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对比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措施
1. 孕期管理: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孕妇的各种并发症,如贫血、妊娠高血压等。
2. 分娩期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产程各个阶段,避免产程过快或过慢导致的子宫破裂或子宫收缩不足。
3. 合理使用宫缩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宫缩剂,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产后观察:产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宫底高度及膀胱充盈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护理措施
1. 基本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2. 心理护理:产后出血的病人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帮助病人建立信心。
3. 伤口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
如有侧切伤口,应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4.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
饮水,以补充产后的消耗,促进身体恢复。
5. 子宫收缩情况的观察:定时触摸子宫底,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如有子宫收缩不良,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6. 出血量的观察与处理:密切观察并记录阴道出血量,如有大
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止血、输血等处理。
7. 哺乳指导:指导并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8. 功能锻炼:鼓励产妇在恢复期间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散步、深呼吸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通过以上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恢复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3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析
tea u to le ig a tee do t m sua ru , h iee c a tt t a ys nf a t( 00 ) U ic h mo n f edn t h n fi r u c l go p tedf rn ew ss i i l i ic n P< . . mbl a b na r f a sc l g i 5 il
efc,t n r fe t e i l n rcia p ra h t rv n in o ot atm e rh g t o .M eh d : fe t of d a moe efci ,smpe a d p a t la p o c o p e e t fp sp ru h mor a e meh d i v c o t o s
与 宫底 肌 内注 射组 的出血 量 比较 , 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5。臀 部 肌注 组 分别 与 脐 静脉 注 射组 和 宫底 肌 注 组 的第 差 P O0 ) 三 产程 持续 时 间 比较 ,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5 , 静 脉 注射 组 与宫 底 注射 组 比较 ,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5。结 差 P 00 1脐 差 J 00 1 D
efcs Reut: h i nrmuc lrijcingo pw r jce i u nu ic e ru dtep a eo f t. s l T ehpit e s a sua et ru eei etdw t h ma mbl a vi go p a h a c f n o n h il n n l
ijcinf m u e2 0 u e2 0 ,nrmuc lr ne t n a e s h aaea ee do mbl a vi net n ne t r J n 0 7t J n 0 9 it sua jc o sw la ep lc t h n f o o o a i i l t t u icl enijci i o
在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在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80例第一产程或(和)第二产程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另选择情况相同的80例产妇单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副反应。
结果: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发热、寒颤5例,恶心2例,对照组未出上述副反应,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
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催产素米;产后出血;索前列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96-02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引起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
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产后机体的恢复、乳汁分泌、使机体有一定的抵抗力,我们选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一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并符合下列条件者:足月妊娠,单胎,无妊娠合并症,无凝血机制异常,无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在第一产程或(和)第二产程中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予催产素加强宫缩后阴道分娩,软产道裂伤者及时缝合,新生儿体重位于2.5-4.0 kg之间的产妇160例,随机设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组(观察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各80例。
1.2 方法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或(和)第二产程已开始静滴催产素(10%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5u)加强宫缩。
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年8月第16卷第8期ChinJPerinatMed,Aug.2013,V01.16,No.8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刘兴会杨慧霞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全世界每7分钟就有1例孕产妇因PPH死亡。
1]。
经过多年、多方面的努力以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121的推广,我国孕产妇死亡率2012年已降至30/10万,但与多数发达国家(10~15)/10万3的孕产妇死亡率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我国1/3的孕产妇死亡是由PPH引起的,在孕产妇死亡评审中,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中有一半是PPH导致的一“。
由此可见,我国PPH的诊治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就PPH预防及处理相关方法及措施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PPH的定义PPH的定义并不统一,我国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提出的传统定义,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k2j,美国和英国的产后出血指南[I。
6]也采用该定义。
产后出血量≥1000ml通常称为严重产后出血(severepostpartumhemorrhage,sPPH)。
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而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称为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postpartumhemorrhage,iPPH)。
二、PPH的实际发生率被低估国内教科书中描述我国PPH发生率为1.6%~6.4%L7-Sj,国内前瞻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报道,阴道分娩PPH的发生率为9.6%一…。
然而,国外文献报道全世界PPH的发生率为10.8%,若采用客观的出血量测量方法,则其发生率将达到14.2%;sPPH的发生率为2.8%,采用客观的出血量测量方法时则为4.2%[10j,iPPH发生率为0.06%~DOI:10.3760/cma.j.issn.i007—9408.2013.08.001基金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2010020131;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0FZ0078)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刘兴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述评・0.4%一11。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的预防:(一)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识别并治疗高危妊娠,如妊高征、肝炎、贫血等。
(二)分娩期临产后,维持孕妇正常的营养及水电平衡,防止产程延长,必要时给镇静剂保证孕妇的休息。
第二产程,严格无菌操作,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作会阴侧切,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胎盘娩出后注射缩宫素,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
第三产程,准确测量产后阴道出血量,在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仔细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及时缝合。
(三)产后产后2h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对高危孕产妇,应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
三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比观察
三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比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三种不同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剖宫产者240例随机分为三组。
实验组I采用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法,实验组II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法,对照组采用缩宫素。
结果:与对照组的产后2h 及24h出血量相比,实验组I明显减少(P0.05)。
1.2 方法: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剖宫产操作选用子宫下段横切口方法。
1.3 观察指标:剖宫产术后2h及24h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用药后副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2.1 各组剖宫产患者术后出血量。
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
表1 三组产妇出血量比较组别例数产后2h出血量(ml)产后24h出血量(ml)实验组Ⅰ80285.6±32.6 *380.8±30.9 *实验组Ⅱ80211.8±26.3 ** 300.6±24.8 **对照组80373.5±30.4462±20.7**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三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情况组别用药前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用药后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实验组Ⅰ(n=80)121.3±10274.5±5.8122.0±4.775.8±9.5实验组Ⅱ(n=80)119.7±7.673.9±6.5117.6±11.473.1±8.6对照组(n=80)122.0±5.275.4±6.8119.5±10.374.2±9.9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3例面色潮红,上述症状未经处理自行缓解。
预防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比较
预防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比较发表时间:2012-12-24T09:35:54.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杨冠聪黎丽君刘丽慈[导读] 各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杨冠聪黎丽君刘丽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528000)【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234-02【摘要】目的观察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用于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BC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置入直肠;B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C组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卡孕栓1枚(1mg)置入直肠,观察各组术后2h、24h出血量、产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 C组术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 所以在促宫缩方面,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三者具有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产后血压均有影响,缩宫素无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使血压小幅下降,卡孕栓可使血压小幅上升,两种药物对产后血压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宫缩效果依次为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但是卡孕栓可以使血压轻微升高,妊高征等疾病患者慎用,对其他产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更适合。
而米索前列醇可以使血压一过性轻微下降,特别适合妊高征、高血压患者的产后出血防治。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而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三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比观察
[] 刘根祥. 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 例治疗体会[ ] 山西医药杂志( 9 J. 下
半月 刊 )20 ,8 . ,09 ( )
三种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 出血对 比观察
邹 义 兵
四川犍为县 人 民医院妇 产科 。 四川 犍 为 640 1 0 4
【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三种不同方法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 床效果。方法: 剖宫产者 2 4 0例随机分为三组。实 验组 1 采用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
出血 效果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 产后出血 di1 .99jin 10 0:0 36/.s .06—15 .000 .0 章编号 : 0 15 (00 一 5—14 0 s 9 92 1.5 19文 l 6— 99 2 1 ) 0 O 12— 2
Z OU —bn Yi i g
【 btat0 jcv :o td n o pr ecn f co rem t d rvni e ot eav aiabedn. tos20C ̄swr 11 A s c】 bet eT uyadcm aeh li eet fhe e osnpeetgt s prtevgl l i Me d : a e 8- r i s t ic t h i nh p o i Tl e g h 4 e e -1
d ml sin di rego p. s go p 1w r rae t xtcnad ptii ts ru r rae i x t i dmio r tla dcnrlgo p W r o yasge n t e ru sTet ru eet tdwi oyoi i tn. tgo pIwe t tdwt oyo na spe o o t ru ee h e h n ur e 1 e e h c n s n o
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析
tl d nsr t nC go p wee te td w t a i a eiey a m itai , ru r rae h v gn ld l r.Re u t:A o p h d r lt ey s lla u to le ig ai o i v sl s r g u a ai l ma mo n fb e dn , e v
v nto fp s pa t m m o r a e a t r c s r a s c i n e i n o o t ru he r h g f e e a e n e to
, n 日 Ⅳ OnL m G L ' ,l咒昭 i
(btr s n yeo g ea m nQnx H sil ogunCtG agog rv c, og a 5 30 , h a O s tc dG ncl yD pr et i i opa D nga i,u ndn oi e D ng n 20 0 C i ) ei a o t , g t, y P n n n 【 src] jcie T b ev eciia e e t o redf rn ue f d ns aino rvnino otatm Abta t Obe t : oo sret l cl f cs fhe ieet o ts mii rt npee t f s r v h n t r oa t o o p p u
f 键 词 】米 索 前 列 醇 ; 后 出 血 ; 药 途 径 关 产 给
【 图分类 号1 1 .6 中 44 +1 R7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编 号l 6 4 4 2 ( 0 0 0 ( ) 0 4 0 文 1 7 — 7 1 2 1 ) 6 b 一 5 — 2
The c m p r tv nayss o hr e d fe e o t s o d i it a i n n r . o a a i e a l i ft e i r ntr u e fa m n sr to o p e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产后出血预防(一)如何预防产后出血?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
(二)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积极正确地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度,为常规推荐(I级证据)。
1.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是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常规推荐措施,首选缩宫素。
应用方法: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1个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10 U加入500ml 液体中以100~150 ml/h静脉滴注或缩官素10 U肌内注射。
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还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其半衰期长( 40~50 min),起效快(2 min),给药简便,100μg单剂静脉推注可减少治疗性官缩剂的应用,其安全性与缩官素相似。
如果缺乏缩宫素,也可选择使用麦角新碱或米索前列醇。
2.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胎儿娩出后1~3 min钳夹脐带对胎儿更有利,应常规推荐,仅在怀疑胎儿窒息而需要及时娩出并抢救的情况下才考虑娩出后立即钳夹并切断脐带(I级证据)。
控制性牵拉脐带以协助胎盘娩出并非预防产后出血的必要手段,仅在接生者熟练牵拉方法且认为确有必要时选择性使用(I级证据)。
3.预防性子宫按摩: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后,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I级证据)。
但是,接生者应该在产后常规触摸宫底,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产后2h,有高危因素者产后4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产妇并应及时排空膀胱。
产后出血处理一、一般处理在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进行一般处理,包括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求助,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建立双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进行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氧;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交叉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监测。
预防产后出血的三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比分析
权, 车大钿.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 中的若 干问题 [ ] 国际儿科 J.
.
学 杂 志 ,0 7 3 ( :3 -3 . 2 0 ,4 4)2 52 8
[] 3王
维, 申昆玲. 炎支原体肺 炎合并脑 梗死 三例分析 [ ] 中华儿 肺 J.
[] 6 辛德莉 , 韩
旭, 李
靖 , 肺 炎支原体 对大环 内酯类抗生 素的耐 等.
收 稿 日期 :0 01—0 2 1 —21
科 杂 志 ,0 9 4 (2 :4  ̄4 . 2 0 ,7 1 ) 95 6 [] 4陆 权 . 童社 区获 得 性 肺 炎 管理 指 南 ( 行 ) J . 华 儿 科 杂 志 , 儿 试 [] 中
药分析[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06,1 8 :1 -1 . J. 20 2 ( )6 66 7
20 0 9年 6月对 3 7例 阴 道 分 娩 产 妇 产 后 分 别 采 用 臀 4 部肌 内注 射 、 底 肌 内 注射 以及 脐 静 脉 注射 缩 宫 素 3 宫 种不 同方法 来观 察第 三 产 程 持 续 时 间 以及 产后 2 h的 出血量 , 观察 疗 效 。报道 如下 。
11 一般 资料 .
本研究 中 ,4 37例 研究 对 象 均 为 本 院
就诊 足 月妊娠 阴道分娩 者 , 无妊 娠并 发症 , 为第 一胎 均
顺产 , 胎 , 前 2 h内及产 时 未使 用任何 药 物 。年龄 单 产 4
2 3 ( 均 2.) , 3 4 O~ 2 平 3 5 岁 孕 6~ 3周 , 儿体 重 2 5 胎 3 0~
陈永 莲 , 王 琳 (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产科, 山东 潍坊 220 ) 650
摘 要 :4 37例足 月妊 娠阴道分娩的产妇 随机分 为三组 : 臀部肌 内注射组 、 宫底肌 内注 射组及 脐静脉 注射缩 宫素组 , 采用 3 种 不同的方法来 观察其对第三产程持续 时间以及产后 2 h出血量 的影 响。结果臀 部肌注组 分别 与脐 静脉 注射组 和宫底 肌 内注射组 的出血量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 脐 静脉注 射组 与宫底 肌 内注 射组 的出血量 比较 , .5 ,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0 0 ) 臀部肌 内注射组分别 与脐静 脉注射组和宫底肌 内注射组 的第三产程 持续时 间 比较 , P< .5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00 ) 脐静脉注射组与宫底注射组 第三产程持续时间 比较 , 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 5 , 差 P> .5 。 关键词 : 缩宫素 ; 产后 出血 ; 第三产程
不同给药方法对产后出血预防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I GN MEDI CAL TREA TMEN T
现 代
护 理
不 同给药 方法对产 后出血预 防中的疗效观察及 护理研究
韩 艳 峰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 苏徐州 江
2 10 20 9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法对产后 出血 预防中的疗效 , 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2 1 年 1 并 01 月一2 l 年 1 0 10例 产 妇 为 研 究 对 象 。 采 用 缩 宫 素 6 均 进 行产 后 出 血 的 预 防 , 其 随 机 分 为 A 组 ( 部 肌 肉注 射 缩 宫 素 将 臀 组 )0例 、 4 B组 ( 前 列 甲酯 酸 塞 肛 给 药 组 )0例 , 卡 4 C组 ( 部 肌 肉 臀 注 射缩 宫 素 + 前 列 甲酯 酸 塞 肛 给药 组 )0例 , 卡 4 D组 为 对 照组 ( 于 胎 儿娩 出后 静脉 滴 注 生 理盐 水 5 0mL4 0 )0例 。 4组 产 妇 的年 龄 该
[ 键 词 】 合 用 药 ; 后 出血 预 防 ; 关 联 产 疗效 ; 护理 体会 【 图分 类号 ]R 1 .6 中 7 44 1 【 标 识 码 】A 文献 【 章 编 号 】1 7 — 7 2 2 1 )9 b 一 1 4 0 文 6 4 0 4 (0 2 O ( ) 0 6 — 2
23 用 药 后 不 良 反 应 l
A 组 出现 l例 血 压 升 高 、 例 体 温 升 高 . 1 1例颜 面 潮 红 , B组 2例 出 现 恶 心 、 吐 , 例 腹 泻 , D组 用 药 后 未 出现 明 显 不 良反 呕 1 C、
进 行 顺 产 的 10例 产 妇 为 研 究 对 象 , 其 随机 分 为 A组 ( 部 肌 肉注 射 缩 宫 素 组 )0例 、 6 将 臀 4 B组 ( 前 列 甲酯 酸 塞肛 给药 组 )0 卡 4
三种方法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
三种方法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比较缩宫素、葡萄糖酸钙、欣母沛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将128例2010年1-6月期间于两家医院分娩的产妇分为a、b、c 3组。
a组予以欣母沛、b组予以缩宫素、c组予以缩宫素+10%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
结果: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情况均为a组0.05 )。
见表11.2 给药方法:a组予以欣母沛:给予欣母沛250μg(hemabate、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ml):阴道分娩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颈注射或臀部肌注给药,剖宫产者术中宫体肌注给药术后臀部肌注给药。
b组予以缩宫素:阴道分娩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iu,臀部肌注给药,剖宫产者术中宫体肌注给药。
c组予以10%葡萄糖酸钙+缩宫素: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5%葡萄糖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10min推完,并给予缩宫素20iu,臀部肌注给药;剖宫产者于切皮前10~20min内缓慢静注相同剂量的10%葡萄糖酸钙,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注20iu缩宫素。
1.3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剖宫产术中或分娩时采用容积法+称重法+目测法相结合。
容积法是用专用血液收集器收集血液,再用量杯测量失血量;称重法是采用干敷料吸血称重,计算方式为失血量=(湿敷料重-干敷料重)÷1.05;目测法是目测其他如地上或被褥上无法称重的失血量×2;术后或产后用专用卫生巾吸血,采用称重法,计算公式同前。
1.4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2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诊断为产后出血。
1.5观察指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前及用药后20min血压、脉搏、体温变化情况;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等)。
1.6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浅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浅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现的非生理性阴道出血,临床上通常将分娩后出血分为产后2小时以内的早期出血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之间的晚期出血,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即为产后重度出血。
产后出血不仅会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严重的情况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因此,采取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非常重要。
一、产前筛查: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妇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多次剖宫产史等需要采取产前筛查:通过产前检查,了解产妇身体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提前采取和预防措施。
二、产后及时处理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所以产后及时处理宫缩乏力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2小时内,要求产妇排尿后被叫醒;1小时内必须排气3次或以上,保证肛门气压在10cmH2O以上;2小时内自己进食;4小时内自己下床活动,三个“自己”即指不外力协助。
三、产妇营养支持:孕期妇女需提前储备充足的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血容量,预防大出血。
产妇产后要求在1小时内开始进食,以补充体内营养,保证产妇的身体强壮和精神愉悦。
四、产妇尿潴留的预防:产妇产后会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会影响产妇床上转移和下床活动,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及时处理尿潴留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措施。
一、药物止血:常见止血药物有甲氨蝶呤、止血散、沙丁胺醇、降压药等,药物止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要注意药物使用时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不得擅自使用。
二、手术治疗:轻度、中度产后出血可以采取手术止血,如宫颈缝合、宫腔内灌注药物或高位子宫吸引术等。
对于产后严重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等。
三、血容量补充: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血流量的维持,防止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和休克。
血容量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使用过期的血制品和常规检查以确保使用该种制品的适宜性。
两种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临床分析
两种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和比较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本院足月单胎顺娩153例,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83例,缩宫素组70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
结果:与缩宫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的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 h出血量减少。
结论:米索前列醇于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给药,能使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 h内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且米索前列醇给药方便、简单,使用安全,价格能承受,是预防产后出血的理想药物,更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基层医疗单位。
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死亡病因分析,因产后出血致死者占31.2%,居产妇死因首位。
另外,由于失血还可以引起贫血、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和垂体缺血坏死等,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当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本院2010年1-12月对83例产妇运用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2月本院足月单胎顺娩153例,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83例,缩宫素组7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体重、血常规检验、新生儿体重、会阴侧切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无使用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
1.2 方法米索前列醇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
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
测量产后出血量方法:使用一有刻度聚血盆。
当胎儿娩出后,待羊水流尽,立即在产妇臀下放置一聚血盆至产后2 h。
纱布压迫止血,以已浸透不滴血10 cm×10 cm为10 ml计算失血量。
1.3 产后出血标准产后2 h总出血量≥400 ml为产后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两种方法的比较
预防产后出血两种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提高、改善妇女产后出血医护质量和医护措施。
方法将我院妇产科100例产后出血妇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医护措施,并进行结果总结、分析与探讨。
结论鉴于产后出血的严重性,加大对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医护力度,提高医护质量,改进医护措施,是确保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其他并发症出现,促进妇女产后身体恢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比较【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97-01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1.2 医护方法1.2.1给药方法对照组按本院常规方法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壁注射缩宫素20u,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胎盘娩出后于阴道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无前列醇素禁忌症者)。
1.2.2观察与测量产妇在生产分娩过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实施密切的观察,尤其是生产后的头两个小时。
因为据统计,产后出血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都发生在妇女产后的头两小时内。
所以,要不间断的对产后妇女的身体情况进行观察,时常对他们的会阴、阴道以及子宫收缩等进行检查,还要对她们的各项机能进行测量,比如呼吸、血压以及脉搏等,同时注意她们的自觉症状,及时帮助他们排空膀胱。
在产妇生产分娩后的24小时内,要做好阴道出血量的测量。
对于阴道生产分娩的产妇,应在其臀下置放聚血器,以此收集、测量其生产分娩后2小时内的阴道出血量。
将产妇送返病房以后,要继续在其臀下置垫无纺布垫与棉垫,以对其生产分娩后20小时内的阴道出血量进行测量。
对于采用剖宫产进行生产分娩的产妇,应当对切开宫壁后的破膜出血进行测量、计算,羊水被吸尽之后,还要使用负压瓶对生产过程中的失血进行收集,最后应当将产妇阴道内的积血挤出。
以上所有数据均采用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其他医护措施在研究过程当中,不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中的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症状均采取了基本医护措施。
三种方法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
三种方法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引言
简要介绍产后出血的定义、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
产后出血概述
定义
定义产后出血并说明其临床标准。
发病率与危害
统计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描述产后出血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
强调预防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性。
讨论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三种预防方法介绍
方法一:药物预防
介绍药物预防的原理和常用药物。
分析药物预防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方法二:物理预防
介绍物理预防的方法,如子宫按摩、压迫等。
分析物理预防的效果和操作要点。
方法三:综合管理
结合药物和物理预防,介绍综合管理策略。
分析综合管理的预防效果和实施难点。
预防效果分析
方法对比
对比三种方法的预防效果,使用数据和图表支持分析。
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预防效果的因素,如产妇体质、医疗条件等。
结果讨论
讨论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劣势。
护理体会
护理原则
介绍产后出血护理的基本原则。
护理操作
描述具体的护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护理案例分析
提供一到两个护理案例,分析护理过程中的体会和教训。
护理人员培训
讨论护理人员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培训和重要性。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目前存在的问题
列举在预防产后出血和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改进措施建议
提出改进预防措施和护理工作的建议。
结语
总结三种预防方法的效果,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的大于500ml的宫腔内出血,严重情况下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止血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手动宫缩、宫腔填塞、药物止血、介入治疗和手术止血等。
本文旨在对不同止血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1. 手动宫缩手动宫缩是通过双手按压子宫,增加宫缩力度以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所需的仅是医护人员熟练的手法。
手动宫缩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并可避免一些药物对产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缺点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有一定的侵入性,容易同时伤及其他组织或器官,如子宫壁或卵巢等。
此外,手动宫缩需要较大的体力消耗,可能会危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2. 宫腔填塞宫腔填塞是通过将填塞物填充进子宫腔内,增加宫腔内压力,以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
填塞物通常为气囊、棉球或海绵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产妇产生不良影响。
宫腔填塞的优点在于对产妇和胎儿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易行,可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
缺点是填塞物未能攻克肌肉屏障,出血随时可能再次出现,此外填塞物留置过久会增加子宫感染的风险。
3. 药物止血药物止血是通过给予药物,达到增加子宫收缩力、缩小子宫腔容积的效果,以达到止血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催产素、舒宫素、前列腺素E2等。
药物止血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具有较高的止血成功率。
缺点是可能对产妇和胎儿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出现胎儿窘迫、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此外,部分药物可能存在药物耐受性和过敏反应,且容易引起宫缩过度,导致宫腔破裂等并发症。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器械进入子宫内,经过介入手段(如栓塞、电凝、激光等)直接作用于止血部位的一种方法。
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快速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同时具有较低的侵袭性。
缺点是较为复杂,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操作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
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对比
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对比摘要:目的:临床分析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合并有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剖宫产史,前置胎盘,子宫手术史等常见的产科高危因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静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与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
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5.00%)、产后2小时出血量(156.23±22.12)、产后24小时出血量(241.17±0.24)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252.23±32.23、284.23±0.12),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防治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产后出血;应用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分娩出血量超过1000ml,严重者可导致产妇死亡[1]。
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话题。
本文现将不同方案用于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80例合并有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高危因素的孕妇来源于本院自2016年9月~2019年9月就诊的。
根据预防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智力及认知障碍者或言语不利等有交流障碍者;(2)受试者依从性差,严重违背试验方案者。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1.2方法对照组: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注射液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10U肌注。
研究组: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注射液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2mg宫颈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对比
发表时间:2020-04-07T16:10:49.2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期作者:赵倩[导读] 临床分析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效果。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产后出血预防中不同方案运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合并有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剖宫产史,前置胎盘,子宫手术史等常见的产科高危因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静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与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
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5.00%)、产后2小时出血量(156.23±22.12)、产后24小时出血量(241.17±0.24)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252.23±32.23、284.23±0.12),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防治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产后出血;应用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分娩出血量超过1000ml,严重者可导致产妇死亡[1]。
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话题。
本文现将不同方案用于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80例合并有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高危因素的孕妇来源于本院自2016年9月~2019年9月就诊的。
根据预防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智力及认知障碍者或言语不利等有交流障碍者;(2)受试者依从性差,严重违背试验方案者。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注射液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10U肌注。
研究组: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滴注10U缩宫素注射液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2mg宫颈注射。
1.3观察指标观察及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产后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产后出血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
产后出血量采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
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下表1所示: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s)
2.2两组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s)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以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而剖宫产的人出血量超过1000ml。
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以后24小时,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2]。
它可以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发现出血以后要及时进行处理,针对出血的原因进行止血治疗,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的治疗。
临床多采用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
然而,单一使用宫缩素防治产后出血欠佳,尤其是对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使用预防产后出血。
马来酸麦角新碱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作用强而持久。
使子宫肌强直收缩,能使胎盘种植处子宫肌内血管受到压迫而止血,尤其对子宫下段的收缩较其他缩宫素作用强[3]。
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孕妇采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后,其产后出血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马来酸麦角新碱可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中。
同时,若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应寻找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等。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预防中采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建丽, 王英, 陈小霁, et al. 产后出血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2(15):34-35.
[2]王骧, 张立娜.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4):453-458.
[3]刘红艳.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2(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