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4学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4学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拙诚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秉拙诚之心方能通人生之大道。

①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②光明无欺、内心空明谓之“诚”。

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
④质朴无华、绝智弃巧谓之“拙”,
⑤何谓“拙”“诚”,
A.①②④⑤③B.⑤④②③①C.③①⑤④②D.⑤②④①③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用人大多更看重能力,求职者的高学力
..仅只是一块敲门砖。

B.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

是汉族饮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

武陵甲鱼、道州灰鹅、武冈鹅,湘莲
等,都是脍炙人口
....的美食,不可不尝。

C.假尼姑街头化缘被拘,说不出菩萨名字露马脚
...。

D.81岁的退休教师任志明,苦心孤诣
....辛学50余年,到处搜集关于辛弃疾的故事,用工整的小楷写了20余万字的《幼安忠义录》。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B.《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D.古人称人七十岁为耄耋,八九十岁为古稀,一百岁为期颐。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些干部为什么热衷于群众给的“好名声”?一则这是贴近群众的表现;二则这是干事儿的表现;三则群众的反映是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B.作者用一种“分段函数”思维,表述了这种观点: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前,收入提高会增进幸福;在满足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减弱,直到忽略不计。

C.4年前,总书记捧起骆俊诚小朋友的小脸,给了他轻轻一吻。

这一举动今天仍然让人眼眶湿润——平常人家遇到事情,长辈不就是这样安抚晚辈的吗?
D.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现代化涵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诸多内容,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B.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自信心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素。

C.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的梦想,而且也实现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由引领到追随的跨越。

D.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发现和推广,比如从牡蛎中提取抗癌物质
6.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爸爸经常教育晓阳不要爱慕虚荣,不要和人攀比,要勤俭节约。

可是有一天,他带晓阳去餐馆陪客人吃饭,饭后却不打算将剩菜打包带走。

晓阳发问,爸爸却说这多没面子!
如果你是晓阳,此时,你会怎样委婉地说服爸爸?
7.按要求填空。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体。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两锡)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事物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

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

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这段文字选自小说《》,主要运用了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

小说紧接着写了哪两个与“枪”有关的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来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D.言和而.色夷/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战!
4.下列各项内容全都表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无硕师、名人与游③益慕圣贤之道④门人弟子填其室⑤无鲜肥滋味之享⑥缊袍敝衣处其间⑦同舍生皆被绮绣⑧余因得遍观群书
A.①④⑤⑧B.③⑤⑥⑦C.①②⑤⑥D.③④⑦⑧
5.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写出三点。

11.阅读《无法邮寄的春天》,完成小题
无法邮寄的春天
朱玉成
①我刻意经过那个邮局门前,只为了看一眼那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我没敢走近跟前,只是远远地望着。

②他在那里一动不动,盖着一件破衣裳,如同死去一般。

③那里有两个绿色的邮筒,被雕刻成天使的模样,装了翅膀,仿佛随时可以离地高飞。

一封封信安静地躺在里面,如同躺着很多颗心:少年相思的心,慈母念儿的心,游子思乡的心……天使会带着这些心飞到它们想去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

④过了很久,我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是老人发出的,仿佛死亡的门偷偷留下的一个缝隙,让这属于生命的咳嗽声响亮起来。

早晨的阳光灿烂无比,暖暖地照着他,似乎也令他感到了生命中尚存的一缕温柔。

他微微欠起身子,竟然望着太阳咧开嘴笑了。

纷纷扰扰的行人在他身边不停地穿梭行走,一些人驻足停留,摇摇头,甩下一声叹息又匆匆走掉,转过头去,阳光依旧荡漾在他们自己的脸上。

⑤后来就下雨了,莫名其妙的雨来得迅疾而猛烈。

老人把身子缩成了一个句号。

雨,像发了狂的洪水,冲垮了他心中最后的一道堤坝。

浑身湿透的老人不停地打着冷颤。

好在阳光是慷慨的,一寸一寸地暖着他的身子。

⑥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已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的老人,却在身边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捆行李,而且是极其干净的。

他无法行走,只有靠路人的施舍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死神像风一样随时都可以将这根老迈的蜡烛掐灭。

夜深的时候,凉意又像歹徒的刀一样贴紧肌肤的时候,他却依然舍不得铺开那套干净的行李,用它御寒。

我想,一定有一个绿色的希望在老人的心里生长着。

或许他依然梦想着奇迹的发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起来,用这崭新的行囊给自己暖一个小小的窝吧。

⑦我揣着怜悯,站在离他5米远的地方,感受着一个气若游丝的生命。

⑧阳光又依然灿烂,一个孩子试图将一封信投进邮筒。

可是他太小了,使劲翘着脚也无法将信投进去。

老人用手
撑着地,艰难地挪到孩子跟前,用尽全身的力气托举起那个幼小的身躯,一封信就这样生出了翅膀,一颗心就这样开出了苞蕾。

⑨“爷爷,你怎么不能站起来啊?”
⑩“爷爷生病了,没力气了。


⑪“那我扶着你。


⑫“瞧你这小不点,还没我蹲着高呢,怎么扶我啊?”
⑬孩子和老人都笑了。

那绿色的天使邮筒,在阳光下又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植物。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很多人忽略了一样弥足珍贵的东西--爱。

⑭邮筒之所以是绿色的,就是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希望。

它挺立在那里,帮人传递着亲情友情,而那个无法行走的老人,他的春天,却永远无法通过邮筒传递出去。

⑮我刻意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开始扪心自问,难道仅仅想看他一眼?我甚至没有对他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我怎么没有想到,给他满身满心的怜悯,不如给他一支廉价的消炎药更有效呢?
⑯他的春天,无法邮寄;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
(选自《阅读与作文》2017年第24期,有删改)
1.文中第①段和第⑮段两次用到“刻意”一词,请你说说作者的用意。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

3.文中的“小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邮筒”作为故事的环境,有哪些作用?
5.文末说“而我的忧伤,又何尝不是!”生活中怎样才能不留这种“忧伤”?请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你的见解。

12.阅读《你真的会读书吗》,完成小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①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全拥有它。

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隔得远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②“会读书”之“会”,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

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生活“插曲”。

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

会读书的你,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

拒绝成为庸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③“会读书”之“会”,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

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品味没有任何裨益。

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权衡,判断它是否优质。

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决定取舍。

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
挑剔的读书人。

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没有完全读透前。

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

另外,读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

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④“会读书”之“会”,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

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

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

你应该在“联系”的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

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

前者是散文集,鲁迅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

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

当你用“联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⑤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虽然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是阅读赋予的。

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⑥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选自《语文世界》2018年4月刊,有删改)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却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

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

数十贼众,用刀来砍。

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馀人。

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

馀贼远遁。

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

策闻之大惊。

帐下董袭曰:“某曾与海寇相持,身遭数枪,得会稽一个贤郡吏虞翻荐一医者,半月而愈。

”策曰:“虞翻莫非虞仲翔乎?”袭曰:“然。

”策曰:“此贤士也。

我当用之。

”乃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

翻至,策优礼相待,拜为功曹,因言及求医之意。

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

真当世之神医也。

当引之来见。

”不一日引至。

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

佗曰:“此易事耳。

”投之以药,一月而愈。

策大喜,厚谢华佗。

遂进兵杀除山贼,江南皆平。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人名)。

2.选文中对华佗的描写主要采用的是的手法。

3.请分析选文中孙策的形象。

三、语言表述
14.写一句话,使之与横线上的内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失败、挫折,别为你的挫折感到伤感,生命因挫折而精彩;别为你的坎坷感到忧愁,人生因坎坷而充实,挫折面前,我们要如梅花般馨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落花般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____;_______。

挫折,总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

四、写作
15.请以“一次难忘的对话”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②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题分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是得出“①巧伪不如拙诚”结论的原因。

然后提出问题“⑤何谓‘拙’‘诚’”,④和②分别解释。

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选C。

2、A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学力
..”的意思是指文化程度或学术造诣,此处应该为“学历”。

故选A。

3、D
【解题分析】
“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百岁。

故选D。

4、D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D项中“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是完全引用,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5、C
【解题分析】
C句有语病。

语序不当,应是“由追随到引领的跨越”。

6、示例:爸爸,你不是经常教育我不要爱慕虚荣,要勤俭节约吗?我们还是把这些剩菜打包带走吧。

我去叫服务员,好吗?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爸爸;其次针对情况,爸爸带晓阳去餐馆陪客人吃饭,饭后却不打算将剩菜打包带走,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称呼(爸爸)、劝说的内容得体(用父亲教育自己要节约的话)、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言语通顺即可。

7、(1)塞上燕脂凝夜紫(2)山重水复疑无路(3)枳花明驿墙(4)年少万兜鍪(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题分析】
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此题中注意“凝、疑、枳、驿、兜鍪、畔、戟、销、郎”的书写。

8、(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动作
(2)①保尔在砖瓦厂藏枪;②中尉找枪。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作家作品的能力。

根据文段所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即可判断出作品名称及其作者。

本文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

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表明是对保尔偷枪时的动作描写。

(2)保尔很喜欢枪,在这次偷枪之前,因德国军队的搜查令,保尔抢来的枪被哥哥阿尔焦姆砸碎后扔掉了。

保尔的这把枪是偷来的,接下来的情节应该是保尔藏枪,丢枪的人找枪,结合小说内容,接下来的情节可以公开为:保尔在砖瓦厂藏枪(埋枪);中尉(勤务兵)找枪(寻枪、搜枪)。

注意字数不超过8个字。

二、阅读
9、(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

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2)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意的理解。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

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

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1.超过,越过提出给予,赠送
2.D
3.如果他们学业还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还有没有养成的地方,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4.C
5.(1)刻苦学习(2)博览群书;(3)诚心求教;(4)不比吃穿等。

【解题分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逾”,超过,越过;“遗”,给予,赠送。

2.A项的“以”解释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相当于“把”或“拿”;B项的“之”解释为:指代抄书/助词,的;C项的“则”解释为:却/就是;D项的“而”解释为:表并列,而且。

选D。

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精”精通;“成”,养成;“卑”,低下;“专”,专注、专心;“过”,过失。

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

本文写的就学艰难有:无书可读;无师可问;生活艰苦。

故选C。

5.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阐述启示。

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情真意挚,语重心长,显得亲切动人,催人奋进。

然后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

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

11、1.“刻意”意为“用尽心思,有意为之”,文中两次用这个词首尾呼应(或“开头总起全文,表达对老人的关注”或“开头设下悬念”也可得分),反复强调“我”对奄奄一息的老人心存关爱与怜悯,与自己实际上有善念无善举形成对比。

2.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用“欠”“望”“咧开嘴笑”的动作,形象地描写出奄奄一息的老人渴望阳光、享受阳光的样子,表达了他想延续生命的强烈愿望(或者: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怜悯之情)
3.小孩年幼努力地翘起脚尝试寄信,可见他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他主动地询问老人、想扶老人,可见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老人与小孩在简短交流后笑了,可见孩子是一个单纯可爱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