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陵寝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陵寝建筑
第一节历代陵寝沿革
陵墓的型制和布局方式,历代有因袭,也有革新,均有特点。
商周时代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坡道由地面通至椁(guo,即郭)室,称为“羡道”。
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用两出“羡道”。
有些商代陵墓,地面不起坟,而在墓上建造祭祀性建筑。
战国时期的陵墓:在高级墓葬的“封土”之上,建有建筑。
秦代的陵墓:即秦始皇陵,史称“骊山”。
其址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
陵墓自秦始皇即位初兴工,至公元前210年入葬,约经营30年时间;用人力最多时达70万人。
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
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
周围有夯土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
里。
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陵墓的内部,据史书记载:“以铜为椁,……上画天文景宿之备,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宫观百官,奇珍异宝,充满其中”。
另,在陵之东侧,附葬大冢十余处,南北成列,葬式级别很高,可能为殉葬的近侍亲属。
兵马俑,大约为“宫观百官”的一部分;是陶质俑。
秦始皇的陵制,直接影响汉代,对后世也有影响。
例如:墓顶绘制天文星象,为汉、唐、宋、辽墓葬中相当普遍的现象。
汉代的陵墓:西汉陵墓的制度是:“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倾;深十三丈。
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
又,“方中百步,已穿筑为之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
地面所筑高大陵台,称为“方上”。
各陵有“享殿”,所谓事死如生,每日献食;这即形成后世“下宫”制度。
汉陵各设“陵邑”,迁各地富豪于此。
西汉各陵均未发掘,无地宫资料。
三国、魏晋时期的陵墓:是中国比较提倡薄葬的时期。
因此,陵制比较卑小,只相当于东汉时期地方官一级官吏墓葬型制;地下部分也比较简陋。
而地面所保留的是石雕刻物------碑、神道柱、石兽等,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六朝(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陵墓:分布于江苏省南京及句容、丹阳境内。
六朝陵墓,现存地面遗物唯有陵前石刻:神道柱、石兽、碑;均为入口和神道标识。
这种制度极为简单,仅与东汉地方官吏级别相当。
帝陵与贵族(王、侯)的差别也不大;区别仅在于:帝陵用麒麟,其余用辟邪。
此时的墓室已由木椁改为砖墓。
但,砖墓室也不如汉代砖结构复杂,可称相当简陋。
唐代的陵墓:其特点是“因山为陵”,不采用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
除献、庄、端陵外,余均利用天然山丘。
宋代的陵墓:陵制沿袭唐制。
但,尺度远逊色。
其规模尺度不大的原因,是营造陵墓
时间短:须于皇帝死后,才开始选址备料动工,同时又规定必须于死后七月之内入葬,才合礼制。
唐宋时,风水之说盛行“五音利姓”说。
按照这种说法,要求“赵”姓墓区南高北低。
于是,北宋陵制一反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常例--------置陵台于最低位置。
宋陵的制度大致是:分上宫和下宫。
上宫,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四面各辟神门,门外各有门狮一对;中央为陵台,方截锥体夯土,其地下深处为“皇堂”(即地宫)。
上宫南神门外,为入口引导部分。
下宫,是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日常居住得地方,按风水之说规定在上宫的西北。
他们每日献食于影殿遗像前。
因为是生人日常生活处,故设厨房、盥浴、储藏等场所。
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
也是陵墓制度转折时期。
南宋诸帝葬于绍兴。
为表示不忘河洛,将要归葬先茔,因此,暂时寄厝(cuo)的形式:
即建造“攒(cuan)宫”,安置棺椁,并用石条封藏;其形为龟头屋,置于献殿后。
明清时期的陵墓:明清的陵体放弃历代的正方形布局,却继承了唐宋陵墓的引导部分而大加发展。
???第二节陵墓实例
一、殷墟商墓
二、战国墓
三、秦始皇陵
四、汉陵
五、六朝陵墓
六、唐乾陵
这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50----683年在位)和皇后武则天合葬之墓。
其址在陕西乾县。
这座陵,利用梁山的天然地形营建陵墓。
梁山原分三峰,以北峰最高,南侧东、西二峰较低,左右对峙,而乾陵的地宫即位于北峰下。
围绕地宫和主峰,建有近正方形的陵墙;四面有门,门外两侧有阙、石狮子一对,但北门还多一对石马;陵墙四角有角楼。
正南有神道从南二峰之前开始,并有东西二阙,此为乾陵第一道门。
从这道门至地宫墓门,距离约4公里长。
南北二峰高约40米,山上有高15米的土阙遗址,为楼阁建筑,此为第二道门。
自此沿神道往北,有华表、飞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一对。
碑以北又有东西二阙,此为第三道门。
门内,左右排列当时臣服于唐朝的外国君王石像60座。
再北,是陵墙的南门:朱雀门,门外石人、石狮各一对,门内有祭祀用的主要建筑------献殿。
献殿之北就是地宫。
七、宋陵
八、明十三陵
九、清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