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哈姆莱特》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莎士比亚所有剧作中,《哈姆莱特》 是被评论最多的剧本,其主人公哈姆莱特 也是被评论最多的人物形象。
学界始终存在着“崇哈派”与“否哈 派”之争
“崇哈派” 雨果: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 伟大。它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 别林斯基:《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 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剧中人物关系介绍
哈姆莱特 克劳狄斯 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克劳狄斯
奥菲利娅 雷欧提斯 乔特鲁德
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 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 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 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 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否哈派” 托尔斯泰:使人们盲目崇拜到催眠状态的哈姆莱特是个没 有性格的人。 艾略特:《哈姆莱塔》是个毫无疑问的艺术失败,因为莎 士比亚尽管在该剧结构方面用尽气力,却表现不出他心目 中的那个哈姆莱特。
层次结构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归纳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 第二部分: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 第三部分: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对白 第四部分: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
吉尔登斯吞
快乐有理想的王子
理
奉为典范的父亲惨死 阴谋
想
挚爱的母亲迅速改嫁 乱伦
破
灭
发小给敌人做了卧底
背
、 陨 落
恋人成为试探的工具
叛
重臣当了敌人的传声筒和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军师
忧郁疯癫的王子
(外表)
?的王子
(内心)
人物性格
哈姆莱特 人物性格:迷惘、痛苦、焦虑、惶惶不安、犹豫
哈姆莱特在世界戏剧人物画廊中有“忧郁王子” 之称,可是,他起初却是一个“快乐的王子”。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 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 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 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说明哈姆莱特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 人文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它将父亲看成 一个十全十美的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 女性。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这 样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花园”。然而,剧本一开 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面对父死母嫁,王位 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 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和忧虑使他变成了一个 “忧郁王子”。可见,梦幻破灭的哈姆莱特成了一 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课文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本特征,戏剧通过它来展现人物性格, 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 1.表现为某一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 2.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 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 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表现为人同自然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 戏剧化。
哈姆雷特(节选)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 的奠基者之一。
出生于英国一个商人家庭。20岁后他来到伦 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 演员、导演、编剧。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 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克劳狄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 第四幕 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
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
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
国王害人阴谋死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因中毒剑
而亡。
全剧情节梗概: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英国谚语
作品简介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 《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 《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莎翁悲剧的特点
(1)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 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 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 悲观。 (2)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3)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 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 而应由自己负责。
•回国奔丧 •发现叔叔继位、母亲改嫁 •遇到父亲亡魂,得知真相 •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排演戏中戏,确认凶手 •误杀波洛涅斯,规劝母亲 •大难不死,逃回丹麦 •奥菲利亚溺水而死,雷欧提斯复仇 •叔叔毒计密谋 •哈、雷二人相约比剑 •母亲误饮毒酒,哈、雷二人中毒 •哈姆雷特杀死叔叔 •大臣以军礼安葬哈姆雷特
课文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戏剧冲突 2.哈姆莱特内心的戏剧冲突 3.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戏剧冲突
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几个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克劳狄斯:言不由衷、阴险毒辣 2.波洛涅斯:昏庸老朽、自以为是 3.乔特鲁德:爱子心切、温柔顺从 4.奥菲莉亚:天真柔弱、单纯多情 5.罗森格兰兹举止恭谨、处境尴尬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 写出了《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9部历史剧;包括四 大喜剧在内的10部喜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 中期:悲剧时期 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内的4大悲剧。
后期:传奇剧时期
《哈姆莱特》剧情梗概
教材第37页书下注解
提示:对文学作品某章节的准确把握, 一定是建立在对全部著作,甚至是对 作者思想、时代特征的充分理解的基 础之上。所以,建议大家在学习本篇 课文的同时,务必要认真阅读《哈姆 莱特》的全文。
全剧简介
第一幕 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 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 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 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
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 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 的戏证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 听他和王后谈话的弄臣波洛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