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很多人看来,历史都是些过去的事情,与现实生活毫无关联,实则不然,要搞好历史教学,必须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很多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重了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我从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联系的方法,与同行们共勉。
一、整合现实资料,新颖导入教学
如2010年4月底,我校举行教学公开课活动,我上课的课题是《新中国的外交》,我是用国家主席胡锦涛于4月12日至13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于4月14日至17日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对巴西进行了国事访问,于4月17日至18日对委内瑞拉进行了国事访问,于4月18日对智利进行了工作访问。
用我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样是中国的外交成就,它与本课内容之间有一种传承关系,有利于学生对新旧中国的外交进行对比。
这样的导入深深吸引了学生,得到了评课老师好评。
再如2009年5月底上《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时,我们本地的少数民族很少,学生对少数民族了解也少,对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也缺乏感性的认识。
我用著名歌手韩红激情演唱的一曲《天路》导入新课。
我告诉学生,这节课要领他们“坐火车”,“走”新开通的青藏铁路,去“感受”正火爆的西藏旅游。
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立足现实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在九年级上册教学《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世界地图。
我们这里的学生对航海线路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对教学内容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学生对旅游很感兴趣呀,我就提问学生(1)是否喜欢旅游?说一说你最想去什么地方?怎样选择路线到达(尽量走海路)?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请学生(2)利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划出世界上几条主要航线。
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教师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而在16世纪以前,世界是分散的,东西方国家在各自的范围内活动,保持着闭关自守的状态。
那么这一状况是如何改变的呢?如此让学生学习新课知识《新航路的开辟》。
在教学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时,我又根据学生实际,针对主要的知识点设计了如下问题:(1)西欧人为什么会去开辟新航路?(原因);(2)假如你生活在14—15世纪的西欧,你愿意、你敢于去开辟新航路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3)如果你愿意去冒险,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要做哪些准备?(客观条件)。
再如教学《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用《天路》导入新课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天路指什么?韩红的家乡在哪里?(2)
什么时候和平解放的?1965年在这儿实行什么制度,建立了民族自治区?(3)“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了哪三条入藏公路?(4)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我国提出了什么发展战略?(5)《天路》这首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三、关注乡土历史,教学内容多元
乡土历史是学生最为熟悉,距离最近的历史。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自豪的,应该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感情的生动教材。
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助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成为课改实践的主要场地,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例如,我在教学解放大西南,人民解放军进攻重庆的路线也经过了我们重庆的武隆,线路是由“酉阳-→彭水-→武隆(江口-→巷口-→车盘-→白马)-→南川-→重庆”,这样一来,学生对解放军的进攻路线了解了,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关注时政热点,积极应对中考
近几年来,历史中考命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加大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力度,尤其是每年发生的重大时事,往往成为当年历史命题的切入点。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逝世或者诞辰的周年纪念也是中考每年命题的切入点。
例如2007年全国的中考试题大多涉及了以下时政热点:南昌起义80周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邓
小平逝世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十月革命爆发90周年、欧盟成立50周年;中日“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等。
我们重庆市近几年的历史中考命题也同样具有这个特点,如2009年历史中考热点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文化惊艳“鸟巢”;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带来收获和希望的对话----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华尔街大喜大悲两百年,引发全球多次金融危机;两岸在全球动荡中携手并进。
2010年历史中考热点为: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自主创新与“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等。
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时政热点,加强与现实的链接,是积极应对中考的必需措施。
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学问,要使学生真正做到“通古贯今”,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学习中去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而历史教师,也将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