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县第六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经典练习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24H SO
NaOH
3CaCO
2H O
CaO
B HCl 2Ca(OH)
4NH Cl
CO
MgO
C HClO
KOH
3KNO 3SO
23Fe O
D
3HNO
3NH
2MgCl
2CO
CuO
A .A
B .B
C .C
D .D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OH‾+H +=H 2O
B .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 2-+H 2O=2OH‾
C .稀盐酸滴入到NaOH 溶液中:H ++OH‾=H 2O
D .铁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Fe+3H +=Fe 3++H 2↑
3.高铁酸钾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②是歧化反应,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高铁酸钾作净水剂的原因之一是其还原产物Fe 3+与水作用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B .步骤②中反应每消耗1个Cl 2分子,转移1个电子
C .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3O 4+26H ++-
3NO =9Fe 3++NO 2↑+13H 2O D .由图知,氧化性:KClO >K 2FeO 4 4.关于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属于混合物 B .烧碱属于碱
C .H 2O 属于酸
D .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纯净物
5.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加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K +、Na +、Cl -、HCO -
3 B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K +、SO 2-
4、Cl -、Mg 2+ C .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的溶液:Na +、Cl -、SO 2-4、OH - D .在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H +
4、K +、Cu 2 +、Cl -
6.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 +、Ag +、Na +、Mg 2+、SO 24-、Cl -、NO 3-、HCO 3-
等离子。

经检测废水呈明显的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可能含有的离子组合是 A .Ag +、K +、NO 3-、HCO 3-
B .K +、Mg 2+、SO 24-
、Cl - C .Ag +、Na +、Mg 2+、Cl -
D .K +、Na +、NO 3-
、SO 24-
7.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Ca 2+、Na +、SO 2-4、HCO -
3 B .K +、Fe 2+、SO 2-4、MnO 4-
C .Ba 2+、K +、Cl -、Cu 2+
D .Na +、Ba 2+、Cl -、NO -
3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SO 2、NO 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Fe 2O 3、Al 2O 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SO 3溶于水可导电,SO 3属于电解质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均一、透明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 .①③⑤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⑥
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氧化剂的是
A .SO 3+H 2O=H 2SO 4
B .2Na 2O 2+2H 2O=4NaOH+O 2↑
C .2F 2+2H 2O=4KF+O 2
D .2Na+2H 2O=2NaOH+H 2↑
10.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 +、Cl -、Cu 2+、SO 24-
,欲除去其中的Cu 2+、SO 24-
(为使离子完全沉淀,沉淀剂需要过量),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工业废水NaOH −−−→试剂a 试剂b
操作x
−−−→−−−→ 溶液试剂c
−−−→ Na + Cl - A .NaOH 的作用是除去Cu 2+ B .试剂a 为Na 2CO 3,试剂b 为BaCl 2 C .流程图中,操作x 为过滤
D .试剂c 为盐酸
二、填空题
11.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

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是解决温室问题的有效途径。

(1)已知:
C 2H 4(g)+H 2O(l)=C 2H 5OH(l) ΔH 1=-44.2kJ/mol 2CO 2(g)+2H 2O(l)=C 2H 4(g)+3O 2(g) ΔH 2=+1411.0kJ/mol
则CO 2与H 2O 反应生成C 2H 5OH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CO 2镍催化氢化制甲烷,甲酸(HCOOH)是CO 2转化为CH 4的中间体:
当镍粉用量增加10倍后,甲酸的产量迅速减少,当增加镍粉用量时,CO 2镍催化氢化制甲烷的两步反应中反应速率增加较大的一步是________(填“I ”或“Ⅱ”)。

(3)以CO 2(g)和H 2(g)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A 处应填入_________。

②该反应需要加入铜-锌基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ΔH 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已知:
2CO(g)+O 2(g)=2CO 2(g) ΔH 1=-566kJ/mol 2H 2(g)+O 2(g)=2H 2O(g) ΔH 2=-484kJ/mol
2CH 3OH(g)+3O 2(g)=2CO 2(g)+4H 2O(g) ΔH 3=-1352kJ/mol
以CO(g)和H 2(g)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 2(g)=CH 3OH(g),该反应的ΔH =_________kJ/mol 。

(4)下列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6CO 2+6H 2O −−−−→光合作用
C 6H 12O 6+6O 2
B .CO 2+3H 2Δ−−−→催化剂CH 3OH+H 2O
C .CO 2+CH 4Δ−−−→催化剂CH 3COOH
D .2CO 2+6H 2Δ
−−−→催化剂CH 2=CH 2+4H 2O 1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 1 mol NO 2(g)和 1 mol CO(g)反应生成 1 mol CO 2(g)和 1 mol 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已知,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 −56.9 kJ/mol。

在乙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NO2球的红棕色变深。

根据现象,补全CaO与H2O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_______。

13.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无污染。

目前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为CO(g)+
H2O(g)=CO2(g)+H2(g)ΔH;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1)CO(g)+H2O(g)=CO2(g)+H2(g)ΔH__0。

(填“>”“<”或“=”)
(2)过程Ⅱ是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则过程Ⅰ和Ⅱ的反应热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

(3)已知:H2(g)+1
2
O2(g)=H2O(g) ΔH=-242.0kJ·mol-1
H2O(l)=H2O(g) ΔH=+44.0kJ·mol-1
则H2(g)燃烧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4)向1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

(5)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
②C(s)+O2(g)=CO2(g) △H2=-393.5kJ/mol
③2H2(g)+O2(g)=2H2O(l) △H3=-285.8kJ/mol
试计算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ΔH=___。

14.请写出298K,101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吸热 131.5KJ______
(2)用CO(g)还原1mol Fe2O3(s)放热24.8KJ________
(3)1mol HgO分解生成液体汞和氧气时,吸热90.7KJ_______________.
15.已知下列反应:
① 2C(s)+O2(g)=2CO(g) △H1 = –221 kJ/mol
② CO(g)+1/2O2(g)=CO2 (g) △H2 = –283 kJ/mol
③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3 = –57.3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如
下:C(s,金刚石) = C(s,石墨) △H = –1.9 kJ/mol ,则从能量角度判断:稳定性更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
(2)写出能表达反应③意义的一个热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2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为△H4,则△H3_________△H4(填“>”,“=”或“<”)
16.断开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

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
化学键H—H Cl—Cl O=O C—Cl C—H O—H H—Cl
E/kJ·mol-
436247x33041346343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ΔH=___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

若图示中表示反应H2(g)+1/2O2(g)=H2O(g) ΔH=-241.8kJ·mol-1,则b=
________kJ·mol-1,x=__________。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忽略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热的影响,根据上题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当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时,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

17.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0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1)=H2O(g) △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18.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氮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
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

(4)发射卫星可用肼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2O2(g)=2NO2(g) Δ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534kJ·mol-1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19.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b_________c(填“<”、“=”、“>”)。

(2)20s时,N2O4的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mol·L-1,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____________。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0.(1)1mol碳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31.3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以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2CO(g)+O2(g)=2CO2(g) ∆H=-566kJ/mol
②2H2(g)+O2(g)=2H2O(g) ∆H=-484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g) ∆H=-890kJ/mol
则:CH4(g)+CO2(g)=2CO(g)+2H2(g) ∆H=____kJ/mol。

(3)已知H2(g)+Br2(l)=2HBr(g) ∆H=-102kJ/mol,其他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三、解答题
21.Ⅰ.已知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有:
KMnO4、H2SO4、MnSO4、H2C2O4、K2SO4、H2O和一种未知物X。

(1)已知0.5 molH2C2O4在反应中失去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2)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及配平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

从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操作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为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②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药药剂As2O3可从未处理的工业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As主要以H3AsO3形式存在,还含Fe2+、Cu2+)中提炼,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沉渣加碱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FeS+2NaOH=Na2S+Fe(OH)2;CuS不与NaOH溶液反应。

(1)H3AsO3中As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操作a”是______(填“过滤”或“分液”),“沉渣”的主要成分是As2S3、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a”中除Na3AsO3和Na3AsS3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3)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氧化脱硫”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氧化剂是_____(填标号),该过程还生成了S,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A.浓硝酸 B.酸性KMnO4溶液
C.氯水 D.双氧水
(4)用SO2还原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5)通过双氧水氧化(NH4)2[AsCl5]溶液可制得As2O5(溶液中还含有大量NH3·H2O),该反应
中As2O5形成胶体,溶液始终接近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3.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利用湿法、干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原理如表所示。

湿法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热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2等产物
(1)工业上利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___________。

(3)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

(4)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如图为该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24.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滤液
精盐
(1)如何检验该粗盐中含有SO42-___。

(2)第④步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

(3)蒸发结晶需要的玻璃仪器___。

(4)若先加适量盐酸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解释)
25.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试剂中,能准确测定一定体积燃煤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填编号)。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稀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酚酞试液
(2)写出软锰矿浆吸收SO2 的离子方程式___。

(3)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其原理是___。

(4)写出KMnO4与Mn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5)工业上采用电解K2MnO4水溶液的方法来生产KMnO4,其中隋性电极作阳极,铁作阴极,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6)除杂后得到的MnSO4溶液可以通过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制得硫酸锰晶体。

26.NaBiO3可作为钢铁分析中测定锰的氧化剂,Bi2O3在电子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可利用浮选过的辉铋矿(主要成分是Bi2S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来制备。

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辉铋矿的“浸出液”中铋元素主要以Bi3+形式存在,写出Bi2S3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硫。

(2)NaBiO3是为数不多的钠盐沉淀之一,由溶液3制得纯净的NaBiO3,操作2包括
_____________。

(3)Bi2O3与Na2O2可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制得NaBiO3,其副产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煅烧”中由碱式碳酸铋[(BiO)2CO3]制备Bi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m1 kg辉铋矿(含Bi2S360%)制备NaBiO3,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
__________。

27.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还含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取氧化铝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加入的浓盐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除铁”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检验溶液中铁元素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结晶是向浓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从而获得AlCl3·6H2O晶体的过程,溶液中Al3+浓度随HCl的通入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煅烧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

28.锡酸钠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的基体、颜料和催化剂。

工业上以锡碲渣(主要含Na2SnO3和Na2TeO3)为原料,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锡酸钠(Na2SnO3)和亚碲酸钠(Na2TeO3)均易溶于碱。

(1)“碱浸”过程中,锡碲浸出率与溶液中游离碱质量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则最理想的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反映的是“除碲”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碲脱除率的影响关系,70℃后随温度升高碲脱除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除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从“溶析结晶”回到“碱浸”的物质除烧碱外,主要还有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溶析结晶”母液中还含有少量SbO43-,可用锡片将Sb置换出来,锡转化成最高价含氧酸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