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期刊审稿人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
我们在Frontiers系列杂志上发表过几篇综述文章,也为其评审过不少投稿的文章。

总体感觉最后接收发表的文章质量还可以。

一般实验结果可靠并支持结论的研究文章在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后一般都会被接受。

对研究的新颖性和对领域的重要性不是特别看重,且审稿过程中作者和审稿人可以有沟通和讨论。

其中一个神经科学的杂志“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让我做Associate Editor。

其实它们每个杂志都有很多类似的Editor,其中一项工作
是负责宣传,鼓励大家投稿。

每个Associate Editor都要邀请一些Review Editor:评审编辑,帮助日常审稿工作。

这对刚刚起步的独立课题负责人,或准备申请工作的资深博士后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作为评审编辑,您将作为期刊的定期评审员在我们的协作同行评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神经科学前沿。

您将负责评估研究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并与作者和编辑密切合作以改进手稿,确保只发表高质量的内容。

Frontiers 通过在他们认可的文章上公布他们的名字来承认我们的评论编辑的重大贡献。

评审编辑是专长在杂志覆盖范围内的有一定研究经验的研究人员,包括临床医生、独立课题负责人、和优秀的高级博士后。

如有兴趣,请联系我。

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 今年最新的影响因子为5.5. 在中
国属于中科院3区杂志。

期刊发表的文章类型中以Article为主,Review也比
较多。

期刊每年的发文量在300-500篇左右,从2020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期刊的发文比例占25.684%,排名第二,对国人比较友好,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学者,占比28.421%。

其中,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暨南大学、中南大学等。

2019年自引率为4.6%,比例很低。

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作者只能选择OA,根据发文类型收取不同的版面费,研究性文章2950美元,约合人民币19309元。

总起来说,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 是一本十分不错的期刊,影响因子突破5分大关,发文量稳中有升,审稿快,对国人友好,对于一本5
分+的期刊来说,版面费也不贵。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
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

篇二:
有幸成为两份中文期刊的审稿人,一份是入选了“卓越期刊”的刊物,另一份是本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期刊,两份期刊在本领域还算是不错的期刊。

恰好送审的论文也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审稿工作相对轻松,自我感觉能够高效、公正的完成审稿工作。

高效是指今年送到我手里的稿件都一定在编辑部指定的时间内返回审稿意见,尽管编辑部指定的返回时间一般是2~4周,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审稿我都是在1周以内完成的;公正,意味着只看作者的论文内容,不会去考虑其他诸如头衔、基金、研究团队等因素,提出的审稿意见也是针对论文本身而言的。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审稿意见还有不针对论文本身的?当然,比如某些期刊因为你是硕士出身,“呵呵”了一声;还有的期刊因为你们的单位不是双一流,连“呵”都不想对你“呵”。

客观的就是论事是我的一个基本审稿原则,不想也不能搞人身攻击、地域攻击。

但近期,2篇论文都被我高速拒稿了。

经过中英文的读稿、投稿和审稿经历,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姑且就叫杂谈吧。

主要是透过审稿谈投稿。

以下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不能代表所有审稿人的癖好。

01
期刊档次重要吗?
说期刊档次不重要那是瞎话,说期刊档次代表论文质量那是自欺欺人。

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大家都熟悉期刊出版风格的情况下,比如期刊在行业内的地位、期刊对论文工作量的要求、期刊刊发重点等,会影响到我审稿时审稿标准的裁量权发挥。

对于一般的期刊,比如国内还有很多普刊,一些普刊的稿源都是问题,你不可能高标准的去要求这些期刊的论文如何的缜密、如何的吸引人、如何的完美无缺。

审稿更像是在打量这篇稿件与期刊是否匹配,怎么通过提出审稿意见来帮助这篇稿件更好的去提升、作者通过阅读审稿意见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

反之,审理的这两份期刊都是本行业认可度较高的期刊,那么看上去“水平”较差的稿件就会被直接拒稿。

审稿,在这时也在守护着自己与这本期刊的质量线。

期刊很好,而审稿人放水,降低的是自己的个人信誉。

之所以对于档次较好的期刊严守质量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某些所谓的高水平期刊偶尔也会刊发一些看起来“很水”或“吹水”的论文,自己严守自己的审稿质量,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艺术与某些“吹水”学者分庭抗礼。

工科的研究中,虚而又虚的务虚派研究不宜大行其道,甚至还堂而皇之的成为高被引。

年轻学者没经费资助谈谈脑洞大开、来点思考还勉强能接受,毕竟没钱做实验。

有些“大牛”科研经费几百万上千万,还在那里谈科学构想、谈思考,这种人有了充足的经费还在搞理论务虚,是不是不太合适呢?你有把科学构想变为现实的资本,直接给大家呈现结果不是比构想更有意义。

对于投稿人而言,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期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自己的投稿时间。

特别是对于高水平期刊而言,如果本身研究内容一般,还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时候,试一试可以,但可能只是在浪费时间。

时间充足的时候可以试一试,但如果对论文见刊有要求,选择与论文内容相匹配的期刊,无疑“性价比”是最高的。

两篇论文都通过了期刊编辑的初审,却被审稿人高速拒稿。

原因在于,两篇论文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仔细一看,经不住推敲。

具体拒稿原因下文单独讨论。

02
小同行,是你又爱又恨的审稿人
不论是我自己的投稿、审稿经历,还是自己前几个月的某一项研究(业余爱好,正在投稿),都表明:本领域的小同行审稿是最精准、公平性相对较高的,而对论文熟悉程度仅为“一般”的审稿人,更像是在“和稀泥”。

当然,在研究论文中我不能说他们是“和稀泥”,只能说他们“不够好”,你品,你细品。

我说的小同行,指的是和你同一个研究方向、有宽厚研究基础的人。

同一个研究方向,保证了投稿题材与审稿人精准匹配,他能高效的看懂你想表达啥,这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对客观的审稿结论。

有宽厚研究基础,一方面有助于判断你的研究内容是否能在本领域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延续、是否是同一个题材的重复发表、是否存在抄袭等也可以快速判断。

比如我自己这个研究方向上,近5年来中文核心期刊中相关的论文我都会看,哪怕明知道有些已发表的论文一般般,我也还是会扫上一眼。

这样有一个好处,国内几个研究团队都在做啥,心中有个大概。

另外,小方向上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和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我也会看,因为有些团队的创新性贡献与博士论文相关,而博士论文里有更多的细节。

当然,因为现状是有些博士小论文和大论文内容相同,他们又有发稿需求,一般对于学位论文我会滞后半年到一年左右看,避免知道了作者或团队以后影响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小同行是又爱又恨的审稿人?
爱他,是因为小同行的审稿精准度高,提出的审稿意见几乎不会跑偏,对于改进论文质量确实有积极意义;
恨他,是因为太精准乃至一针见血了,以至于看到意见觉得很对,但投稿人又无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修改工作,以至于功败垂成。

爱他的时候,莫不是前世注定的红颜知己;恨他的时候,哪怕是同床又怎敌他与汝异梦?
但我个人的看法,遇到小同行你应感到三生有幸。

毕竟,得到有针对性的意见,比“和稀泥”更来的长久。

需要给期刊编辑提醒的是,一个审稿人经过长期审稿,他什么风格几乎就可以判断了。

别盲目的迷信各种头衔,而要把务实的审稿质量作为第一要务。

审稿不合格的,该换人就果断换人。

不合格审稿人放任错误信息大行其道,也是给科学发展开倒车。

眼厉嘴刁的小同行,可能更适合充当期刊质量的大护法。

而忙的团团转的大菩萨,未必有足够的精力来较真。

03
审稿,你最看重什么?
每个审稿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

而我,最看重的是创新性。

我认为的创新,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创新。

实验方法有改进是创新,结果分析是新视角也是创新,核心观点前所未有还是创新。

简单的判断是否创新,就是看一下这篇论文里的核心的东西是不是见过,如果是似曾相似又有哪些不一样的花枝招展。

反之,如果是很老套、成熟的东西,反而审稿时就不会得到太高的评价。

除了创新性,还会关注的几点包括:
(1)科学性。

最基本的方法、思路是否可靠,如果最基本的东西都靠不住,那整个这篇论文就站不住脚。

所以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冲击地压当中,我一般不太喜欢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冲击危险性分级的研究,因为好多作者都没搞明白啥是冲击地压就敢给你分级,弄一堆数学公式放上去显得很科学,实际上内容可参考、可应用的意义非常有限,甚至某些内容因科学性不足而是错误的;
(2)系统性。

整篇文章的论述是不是构成一个研究体系,是不是围绕着核心的东西来论述,而不是东拼西凑,看起来规模宏大,仔细一看百无一用。

我比较反感那种一个小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变成一个成功实践的文章。

类似的文章在教改领域也非常常见,某些大学领导,自己连最基本的教学文件都没做过、一年正儿八经的课也没上过几次,最后就堂而皇之的提出一个人才培养模式,还自卖自夸的认为很成功,这是超出我的认可范围的。

但有些期刊就喜欢那种看起来面面俱到、“系统”总结的文章,只能说各刊自有癖好,选择性、批判性的引用这些文章,是我给他们的假笑。

就像变装皇后Bianca Del Rio说的,“We are sisters”。

创新性为什么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因为他代表了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还代表了,你的创新性的东西,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视野,也有可能和其他读者碰撞出新的火花。

我要给这种未知一个机会,也要让同行来分享这一缕新鲜。

当你对一个领域的文献非常熟悉的时候,你非常渴望能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不是翻了上百篇文献,愿意留下笔记的都少之又少。

04
看审稿意见,想开点自己会更好过
我不止一次接到过驴唇不对马嘴的审稿意见,我也看到过很多驴唇不对马嘴的意见。

我依然保持着那种恶心和愤怒的感觉,时至今日,有时候依然恨不得和审稿人当面对骂。

你不被别人理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个痛苦,投过稿的,都懂。

但你要知道,红颜知己是稀缺物种,三生三世,却未必种得十里桃花。

曾经我也说过,看到写的烂的论文,恨不得当着作者的面痛骂一顿。

但更多时候,作为审稿人,我希望给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作者去正视自己的问题。

哪怕语气里充满了火药味,实际上也是在刮骨疗伤。

所以现在我写意见,一般是按照行文顺序去写,这样作者改起来更顺手。

但我写审稿意见,第一遍是直抒胸臆,想怎么骂怎么骂;第二遍是校改,去火气、去戾气,假装是科学友好的一团和气,至于假装的像不像,也不知演技如何。

所以有时候作者看到我给的审稿意见觉得太直接了,我悄悄告诉你,那已经是降低伤害值了。

宁可自己先忍受一轮内伤,也不想把作者逼到灭亡。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能帮助作者提升一点,这算是一个积极的作用。

比只是简单粗暴的拒稿更有意义。

但至于编辑是否全部传达了审稿意见,那是编辑的工作。

现在,大部分时间我看自己投稿的审稿意见,会淡然一些。

想得开,实际上自己会更好过。

比如,A期刊不要,没关系,咱换B,B还不要,咱换D,D如果还不要,咱换Z 就行了。

会有人懂你的,又或者,就算有些人不是真的懂你,至少还愿意给你个机会。

切实解除SCI、EI、CSSCI等紧箍咒,大家更容易回归本真。

我就要做这个东西,你不欣赏拉倒,我换个期刊就是了。

看审稿意见的时候,说得对,对照着修改;审稿人说的不对,如果不是特别离谱,一笑置之就行了。

我第一次给《某报》投稿的时候,第一轮审稿意见老老实实的修改了,第二轮死活改不动了。

我跟编辑说,我不想改了,申请撤稿吧。

编辑安慰我,不想改就说明情况嘛,审稿人的意见也未必全改。

我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但客观的说,如果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再改上几个月,结果又会是一番景象,但懒癌发作,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改上几个月,实际上原来的东西就都被推翻了重做。

不想折腾了,宁可撤稿也不想动了。

如果你想发表论文,最好不要和时间赛跑,万一输了,你可能输不起。

最好的办法是你跑在截止时间的前面,你才会有很多尝试和选择。

如果对期刊档次没有太大追求,就别太计较发表在哪里。

为什么在近年来破除“唯论文”导向、代表作制度之下我还坚持多写论文,因为有些话我想说,有些事情我想做。

这些东西是我活着存在过的证明。

也许他们不
是各种被I认可的期刊,但他们代表了我这个人存在的意义。

我不是传话筒,我也不是木头桩,我是有灵魂的存在。

我思,故我在。

好在这些不带I的普刊现在也不受宠,也不影响带I期刊和带I作者群体的利益。

他们继续追求他们的“卓越”,我享受自己的随心就好。

05
为啥无情的拒稿?
终于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来说一说这两篇论文为啥被我无情的拒稿。

(1)慎重“首次阐明”
其中一篇论文,在摘要和正文部分郑重其事的使用了“首次阐明”这个表达。

客观地讲,我不反对这个表达,因为但凡是一项新的研究,都会有新发现,既然是新的,用“首次”无可厚非。

但我反对的是作者的工作是否承载的起“首次阐明”。

你用“首次阐明”,这是在勾引我啊。

我满怀期待、内心有那么点小激动,顺着你的摘要走向你的正文,到了结论都还是nothing new。

所以你是在拿我开涮吗?空欢喜和失望,可能也会激起审稿人的负面情绪。

这篇论文的“首次阐明”,让我感觉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
通常而言,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开创性的发现,一般大家不会高调的自我宣称“首次阐明”。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工作量不足,承担不起;二是文献阅读量不够,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首次,万一不是就有些尴尬了。

我个人的建议:不要自我宣称是不是“首次”,留给后人评判,你是不是“首次”。

有些工作,是科学史那帮人的专长。

(2)英文摘要的伤痕累累
另一篇论文,英文题目和摘要都有问题。

题目翻译有误我就当是小问题了,顺着看看摘要,结果第一个英文句号之前一共4个分句,不仔细推敲就能看出3处表达错误。

再往下读,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作者是在考验我的忍受力?题目的错误我就当是挠痒痒了,后面接二连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错误可是在向我补刀啊。

我一边忍受着刀光剑影,一边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看正文,这些都是小问题……
在中文论文中,英文部分确实是小问题,但会影响情绪的,谁还没点小情绪。

错误谁都会犯,但把错误当成折磨人的工具,是不是过分了点呢?
这里补充一个小技巧,如果你不确定一个英文表达是否恰当,直接拆分出来这个表达去英文文献数据库或Bing国际版搜一搜,老外如果同样的表达用的很多,
基本上你也可以这么用。

但反之,如果在英文数据库乃至英文网页中都搜不到,你这个表达就可能是存疑的,最好再找英文好的人帮你斟酌一下。

论文的开篇,减少低级错误的数量,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长得丑,还是化妆比较委婉。

这不是人身攻击,这是有选择性的彼此相欺。

好比相亲,还不是要梳洗打扮一番。

(3)开篇跟风胡吹,碰上真李逵了
两篇论文都与某工程灾害有关,开篇第一句话,就开始胡吹这种灾害近年来有多严重,好像作者想证明,因为这么严重可怕,自己的研究才有意义。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吓唬人之所以能唬住对方,是因为对方不了解行情,遇到真李逵,虚张声势反而就像是跳梁小丑。

恰好,我就是开篇这几句话懂行的真李逵。

S o……我看到对方吓唬我的时候,我真是没法配合他们的表演。

Sorry, I can’t enjoy your show.
有事就说事儿呗,你吓唬我干嘛?
这个问题不在于多和严重才有意义,而在于你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本身就很有意义。

多和严重是时空的局限问题,解释清楚是科学的本真问题,都有意义,但不能不加论证的信口开河(此处我草稿用的“胡说八道”,然后改成了“信口开河”,理解万岁呦,We are sisters)。

论文开篇犯下的基础性错误,反映的是作者阅读量有限、对最新进展不了解。

在这样一个印象下,他后续研究的可信度就会存疑。

作者在引言部分没必要人云亦云,你就结合自己的研究去论述就行了,没必要扩大化。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之前还审理过一篇论文,引言及全文大量集中的引用某一课题组的成果。

我不反对你引用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你自己都不引用你还指望谁引用,但引用应该是相关的,切忌大量堆积式引用无关的自己的已有成果。

你堆砌式引用别人的成果还不容易被发现,堆砌式引用自己的,太明显了。

就算真的要堆,至少论文题目、内容是相关的,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审稿人也不至于太过反感。

堆了一堆不相关的,让人感觉作者太业余了、阅读的面不够广。

(4)文不对题
两篇文章都存在这一问题,第一篇是文章题目过大,正文内容无法支撑题目;第二篇是二级标题与相应的内容不对应,也看不出来逻辑性何在,作者莫名其妙的就甩上去一段文字,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自认为我的脑回路是足够曲径通幽了,还是无法理解作者的立意,所以只能认为作者是文不对题了。

所以写完论文的时候再检查一下大标题和二级标题:大标题是不是与内容相对应,二级标题是否具有逻辑性。

两个像是整个论文的一个框架,框架要是都散了,恐怕质量也堪忧。

(5)核心内容无创新或存在致命错误
前文说过,我最看重的是创新性。

其中一篇的立意是有创新性可言的,所以那篇我从创新性评价走向科学性审视。

在科学性审视中,我发现作者的基本建模中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就没有可参考价值,作者需要从最基本的建模推翻重做,对建模的细节还需要有严格的考证,而修改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也因此,这篇论文的结论是拒稿。

当然,因为作者有创新性的火花,如果他接受意见推倒重做并重新投稿,那么这篇论文还是有可能被接收的。

另一篇论文,核心内容就毫无创新性可言。

请注意,这里我毫不吝啬的使用了“毫无”二字。

像是一个暴发户或者是企业的大老板,一个小问题都没搞清楚,就敢东拼西凑给你讲整个企业的防治策略,最后还要用一个案例来证明本企业是成功的。

我是很摸不着头脑,一个矿井和一个矿井的地质条件差很多,怎么这个成功就代表全集团都OK呢?部分有时候是没法代表整体的。

而且,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看起来铺的面很广,猛一看东西很全、工作量丰富,但怕就怕遇到懂行的。

你仔细去推敲他的正文,前言不搭后语,所谓的工作量细节缺失严重,说测试没有数据,说监测没有前后对比,看起来就像是在吹自己有多猛,但仔细一看,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猛,这是内虚啊。

这篇论文,就算是修改重投依然不会在我这里通过,因为铺的面太广了,啥问题也没讲清楚,就是看起来感觉很全面。

当然,类似的文章已发表的也有一些,这个就看审稿人自己的癖好了。

我个人更喜欢那种把一个问题说清楚的、有针对性的,而不喜欢故弄玄虚、云里雾里的。

所以,尽管前面我列举了这两篇文章的诸般小问题,但最终导致我无情拒稿的,是本节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论文或者缺乏创新性,或者基本的方法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没有修改的必要,就只能拒稿了。

之前的审稿中也给出过“修改”的结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自己的审稿心态:
小修,意味着我自己对文章大部分内容是比较认可的,认为作者通过小修就可以达到修改目的,甚至修改后不需要重审,这种情况几乎就是小问题,短期内就可以修正;
大修,意味着我自己对文章内容感觉很鸡肋,你说太差吧好像不至于,但你说太好吧肯定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修的意思是再给作者一个机会,如果能修改的像模像样,就同意发表,毕竟,你要是对比这篇文章和已发表文章,这一篇未必是最差的。

但如果在修改环节很敷衍,就会在重修环节很果断的给拒稿。

所以,我的个人建议,一定要慎重对待“大修”,一方面要注意吸收审稿人的意见,
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

如果觉得很难大修,不如直接申请退稿更节约彼此的时间。

换个期刊,也许人家要求就没这么多。

小修和大修不能仅仅看结论,还要看具体的审稿意见。

如果审稿意见与核心内容有关,与创新性、基本方法有关,也要花点心思来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