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学校的治理中,诸如违规收费、安全事故、有偿家教、体罚学生、校园欺凌、推销资料和挤占课时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存在严重的不足与缺陷,教育领域必须进行综合改革。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激励引导、强化检查监督、营造良好氛围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在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实现教育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效率,科学、民主、依法地实施教育治理,从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的制度与规范体系,主要表现为有关学校教育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等制
度性文件,核心层包括共同治理、学校自治与依法治校。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学校教育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力、协调力和调整力等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处理好主体多元化与共同治理、客体类型化与学校自治、权利义务的规范化与依法治校等问题。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学校完善与优化学校教育制
度与规范体系的过程。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制度与规范执行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两者是学校组织体系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于
学校的教育实践中。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条件,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有力助推与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可见,学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是前提,学校治理能
力的提高是根本。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治理的呼唤,正是对制度变革的呼唤;对治理的要求,也正是对制度变革的要求。

那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哪些措施呢?
(一)、加强学习,改变理念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深化学校变革。

而深化学校变革首先要改变理念,提升认识。

教育者已意识到教育改革须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在学校发展的目标设立、体系建构、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多元的探索。

观念的更新,思路的创新,提升学了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了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体系。

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的体系,即构建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体系。

从学校治理制度民主化、人性化的立场出发,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治理,特别要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学校以人为本的发展。

多元化主体执行制度的统一与协调,是保证制度充分执行的关键。

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召开多元主体参加的座谈会,研讨、协调并形成制度共识,提高制度执行的到位率。

对学校制度执行不力的主体进行问责,对执行学校制度存在问题的主体进行校正,对执行学校制度效果优秀的主体进行激励,从而形成学校制度执行的调整力。

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的体系,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度。

形成多元主体统一、协同、集中治理,通过协商对话,建设和谐校园。

(三)、建立规范化的制度。

学校治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建设。

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建设关键是通过法律、政策与学校章程明确多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的责任追究。

建构“政府促动、家校互动、师生联动、社会带动”的动力机制,建立学校治理章程、教学民主、学术评审、监测公示、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做到有规必依,使依法治校成为常态。

学校章程规定学校内部治理突出问题的解决机制、方案、路径,明确有关主体的义务与责任,把权力真正落到实处,建设服务型的学校内部治理机构。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坚持依法治校,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保障。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通过制度约定或激励人的行为,形成权力与权利主体的
思维与行为习惯,解决“有权滥用”和“有权不用”问题。

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四)、大力提升教师素质
提升教师素质,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从根本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积极为教师提供条件参加外出学习。

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提升境界。

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多次组织教师进行片段教学、评课和作业设计等技能竞赛,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三是广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和组织经验交流等活动,多方位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五)、强化评价监测
评价是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要建立多样化的办学水平评估办法,丰富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对办学特色的评价;学校内部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宽松环境,开设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建构师生共同参与的选修课程建设和学业成绩评估等一整套考核制度。

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满意度。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赋予我们重大的使命。

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路径是立体和多维的,实践的过程依然是漫长
和艰辛的,我们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