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一双透视的眼睛,解剖、看透人性的善与恶、罪与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檀香刑》:一双透视的眼睛,解剖、看透人性的善与恶、罪
与罚
世界上最不能直视的,一个是太阳,一个
是人心。
莫言《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根据高密一段县志的写起的。
1897年,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借条约》,为尽快把山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便掠夺山东内陆的丰富矿产资源。
他们修建铁路、抢夺农田,引起了老百姓的反抗。
女主人公眉娘的父亲孙丙正是因反对德国人占地修铁路而被抓捕。
清政府为了讨好洋人,要求对孙丙实行酷刑,就是“檀香刑“。
“檀香刑“顾名思义,是用一根檀香木橛子,削好后放在香油里煮一天一夜,从那人的谷道钉进去,才能保证钉时滑畅,钉进去不吸血。
然后从脖子后面钻出来,然后把那人绑在高架子上。
犯人施刑后,肚肠并没有受伤,但血在不断地流。
为了让他多活几日,不断忍受生不如死的惨痛,还要不停得灌参汤。
都是为了让犯人遭受非人折磨,而又生不死。
以敬效尤。
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说起。
眉娘的亲爹抗击列强的孙丙
1.眉娘浪语:从眉娘眼中看世界,都是享乐的人性。
眉娘的父亲孙丙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的老百姓,他的原型是山东
高密民间抗德群众的首领孙文。
1899年11月22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大会,组织抗德队伍。
1900年4月9日,抗德群众数千人从绳家庄北上阻路,焚烧窝铺数座,并准备攻城。
下旬,孙文率群众沿柳沟河一带设防,打败进攻的清兵。
继之,由德国顾问指挥的清兵洋枪队参战,群众浴血抵抗,因伤亡较重,斗争陷入低潮。
孙文隐蔽在绳家庄、王家庄。
后因叛徒出卖,于5月3日晨被捕。
这部小说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
演绎了一幅山东大地反抗压迫、反抗列强的故事。
孙丙被捕行刑
而主人公眉娘,正是小说中起义领袖孙丙的女儿。
眉娘自己嫁给了傻人赵小甲,专门卖狗肉。
人称“狗肉西施。
”
眉娘的相好是县太爷钱丁。
在清明节那天,县太爷为眉娘架起了秋千架。
全城的老百姓,都看到了秋千上飞舞的眉娘。
“桃花脸蛋柳条腰,螳螂脖子仙鹤腿。
狗肉西施,高密第一”。
就在这天,眉娘亲爹被抓。
而眉娘在他爹被捕后,没有哭天喊地,她直接去找她的情人——县太爷钱丁,还极为享受地荡了秋千。
她人性里隐藏的本性就是享乐与张扬。
眉娘眼中的自己亲爹,原本是一个唱“猫腔“的民间艺人。
却因
为多事,才被洋人逮捕。
她认为活着享受就好,为什么跑去抗争?结果害了自己。
眉娘唱自己的爹爹:”你不好好唱你的戏,唱那些帝王将相,扮那些才子佳人,骗那些痴男怨女,赚那些大钱小钱;喝黄酒吃狗肉,享你的清福,度你的神仙岁月。
偏要逞能,胡言乱语,得罪了洋人,惹恼了知县,板子打烂了屁股,还不低头认输。
“
秋千架上飞扬的眉娘
在孙丙被杀害的时候,行刑人正是眉娘的公爹赵甲。
赵甲是清朝最后一批刽子手。
在眉娘的眼中,自己公爹这个刽子手,杀人不眨眼,是大清朝的第一快刀,砍人头的高手。
是精通历代酷刑、并且有发明有创造的专家。
用他自己的话说,比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要多。
当初,她的公爹赵甲从京城回来的时候,眉娘才知道自己公爹他是个刽子手。
用眉娘的话来说,他不是人,肯定是个魔鬼。
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凉气,隔老远就能感受到。
刚住了半年朝阳的屋子,让他冰成一个坟墓。
阴森森的,连猫都不敢进去。
活人一进屋子,浑身起鸡皮疙瘩。
公爹上街,连咬人的恶狗都缩在墙角,呜呜怪叫;用手摸摸路边的大杨树,大杨树一个劲地哆嗦,哆嗦得叶子哗哗响。
就是这样的一个公爹,眉娘照样为了救自己的爹,引诱她的公爹。
给他梳头发、扎辫子、按摩。
眉娘虽然也知道要救自己的亲爹,但她是求助于别人。
无论是自己的情人县太爷,还是自己的公爹,她都利用女性本身的优势去引诱
他们,为自己所用。
刽子手公爹赵甲
这样的人,本性并不是坏人。
只是她的人性中除了善良、孝顺,更明显的是她的风骚。
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至上的人。
享乐主义在今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追求,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
持有这一主张的人由于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而且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还有一个如影随形的自我中心主义。
享乐主义的兴起和流行是生物“趋利避害”自然法则指引的必然结果,虽然享乐并不是人性唯一的诉求。
因为享乐固然是人的一种自然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但七情六欲中的其它情欲与快乐,一样都是趋利避害自然法则中人的生命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享乐主义与其他的情欲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缺少其他的情绪,那么享乐主义就会变成自私的代名词,人就极有可能形成残缺的人格。
只肯定人性中某一种情欲而否定其他情欲,这显然是违反自然法则的。
而眉娘显然是享乐主义至上。
她的人性中隐藏的就是自私与享受。
这也是她攀附县长、哄骗丈夫、巴结公爹的最根本原因;同样也是她不能理解自己亲爹,为了老百姓仗义执言,抵抗洋人和清政府的压迫
的根本原因。
人性中的享乐主义被她发挥到极致。
从她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享受的、只为自己考虑的。
主人公眉娘
2.赵甲狂言:赵甲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的人性中都是冷酷的、残暴的、变态的
当年在刑部,赵甲就发明了一种刑罚,名叫“闫王闩”,别名“二龙戏珠”。
当着皇上和众嫔妃的面行刑。
那个亮晶晶的“闫王闩”,套到太监小虫子的头上,不松不紧,刚好吃劲。
小虫子的两只俊眼,恰好从铁箍的两个洞里露出来。
套好后,两个行刑人,各往后退一步,抻紧了手里的牛皮绳子。
赵甲和自己的师傅余姥姥,一会松一会紧,硬是把小虫子勒得一
声声怪叫,又尖又厉,胜过狼嗥。
就看那铁箍子,一丝儿一丝儿煞进了小虫子的脑袋,这个孩子的头被勒成了一个卡腰葫芦
他的汗水早就流干了,现在流的就是一层镖胶般的明油,又腥又臭。
下身已经完全不受控制,发出的恶臭和身上的臭,混起来冲脑子。
铜铸铁打的汉子,也熬不过这“闫王闩”。
一对俊眼,凸出来再凸出来,最终噗嗤一声,挂在“闫王闩”上。
每次看到这里,我身上都阵阵发凉。
这么惨无人道的刑法,赵甲和他师傅是浅浅地笑着、完全地享受着。
残暴、冷酷的赵甲
他对于人命根本就不关心。
他只关心刑法的效果好不好,刑具做得漂亮不漂亮;被行刑人的死法,够不够精彩。
人性中最恶的一面,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于杀人,是一种享受。
这种人性中变态的一面,就在各种刑法发明中,被一一展现出来。
行刑结束,赵甲还和师傅讨论,“死得太快了,不能长时间享受杀人的乐趣。
'于是他又发明了“檀香刑”。
这让我想起心理疾病中的“快乐杀人”,又名淫乐杀人症。
为了获得某种快感,或心理上的满足或补偿,就伤害他人的性命。
当人类的物欲得到满足以后,精神却处于空虚状态下会比较容易发生快乐杀人事件。
有的罪犯是以追求性快感为目的,也叫做性犯罪杀手。
因为一般杀人的原因大多是是报复或金钱,所以为了快乐而杀人有时叫做“异常杀人”。
而赵甲完全就是为了享受杀人的快乐,不为金钱、不为性快感,只为了享受杀人的乐趣,这样的人最可怕。
以杀人为乐趣的赵甲
他的天性中就带着残暴和冷酷的因子。
人在他的眼中,只是物体,而不是生命。
赵甲从小被卖到刑部去给他的师傅余姥姥打下手。
一生经历的都
是杀人、怎样完美地杀人。
他的人性中善的一面,已经完全消失,只余下恶的一面。
他以杀人为乐趣,他的人性中只剩下冷酷、残暴和变态。
3.小甲傻话:世上的人都是畜生投胎转世,只要有一根老虎的胡须,就能看到一个人的本相
(引用)俺娘说:“世上的人,都是畜生
投胎转世,谁要得了老虎的宝须,在他眼里,
就没有人啦。
大街上,小巷里,酒馆里都是些
牛呀、马呀、狗呀。
小甲从媳妇眉娘那里得到了这根宝须。
痴人赵小甲
·于是赵小甲捏着这根弯弯曲曲、毛梢儿金黄的虎须,宝贝似得纂在手里。
结果一扭头,看到自家炕上,有一条水桶粗的白色大蛇,站在自己跟前,脑袋探过来,吐着紫色的信子,两片鲜红的嘴唇一开一
合,竟然发出了眉娘的声音:“小甲,你想干什么?”
赵小甲吓坏了,自己最怕蛇,竟然跟一条大白蛇在一个炕上睡了十几年。
老婆成了一条蛇,就剩下一个爹了。
出了房门来到大厅。
眼前的景象又吓他一大跳。
只看见一条瘦骨伶什的黑豹子蹲在檀香木椅子上。
豹子的眼睛看着自己,那眼神是自己亲爹的眼神。
原来豹子就是自己爹的本相。
他的毛葺葺的大头上,扣着一顶红缨子瓜皮小帽,两只长满了长毛的耳朵在帽子边上直竖着,十分地警惕;几十根铁针一样的胡须,在它宽阔的嘴边往外哆煞着;那两只黑色的大爪子,还十分灵活地捻着一串檀香木珠呢。
豹子张开大口,哆煞着胡子对小甲说:“儿子,你现在知道了吧?你爹是大清朝的首席刽子手,受到过当今皇太后的喜欢。
咱家这门手艺,不能失传呀!”
豹子捻佛珠,就是假充善人呀。
小甲害怕了,老婆是大白蛇,爹是黑豹子,这个家显然不能住了。
他跑出去看到知县钱大老爷的轿子,一只斗大的白色虎头从轿子里探了出来。
原来钱大老爷是一只白虎精。
怪不得都说皇帝爷是真龙转世,大官都是老虎转世。
老虎进了家门,一条长尾吃从官袍后面露出来,拖在地上,沾了不少污泥浊水。
身边的两个衙役脸上生着灰色的毛,手指弯曲赛过铁钩,原来是两只狼。
四个轿夫,本相竟然是驴,长长的耳朵隐藏在高高的筒子帽里;用亮晶晶的前蹄扶着轿杆,嘴色挂着白沫,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那个姓刁的师爷,人称刁老夫子,本相竟是一只尖嘴的大刺猬——用粉红色的前爪,掀起轿帘。
所有人,在小甲的这个傻子的面前,现出了原形。
这里虽然说的像是动物的世界,然而实际讲的就是这些人的本性。
赵小甲眼中的“动物世界”
自己亲爹赵甲的冷漠、残暴、阴沉,浑身散发着杀人的气息,就像一只黑色豹子;县太爷的威风八面、手握生杀大权,就像一只森林之王;自己媳妇眉娘,风骚、淫荡,就像一只吸人精气的蛇精;在百
姓面前作威作福的衙役,就像一只只狼一样狠毒;还有卑躬屈膝的刺猬师爷,奴颜媚骨的驴轿夫。
一副副生动的人物画像,就展现在面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人性最深的一面。
平时不会现形,只有在这个傻小甲的面前,一览无余。
这让我想起《尘埃落定》里的土司的傻儿子。
他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复杂关系,但是懂最深的人性。
饿了就要吃,好看的女孩就要娶。
这直接就概括了所有人性。
人的本能就是活着呀。
其他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华丽的枷锁。
人类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物种而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类又不单纯地依赖自然。
作为一种群居性又具有创造性的物种,社会关系、社会问题才是困扰人类的主要因素,人的社会属性也就决定了人性的内容与本质。
“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属性,但人类的社会属性使这一简单的内容充满了复杂的形式,不同时代、不同种族及个体对“利”、“害”内涵的理解与阐述的差异致使人性被遮掩在纷争的迷雾中。
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人性的具体内容,各种意识形态即人性在各个具体领域的产物。
兽类智力水平低下,不能创造自己的文化,没有道德思想、没有是非标准、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宗教信仰;受环境支配、被本能主宰,弱肉强食、自生自灭;
兽性的愚顽、凶残、贪婪、好斗、无耻归根结底是因其思维能力的局限而造成的,尽管它们并不感到自身的可悲。
但在人类眼里它们却是极其可悲的,人性在神性面前也是如此。
人性中潜伏着兽性,当膨胀的情欲挣脱了理智的缰绳时,兽性便显露出来。
兽性的破坏力与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成正比,如果兽性掌控了社会,那遭殃的将是全人类。
兽性使人堕落、偏执、痛苦,神性使人崇高、平和、快乐,人性若没有神性的牵引就会滑入兽性。
人性中的兽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显现出动物的世界。
而我们人类,更应该珍惜自己能够生而为人,用人性的自律抵制兽性。
才能最终获得精神世界的平衡。
《檀香刑》恰好解剖了人性中的多面。
善良中的享乐、残暴与冷酷交缠、表面痴傻的人眼中看到的却是真实。
最后以孙丙临死前的一句“戏演完了”,以此结尾。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性中有光明一面,同样也有黑暗一面。
更多的是两者兼具。
人本就是动物演化而来,自然本性中有动物的兽性本能。
如何达到两者的平衡,这就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求知的过程。
莫言笔下魔幻的世界
作者@花蕊夫人论古今,擅于用女性的角度,书写历史、人物,解密复杂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