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讲:学会写材料作文-初中生作文入门60讲(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0讲:学会写材料作文-初中生作文入门60讲(下)
第60讲:学会写材料作文
学习目标
1.学习给材料型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
2.学习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习作要求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只时钟,两只旧的,一只新的。
一只旧钟对新钟说:“来吧,伙计,我们开始工作,但我不知道你走完3200万次后,能不能吃得消。”新钟说:“天哪!3200万次?做这么大的事情,恐怕我做不了。”另一只旧钟说:“别听它胡说,很简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新钟高兴地说:“好!天下竟有这么简单的事,我就这么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考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心境,造成不同的结果。
【快速审题】
1.明确给材料话题作文的写法
本题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话题作文的材料,其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较,在命题形式和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
2.讨论“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和意义
文章可以讨论怎样换角度,即换角度看问题的具体方法。例如,一般人只看正面不看反面,你可以提出学会从反面看问题;一般人只看主体不看局部,你可以提出多看局部,再做综合;一般人认为打击敌人要狠,你可以提出要尊重对手等。还可以讨论为什么要换一个角度,即换角度看问题,可从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
等方面进行阐述。
3.把“问题”具体化,化抽象为具体。
把思维集中现实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换一个角度看”,就其中某一个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例如,有些人羡慕官二代、富二代,换个角度看,可以有寒门出贵子、纨绔少伟男的看法;挫折、失败对人打击太大,和一个角度看,失败是成功之母;社会广泛进行励志教育,人人要当科学家,换一个角度看,未尝不可鼓励人们做普通劳动者;等等。可以就其中任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一个具体问题入手来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思路梳理】
学生一:换个角度,全面地看问题
事物都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属性的,只看一面,就会像盲人摸象那样,得出片面的看法,闹出笑话。要争取地看清事物,就要多转换角度,既要看正面,也要看侧面和反面;考虑问题,既要从个人的角度考虑,又要从国家的角度考虑,既要考虑志同道合者的意见,又要考虑反对者的声音。我将以“多换角度,才能看清事物”为中心论点写议论文,阐述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义。
学生二:勇于突破思维定势
《红楼梦》里平儿无端挨了王熙凤的打,贾母为此批评王熙凤,平儿却主动上前给凤姐磕头,为她开脱。一般人都觉得这是平儿奴才意识作怪,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正是平儿角色意识的表现。平儿由奴而妾,成了王熙凤的“副手”,共同维护这个“家”。但是,在这个团队里王熙凤才是绝对领导。平儿知道理在自己一边,但她更知道,维护领导的尊严是副手的天职,于是主动磕头,为王熙凤开脱。我将以《红楼梦》的这段情节为内容,写一篇评论,论述平儿的角色意识,说明突破思维定势的主要,以此扣合“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话题。
学生三:苦难是金,挫折是福
苦难和挫折是成长的拦路虎,谁也不愿意苦难和挫折光顾自己。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苦难和挫折就像夏日的烈阳,对于孺弱的人就是地狱,儿对于强者,却是磨砺。我将以史铁生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写
一篇抒情散文,写史铁生从绝望到太阳从心头重新升起,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这样一个主题:眼睛盯着不幸和苦难,放大痛苦,自我毁灭;转换视角,心向美好,自有新生。
学生四:未尝不可做个庸常者
我将把目光投向人生理性领域。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励志教育,鼓励我们当明星,做科学家、发明家,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现实自我价值最大化的需要。社会需要精英人物,也需要普通劳动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未尝不可做个庸常者。我将以此作为内容,以“精英诚可贵,平凡价也高”为题,写议论文,说明转换思维佳角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以上四位同学的构思符合话题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写作时一定要扣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行文,否则,容易偏题。比如写《红楼梦》的评论,如果写成“人要有角色意识”,而不是从“换一个角度看人”的角度立意和行文,文章就成了脱离话题之作。写如何看待苦难和理想也是这样,仅仅写成“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和“未尝不可做个庸常者”,而不是借“苦难”“理想”说看问题的角度,都是偏题之作。
【技法点击】
议论贵在新颖深刻,最怕老生常谈,高考议论文要从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
出来,就必须有独到的见解。独到的见解从何而来?它不是来自现成的名言警句,来自死记硬背,而是来自思维方式的转变,来自议论的突破。
窍门一:向前面想,探明原因。
向前面想,就是对某一现象进行议论、评说的时候,想一想它以前是什么情况,或者可能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例段】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现实生活里,人们还不至于如此明牙利齿,寡情薄意,但是互联网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有虚拟的平等,于是有人便自我膨胀起来,变得个性十足,自觉正义感爆棚,一打开电脑便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自己所不满的对象口诛笔伐,
嬉笑怒骂,竭尽攻击之能事。至于事情的真相和当事人的感受,有电脑的金刚铁甲隔着,那是不用考虑的。正像有人指出的那样,当羞辱以远距离遥控的无人轰炸机的方式进行,没人考虑众口铄金这件事,反正一片雪花永远不需要为雪崩负责。
——《网民一何怒》这段议论,不是对讨伐者简单的道德谴责或是非评判,而是在探讨网络讨伐盛行的原因。这一探讨就是建立在“向前面想一想”的基础之上:网络明牙利齿,寡情薄意,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和在现实生活里并非如此,何以如此?原来是“有电脑的金刚铁甲隔着”,“远距离遥控的无人轰炸机”,“一片雪花永远不需要为雪崩负责”。向前面想一想,探明原因,远比简单的是非评判更有新意。
窍门二:向后面想,预见后果。
向后面想,就是对某以现象进行议论、评说的时候,想一想照这样下去会带领什么新的局面,或是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
【例段】充满戾气的人不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理性而不感情用事。一两人有点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互相感染,以致整个社会充满戾气,必将会导致文革那样的悲剧发生。那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充满戾气的社会,政治帽子满天飞,什么“走资派”“封资修”“大毒草”,不一而足,语言充满火药味,动辄“打倒”“炮轰”“火烧”,甚至“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戾气张扬,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制造社会分裂,痛快的是张扬者个人,受害的是民族和人民,那样的时代是无论如何不能重新再来的。
——《多点和气,少点戾气》这段议论没有停留在对戾气的一般指责上,而是采用向后面想一想的方法,指出任凭戾气张扬,互相感染,以致整个社会充满戾气,必将会导致文革那样的悲剧发生,振聋发聩,促人警醒,远比一般的道德谴责有力量。议论消极对象,向后面想一想就是想它的严重后果,如果是积极对象,向后面想一想就是想它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窍门三:从正面想,条分缕析。
向正面想,就是沿着命题者的意思或常规思维进行直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