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测试卷(本试卷共三大题33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钨3410℃金1064℃钢1514℃铜1083℃铝660℃水银-39℃氢-259℃
A、电灯泡用钨制灯丝,不易熔断
B、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
C、在-258℃氢气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在-40℃时失效
2、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
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熔化的铁凝固成铁块
B、酒精的挥发
C、人的呼吸
D、电灯发光发热
4、下列各项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可熔化成铁水
B、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
C、酒精可以点火燃烧
D、久置的酒易变酸
5、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酒精的蒸发速度
D、酒精的沸点
6、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7、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尘土飞扬
8、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则结果是()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
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
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11、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2、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
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或酒精
13、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白雾”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14、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下列对它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只能暂时止沸 B.它们都属于彻底止沸
C.前者都是暂时止沸,后者是彻底止沸
D.前者是彻底止沸,后者是暂时止沸
1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化镁是白色粉末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
C、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能生成了黑色粉末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E、铁在一定温度下能熔化
F、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
16、甲、乙两杯水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蔗糖和食盐,已知水的温度相同,蔗糖和食盐恰好都能完全溶解,则( )
A.甲杯水的质量多
B.两杯水的质量一样多
C.乙杯水的质量多
D.无法判断
17、市场上出售的玻璃瓶装啤酒,在工厂生产时,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加盖密封而成的。
如果将这样的啤酒瓶放在炉火旁烧烤,玻璃瓶有可能炸裂,炸裂的原因是( )
A.玻璃瓶被烘烤炸裂了
B.温度高,瓶内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性减少,使气压增加,把瓶炸裂
C.温度高,瓶内啤酒沸腾,使瓶炸裂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其中变成红色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碱性,参照下表,从土
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20、下列哪一种液体的pH的数值大于7()
A、食醋
B、柠檬汁
C、汗液
D、沐浴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21、在一次兴趣小组制作玻璃滴管活动中,小明发现把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就软化
了,这个过程叫。
经测定,玻璃在200℃时开始变为液态,当温度升至300℃时还未全部变为液态,根据此现象可判断玻璃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2、严冬时,常用黄酒代替水倒入砚台里磨墨,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
23、室温下,将蔗糖放在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发现溶液的底部有少量的蔗糖晶体
未溶解,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继续加热,又观察到底部蔗糖晶体的量会__ 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性质用直线连接起来。
(共8分)
A、木炭可以燃烧
B、苹果烂了①物理变化
C、樟脑丸变小
D、石蜡受热熔化②化学变化
E、钢铁会生锈
F、金刚石很硬③物理性质
G、晶体有熔点
H、煤燃烧④化学性质
25、有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A液体沸点为-120℃,B液体沸点为-210℃,当温度从室温
降温冷却,哪种气体先液化?
间
温
26、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 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28、如图所示,把内装适量水的烧杯放在湿木块上,然后往烧杯里加入硝酸铵使之溶解,
不久拿起烧杯时发现木块粘在烧杯的底部,说明硝酸铵溶解时要_________热量,使温度_______而木块上的水结冰的缘故。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29、冬天,小明打开热水瓶塞后,发现有“白气”往上升,感觉这种“白气”比空气轻,他灵机一动:假若用一个很轻的塑料袋把这些“白气”收集起来,然后把袋口扎紧,这样不就自己制作了一个可飞上天的气球了吗?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他的设想可行吗?
30、有时候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用高压锅煮食物,熄火后立即用冷水将锅冷却,
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看到锅内的水仍在沸腾。
这是什么原因?请解释这种现象。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31、小莉在水加热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的温度——时间图象。
强强说:“水的沸点是100℃,这个图象作错了”。
小莉说出了一番道理,强强连连点头称是。
你知道小莉说了些什么? (4分)
32、在冬天,你会发现一些补品或药品口服药的瓶底有沉淀物析出,请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提出问题:
(2)、进行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33、某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A、B两个盛水烧杯中逐渐加入蔗糖,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X= ,Y=
(2)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①。
②。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测试卷参考答案(本试卷共三大题33小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21、熔化,非晶体
22、酒精的凝固点比水低,使墨汁不易凝固
23、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减少,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24、(1)CD (2)BH (3)FG (4)AE
25、A
26、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麻油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弱
27、扩散,温度
28、吸收,降低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29、不可行,因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成的小水滴。
30、打开前由于高压锅的气压高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水的沸点高于100℃,打开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也降低,但实际水的温度还是高于沸点,所以又沸腾了。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31、因为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她测出的沸点是102℃,说明她做实验的地方高于一标准的气压。
32、问题:在冬天,为什么一些补品或药品口服药的瓶底有沉淀物析出?
猜想:可能是那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弱了。
结论:一些补品或药品口服药的瓶底有沉淀物析出的原因是那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弱了。
33、X=25 ,Y=15
结论:(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2)、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能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