树等。
(二)外来生物的危害
外来生物的危害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重 要话题。
1、外来杂草
(1)凤眼莲(水葫芦,Eichornia crassipes)
原产南美洲,约在 1901年作为家养动物的饲料植 物引入我国,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 后广泛扩展到热带、亚热带地区。
西红柿(Lycopersicum esculentum 又称洋柿子) 原产于欧洲,因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 B、有机酸而成为人们的美食佳肴。
家鸡发源于东南亚,现世界各国均有养殖。 蜜蜂:我国现养殖的蜜蜂为意大利蜜蜂。
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1) 昆虫天敌的引进
1888年以来,世界各国从其它地区引进昆虫 天敌上千起,对当地昆虫的防治起到了积极重要 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土著物种(native species 或indigenous species ):指该物种出现在其原来的自 然分布区内,以及通过自然传播所能达 到的地理范围内的现象。
二、外来物种的传播途径
人类有意传播 人类无意传播
(一)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传播 这类传播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如:
1、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
小麦( Trticum aestivum L.):中亚 玉米(Zea mays L.):热带美洲 水稻(Oryza sativa L.):东南亚 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中国
人类98%的食物供应来源于这四大类植物。 价值约合每年5万亿美元。
原产中国的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引种到新西 兰后,现在其产量 已占世界第一位。
3、外来海洋生物
到目前,我国已从国外引进了鱼类10种、虾类2种、贝类 9种、棘皮动物1种、藻类4种进行海水养殖;
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nedius) 是我国目前从日本引进的海水养殖的棘皮动物, 由于其性腺色佳味美,是日本市场上最受青睐的海珍品之一。1989
拟斑马:生活于非 洲南部,由于人类 的过度猎杀,于 1883年灭绝。
南非蓝马羚:生活
于非洲南部,于 1880年灭绝。
熊氏鹿:
略小于东北梅花鹿, 生活于泰国南部的湿 地,由于湿地减少的 人类捕杀,于1931年 灭绝。
欧洲野马:从公元前就广泛分布于欧洲草原地带。人们
为了获得雌马,大量捕杀雄马。此外,草原开发使其栖息 地减少,于1880年灭绝。
马达加斯加
愚鸠:是体较小的鸽子类鸟,体重25公斤,以果食为食,
不会飞行,行走时很蠢笨。分布于毛里求斯岛。15世纪被欧 洲的水手发现,以它们为食、打猎取乐。此外,被人们带到岛 上的狗、猪等又偷袭其幼鸟及卵,于1681年灭绝。
旅鸟
旅鸟:分布于
北美国洲,由 于猎杀于1941 年灭绝。
小笠原黑林鸽:分布于日本小笠原群岛,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
危害:
现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湖南等省 (自治区),并以每年约60km的速度向北扩张。
该草竞争力极强,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害作物生长, 并导致草食动物中毒等,给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带来巨大 损失。以四川为例,在畜牧业方面,紫茎泽兰入侵天然草 地三年后盖度达85%~95%以上,而牧草却减少70%~ 79%,种群数量十分丰富。
原产于日本和中国台湾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首次在我国广东省发现, 对当地的马尾松林造成严重毁坏。 松突园蚧的侵染速率很快。 1983年感染森林面积 11万hm2;1986年为 31万hm2;1988年为 40万
hm2;1990年末已达到71.8万hm2 ,其中13万hm2的马尾松林死亡。 1989年成功地从日本引进寄生天敌——东氏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但目前这种影响对生物界来说还是有相当局限性的
第二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一、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 Introduced species、non-native species或nonindigenous species):指该物种由于人类活 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在自然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以外的 区域中分布的现象。
洞穴狮子:
生活于欧亚大 陆,体长2米、 高2.2米,尾长 80厘米。1万年 前由于人类的 狩猎而灭绝。
洞穴熊:
生活于欧亚 大陆,在1万 年前的石器 时代灭绝。
大野牛:生活
于北美,体长3 米、肩高2米,1 万年前灭绝。
欧洲原牛:生活于欧亚大陆,是现在家牛的祖先, 体长3米,体重达1吨,力大而强壮。由于栖息地 减少、狩猎等,1627年灭绝。
航运业中的船体附着及压舱水排放,无意 中带入了大约10000种海洋生物在不同的 生物地理区域之间扩散。
日本狼:分布于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一带
的山林中。18世纪狂犬病传入日本,以及山林开 发、用狗进行狩猎,于1905年灭绝。
南极狼:分布于南美洲的福克兰群岛,以捕食
企鹅、海鸟为生。牧羊人担心其袭击羊群大量捕 杀,1880年灭绝。
1600年以来,8684种鸟类中已灭绝的 有94种,另有187种处于危机;还有人统计 说:19世纪的一百年中有70种动物绝迹, 之后仅20世纪上半叶就已灭绝40种之多。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原产于北美洲,1994年传入我国,现在全国 各地均有分布,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原产欧洲
1869年一个美国人想靠它的丝开发新兴工业 带回美国,1905年在康涅狄格州造成大害。
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 稻水象(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苹果棉蚜(Eriosoma lanigerum)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梨小食心虫(Graphaolitha molesta) 地中海蝇(Ceratitis capitata) 白蚁,种类很多,各国相互传播。
其它的恶性杂草还有:
飞机草
薇甘菊
野牡丹
非洲郁金香
大花金鸡菊,原产美国。
反枝苋、皱果苋、北美苋、毒麦、牛膝菊、刺苍耳、 意大利苍耳、草胡椒、小叶冷水花、喜旱莲子草、 齿叶戟、斑地锦、圆叶地锦、铺地锦、小花山桃草、 莲子草、弯曲碎米荠、细籽菜、飞扬草、通奶草、 乌敛莓、天胡荽、泽珍珠菜、蚊母草、直立婆婆纳、 阿拉伯婆婆纳、白接骨、鸡屎藤、鱼服草、一点红、 夜香牛、红花水苋、多花水苋、节节菜、丁香蓼、 草龙、糠稷、黑麦、雀麦、千金子、水盾草等等。
曾是日本最大的鸽子,1889年灭绝。
琉球黑林鸟:分布
于日本冲绳,1945年 美国军队进攻冲绳, 使其灭绝。
小笠原黑林鸽
琉球黑林鸟
野生动物灭绝曲线
人类对环境的破环—视频
人类活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到破坏
砍伐森林导致:
沙尘暴、泥石流、地 沙漠化、动物失去家 园
沙尘暴
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